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方芳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5):32-32
炎症性肠病(IBD)中的溃疡性结肠炎(UC)和Crohn病(CD)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包括肠道黏膜的原发损害及炎性反应扩大两个阶段。 肠道菌群失调,触发IBD发病 IBD患者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内致病菌增多,分泌的肠毒素使肠上皮通透性增高;病菌分泌免疫抑制性蛋白,导致黏膜免疫失调;增多的致病菌直接侵袭、损伤肠上皮细胞,破坏肠黏膜屏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小鼠肠上皮屏障的作用。 方法 取BDNF+/+小鼠与BDNF+/-小鼠回肠及结肠黏膜,用透射电镜观察肠黏膜上皮的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与occludin在结肠黏膜表达的变化,免疫印迹测定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与claudin-2在结肠黏膜表达的差异。 结果 与BDNF+/+小鼠相比,BDNF+/-小鼠电镜下回肠上皮未见明显异常,结肠上皮屏障破坏,表现为微绒毛缺失、细胞间隙增宽以及细菌入侵;BDNF+/-小鼠结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以及claudin-1表达下调,而claudin-2表达上调。 结论 BDNF可能在小鼠结肠上皮屏障功能的发挥中起到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严重烧伤后肠黏膜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表达改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肌球蛋白轻链(myosin light chain,MLC)磷酸化在严重烧伤早期对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细胞紧密连接相关蛋白变化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及烧伤后1、2、6、12、24h组,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检测大鼠肠黏膜通透性,免疫荧光法检测肠黏膜细胞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F-肌动蛋白(F.actin)及磷酸化型MLC(phosphorylated MLC,p-MLC)的变化。结果烧伤后大鼠肠黏膜通透性明显增加,伤后6h达高峰,为对照组的3倍(P〈0.01);烧伤后肠上皮通透性的增加伴随有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的明显重分布、细胞紧密连接损害以及肠上皮细胞p-MLC表达的增加。结论MLC磷酸化可能在严重烧伤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紊乱及通透性增加的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肠外和肠内营养对外科创伤应激大鼠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屏障功能及微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全肠外营养组(TPN)和普通肠内营养组(EN).建立创伤应激模型,接受等氮、等能量营养支持后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肠黏膜形态,比较肠道细菌脏器移位率、肠黏膜occludin蛋白免疫组化表达及肠道菌群数量等.结果 电镜下TPN组肠上皮损伤程度较严重,而EN组损伤程度较轻,肠上皮紧密连接、微绒毛较完整;光镜下Chiu分级,TPN组和E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肠道跨膜结合蛋白表达优于TPN组(P<0.05).EN组肝、肺和肠系膜淋巴结的肠道细菌移位率低于TPN组(P<0.05).EN组肠道内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高于TPN组,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 肠内及标准肠外营养都不能完全维持创伤大鼠肠黏膜屏障不受损害及阻止肠道细菌移位,但肠内营养组肠黏膜屏障损害较轻,肠道细菌移位率低,且增加了肠上皮occludin蛋白表达,与肠外营养比较,有利于改善肠道屏障,从而减少细菌移位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累及胃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肠黏膜屏障受损是核心环节,各种病理刺激诱发肠上皮细胞异常死亡,为肠道细菌入侵肠壁并引发炎症反应提供病理基础。近年来,除凋亡、自噬、坏死性凋亡外,焦亡、铁死亡、铜死亡等新型调节性细胞死亡(RCD)均已被证实参与IBD的疾病进展。多种RCD方式可通过调控肠黏膜屏障、免疫反应及肠道微生物等影响IBD的疾病进展,通过靶向RCD治疗有效缓解结肠炎症。该文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各种RCD参与IBD的发病机制,旨在全面了解RCD调控IBD的相关机制,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彭科  许超  于敏  孙力华  肖卫东  杨桦 《重庆医学》2015,(6):724-726,729
目的:探讨 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预处理对小鼠肠急性缺血再灌注(I/R)所致的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影响。方法6~8周龄雄性 C57BL/6小鼠24只,分为 Sham 组、I/R 组、I/R+GSNO 组,每组8只。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30 min,再灌注6 h作为小鼠肠 I/R 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肠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 clau-din-1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 检测 claudin-1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HE 染色显示,与 Sham 组比较,I/R 组肠黏膜明显肿胀,绒毛部分脱落、变粗,绒毛倒伏、断裂,而 I/R+GSNO 组肠黏膜无明显肿胀,绒毛完整,形态接近正常;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显示 I/R刺激可造成肠上皮表面 claudin-1连续性明显破坏,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I/R+GSNO 组肠上皮 claudin-1连续性明显恢复,阳性染色显著增加;肠上皮 claudin-1蛋白定量分析显示:与 Sham 组比较,I/R 组及 I/R+GSNO 小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 claudin-1表达分别下降32.5%,13.8%(P <0.05);与 I/R 组比较,I/R+GSNO 组小鼠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 claudin-1表达上调27.8%(P <0.05)。结论小肠急性 I/R 刺激可造成明显的肠黏膜损伤及肠上皮间紧密连接的显著破坏;GSNO 预处理可通过上调 claudin-1表达,有效缓解 I/R 对肠黏膜结构与肠上皮屏障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还未研究清楚。研究发现肠神经系统在调节肠上皮屏障功能和肠免疫稳态上起着重要作用,肠神经系统的改变直接与炎症性肠病的发展和症状相关。本文就肠神经系统中的肠胶质细胞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阐述肠胶质细胞对肠上皮屏障的作用,炎症刺激后肠胶质细胞表达蛋白的变化及作用,炎症刺激后肠胶质细胞受体的变化以及炎症刺激后肠胶质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和化学物质等作用,为后续的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最常见的功能性上消化道疾病,主要分为餐后窘迫综合征(PDS)和上腹痛综合征(EPS)两个亚型。目前,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而十二指肠上皮黏膜屏障作为物理肠道屏障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其损伤与FD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十二指肠上皮黏膜屏障的损伤以紧密连接损坏为主,当紧密连接发生损伤时,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降低,肠道通透性增强,细菌、病原体、毒素等腔内物质通过“不受限制的”途径穿透肠上皮黏膜屏障,激活肠上皮黏膜免疫系统,十二指肠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浸润增加,导致十二指肠低度炎症和组织损伤持续产生。这些低度炎症不仅可与上皮黏膜屏障损伤相互影响,还可进一步使十二指肠上皮黏膜下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引发十二指肠神经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导致FD症状的产生,为FD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方向。文章从肠上皮黏膜屏障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免疫和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出发,探讨肠上皮黏膜屏障损伤作用于FD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提供潜在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杨靖源  蒙俊  杨堃 《医学综述》2022,(2):235-239
肠道黏膜屏障在身体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分离中起重要作用.咬合蛋白、闭合蛋白以及闭合小环蛋白是组成肠紧密连接的主要蛋白,它们在肠黏膜上皮细胞侧膜表面的顶端形成了肠道屏障功能的结构基础.肠紧密连接蛋白是肠道屏障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肠道相关疾病、外科手术操作、失血性休克等破坏因素下,肠紧密连接蛋白的完整性受损,从而导致肠道屏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occludin蛋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中作用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雨蛙肽和内毒素联合注射法制备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干预组,18 h后处死动物,比较各组的腹腔内大体改变、肠黏膜病理改变,肠道通透性的变化,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NF-κB mRNA表达。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造成了小鼠腹腔内明显炎症反应,肠管水肿,肠黏膜水肿,肠道通透性显著增高,NF-κB特异性阻断剂PDTC能降低肠道损伤,改善肠黏膜水肿,上调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降低NF-κB mRNA表达,显著降低肠道通透性,occludin与NF-κB mRNA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在SAP时肠道屏障功能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NF-κB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炎症性肠病(IBD)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微生物-宿主相互作用的发现,人们意识到肠道微生物群对IBD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由此提示,从调节肠道微生物角度出发,可能是治疗IBD的新策略。鼠李糖乳杆菌(LGG)是目前应用广泛的益生菌菌株之一,其可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组成、维持肠上皮屏障完整性、调节肠道免疫反应、抑制氧化应激、改善焦虑抑郁状态等途径达到缓解IBD的目的。因此,本文就LGG对IBD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Enteric microflora profiles vary considerably between activ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 and healthy conditions. Intestinal microflora may partak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IBD by one or some ways: specific pathogenic infection induces abnormal intestinal mucosal inflammation; aberrant microflora components trigger the onset of IBD; abnormal host immune response loses normal immune tolerance to luminal components; luminal antigens permeate through the defective mucosal barrier into mucosal lamina propria and induce abnormal inflammatory response. Preliminary studies suggest that administration of probiotics may be benefit for experimental colitis and clinical trials for IBD. Researches have been studying the function of probiotics. Introduction of probiotics can balance the aberrant enteric microflora in IBD patients, and reinforce the various lines of intestinal defence by inhibiting microbial pathogens growth, increasing intestinal epithelial tight junction and permeability, modulating immune response of intestinal epithelia and mucosal immune cells, secreting antimicrobial products, decomposing luminal pathogenic antigen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炎症肠病生活质量与抑郁、焦虑的关系研究。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68例,选自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健康体检者60例。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IBDQ)评价,抑郁症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焦虑症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比较IBD组和健康组IBDQ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及IBD组患者生活质量与焦虑和抑郁评分相关性。结果:IBD组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全身症状、肠道症状、总分评分低于健康组,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IBD组抑郁评分高于健康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BD组焦虑评分高于健康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生活质量与焦虑和抑郁呈负相关。结论:炎症肠病生活质量与抑郁、焦虑密切相关,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越严重,患者生活质量越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合膳食纤维对炎症性肠病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乙酸法制造大鼠炎症性肠病模型,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为三组,能全素组(A组)、能全素+膳食纤维组(B组,可溶∶不可溶为1∶2)、能全素+膳食纤维组(C组,可溶∶不可溶为1∶3)。造模后7 d内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并取末端回肠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并进行评分。结果:添加复合膳食纤维的炎症性肠病大鼠血清TNF-α、CRP浓度低于单纯能全素组(P〈0.05),肠黏膜损伤程度较轻,小肠炎症学评分较低。结论:肠内营养中添加复合膳食纤维对炎症性肠病大鼠肠黏膜屏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程度因膳食纤维中可溶性与不可溶性纤维的比例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5.
Concerns about sexual health, fertility, and pregnancy are common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Fertility is usually normal, although may be decreased in women with active Crohn''s disease. Women with active IBD (especially Crohn''s disease) are at risk of having small and premature babies. In some patients with IBD it may be desirable to continue drug treatment during pregnancy in order to control disease activity. Early engagement in discussion of these issues is important and it should be possible for most patients with IBD to have a normal outcome of pregnancy.  相似文献   

16.
炎症性肠病(infl 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病因不明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 肠炎和克罗恩病。与IBD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环境、遗传和免疫因素等。其中,环境因素又包括吸烟、药物、饮 食、感染和精神心理因素等。  相似文献   

17.
细胞免疫反应性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3  
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机制,建立评价肠道炎症严重度和监测炎症活动性的指标。方法 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30mg/50%乙醇0.25ml制作实验性IBD的动物模型(TNBS/乙酰模型),用10mgTNBS诱导了复发性IBD模型,对模型进行了大体标本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检测了病变组织的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TNBS30mg/50%乙醇0.25ml  相似文献   

18.
赵新  王英德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7):3352-3357
近年来,随着对炎症性肠病(IBD)的深入研究,各种生物制剂不断涌现,IBD治疗进入新时代。乌司奴单抗是一种抗白介素(IL)-12/23的新型生物制剂,为传统药物治疗或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失败的克罗恩病(CD)患者提供了新选择。本文就乌司奴单抗治疗CD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安全性、失应答及治疗调整做一综述,发现乌司奴单抗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和安全性高的优势,但目前其仍存在着临床应用时间短、临床经验不足等问题。未来需要更多临床研究及随访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卡波西肉瘤是与人类疱疹病毒-8感染相关的血管增生性疾病,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服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可能是导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阴性患者发生卡波西肉瘤的原因之一.本文报告1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的皮肤卡波西肉瘤,并进行文献综述.患者男性,64岁,诊断溃疡性结肠炎1年,因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发作接受激素治疗,4个多月后患者躯干,四肢出现多发暗紫色丘疹,结节,质地坚硬,下肢为著,经皮肤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提示皮肤卡波西肉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人类疱疹病毒-8染色阳性,经停用糖皮质激素,并行化疗后病情缓解.分别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知网以"卡波西肉瘤"和"炎症性肠病"为检索词检索相关文献,未检索到中文文献.在PubMed上以("ulcerative colitis" OR "Crohn's disease" 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 (Kaposi sarcoma)为检索词检索,共检索到38篇英文文献,另从相关文献中补充,共检索到25例与炎症性肠病相关的卡波西肉瘤,连同本例的26例患者中,男性占绝大多数(80.8%,21/26).平均年龄(51.1±16.4)岁,溃疡性结肠炎20例,克罗恩病6例.22例患者报告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所有患者均使用过至少一种免疫功能调节剂,包括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氨甲喋呤,环孢菌素,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14例报告人疱疹病毒-8结果的患者中,13例阳性,1例阴性.病变单纯累及肠道者18例,单纯累及皮肤者3例,5例患者同时累及皮肤和肠道.25例报告了治疗方案,其中3例患者仅停用免疫调节剂,1例患者停药后接受放疗,1例患者停药后接受化疗,2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总体而言预后良好.炎症性肠病相关的卡波西肉瘤往往与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有关.鉴别卡波西肉瘤,炎症性肠病相关和药物相关的皮肤表现至关重要.此外,在诊疗过程中重视多学科团队的协同作用,能够更早,更准确地对少见病例做出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