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标本久置及溶血对ELISA方法检测HBsAg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晔 《江西医学检验》2003,21(5):405-405
目前HBsAg的检测多是采用ELISA方法,其测定过程中受影响因素较多[1],主要有标本、试剂及操作等因素,本文就标本久置及溶血二因素对其影响进行试验和研究,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当天抽血查乙肝标志物的随机标本,置室温30min后,用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出部分血清,然后用物理方法使其溶血,再用3000r/min离心10min待测。已分离的血清当天吸完样后置于冰箱,第二天取出置平衡至室温待测。1.2试剂及仪器试剂盒为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速显HBsAg“批批检”诊断试剂,产品批号2002126121;美国宝特800型酶标仪。1.3方法微孔…  相似文献   

3.
4.
溶血、脂血在ELISA法检测抗-HCV中对OD值影响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在临床生化检验中,难免遇到有溶血、脂血的血标本。关于溶血标本对ELISA法检测HIV抗体的影响,有人认为,被测标本有轻度溶血并不影响结果的判断[瞿德敏,等,溶血标本对ELISA法检测HIV抗体影响的探讨,成都医药1992;18(1):41]。笔者就溶血、脂血对抗-HCV测定的OD值有无影响作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溶血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的影响。方法采用金标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结果溶血标本采用金标法检测HBsAg易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论溶血影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测定结果 ,溶血标本一般不宜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正> 目前全国各血站对献血者检测 HBsAg 普遍使用反向间接血凝法(RPHA)。此法灵敏低,使一些血液中 HBsAg 效价较低的携带者漏检。采用 ELISA 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整个试验过程长,不适应我国公民义务献血的大量人群体检。为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对 ELISA 检测 HBsAg 的常规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溶血样本对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溶血样本在乙肝表面抗原 ( HBs Ag)检测中经常存在假阳性 ,从而影响了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的准确性 ,造成血液资源的浪费。为了研究溶血样本假阳性发生的原因 ,笔者做了如下实验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试剂 乙型肝炎病毒 PCR检测试剂盒 ,由华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 ,批号 2 0 0 1 0 60 1 ,效期 1年 ;GSH- Px临床诊断试剂盒 ,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 ,批号 2 0 0 1 0 731 ,效期 3个月 ;乙肝表面抗原测定试剂盒 ,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公司提供 ,批号 2 0 0 1 0 5 1 1 ,效期 6个月。2 仪器 日立 KY2 0 0 0半自动生化仪 ,由天津开…  相似文献   

9.
我国乙型肝炎发病率高,是当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传染病之一,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是各级医院检验科的常规项目,也是健康体检中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ELISA是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常用的方法,相比于其他检测方法,ELISA法操作简单,无须特殊设备,而且试剂价格低廉,因而基层医院多用此方法。ELISA试剂属于半定量试剂,试剂变异系数较大,灰区的范围相对比较宽,因此属于临界值范围内的弱阳性标本容易被漏检,影响疾病的诊断,延误治疗。通过本次实验,探讨在检验操作中,不同的离心条件对临界值范围内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ELISA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乙型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是当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传染病之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 g)是乙肝的感染指标之一,因此,HBsA g的检查往往是体检的项目之一,对乙肝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A)夹心法以及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 ICA)对2 879例体检者血清进行了HBsA g检测,将两法作了比较,并对一些实验的影响因素作了探讨。1材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2 879例体检者,年龄14~70 y;40例本院住院病人,年龄25~75 y。1.2试剂与仪器HBsA g EL ISA试剂盒(上海实业科华公司);HBsA g试纸条(北京蓝十字生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BsAg为例,从边缘效应、“HD-HOOK”效应、内源物质(包括溶血、脂浊、补体、RF、AFP、自身抗体等)的干扰和外源物质(如血液抗凝剂等)的干扰等方面探讨ELISA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ELISA检测HBsAg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本文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BsAg为例 ,从边缘效应、“HD HOOK”效应、内源物质 (包括溶血、脂浊、补体、RF、AFP、自身抗体等 )的干扰和外源物质 (如血液抗凝剂等 )的干扰等方面探讨ELISA的影响因素。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HBsAgELISA试剂盒由新创公司提供 ,批号0 5 0 1;HBsAg标准品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批号991。1 2 方法 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ELISA双抗夹心法 ,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2 结果2 1 边缘效应 以 2 μg/LHBsAg标准品作为样品 ,采用 37℃…  相似文献   

13.
乙肝病毒(HBV)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其感染呈世界流行,据WTO报道,全球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HBV我国是属高流行区,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09%,各地血站为减少血液报废,一般采取HBsAg胶体金法初筛合格后采集血液,相对ELISA法,胶体金法灵敏度低,仅为1ng/ml(相当于2IU/ml),ELISA法检测灵敏度为0.5ng/ml,当检测含量在0.5ng/ml—1ng/ml之间的低滴度携带献血者,胶体金法不能检测。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使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样品HBsAg的实验过程中,发现采样后2h内检测结果OD值和使用相同试剂检测经过冰箱保存1d后的同一份样品其OD值大幅度下降的现象,经过对试剂生产厂家的技术咨询,认为这与血浆中纤维蛋白的干扰有关系,为保证血液制品的安全性,有必要提醒检验同行注意。  相似文献   

15.
252例低浓度HBsAg感染者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低浓度HBsAg感染者血清学乙肝标志物的表现模式以揭示其流行病学行征。方法 采用ELISA法对日常工作中的血清标本进行筛选。共收集到252份低浓度度和387份高浓度HBsAg血清标本;并经MEIA确证后采用ELISA法对其六项血清学乙肝标志物进行检测;为表述方便,设定血清学乙肝标志物检测项目第1~5项的排列顺序分别为HBsAg、Anti-HBs、HBeAg、Anti-HBe、Anti-HBc-IgG,并以出现阳性项目的序号为该模式的代码。结果 低浓度HBsAg感染组的6.86%;低浓度和高浓度组血清学乙肝标志物的表现模式分别有10种和7种,各模式在两组间的检出率不完全相同(135、145、1345,P〈0.05;13、15、1235、12345,P〉0.05)。且且间各模式的Anti-HBc-IgM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ELISA法检测HBsAg标本溶血对结果的影响。方法 98例门诊和住院病人溶血标本及第2日重抽未溶血标本ELISA法测定HBsAg,酶标仪判读结果。结果 98例溶血标本S/N值〉2.1有83例,第2日重抽未溶血复查S/N值〉2.1有11例,产生了72例假阳性,假阳性率达73.5%。结论 ELISA法检测HBsAg,标本溶血对结果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血清标本的质量对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LISA法检测HBsAg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实验操作中各个环节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我们通过对大批量标本进行HBsAg的筛查,发现血清标本的质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对弱阳性结果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通过对弱阳性结果标本的重新测试,探讨标本质量对ELISA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溶血及脂血对生化检验的影响.方法 选取偃师市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提取患者的溶血、脂血样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使用动力学方法和终点法对溶血、脂血进行生化检验,将所有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将溶血前后的总蛋白、白蛋白谷氨酰转肽酶、血糖、羟基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进行对比;脂血和对照脂血样本血清尿酸、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三酰甘油进行比较.结论 溶血、脂血对生化检验的检验结果差异比较大,应该注意人为的影响因素,才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金鹤成 《检验医学》2003,18(3):167-169
目的探讨己糖激酶(HK)法葡萄糖测定中试剂加样类型、读测法和副波长的不同组合对克服溶血、脂浊、黄疸干扰的作用.方法用单试剂或双试剂类型、终点法或二点法、副波长为0、480或546 nm等组成的12套检测程序,在日立7060分析仪上同时测定溶血、脂浊或黄疸血清及其对照血清的葡萄糖.结果单试剂二点法组(含3种副波长类型)干扰样品的误差(绝对值)均<5%,明显优于双试剂二点法组和终点法组.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采用单试剂二点法作HK法葡萄糖分析,可将溶血、脂浊和黄疸样品的误差控制在5%以下.  相似文献   

20.
HK法葡萄糖测定中克服溶血、脂浊、黄疸干扰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己糖激酶 (HK)法葡萄糖测定中试剂加样类型、读测法和副波长的不同组合对克服溶血、脂浊、黄疸干扰的作用。方法 用单试剂或双试剂类型、终点法或二点法、副波长为 0、4 80或 5 4 6nm等组成的12套检测程序 ,在日立 70 6 0分析仪上同时测定溶血、脂浊或黄疸血清及其对照血清的葡萄糖。结果 单试剂二点法组 (含 3种副波长类型 )干扰样品的误差 (绝对值 )均 <5 % ,明显优于双试剂二点法组和终点法组。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 ,采用单试剂二点法作HK法葡萄糖分析 ,可将溶血、脂浊和黄疸样品的误差控制在 5 %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