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基本消灭丝虫病以后残存传染源的传播能力和自然转归,探索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人群和蚊媒监测方法。方法 选择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的三个村庄作为纵向监测点,连续监测人群和蚊媒微丝蚴感染情况。按照防治前感染率分层抽取部分村庄作为横向监测点,监测人群和蚊媒微丝蚴感染情况。结果 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残存的低密度微丝蚴血症者能够自然转阴,并不会造成新的感染。结论 商丘市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丝虫病的传播无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1982年度的重要科技成果评选,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获奖的医药卫生成果共30项,占全省授奖总数的9%。其中二等奖3个,三等奖8个、四等奖19个。为了推广交流,现择其主要成果作一介绍。一、班氏丝虫病阻断传播阈值的研究(二等奖)以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为主组织有关单位从流行病学调查入手,采用人群微丝蚴率、蚊媒感染率、宿主血中微丝蚴密度三者二二相关和回归方程进行统计学处理,在国内外第一次提出了班氏丝虫病阻断传播阈  相似文献   

3.
汪仕文  应潜 《江西医药》2005,40(Z1):759-760
目的为掌握丝虫病流行动态,巩固丝虫病防治成果,总结丝虫病防治经验,我们收集了全市1984年基本消灭丝虫病后近20年的丝虫病病原学、蚊媒监测资料,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微丝蚴率和蚊媒感染率均为0%。结论鹰潭市已消灭传染源,传播途径被完全阻断,达到了卫生部颁发的《消灭丝虫病标准》。  相似文献   

4.
商丘市位于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辖9个县市区,总人口约830万,是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是河南省班氏丝虫病流行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防治前全市人群平均微丝蚴率8.25%,中东部县市区感染率显著高于西部县,以村为单位的人群微丝蚴率最高达46.8%;淡色库蚊是唯一传播媒介.在人群微丝蚴率11.9%~25.5%村庄,淡色库蚊自然感染率在11.31%~18.05%.自1972年起根据抽样调查结果,针对不同地区的感染水平,分别采取反复普查普治、查漏补治、全民食用海群生药盐等综合防治措施,到1987年以村为单位人群微丝蚴率降至1%以下,以县为单位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经过10多年的纵向和横向监测,残存的微丝蚴血症者全部自然转阴,未发现新的感染者,2004年经卫生部考核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  相似文献   

5.
阻断丝虫病传播阈值的研究是丝防后期监测工作中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我们于1985-1988年在基本消灭丝虫病的德江县龙盘村和沿河县中介村,从病原学、昆虫学和免疫学三方面持续4年现场实验研究,观察不同密度残存微丝蚴血症者对丝虫病的传播作用,掌握防治后期丝虫病流行动态,为监测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应用薄膜过滤法和40mm~3厚血膜法在丝虫病不同流行区检查居民1576人,薄膜过滤法微丝蚴检出率为6.47%,厚血膜法为3.94%,前者的微丝蚴检出率显著高于后者。特别是低微丝蚴血症者,薄膜过滤法微丝蚴检出率比厚血膜法高2~4倍。  相似文献   

7.
徐秀菽  刘涛  王世海 《贵州医药》2002,26(6):566-567
淋巴丝虫病曾在我省 4 7个县 (市 )严重流行 ,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媒介寄生虫病 ,微丝蚴 (Mf)血症者近百万 ,晚期丝虫病患者 6万余人。经过几十年大面积防治 ,现已有效的控制了流行。Mf血症患者及蚊媒幼虫已很难查看 ,防治效果是巩固的。但遗留的晚期丝虫病例 (如乳糜尿、象皮腿、鞘膜积液等 )仍继续存在 ,新发病例时有出现。它已成为当前我省丝虫病流行区的一个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晚期丝虫病例一般在外周血中很难查到Mf,病原学诊断很困难。因此血清学的监测是其重要方法之一。为此目的 ,我们筛选了各类晚期丝虫病例 ,流行区和非流行…  相似文献   

8.
用呋喃嘧酮治疗82例班氏丝虫病患者,分4个治疗组,总剂量112-200mg/kg,疗程7-10d。治后6个月微丝蚴阴转率50-82%,而海群生对照组微丝蚴阴转率仅25%。呋喃嘧酮的副作用与海群生相仿。治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观察结果显示,呋喃嘧酮对班氏丝虫病具有显著的疗效,优于海群生。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本县丝防监测点的南客、共和两公社经过治疗微丝蚴(Mf)阴转1~15年的243例患者,于1981年11月取耳垂滤纸血做间接萤光抗体(IFA)和酶联免疫吸咐(ELISA)试验,以了解斑氏丝虫病治愈后抗体在患者体内的存在时限,这对丝虫病防治后期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郑惠君  程文芳 《贵州医药》1993,17(6):328-330
作者用伊维菌素(IVM)0.05ug/ml、0.1 ug/ml和海群生(DEC)150ug/ml浓度在体外与兔血混合马来丝虫微丝蚴实验感染东乡伊蚊。12天后全部蚊虫进行个体解剖:伊维菌素组蚊体内未发现马来丝虫三期幼虫,而海群生组东乡伊蚊感染率为30.5%、对照组为36.0%。单剂量的伊维菌素以400ug/kg体重,对照组用无菌生理盐水,经皮下或腹腔液内注入微丝蚴阳性的长爪沙鼠。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別于治疗后间隔1、7、30和75天喂饲东乡伊蚊。实验组于治疗后1—15天蚊体内未发现幼虫,对照组东乡伊蚊自然感染率为13.6%—14.6%。在治疗后75天蚊体内检获L_3数目,仍低于对照组。本研究提示伊维菌素能降低马来丝虫在蚊媒中的传播作用。其作用方式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丝虫病现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1980~1981年对江苏省71个县、市的216个大队作丝虫病的抽样调查,结果全省居民微丝蚴平均阳性率为2.01%。其中班氏丝虫单一感染地区的66个县市中有40个以及马来、班氏丝虫混合感染的5个县市的阳性率都已降到1%以下;多数县、市未查到10岁以下的儿童阳性者,苏州、镇江、南通三地区和南京市蚊媒中未查到感染期幼虫。联系已往有关资料,说明20多年来江苏无论在居民微丝蚴阳性率、阳性者的感染度、蚊媒自然感染率均有所下降,但尚有部分县、市(主要是苏北灌溉总渠以北)仍维持在较高的感染水平。本文就防治对策和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丝虫病是严重危害深圳市人群健康的寄生虫病,曾给我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关心人民健康,1956年在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提出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消灭丝虫病.1970年我市(原宝安县)掀起除害灭病高潮,发现我市有丝虫病流行.1970年后,组织卫生人员深入农村开展丝虫病普查普治工作,摸清了我市丝虫病的流行分布情况,治疗了大批微丝蚴血症者,取得了初步的防治效果,随后经历了反复查治、巩固扫尾和基本消灭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等阶段,我市于1998年实现了全市消灭丝虫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河源市既往有偿供血人群HIV感染的情况,并对其流行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使用线索追踪方法对河源市既往有偿供血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取调查人群静脉血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河源市有偿供血人员和非有偿供血人员4832例,其中男性有2936例,女性有1896例,检出HIV抗体阳性者68例,其中既往有献血史27例,占调查总人群的0.11%。HIV抗体检测阳性患者人群中,男性21例,占既往有献血史且HIV(+)人数的77.8%。女性6例,占患病人群的22.2%。感染人群只要集中于外地打工人群中。结论河源市既往有偿供血人群中存在2.25%HIV感染率且已通过性传播途径传播给配偶及他人,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控制HIV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呋喃嘧啶酮治疗班氏丝虫病48例及对照组海群生治疗20例的结果。实验组每天口服呋喃嘧酮20mg/kg×7d,微丝蚴转阴率治毕为60%,治后6个月为80%,其抗丝虫作用比海群生优。副反应以发热、头晕、头痛及胃肠道反应为主,2例黄疸及4例尿中出现RBC。  相似文献   

15.
我国除班氏和马来两种丝虫病外,未发现过罗阿丝虫病.197(?)年2月,对前来要求体检的13名回国援外人员中,发现7例拟似罗阿丝虫病(Loiasis)症。其中1例患者在周围血中查到罗阿微丝蚴。鉴于今后援外与国际交往人员日益增多,在我国发现罗阿丝虫病患者的机会也越多,为搞好本病的防治工作,将本病资料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3岁,福州籍,勘测工人. 主诉:两小腿交替或同时肿胀,乏力,颈部发现一肿块近三年。患者于1973年5月赴赤道几内亚参加援外工作,在当地常受状如“小牛虻”的小虫叮咬,约2~3个月后,常感两小腿交替或同时出现肿胀、乏力,服药(药名不详)1周后症状减轻。1974年回福州后腿  相似文献   

16.
丝虫病为我国南方地区的流行病,尤以农村更为常见,引起乳糜尿者也并不少,但由于乳糜尿导致严重休克危及生命者我们尚未见有文献记载;现特将我院所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以引为重视。患者(住院号;16280)女性、22岁,于1975年2月27日因乳白色尿一年,昏倒8小时而入院。患者于73年夏普查在末梢血中发现微丝蚴,曾不规则服用海群生约100片,随后一个月出现乳白色尿液,持续存在,近半个月来加重,常有排尿困难,尿液中有乳白色凝块,偶伴血尿;但无发热及明显膀胱刺激症状。于入院当天上厕所时昏倒在地,3~4分钟后清醒,但仍  相似文献   

17.
郑惠君 《贵州医药》1992,16(2):65-67
淋巴丝虫病是西太区主要公共卫生学问题之一,虽然通过防治有些国家丝虫病流行已基本控制,如日本、中国、美属萨摩亚和波利尼西亚等国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代初期,周期型班氏和马来丝虫病广泛地流行于中国中部和东部的15个省(市)自治区。班氏丝虫病流行于482县(市),马来丝虫病流行于231县(市),153县为混合感染。由于中国面积大,且地形复杂,各地感染率变化较大,5%以下有419县,而30%以上有11个县(市),平均微丝蚴阳性率在3.05%~21.8%,橡皮肿率2.17%~6.8%范围。据统计丝虫感染者30,999,000人,其中有临床症状和体征者有5,400,000人。在中国有5属12种蚊虫为淋巴丝虫病的媒介(表1),在北纬32°以北班氏丝虫主要媒介为淡色库蚊,而在32°以南为致倦库蚊,  相似文献   

18.
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现状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临床在职职工625名利用年度体检的机会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调查,同时对同时间段的出国体检、部分教师体检、其他单位体检1232名作为非医务人员健康人群对照作同样检测。并对结果加以分析。结果:医务人员乙肝感染率14.08%,其中外系感染率16.6%,内系感染率12.4%,后勤感染率9.0%,医务人员从业10年内感染率14.5%,10~20年内15.1%,20年以上15.7%。丙肝感染率0.16%,梅毒感染率0.32%,HIV感染率为0。非医务人员健康人群对照乙肝感染率8.85%,丙肝感染率0.73%,梅毒感染率0.97%,HIV感染率0。医务人员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38.7%,普通人群43.6%。医务人员和非医务人员健康人群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率除HIV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医务人员的乙肝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尤以外科性质工作人员感染率几乎是普通人群的2倍。有随着从业年限增长而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静脉吸毒者传染病的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为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吸毒人群传染病的感染与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同时收集静脉吸毒者血清1036份和正常人群血清标本874份,进行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检测,作对比分析。结果:1036例静脉吸毒者血清标本中,肝功能异常率30.5%;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17.86%;丙肝抗体阳性率55.3%;梅毒抗体阳性率4.5%;艾滋病抗体0.68%;对照实验:874例正常人群,肝功能异常率5.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10.18%,丙肝抗体阳性率2.7%,梅毒抗体阳性率0.8%,艾滋病抗体阳性率为零。两组结果对照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吸毒者肝功能、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血清学标志物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是传染病感染与传播的高危人群。吸毒者的吸毒模式和行为模式是各项传染病感染与传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贵阳市300例吸毒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4种传染病的感染率,了解这几种传染病在吸毒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吸毒人群中这几种疾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300例吸毒人员进行采血检测Anti-HIV、Anti-HCV、HBsAg及梅毒抗体。结果:300例吸毒人员中HIV感染率为2.7%,HCV感染率为60.0%,HBV感染率为2.0%,梅毒感染率为16.7%;所有HIV感染者均合并感染HCV及梅毒3重感染。静脉注射毒品者中HCV感染率高于口吸吸毒者。结论:贵阳市吸毒人群中HIV、梅毒、HCV感染率较高,静脉注射毒品是HCV传播的高危因素,应加强对此群体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