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通过对茶碱缓释片不同处方工艺的比较研究,以片面外观、硬度、片重差异及释放度作为主要考察指标,确定其最佳处方工艺.  相似文献   

2.
制备盐酸恩丹西酮缓释片并对影响释药的因素进行考察。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了盐酸恩丹西酮缓释片,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选最佳处方和工艺。对影响释药的因素,如HPMC的黏度和用量、填充剂的种类、制片工艺、润湿剂及释放介质pH等进行了考察。盐酸恩丹西酮缓释片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HPMC的黏度、填充剂的种类及测定释放度的转速对该缓释片的释药几乎无影响,而制片工艺、润湿剂及释放介质pH值对缓释片释药影响较大。盐酸恩丹西酮缓释片在体外12h缓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制丙戊酸镁缓释片,并评价其体外释药特性及体内生物等效性。方法:以释放度为主要指标筛选片剂处方及制备工艺,并对12名健康男性受试者进行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以优选的处方,工艺制备的片剂,体外释药性能良好,符合Higuchi方程,持续释药达8h以上。且释药性能稳定,不受溶出介质pH值的影响。其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为:Cmax,30.0±4.6ug·ml-1;Tmax,11.5±4.8h;T1/2。17.8±4.6h;F,95±8%。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与普通片相比具有缓释特性。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8%。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泛昔洛韦加用氯雷他定、复方青黛胶囊和复方樟脑乳膏联合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玫瑰糠疹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单用泛昔洛韦治疗组和加用氯雷他定、复方青黛胶囊和复方樟脑乳膏联合治疗组.对照组口服泛昔洛韦.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氯雷他定和复方青黛胶囊;用复方樟脑乳膏搽患处.7d为一个疗程,3个月后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并且未出现皮肤刺痒等并发症及明显的副作用.结论:泛昔洛韦、氯雷他定、复方青黛胶囊和复方樟脑乳膏联合治疗玫瑰糠疹,安全,无明显副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泛昔洛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84例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用地氯雷他定及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对照组38例用地氯雷他定治疗,两组患者分别治疗4w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65.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1);两组用药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聚维酮碘涂膜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聚维酮碘、乙醇和聚乙烯醇为处方,采用直接滴定法检测制剂中碘的含量,同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该工艺制备的制剂色泽均匀,对皮肤无刺激性,稳定性考察结果应避光保存。结论: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适用于聚维酮碘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治荨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7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治荨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77.78%,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5%,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荨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效果佳,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变应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AR)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1-2].抗组胺制剂一直是治疗AR的主要药物之一,但是由于一些剂型抗组胺作用相对较弱,并且不良反应较重限制了其应用.地氯雷他定是新型的抗组胺制剂,由于具有更强的抗组胺作用和更好的安全性及较轻的药物不良反应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3-4].本文以AR为对象,通过观察地氯雷他定治疗后患者外周血白介素-5(IL-5)、白介素-13(IL-13)变化情况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探讨地氯雷他定治疗AR的临床疗效及其对AR患者外周血IL-5、IL-13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治疗外耳道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使用氯苯那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局部瘙痒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 w和1个月,观察组瘙痒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嗜睡、心悸及困倦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雷他定是一种治疗外耳道湿疹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背景:乙基纤维素是常用的不溶性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和机械性能,可用于缓释包衣材料。 目的:制备美斯地浓纤维素薄膜包衣缓释剂,并考察其性能。 方法:以羟丙甲基纤维素为缓释材料,以体外累计释放度为指标,运用单因素考察确定片芯处方,以乙基纤维素为薄膜包衣材料,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出包衣处方,制备美斯地浓纤维素薄膜包衣缓释剂,考察其体外释放性能及对光和热的稳定性能。 结果与结论: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以羟丙甲纤维素 K15M作为缓释材料,体积分数95%乙醇溶液为黏合剂制备缓释片片芯,正交实验设计优选出包衣处方为:包衣增重为10%、致孔剂用量为3%、抗黏剂用量为0.1%,纤维素薄膜包衣缓释剂在2,4,8 h的体外累计释放度为(19.52±0.72)%,(42.31±0.61)%,(86.50±0.72)%,具有良好的缓释特征,且对光和热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并观察中西医结合法对荨麻疹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5月于本院治疗的急性荨麻疹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选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实验组院在已用枸地氯雷他定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结果统计并分析所有临床资料,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急性荨麻疹的治疗,具有疗效好,起效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响应面法优化茶多酚柔性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参数,筛选出最佳处方。方法:以蛋黄卵磷脂(EPC)和胆固醇(CH)作为膜材,以胆酸钠作为柔软剂,采用逆向薄膜蒸发法制备茶多酚柔性脂质体。以脂质体的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响应平面法考察脂质体膜材料中蛋黄卵磷脂(EPC)与胆固醇(CH)的质量比(A),蛋黄卵磷脂(EPC)与茶多酚(TP)的质量比(B),水油相的体积比(C)对影响茶多酚柔性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对结果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并根据模型优化处方,得到最优结果并进行验证。结果: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卵磷脂与胆固醇比例为3.82:1,卵磷脂与茶多酚比例为2.68:1,油水相体积比为4.34:1,优化得到实际最优处方包封率为57.37%,实测值与理论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响应平面法用于茶多酚柔性脂质体处方的优化筛选是可行的,具有很好的预测性,此处方工艺稳定,重现性好,能制得较高包封率的茶多酚柔性脂质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FN-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氢化可的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雷他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清IFN-γ指标水平的具体情况。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优于对照组(82.35%)(P0.05);(2)观察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紫癜消退时间、关节疼痛改善时间、消化症状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4、IL-13、TNF-α等指标水平均较前降低,IFN-γ较前升高,观察组患儿降低、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29.41%)(P0.05)。结论氯雷他定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清IFN-γ水平,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自拟健脾通窍汤联合氯雷他定对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变应性鼻炎(肺脾气虚型)患儿118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联合组和西医组,各59例.西医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联合组采用氯雷他定+自拟健脾通窍汤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治疗6个月后复发率、治疗前后各单项证候积分、治疗前后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水平变化、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治疗前后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Th2细胞因子白介素-4(Th1/Th2)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4.91%高于西医组83.05%(P<0.05);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复发率10.17%低于西医组25.42%(P<0.05);治疗后联合组鼻痒流涕、神疲气短、鼻塞不通、喷嚏频作、舌苔白滑、腹胀便溏积分低于西医组,RQLQ评分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IgE低于西医组,Th1/Th2高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IL-6、IL-8低于西医组,IL-10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自拟健脾通窍汤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肺脾气虚型AR患儿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复发率,加快疾病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15.
背景:卡马西平药物剂型存在设计不足或缺陷,导致该药吸收不规则,个体间药代动力学差异大,治疗浓度范围窄,临床上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目的:制备卡马西平pH/磁双重敏感性凝胶小球,评价其性能。方法:以壳聚糖、海藻酸钠和Fe3O4纳米粒为主要载体材料,采用离子凝胶法成功将抗癫痫药卡马西平载入卡马西平pH/磁双重敏感性凝胶小球,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凝胶小球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通过扫描电镜法、红外光谱法对凝胶小球的表面形态及内部结构进行表征,并检测其超顺磁性、溶胀度和体外释放性能。结果与结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壳聚糖浓度0.5%,海藻酸钠浓度1.5%,氯化钙浓度2.0%,磁载比为1∶2。所得凝胶小球形状圆整,表面光滑,平均包封率为94.36%,载药量为25.05%,粒径为1.0-2.0mm。卡马西平pH/磁双重敏感性凝胶小球具有超顺磁性,溶胀度与介质pH关联,在模拟胃液中2h,累积释放率达22.77%,转移到模拟肠液中24h后,累积释放率达91.63%。表明卡马西平pH/磁双重敏感性凝胶小球处方组成合理,制备工艺可行,具有明显的pH敏感性和磁敏感性,控释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6.
背景:美斯地浓临床常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但其水溶性较强,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给药频率高,患者依从性差,因此提高其缓释作用对临床应用有重要意义。 目的:制备美斯地浓聚乳酸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性能。 方法:以聚乳酸为载药材料,采用复乳液中干燥法制备美斯地浓聚乳酸纳米粒,运用单因素实验设计优化处方,动态透析法进行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结果与结论:确定以二氯甲烷作为油相制备纳米粒,内水相与油相的比例1∶10,聚乳酸浓度6%,外水相聚乙烯醇浓度3%,美斯地浓投药量40 mg为最佳制备工艺,此条件制备的药物纳米粒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67.59±1.46)%和(4.31±0.17)%。美斯地浓聚乳酸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937 nm,圆球形,表面光滑,未观察到粘连现象。与美斯地浓游离药物相比,美斯地浓聚乳酸纳米粒存在突释现象,之后呈现缓慢释放特性,72 h释放量为57.03%,提示成功制备美斯地浓聚乳酸纳米粒,具有缓释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BR)活性对慢性应激大鼠下丘脑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60只,分为对照组(control)、应激组(stress)、应激结合2-羟基萨氯酚(2-OH-saclofen)给药组(stress+2-OH-saclofen)、应激结合氯苯氨丁酸(baclofen)给药组(stress+baclofen)。采用间歇低频电击大鼠足底并联合噪声的方式建立应激大鼠模型,同时2-羟基萨氯酚(100μg/kg)或氯苯氨丁酸(0.04 g/kg)分别经大鼠腹腔注射。应激40 d后,对处于不同应激阶段的大鼠进行取材。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下丘脑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大鼠下丘脑内NE和DA含量的变化。结果: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单纯应激组、应激结合氯苯氨丁酸给药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大鼠下丘脑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相反应激结合2-羟基萨氯酚给药组下丘脑神经元超微结构则未出现退行性改变。用(HPLC)检测大鼠下丘脑内NE和DA含量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应激组NE含量明显升高但呈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壳聚糖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但其亲水性较差难以满足组织工程的需要.为满足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需求,对壳聚糖进行羧甲基化改性,以期改善其溶解性能.方法 通过3种不同的方法来摸索3种不同取代位置的羧甲基壳聚糖(CMC)的制备工艺,分别考察了原料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影响因素对产物取代度(DS)的影响.结果 摸索得到3种羧甲基壳聚糖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以这种工艺条件制备产物水溶性良好.结论 通过羧甲基化反应可以大大改善壳聚糖的水溶解性能,为以后更深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科研基础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盐酸非索非那定片对变应性鼻炎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盐酸非索非那定组(实验组)30例,盐酸氯雷他定组(对照组)30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 结果治疗2周后盐酸非索非那定片组症状总积分变化值与盐酸氯雷他定组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后2周盐酸氯雷他定组的总有效率为70.83%,盐酸非索非那定片组为80.77% (P〉0.05).两组共发生不良反应2例,盐酸氯雷他定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4%,盐酸非索非那定组为3.7%.结论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观察He-Ne激光联合地雷他定治疗局限性瘙痒症疗效.将13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服用地雷他定(5mg,qd),对照组增加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bid).治疗组增加He-Ne激光照射(20min,qd).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治愈率32.4%,有效率88.2%.对照组治愈率10.4%,有效率55.2%.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e-Ne激光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局限性瘙痒症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