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跃华 《眼科》2011,20(5):297-300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是目前矫正屈光不正最常见的手术方式.本文分析了我国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发展状况,实施角膜表层切削还是LASIK术的依据以及如何解决两者间的矛盾,LASIK术中不同的角膜瓣制作方式对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和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讨论了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Q值调整的个体...  相似文献   

2.
人们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已不再仅仅满足于视力的提高,而是更着眼于要求术后更高的视觉质量。准分子激光治疗的个体化研究逐渐成为近年的热点,由此推动了在常规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基础上技术的更新换代和推陈出新,基于像差理论的个体化切削、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体化切削以及Q值引导的非球面切削等概念和治疗方式也应运而生。这些新的治疗方式扩大了传统屈光手术的矫治范围,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悦  李俊 《国际眼科杂志》2009,9(5):923-925
传统激光切削模式下的准分子角膜屈光手术可有效矫正人眼近视、远视及散光等屈光不正,但术后可能造成人眼高阶像差增加,导致部分患者出现眩光、光晕、夜视力障碍等主诉。有研究表明,术后视觉质量的下降与角膜形态改变有直接关系。近年来出现的Q值调整的个体化切削依据每位患者的目标Q值对角膜进行切削,使术后角膜Q值相对保持不变,球差增大不明显,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4.
波阵面像差技术在屈光手术中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波阵面像差技术在眼科临床中的发展迅速 ,已成为评价屈光性手术前后眼屈光状态的重要方法 ,尤其是用以指导个体化切削手术 ,提高术后眼视觉质量 ,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本文就波阵面像差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手术中研究与应用方面的进展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完善,角膜屈光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都有了极大的提高.目前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包括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和全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等,无论哪种术式,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增加术眼的舒适度和改善术眼的视觉质量.在手术技巧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围手术期用药的规范性成为提高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眼科医师应严格掌握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各种常用药物的适应证和规范用法,以防发生药物相关性眼病.此外,眼科医师也应了解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其药物治疗方法,重视围手术期用药规范,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和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前瞻性研究非球面切削引导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球镜-6.00D以下,柱镜0.00~2.00D的近视患者随机分成2组,Q调整组32例64眼行非球面切削引导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对照组32例64眼行传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观察术后裸眼视力,残余屈光度,高阶像差中的慧差、球差、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增加值和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和残余屈光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Q调整组高阶像差的增加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Q调整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球面切削引导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可以减少术后角膜波面像差的增加,尤其是减少球差增加,明显改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7.
波前像差引导个体化切削是指融合波前技术,检测、分析并引导矫正包括高阶像差在内的屈光不正,改善视网膜成像,增加视网膜处理图像对比度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它能弥补传统屈光手术增加高阶像差的缺陷,是改善术后视觉质量研究的重要环节。本文就波前像差引导个体化切削的原理、适应证、手术方法、临床效果和制约因素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波前像差引导个体化切削的临床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波前像差引导个体化切削是指融合波前技术,检测、分析并引导矫正包括高阶像差在内的屈光不正,改善视网膜成像,增加视网膜处理图像对比度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它能弥补传统屈光手术增加高阶像差的缺陷,是改善术后视觉质量研究的重要环节。本就波前像差引导个体化切削的原理、适应证、手术方法、临床效果和制约因素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前瞻性研究非球面切削引导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球镜-6.00D以下,柱镜0.00~2.00D的近视患者随机分成2组,Q调整组32例64眼行非球面切削引导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对照组32例64眼行传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观察术后裸眼视力,残余屈光度,高阶像差中的慧差、球差、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增加值和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术后裸眼视力和残余屈光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Q调整组高阶像差的增加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Q调整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球面切削引导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可以减少术后角膜波面像差的增加,尤其是减少球差增加,明显改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0.
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角膜切削术与常规的准分子激光切削术比较,术后视力恢复的预测性更好.眼表泪膜、瞳孔大小和调节等因素的不断变化,影响着像差测量的准确性.制作角膜瓣的过程、激光切削的深度及直径、术后角膜伤口的愈合反应(基质重塑和上皮增生)及生物力学变化均带来新的像差.准分子激光仪眼球跟踪和虹膜识别技术也是影响波前像差引导个体化切削术疗效的因素.虽然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术获得零像差和超级视力仍与现实有一定距离,但它能降低部分高阶像差,提高视觉对比敏感度,至少对部分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改善屈光状态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相关领域的理论和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了促进学术交流,鼓励百家争鸣,取长补短,推陈出新,谋求共同发展和不断进步,本刊于2006年9月7至12日与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在兰州共同举办了“2006年度全国屈光手术新进展学习班”。本次活动得到兰州军区总医院的大力协助。学习班期间专家和学员们共同对医学验光、角膜地形图引导个体化切削、像差引导个体化切削、瞳孔对视觉质量的影响、眼球跟踪、飞秒激光、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和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Epi-LASIK的核心技术等进行了认真的学术探讨。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主任褚仁远教授指出,自1992年底我国引进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治技术以来,至今仪器设备已达750余台,年矫治量约为55万人次;目前的主流手术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近年来以LASEK和Epi-LASIK为代表的优化表面切削手术表现出不可忽视的优越性。准分子激光矫正手术技术的提高与仪器设备性能的更新密切相关。无锡康明公司、美国雷赛技术有限公司、德国蔡司公司、美国AM...  相似文献   

12.
侯杰  王雁 《国际眼科纵览》2009,33(4):240-244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在矫正屈光不正的同时,部分患者产生了眩光、光晕等一系列的光学并发症,引起术后视觉质量下降.研究证实与手术引起高阶像差的增加密不可分.了解手术源性高阶像差产生的原因,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设计出更合理的手术方案,降低术后高阶像差的增加,提高波前像差引导手术的准确性.本文就LASIK手术中角膜瓣制作、激光切削以及手术操作等因素对高阶像差的影响及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前飞秒激光在角膜屈光手术的应用主要有两类,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联合基质面行准分子激光切削(FS-LASIK)以及全飞秒激光手术;后者可分为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切除术(FLEx)和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SMILE).本文回顾了与传统LASIK相比,FS-LASIK手术后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安全指数、有效指数的差别,FS-LASIK术后对比敏感度、高阶像差等客观视觉质量以及主观视觉质量问卷的影响;与FS-LASIK相比,FLEx对术后裸眼视力、波前像差等客观视觉质量以及主观满意的影响;并对三种手术方式的术后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以及在角膜知觉方面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手术的术后效果。方法应用美国博士伦公司Technolas 217z准分子激光设备、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LASIK手术100例195眼,通过术前检查、手术方案设计及术后效果的分析,观察术后视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92例174眼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的屈光度及散光状态明显改善,其中7例12眼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对同样的屈光度、治疗光区,个体化切削模式比普通LASIK可以节省角膜组织11%~26%;另外,还可减少术后高阶像差,提高视觉质量。结论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LASIK手术可提高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改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角膜波面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屈光手术(optimized refractive keratectomy-customized ablation,ORK)治疗高度近视患者术后角膜表面规则性和对称性情况。方法:对50例100眼高度近视患者行角膜波面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屈光手术治疗,对同期50例100眼高度近视患者用传统LASIK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采用角膜地形图检查仪测量两组术后6mo的角膜地形图变化[包括角膜曲率,K1,K2,表面非对称指数(surface asym-metry index,SAI),表面规则指数(surface regularity index,SRI)]。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角膜曲率、K1,K2,SAI,SRI降低(均为P<0.05)。ORK组术后6mo SAI,SRI改善优于传统组(均为P<0.05)。结论:角膜波面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屈光手术与传统LASIK比较,角膜波面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屈光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6mo角膜规则性和对称性优于应用传统LASIK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波前像差引导LASEK矫正近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是一种新型角膜屈光手术,已成为激光屈光手术一种新的选择。许多研究证明波前像差引导的角膜屈光手术能提高术后的视觉质量。我院对不适宜行LASIK的近视眼采用波前像差引导的LASEK,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对人眼高阶像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不同屈光手术方式治疗屈光不正前后的高阶像差的改变。方法近视患者777例(1554眼),按屈光度分为低、中、高三组,各206、950、398眼。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别给予不同的屈光手术治疗。其中,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1136眼,角膜地形图引导的LASIK术(TOGCA)404眼,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术(WAGCA)14眼。采用iTrace全功能视觉分析仪测量手术前后角膜及晶状体的高阶像差。采用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近视眼患者术前角膜与晶状体各像差互为补偿。角膜高阶像差:术前不同屈光度组间角膜高阶像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组角膜高阶像差的增加随着屈光矫正度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增加最大的是球差,TOGCA患者术后球差增加较小。晶状体高阶像差:术前高度近视组较低、中度近视组有更多的总高阶像差和球差,手术前后晶状体高阶像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角膜和晶状体高阶像差互为补偿,人眼高阶像差对视觉质量影响较小。屈光手术导致人眼高阶像差的增加,而个体化切削术能减少高阶像差的产生,提高屈光手术患者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8.
波前像差在眼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波前像差的基本概念、分类、评价方法及临床应用。波前像差技术是当前临床上较为关注的一项新技术,它不仅可用于检查屈光手术前后眼像差的改变,还可以指导个体化切削,提高屈光术后的视觉质量。另外,该技术还可用于评估白内障、青光眼以及其它角膜手术后的波前像差的改变和用于视光学及视觉研究领域等。  相似文献   

19.
吴鹏  崔巍 《临床眼科杂志》2012,20(3):278-280
随着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高阶像差也逐渐成为视觉质量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波前像差引导LASIK手术可矫正术前的高阶像差和控制术中增加的高阶像差,进而提高视觉质量。本文就波前像差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其在准分子角膜磨削术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介绍波前像差的基本概念、分类、评价方法及临床应用。波前像差技术是当前临床上较为关注的一项新技术,它不仅可用于检查屈光手术前后眼像差的改变,还可以指导个体化切削,提高屈光术后的视觉质量。另外,该技术还可用于评估白内障、青光眼以及其它角膜手术后的波前像差的改变和用于视光学及视觉研究领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