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全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1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就诊时间的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对照组行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行全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指标以及1年后的生存率与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的术后镇痛时间为(5.4±1.3)d/术后住院时间时间为(13.5±5.6)d/术后胸腔引流量为(403.4±87.4)mL/术中出血量为(160.3±39.2)mL/切口长度为(21.6±5.5)cm;观察组的术后镇痛时间为(3.5±1.2)d/术后住院时间时间为(7.0±2.1)d/术后胸腔引流量为(231.2±44.3)mL/术中出血量为(96.3±31.3)mL/切口长度为(4.7±2.4)cm.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数目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达到了6.9%的1年复发率/100.0%的1年生存率,观察组达到了8.6%的1年复发率/100.0%的1年生存率,观察组患者1年后的生存率和复发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疗效好,且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手术创伤,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比较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在手术根治性、安全性及患者术后康复方面的差异,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在临床早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胸外科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80例临床早期肺癌患者为VATS组,同时选取同期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的62例临床早期肺癌患者为OT组.两组患者术前的临床分期均为Ⅰ期.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第5天的口述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间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VATS组术后置管引流的时间为(3.71±0.56)d、术后第5天的口述疼痛评分为(5.31±1.21)分,均显著低于OT组的(4.82±0.73)d和(7.01±1.65)分(P值均<0.05).结论 对于临床早期肺癌患者,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根治性、安全性与开胸肺叶切除术相仿,术后康复明显优于开胸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作为早期肺癌患者的推荐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对于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对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该院胸外科接受传统开胸的肺癌根治术(肺叶切除术+纵隔淋巴结清扫)患者(61例,开胸组)和同期接受全腔镜肺癌根治术(肺叶切除术+纵隔淋巴结清扫)患者(61例,腔镜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带管时间、疼痛评分、胸腔引流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并发症、1年内复发率、2年复发率差异和2年生存期等评价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开胸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疼痛评分均高于胸腔镜组(P<0.05).两组1年复发率、2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2年总生存率为68.85%,开胸组为63.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N2期非小细胞肺癌行胸腔镜手术在淋巴结清扫、近期预后方面可达到与开胸手术同等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肺癌患者实施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分析手术效果。方法对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06例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组治疗,其中胸腔镜组实施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开胸组实施传统开胸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清扫数量、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与开胸组对比,明显更有优势(P0.05);治疗后胸腔镜组VAS疼痛评分(3.06±0.41)分明显比开胸组(5.78±0.47)分更低(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效果理想,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这两种手术方式对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5年10月来本科室就诊的129例高龄右上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腔镜组的68例患者实行胸腔镜下右上肺叶切除术,开胸组的61例患者实行开胸右上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患者的VC、FEV_1、MVV等肺功能指标,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腔镜组的出血量、引流量、镇痛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指标均优于开胸组(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VC、FEV_1、MVV等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各指标下降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心律失常、皮下气肿、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开胸组(P0.05)。结论:使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较之开胸肺叶切除可以减少手术出血量、引流量,减轻疼痛,缩短住院时间,肺功能的损害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更适于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腔镜行肺叶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行胸腔镜肺叶根治性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胸肺叶根治性切除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76.42±13.82)min、引流管留置时间(3.89±0.74)d、住院时间(10.77±2.14)d、术中出血量(152.11±11.78)m L、切口长度(6.22±0.93)cm、胸腔引流量(462.29±23.78)mL均少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FEV1(1.65±0.23)L、FEV1/FVC(75.68±4.36)%、PEF(4.53±1.02)L/s、FVC(2.75±0.31)L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叶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创伤小,术后生活质量高,疗效良好,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
石磊  韦成信  曹健斌 《四川医学》2013,34(5):650-652
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8月拟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为(7.4±2.8)cm、术中出血量(201±75)ml、切除淋巴结(14±8)个、手术时间(220±55)min,对照组分别为(25.8±3.5)cm、(305±140)ml、(15±7)个、(202±50)min;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比较,P均<0.05。观察组术后引流时间(2.2±1.4)d、镇痛时间(1.8±2.0)d、住院时间(7.6±2.9)d,对照组分别为(4.9±1.5)、(4.6±2.9)、(16.5±4.6)d;两组比较,P均<0.05。两组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观察组死亡1例,1年存活率为96.7%;对照组死亡2例,1年存活率为93.3%;两组存活率比较,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后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1月~2018年5月行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346例,通过既往病历查询获得患者一般资料,电话随访获取患者术后慢性疼痛发生情况。根据发生与未发生慢性疼痛分为两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 实际随访288例患者,其中有136例(47.2%)患者发生术后慢性疼痛。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开胸手术(OR=2.171,95%CI:1.196~3.940)、术后住院期间消耗吗啡当量(OR=1.017,95%CI:1.007~1.026)、术前胸背部疼痛史(OR=2.459,95%CI:1.251~4.835)和引流管放置时长(OR=1.165,95%CI:1.043~1.302)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后慢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开胸手术、术后住院期间消耗吗啡当量、术前胸背部疼痛史和引流管放置时长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预警因素。  相似文献   

9.
高军  张福维  刘成昌  陈秀科 《吉林医学》2015,(10):2056-2057
目的:观察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106例肺癌行手术治疗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患者予以常规开胸切除术治疗,研究组53例患者予以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淋巴结清除数均少于对照组,治疗后疼痛及上肢活动受限等不良反应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全程硬膜外镇痛和单次硬膜外阻滞加静脉自控镇痛对胸外科手术后急性疼痛与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收集南部战区总医院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7月1月择期行胸外科手术(开胸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的患者60例,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全程硬膜外镇痛组(硬膜外组)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胸腔镜和开胸亚肺叶切除术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10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5例接受开胸亚肺叶切除术(开胸组),105例接受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胸腔镜组).随访至术后18个月,评估所有患者的死亡、复发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肺癌病理分型、分期、直径和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手术时间[(137±12)min vs(149±9)min]、住院时间[(11±3)d vs(15±2)d]、失血量[(186±22)mL vs(212±12)mL]明显短于或少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发现,胸腔镜组全因死亡人数(9例)少于开胸组(19例),胸腔镜组肺癌致死例数(6例)少于开胸组(15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总人数、局部复发人数、远处复发人数、心脏、肺部和其他各种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而且减少了全因死亡例数和肺癌致死例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讨肺癌患者在胸腔镜技术下单操作孔行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诊治的48例肺癌患者进行治疗,手术依照无瘤原则实施,术中由易到难逐步操作,最后对手术效果做评估,记录相关数据。结果:48例患者中,除5例中转开胸手术外,余者4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成功率占89.6%(43/48)。手术时间、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各(158.4±23.2)min、(3.2±0.7)d和(9.3±1.5)d,术中出血量(188.7±58.0)ml,淋巴结清扫数目(13.8±2.6)枚。患者术后均未产生严重并发症,且无患者围术期死亡。结论:术前严格掌握肺癌适应证,对患者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手术微创、安全,效果好,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3.
罗坤  朱光  高兴才  王鑫 《中外医疗》2016,(19):50-51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整群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接收的6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淋巴结清扫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纵隔淋巴结及肺门、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为(250.1±1.8)个、(206.2±4.1)个,对照组为(249.3±2.1)个、(205.7±9.6)个,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2/31),对照组为32.26%(10/3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显著,患者术后恢复快、创伤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开胸手术后呼吸衰竭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衰竭 (呼衰 )是开胸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和近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院 1991— 2 0 0 0年共治疗开胸术后呼衰30例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开胸术后呼衰患者 30例 ,男 2 3例 ,女 7例 ,年龄 5 2~ 74岁 ,平均 6 5岁 ;肺癌 10例 ,气管肿瘤 1例 ,食管癌 18例 (上段癌 7例 ,下段癌 6例 ,贲门癌 5例 ) ,胸腺瘤 1例。术式 :食管癌切除术 18例 (主动脉弓下吻合 3例 ,弓上吻合 6例 ,颈部吻合 9例 ) ;全肺切除术 2例 (左、右各 1例 ) ;肺叶切除术 8例 ,其中双肺叶切除 6例 ,单肺叶切除 2例 ,伴支气管袖状切除 2例 (单、双肺叶各 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诊治老年(≥165岁)肺癌的经验.方法 对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胸外科同期住院72例老年肺癌患者采取随机分组,36例老年肺癌患者行VATS为治疗组,其中行肺叶楔形切除术20例,肺叶根治术11例,中转开胸者5例,术中送冰冻快速病理检查,并行淋巴结系统性清扫;另外36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肿瘤均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报告切缘未见癌细胞;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右胸清扫淋巴结(12.5±1.4)个,左胸清扫淋巴结(10.5±0.5)个.VATS时间35~114 min,平均(77±13)min.比开胸组短(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9±2.5)d比开胸组短(P<0.05),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3.4±1.6),比开胸组短(P<0.05).其中1名有心脏病史患者于ICU入住3 d,无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VATS对老年患者较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生理干扰小,术后恢复快,特别对伴有心肺等慢性病患者较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全胸腔镜(c-VATS)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总结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62例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全胸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术中及术后无一例死亡。两组患者在平均术中出血量[(208.43±59.65) mL vs (271.62±87.30) mL]、术后第1天胸管引流量[(294.77±31.46) mL vs (351.39±29.71) mL]、术后胸管留置时间[(3.27±1.46) d vs (6.44±1.59) d]、术后住院时间[(7.53±2.35) d vs (12.41±2.46) d]、术后疼痛评分[(3.4±1.1)分vs (7.2±0.9)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2/30) vs 28.5%(9/32)]等方面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手术时间[(159.62±43.10) min vs (147.54±50.76)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方法,在基层医院开展此项技术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治疗肺癌中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相关诊断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4例患者均取得手术成功,患者手术平均出血量为(91.4±47.6)m L,平均手术时间为(3.64±0.7)h,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3.84±0.49)分,术后淋巴结平均清除(25.1±12.4)枚。结论肺癌患者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单孔电视胸腔镜与标准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将霍山县医院普胸外科自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22例周围型NSCLC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组(60例)和标准开胸肺叶切除术组(62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包括手术效果(淋巴结清扫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管日平均引流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围产期死亡;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率、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单孔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103. 9±40. 3) m L,术后胸腔引流管日平均引流量为(79. 722±20. 676) m 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6. 223±1. 312) d,术后镇痛时间为(2. 671±0. 912) d,平均住院时间为(11. 887±3. 071) d;标准开胸组术中出血量为(254. 554±87. 158) m L,术后胸腔引流管平均日引流量为(126. 363±33. 741) m 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13. 181±3. 257) d,术后镇痛时间为(9. 453±2. 176) d,平均住院时间为(20. 092±5. 514) d,两组统计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单孔电视胸腔镜治疗周围型NSCLC能达到标准开胸手术的根治要求,且手术创伤相对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即A组(n=61,行胸腔镜辅助手术)与B组(n=61,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上,A组优于B组(P<0.05);且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9%,明显低于B组的19.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手术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均能有效治疗肺癌,但腹腔镜辅助手术方案效果更加确切,且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和全面普及。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比较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对早期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于周口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8例早期肺癌患者,其中接受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的49例患者纳入胸腔镜组,接受开胸肺叶切除术的49例患者纳入开胸组。观察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开胸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胸组,引流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患者术后24 h的VAS评分为(6.32±2.48)分,开胸组为(8.68±3.12)分,胸腔镜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肺不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早期肺癌患者,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中淋巴结清扫效果相当,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对患者损伤更小,患者术后疼痛更轻,并发症更少,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