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肝主疏泄谈肝脾相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主疏泄实质上是对气机的疏泄。中焦脾升胃降的气机有赖于肝疏泄气机来斡旋。气机疏泄太过,木旺克土,土受克而动;气机疏泄不及,木不疏土,土无力以运。肝失疏泄有太过、不及之分,故对脾运化的影响也不同。"木不疏土"较"木旺克土"使脾运化功能减退得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2.
提出"肝失疏泄致衰"相关说,认为肝失疏泄是现代衰老的主要机制和关键病机。通过对《内经》以及相关古代文献的整理研究,综述肝主疏泄的生理病理特点,并基于对"肝主疏泄"内涵的理解,主张从肝主疏泄论治衰老,防治脑老化,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为中医衰老学说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肝主疏泄"指肝气具有使全身气机条达的机能,肝主疏泄与心系病症的关系,主要是指肝的疏泄功能障碍对心脉、神志的影响。理清两者关系对心系疾病的治疗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传统医学认为"肝主疏泄"功能的正常发挥依赖于五脏的协同作用,而缺乏解剖学与生理学分析,现代医学认为"肝主疏泄"的生理学机制与肝窦内皮功能、金属硫蛋白、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等有关,以此为基础展开论述,通过全新视角诠释"肝主疏泄"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疏泄"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可理解为涉及"脾土"与"肝木"之间的密切关系,是土与木关系的统论;至金元明时期,朱丹溪的"相火论"对"肝主疏泄"的内涵发展影响巨大;此后近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又对该理论进行完善补充;新中国成立以后,"肝主疏泄"的理论被统一为肝的生理功能之一写进教材;此外,现代西医研究也从不同角度如心理应激角度,边缘系统理论,激素论等对肝主疏泄进行了合理阐释。  相似文献   

6.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脏的疏泄功能在调节五脏方面有重要作用,是维持正常睡眠的基础。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舒畅可有效调节情志,维持正常睡眠;若肝疏泄失职则导致气机郁滞、情志不舒、气血失和、心神不宁,发为不寐。对肝生理功能与睡眠的关系及肝失疏泄与不寐的关系进行系统性探讨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中医学术界在对待"肝主疏泄"的源流问题上意见纷纭。追溯其源流,"疏泄"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在《说文解字》中也能找到肝主疏泄的影子。其后经历金元时期"相火论"的影响,明清时期医家对该理论内涵的不断外延补充,新中国时期肝主疏泄最终被确立为肝的生理功能之一并被写入教材。现代西医研究为肝主疏泄的5个主要内涵提供了合理性解释,海马区与情绪控制密切相关也被证实为疏肝解郁药的主要靶区。此外,肝主疏泄的功能可能是调节脑肠肽的核心,而肝主疏泄可以通过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生殖。  相似文献   

8.
"疏泄"的原始含义是表述肝脾关系的病理学概念,与肝脏的生理功能并无直接联系。首次将"疏泄"与肝的功能联系起来的医家是朱丹溪,他提出"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仅仅是为表达肾精代谢的两个主要调控环节,但后世将凡是需要正负反馈调节的所有生理活动都归属于肝脏。自清代开始,"疏泄"与肝的关系逐渐密切,并将调畅情志、调畅气机、调节脾胃、调节月经等都作为"疏泄"的核心内涵。在现代中医理论中,更是将"疏泄"作为概括肝脏功能的独立概念,使之成为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词义明确的"疏泄"概念转换为涉及甚广、内涵迥异、理论完整的"肝主疏泄"理论,实现了《内经》理论的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9.
慢性结肠炎属中医"肠癖"、"久痢"、"休息痢"、"滞下"范畴."泻皆成于水湿,湿皆本于脾虚"."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不免"(<唐容川·血证论>).可见慢性结肠炎病机以脾阳虚损为主,而肝木抑郁,失其疏泄,是诱发及加重的重要因素.而肝主疏泄,采用调肝法治疗慢性结肠炎,往往可取得较好疗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肝藏血理论经历了漫长的演化和发展过程。肝藏血即肝能够贮藏血液、具有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并且和肝主疏泄的关系密切,肝主疏泄通过调畅心神和疏泄血液实现对肝藏血的调节,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病及血,就会使肝藏血的功能失调,导致肝不藏血,临床上出现血瘀、血虚、出血等病理变化。肝不仅仅为简单的藏血之脏,更是气血化生之所。现代医学认为,肝是合成凝血因子和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重要脏器之一,肝是"代谢中枢",对物质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器"作用,是体内最大的"加工厂",肝脏解剖结构及化学组成特点是支持中医肝藏血理论的重要现代医学依据。肝藏血的重要性决定了临床对相关疾病的治疗必须重视恢复肝藏血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谈肝主疏泄     
"疏泄"一词,最早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其大意是肝属木,木旺于春、喜条达,具有生发、条达之性;木能达土,其气生发能使脾土制化而通达.这是肝主疏泄的理论根据.元·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明确提出了"司疏泄者,肝也"的论点,一直被后世所沿用,且在临床实际中不断有所发展.肝主疏泄是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它具有疏通调畅人体气机,促进升降出入运动的作用.下面简要谈谈肝主疏泄的生理作用及其病理变化.1.协调情志: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是多方面  相似文献   

12.
"肝主疏泄"的主要功能体现在调畅情志方面,研究证明,肝是心理应激反应机制的核心,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情志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究其根源是肝失疏泄,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若能从肝主疏泄的角度考虑,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磊教授根据膀胱过度活动症尿急、尿频的病症特点以及"肝主疏泄""肝主小便"理论,认为本病病机为"肝气疏泄太过、膀胱开阖失度",可从肝论治,确立了"疏肝抑肝,通利膀胱"的基本治法,并用逍遥散为基础方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其功能表现于促进水液代谢、促进脾胃运化功能、调畅情志、调畅气机等方面。多年来,这一认识早已为中医界所熟知而且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于"肝主疏泄是如何调控水液、促进脾胃运化、调畅情志,其作用机制为何"却少有研究。研究表明,肠易激综合征与肝之疏泄功能密切相关,疏肝健脾法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治法,提出了通过对疏肝健脾法论治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一步探讨肝主疏泄促进脾胃运化的作用机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系统检索、分析、归纳以"肝藏血"理论为指导论治出血性疾病的现代文献报道,探讨了与"肝"相关的出血性疾病的病机。认为"肝不藏血"发生的机制可概括为:①肝失疏泄,调节失司,或郁而化火,或血液瘀滞;②肝(肾)阴血不足,虚火妄动,或肝气升发太过;③肝失疏泄,肝旺克土,脾不统血等方面。为进一步认识"肝藏血"的含义及其与"主疏泄"的关系,以及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6.
病证过程模拟是开展情志内伤肝失疏泄现代机制研究的关键环节。从证候的判别、病因的模拟与肝藏象功能主体性体现的3个方面来看,目前通过慢性心理应激反应模拟情志内伤肝失疏泄病理变化过程建立的肝失疏泄动物模型仍须深入探讨。基于青少期"肝常有余"理论,肝藏象功能在青少期脏腑功能的主体性以及青少期阴性情绪的多发性与共病性,青少期应激及其诱发的精神障碍类疾病动物模型可以成为构建情志内伤肝失疏泄动物模型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6,(11):2282-2283
情志以气血阴阳为物质基础,情志过激或持续日久则气血紊乱、阴阳失调从而致使情志病的发生。肝主疏泄,通畅全身气机,从而条畅情志;肝为"血府",主藏血,血养神而舍魂,为情志化生之源。情志病病机变化过程中,主要在气、血、痰三方面与肝失疏泄和肝不藏血互为因果,甚至恶性循环,肝的"主疏泄而藏血"的生理功能是情志发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肝的疏泄功能失调与消渴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强调指出要提高临床消渴病的治疗效果,必须重视调畅肝的疏泄,"从肝论治"不失为治疗消渴病的又一思路。  相似文献   

19.
"肝和为贵"学说核心具体表现在藏泄相和、阴阳相和与升降相和.藏泄相和不仅指肝自身的疏泄与藏血功能协调,更突出肝疏泄与肾藏精的相互协调;阴阳相和,指肝之火使肝血不凝,肝血肝阴则可制约肝火亢奋;升降相和,指肝血有藏,趋静属阴,肝气疏泄,趋动属阳,阳升阴降,肝之升降相和,肝的升降相和还可表现在对脾升、肺降的调控.《金匮要略》...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肾主闭藏、肝主疏泄的相反相成作用,提出肝的疏泄作用具有疏通阻滞、祛除外邪的作用,其过程伴随着肾精的消耗,常表现为相火亢进。持久的肝气疏泄太过导致肾精亏虚,以致肝之疏泄乏源,可能出现肝气郁结。并结合疾病时高激素水平、应激反应及常见病对肾主闭藏、肝主疏泄进行阐释,进一步深化对肾主闭藏、肝主疏泄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