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8 毫秒
1.
额部皮办应用的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3000年,我国西藏医生就开始应用其修复鼻缺损。此后相继有修复鼻,面颊的报导。近十余年来额部皮办有了进一步发展,应用到肿瘤外科并修复大面积洞穿性缺损,同时利用隧道的途径修复口腔,咽部等缺损,创造手术治疗肿瘤的机会,再配合其他治疗得以挽救,延长患者生命,改善手术后患者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大面积皮肤缺损,临床上一般行植皮、皮瓣覆盖等方法修复,存在供区困难等问题。我们对4例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患者行胎儿皮移植,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带长段骨骼的复合组织瓣Ⅰ期修复创伤性小腿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12例小腿胫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以腓血管为蒂的腓骨皮瓣修复5例,以肩胛下血管为蒂的肩胛骨背阔肌骨肌(皮)复合组织瓣修复4例,以旋股外侧血管升支为蒂的髂骨阔筋膜张肌骨肌皮复合组织瓣3例.结果:1例肩胛骨背阔肌桥式交叉游离移植,术后患者因创伤后骨髓炎不愈合,坚决要求行截肢手术,其余组织瓣均存活,骨瓣愈合时间9-27月.结论:以上3种复合组织瓣均适合修复小腿的复合组织缺损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陈仕平  黎忠文 《广西医学》2009,31(2):224-226
目的探索应用组合组织与健侧血管桥接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及长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10例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缺损患者,行带血管腓骨或髂骨与股前外侧皮瓣或背阔肌皮瓣形成组合组织,与健侧小腿内侧皮瓣包含的胫后血管桥接,同时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及长段胫骨缺损。皮瓣面积最大35cm×12cm,移植骨长度最长28cm,术后2个月断蒂。结果10例皮瓣成活,伤肢伤口愈合。随访2—3年,骨折愈合,移植骨变粗,伤肢逐渐恢复功能。结论该术式是治疗小腿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的保肢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大面积皮肤缺损,临床上一般行植皮、皮瓣覆盖等方法修复,存在供区困难等问题。我们对4例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患者行胎儿皮移植,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38例游离组织移植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定患者四肢大面积缺损行皮瓣、肌皮瓣移植及游离骨移植术和手指缺损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的最适宜手术时机。方法 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复合组织移植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吻合血管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吻合血管的的游离骨移植修复骨缺损和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结果 临床应用38例,36例成功,2例失败。急诊行游离(肌)皮瓣移植术9例,4例出现血管危象,1例皮瓣坏死;延期(肌)皮瓣移植4例无血管危象;急诊  相似文献   

7.
植皮和皮瓣转位修复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唐长友 《重庆医学》2002,31(8):720-721
目的 总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1989-2000年收治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103例,分别采用早期皮片移植,或Ⅰ,Ⅱ期皮瓣转位治疗。结果 87例皮片成活达50%-90%以上,缺损达45%且骨外露的13例,急诊未修复的3例行皮瓣移植修复愈合。结论 早期积极抢救生命,同时根据创面情况行皮片移植或/和皮瓣转位修复是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以背部为供皮区的鼓式取皮技术在大面积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优点.方法:对深度烧伤、体表瘢痕、巨型黑色素细胞痣等手术,皮肤撕脱伤及其他原因造成的大面积皮肤缺损的62例患者,根据皮肤缺损大小,用鼓式取皮机在背部切取相应的中厚皮片,移植修复缺损.结果:患者术后随访1~2年,所有移植皮片均成活,植皮区皮肤组织丰满,皮...  相似文献   

9.
<正> 大面积皮肤剥脱伤并皮肤缺损行反取皮植皮后缺损的皮肤仍需要从别的供皮区取皮植皮,若行二次反取皮真皮移植,避免了再取皮之必要,本文对10例患者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自1996年7月—1999年12月我科共行大面积皮肤剥脱伤并皮肤缺损行二次反取皮真皮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开放性损伤越来越多,临床多采用皮(肌)瓣修复合并骨骼、肌腱、神经血管外露的大面积创面缺损.自1992年Masquelet等[1]报道应用带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肢体组织缺损以来,因其符合组织移植"受区修复重建好,供区破坏损失小"的原则,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了解并掌握该类型皮瓣的解剖和应用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现就下肢主要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26例利用前臂皮瓣行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修补口腔肿瘤术后缺损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病人的性别、年龄、是否出现血管危象、血管危象类型、糖尿病史、入院血糖值、高血压病史、入院平均血压值等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226例病人中发生血管危象51例(22.6%),其中静脉危象41例,动脉危象1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史与血糖值偏高均为血管危象发生的影响因素(P < 0.01和P < 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糖尿病史为血管危象发生的危险因素(OR=4.646,P < 0.01)。结论糖尿病病人出现游离皮瓣移植血管危象的风险较大,对于此类病人应该更加慎重应用游离组织瓣进行修复,当必须使用时,需术后时刻注意血管危象的发生,以保证皮瓣的成活。  相似文献   

12.
孔镜波 《黑龙江医学》2014,38(10):1166-1168
目的探讨血管吻合方式对动脉化皮瓣成活影响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皮瓣成活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A组放大镜下血管吻合;B组显微镜下血管吻合;C组血管吻合器实施血管吻合。记录3组患者皮瓣长度、缺血再灌注时间、血管吻合时间、坏死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A组、B组、C组患者皮瓣长度、皮瓣宽度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缺血再灌注所需时间、总血管吻合时间、动脉血管吻合时间及静脉血管吻合时间均显著少于A组及B组;C组患者皮瓣成活率为100.00%,显著高于A组77.27%、B组81.82%(P〈0.05);A组、B组上述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血管口径等实际情况综合判断,从而选择合适的吻合方式,治疗前后可适当采用中医内服外敷方式促进机体恢复,提高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用显微外科技术行游离肩胛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3例,均获得成功。对肩胛皮瓣的应用解剖,手术方法进行了描述,并讨论了该皮瓣的特点及血管吻合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在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74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其治疗意愿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植皮联合负压引流治疗,研究组接受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皮瓣成活情况及血管危象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OF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皮瓣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皮瓣成活率,促进足部功能恢复,同时可减少血管危象情况,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16例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治疗四肢皮肤缺损的病例。结果:1例远端1/3坏死,经游离植皮修复,其余全部成活。结论: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四肢皮肤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16例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治疗四肢皮肤缺损的病例。结果:1例远端1/3坏死,经游离植皮修复,其余全部成活。结论: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四肢皮肤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用带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效果;方法对15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的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用鼻唇沟岛状瓣6例、胸锁乳突肌皮瓣3例、胸大肌皮瓣2例,腭瓣3例、额瓣1例:结果皮瓣全部使愈合,其中1例边臻部分坏死,1例表皮层坏死,成功率87.8%(13/15);结论带血管蒂岛状皮瓣、肌皮瓣是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的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报告了19例下颌骨缺损用游离骨移植立即修复的情况。其中用带血管蒂髂骨瓣修复9例,游离髂骨修复5例,游离肋骨修复5例。结果15例成功,4例失败。对不同修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选择。我们认为带血管蒂的髂骨瓣能达到安全可靠的获得良好功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应用桥式血管吻合游离背阔肌骨皮瓣移植对5例胫骨缺损患者(年龄24~46岁)进行修复治疗。骨皮瓣全部成活,胫骨缺损全部愈合。术后随访1.5~4.5年(平均2.6年),无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减轻了对供区的损伤。此技术适宜修复伤肢组织缺损仅有1条主要动脉者,且不损伤健侧小腿胫后动脉。  相似文献   

20.
1980年以来,作者应用自己设计的小腿后侧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足和踝部大面积组织缺损8例。7例成功,1例因误伤血管蒂失败。小腿后侧供皮面积大,部位较隐蔽,供皮后对功能和外观无不良影响。此种大型胫后动脉岛状皮瓣的血供和回流良好,皮瓣活力强,长宽比值不受1.5:1的限制,血管蒂可长可短。用它治疗踝关节周围,足跟、足底和足背大型深在组织缺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本组最大的皮瓣面积为187cm~2,最大的旋转角度为180°,最长的血管蒂为15cm,术后未发生任何血液循环危象。此种手术不需要特殊设备,一次完成,简便易行,病人痛苦小,易于普遍推广。本文介绍了8例临床经验并讨论了此种皮瓣的主要特点、适应证和手术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