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配合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宁 《微创医学》2006,1(4):336-337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目前角膜屈光手术中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手术。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是由气态氟化氩在激发状态下产生“冷激光”,以每个脉冲除去四千分之一毫秒组织的速度,使角膜间分子键断裂气化。通过计算机严密控制下的激光切削,角膜曲率及模式被改变,从而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非接触式眼压计(NCT)和Schiotz‘s眼压计对LASIK后眼压测量值的影响。方法:对接受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100例198只眼,按等效球镜分为3组,用NCT 和Schiotz‘s眼压计分别测量术前、术后2周、1个月、6个月的眼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手术前眼压两种测量方法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手术后眼压NCT测量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Schiotz‘s眼压计无明显降低(P>0.05),两种测量方法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3)屈光度越大,LASIK后NCT眼压测量值下降越明显,各组间眼压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术后非接触式眼压值并不能完全反应其实际眼内压,为避免延误LASIK后激素性青光眼的诊断,术后当NCT眼压测量值等于或略高于术前水平时,应使用Schiotz‘s眼压计校正。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疗效,将100例共197眼术前分为3组:A组(-2.00~-6.00D),B组(-6.10~-10.00D),C组(-10.10~-22.50D)均行Lasik手术,术后随访半年结果:术后1~3月残存屈光度及裸眼视力趋于稳定,术后6月时3组残存屈光度分别为A(-0.28±0.49D),B(-0.47±0.64D),C(-0.8±1.03D)。3组术后裸眼视力达≥0.5者分别为100%,100%,88.7%。达≥1.0者分别为85.7%、54.9%、38.02%。表明:Lasik对高、中、低度近视均可取得良好疗效,对手术技巧及激光程序的改进可进一步提高手术的预测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ex cimer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 ,LASIK)是近年来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hotorefractivekeratecto my ,PRK)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角膜屈光手术。LASIK手术在手术设计原理上较PRK手术更为合理 ,已成为目前角膜屈光手术领域中的研究热点。解放军第 113医院自 1996年 3月至 2 0 0 0年 3月采用LASIK对 12 16例各种近视患者 (2 40 9只眼 )实施了手术 ,现对术后随访 6个月以上 96 7例(1919只眼 )患者进行了分析总结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发生欠矫及屈光回退者进行再次手术的时机及疗效.方法对18例(29眼)LASIK术后发生欠矫及屈光回退者施行原角膜瓣下角膜基质内准分子激光切削术,术后随防6月~1年.两次手术间隔3~11月.对再手术后的裸眼视力、屈光度及并发症以及再手术原因、手术时机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术后23眼(79.31%)裸眼视力达到最佳矫正视力,6眼(20.69%)低于矫正视力一行,22眼(75.86%)剩余屈光度≤±1.00DS,5眼再次出现欠矫及屈光回退.再手术原因与高度近视屈光状态不稳定、个体对激光反应的差异性、激光机能量不稳定及术者的操作技术有关.结论对LASIK术后欠矫及屈光回退者行原角膜瓣下角膜基质内准分子激光切削术,方法简单,疗效稳定,再次手术时机选择术后3~12月.  相似文献   

6.
谢春霞 《华夏医学》2007,20(3):597-598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目前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首选的屈光手术之一,是治疗近视的一种有效、准确和安全的方法[1],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快,效果持久.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利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300例近视患者进行LASIK治疗。术前采取心理护理、电化教育、眼位训练;术中指导患者正确配合,采取准确体位和眼位;术后加强用药、护眼指导。结果300例患者术后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无1例感染,无因紧张眼肌痉挛卡刀、不完整瓣、角膜挫伤或不配合发射激光病例。随机抽取30例患者予以LASIK术后视力恢复统计分析,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患者疗效好,满意度高。结论针对性及专业性全程护理措施为手术成功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对术前近视度为-8.00--25.00D的153眼行LASIK手术,随访1年以上。结果:术后6个月视力和屈光度基本稳定,术后1年裸眼视力≥0.5者127眼,其中≥1.0者62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28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散光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术前强化心理准备、声音训练、固视训练;术中积极配合;术后保持眼清洁、观察角膜位置、层间反应及预防并发症、进行相关知识健康宣教.结果128例病人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相近(P>0.05).所有病人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散光疗效可靠,达到脱去眼镜的效果.有效的手术配合及护理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效果。方法 :用自动板层角膜刀和VISXSTARS2型准分子激光仪对 35 5例 6 93只眼行LasiK手术 ,术后随访半年以上 ,在分析屈光度变化时将患者分为三组。Ⅰ组 ( 1.0 0~ 6 .0 0D)2 6 3只眼 ,Ⅱ组 ( 6 .2 5~ 11.75D) 371只眼 ,Ⅲ组 ( 12 .0 0~ 2 6 .0 0D) 5 9只眼。结果 :6 93只眼术后 1周有 99.1%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术后 3个月及 6个月分别为 98.0 %及 96 .8%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在术后屈光度分析中可见高度及超高度近视 3个月后有回退现象。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LasiK治疗近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崔玉萍 《中外医疗》2016,(29):174-176
目的:研究飞秒联合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患者的术后护理宣教成效。方法从2014年11月-2015年11月该院接收并应用飞秒联合准分子激光治疗的近视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手术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并发症及术后护理宣教,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联合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患者的术后护理宣教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依从性,避免发生并发症,促进患者视力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矫治超高度近视 (- 10D以上近视 )的准确性和预测性。方法 :通过对 5 6例 (共 10 5眼 )术前屈光度 (等值球镜 ) - 10 0 0~ 2 6 0 0DS ,平均 13 4± 3 9DS近视患者采用LASIK治疗 ,随访一年。结果 :术后 1个月时裸眼视力达到术前矫正视力的为 81眼 ,占总眼数的 77 1% ;术后 6个月裸眼视力高于或等于术前的为 96只眼 ,占总眼数的 91 4 % ;其中高于术前的为 2 6眼 ,占总眼数的 2 4 8% ;而裸眼视力下降 1行以上的 6眼 ,占 5 8% ;其中 3例为不规则散光 ,2例角膜瓣制作不全 ,1例为角膜瓣层间脂类物残留 ,裸眼视力下降 2行以上的为 3眼 ,占总眼数的 2 9%。结论 :LASIK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预测性 ,但手术操作及手术适应症的选择仍需谨慎从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配合及护理。方法对560例(1117眼)近视眼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完成手术;术后指导,保证疗效。结果患者充分了解手术过程和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减轻了患者心理压力,使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达0.5-1.2,其中526例(94%)达到矫正视力,与治疗前比较p〈0.01(x^2=1956.090)。结论做好手术配合及护理有助于准分子手术患者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治疗不同程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应用Schwind Keratom F准分子激光机对1995眼不同程度近视(-0.75~-20.00D)行PRK治疗。按屈光度分三组:组Ⅰ≤-6.00D,873眼:组Ⅱ-6.25D~-10.00D,774眼;组Ⅲ>-10.00D,348眼。术后随访12个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12个月Ⅰ、Ⅱ、Ⅲ组裸眼视力≥0.5者分别为98.6%,94.2%和60.4%;≥1.0者分别为85.5%,71.3%和25.9%;屈光度在±1.000以内分别为90.5%,68.8%和29.3%。角膜雾状混浊(Haze)≥2级者分别为0.8%,11.5%和13.7%。结论:PRK治疗近视对中低度疗效较好,对高度和超高度近视由于术后Haze和屈光度回退发生率增高,疗效受到明显影响,有待进—步完善手术方法和术后用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经过近20年的发展更新,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主要针对角膜屈光手术领域近期出现的新术式、新技术特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近视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LASEK治疗近视眼139例(271眼),分别观察术后第1,3,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眼部症状、屈光状态、视力、眼压、角膜曲率、角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接受LASEK手术的139例(271眼)在术后1~2 d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异物感、畏光、流泪等不适症状,角膜上皮水肿,3~7 d后消失。术后1个月屈光状态与术前的屈光度、术后Haze密切相关,多数病例术后7~10 d裸眼视力达到或接近术前矫正视力,术后1年99.3%的病例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83%的病例术后裸眼视力≥1.0,33.2%的病例术后裸眼视力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部分病例术后发生的Haze随时间的延长逐渐消退或明显减轻。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术后眼压(9.67±0.42)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角膜曲率(38.47±2.33)较术前(44.05±1.21)明显减小(P〈0.01),未发现圆锥角膜病例,术中11眼剥离角膜上皮瓣困难,6眼改行PRK,5眼2个月后再次行LASEK。结论 LASEK治疗近视眼适应证宽,尤其适用于角膜厚度较薄、曲率较大的病例,避免了相关的并发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陈文辉  高昭辉 《河北医学》2011,17(12):1591-159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非对称角膜近视眼的方法和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抽取分析本院于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的110例(210眼)角膜地形图为非对称或不规则且初次接受LASIK的近视患者分为两组,即按术前等效球镜分为〈-6.00D的低中屈光组,54例(105眼);〉-6.00D的重屈光度组,56例(105眼)。随访3-12月,比较随访期间两组患者主要指标视力、屈光状态和角膜非球面系数(Q值)变化。结果:随访期间两组内相比,手术后的主要指标视力、屈光状态和角膜非球面系数(Q值)变化均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低中屈光度组患者的主要指标视力、屈光状态和角膜非球面系数(Q值)变化均优于重屈光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手术非对称角膜近视眼疗效显著,但术后低中屈光度患者的主要指标视力、屈光状态和角膜非球面系数(Q值)变化均明显优于重屈光度患者,此点在临床中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9.
PRK和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2年后的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镍术(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经2年以上随访600度以下的68例(116眼)PRK患和53例(83眼)LASIK患得的术后视力、屈光度的变化,以及对其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PRK组术后1周视力明显提高,6个月趋于稳定;LASIK组第2天视力明显提高,1个月稳定;2年时PRK组有95.2%的患达到术前矫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测量准分子激光术后兔泪液中表皮生长因子含量的变化,探讨准分子激光术后表皮生长因子对角膜愈合和术后并发角膜上皮下混浊的影响。方法:将16只兔随机分为两组。制作PRK和LASIK手术动物模型,采集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术后第15天、术后第30天的泪液,以放免法测量泪液中表皮生长因子的含量,同时观察PRK术后角膜上皮的愈合情况及角膜上皮下混浊的形成情况。结果:PRK和LASIK手术都会对角膜造成损伤,引起泪液中EGF含量增高,角膜损伤修复。结论:PRK手术对角膜损伤明显大于LASIK手术。PRK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的形成与泪液中EGF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泪液中EGF含量的检测是一种方便、快捷,对眼部无损伤,且能较好的反映眼部机能状态的一种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