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起由都柏林沙门氏菌引起的82人食物中毒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4.
1995年10月3日、5田水西镇郭家新屋廖秀英70大寿及珠册乡郭家张冬英60大寿。儿女为母亲祝寿备买了一盒鹭锦面包店生日蛋糕,因食用该店生日蛋糕造成27人食物中毒,未吃生日蛋糕者未发病。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中毒经过10月2日、4日,二起分别在不同日期而同一鹭锦面包店各买了一盒生日蛋糕(该蛋糕无生产日期和商标),准备次日为母亲祝寿。于10月3日、5日分别用完晚餐食用,食用后对人发病,共调查祝寿吃酒45人,发病27例,占60%,其中男性11例、女性16例,分别占40.74%、59.26%,年龄最大70岁,最小的1岁。临床表现潜伏期4~6小时…  相似文献   

5.
2004年8月底,我区发生一起大批人员腹泻事件,从8月31日开始相继有群众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至9月3日共有152人发病,后经抗炎输液治疗,病情得到控制,无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6.
药物性血尿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药物性血尿的常见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药物性血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引起药物性血尿最常见的原因为感冒通等解热镇痛药占50%(28/56例),其次为氨基糖甙类抗生素(26.8%,15/56例),再次为先锋霉素(12.5%,7/56例)另外中药抗病毒冲剂同样可引起血尿(占10.7%,6/56例)。②药物性血尿的发生与服药次数无关(P>0.05),而与服药剂量过大有明显关系(P<0.05)。结论 引起药物性血尿的常见原因为解热镇痛药、抗生素、中药等,且与不合理用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传统的鉴定方法和细菌生化鉴定系统检测手段相结合,对一起食物中毒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按照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和WS/T13—1996((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检验分离病菌,用传统方法结合细菌生化鉴定仪检测手段,同时测定患者血清效价,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中毒原因。结果在两份食品中分离到可疑菌,经传统生化分型和血清学试验,采用ATB细菌鉴定仪鉴定,为韦太夫雷登沙门氏菌。测定4份患者血清效价,恢复期滴度均高于急性期4倍以上。结论综合流行病学调查、l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本起食物中毒由韦太夫雷登沙门氏菌引起。  相似文献   

8.
小儿药物性血尿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黄海振  李伟明 《新医学》2006,37(1):43-44
对32例小儿药物性血尿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表明引起血尿的药物有磺胺类、庆大霉素、头孢拉定、小诺米星、林可霉素、双氯芬酸等。患儿有使用相关药物史,临床表现有皮疹、血尿,尿液镜检有磺胺类结晶、红细胞管型等。停用有关药物及对症治疗痊愈,随访6~12个月无复发。为减少该症的发生,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防止滥用药物,尽量少用或不用肾毒性药物,并应教育家长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相似文献   

9.
头孢拉定为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先锋霉素Ⅵ),临床上广为应用,对革兰阳性菌作用较第二、三代强,对革兰阴性菌作用较弱,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较差,有一定的肾毒性,不宜与多黏菌素、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强利尿剂合用,以免增加肾毒性[1].近年来,头孢拉定注射剂应用较多,作者发现与应用头孢拉定针剂有关的血尿病例增多.我科2002年5月-2003年5月共收治应用头孢拉定针剂后出现血尿16例,排除了其他药物应用引起尿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一起由婴儿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5月9日22:10左右,永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胜利路卫生院报告,该院辖区堂皇坝村卫生室收治5例疑似食物中毒的患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病原学检测,证实为一起由奇异变形杆菌和婴儿沙门菌共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病原学检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40例药物性肉眼血尿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由感冒通引起10例,头孢派酮3例,头孢拉定9例,丁胺卡那5例,小诺霉素2例,复方新诺明4例,氟哌酸3例,消炎痛3例,甘露醇1例。经停药、卧床休息、补液、对症冶疗,肉眼血尿48h内消失,镜下血尿均在1个月内消失。儿科临床用药应严格掌握剂量和适应证,慎用肾毒性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血尿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1 269例血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病情观察、症状护理及留取检验标本等护理对策。结果:本组血尿患者中,急性肾炎281例(21.91%),泌尿系统肿瘤249例(19.42%),肾盂肾炎215例(16.77%),输尿管结石196例(15.28%),药物性血尿103例(8.03%),血液疾病87例(6.78%),外伤性血尿66例(5.14%),出血性膀胱炎27例(2.10%),阿米巴性肾感染25例(1.95%),淋病性尿道感染20例(1.56%)。结论:对血尿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可明确病因,有助于选择针对性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血尿是肾脏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临床上常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形态,将血尿分为多形型和均一型两类。肾小球源性血尿呈多形型改变,作者对本院2001--2004年间42例病因不明的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进行肾穿刺活检,将其病理类型及临床特点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4.
小儿药源性血尿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对小儿肾脏的损害在临床早有报道,但是并未能引起临床医生足够的重视。我院儿科1995年12月~2004年12月共发生和收治小儿药源性血尿52例,究其原因多是由于使用药物不当或个体差异所致。为了安全及合理的用药,现将52例药源性血尿的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2例,男31例,女21例;年龄10个月~14岁,其中<3岁29例,3~7岁15例,8~14岁8例。52例中原发病为上呼吸道感染26例,支气管炎12例,支气管肺炎6例,腹泻5例,皮肤软组织感染3例,以往均无肾脏疾病史。1·2用药情况静脉滴注头孢拉啶36例,阿米卡星3例,注射安痛定、鱼腥草及甲硝唑各1…  相似文献   

15.
急性食物中毒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食物中毒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对急性集体食物中毒病人的临床救护方法。方法:对本科门诊2006年10月12日救护的66例急性集体食物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救护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均于6~48h治愈出院。结论:急性集体食物中毒的人数多,病情急,需紧急调配人力物质资源,及早诊断,果断处理,才能使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相似文献   

16.
头孢拉定致血尿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小稳 《临床医学》2004,24(7):45-46
我院肾脏病科2001年3月~2003年12月共收治药物性血尿38例,其中头孢拉定所致者23例,均为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时用该药引起,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食物中毒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1998~2007年收治的64起1744例食物中毒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起食物中毒中动物性食物中毒42起(65.6%),亚硝酸盐中毒18起(28.1%),农药中毒2起(3.1%),误食毒草、桐油中毒各1起(各占1.6%)。1744例中死亡16例,病死率0.9%。结论:迅速判断食物中毒,妥善调查处理中毒事件,客观评价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尽早行中毒者排泄物细菌培养及毒物鉴定,是提高食物中毒治疗水平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科生2002年8月-2006年8月发生12例头孢拉定所致血尿,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其中男7岁,女5例。年龄1岁至14岁,其中〈3岁3例,3—7岁岁5例,8—14岁4例。12例中原发病为上呼吸道感染5例,急性支气管炎4例,支气管肺炎3例。以往均无肾脏疾病史。  相似文献   

19.
刘昱  陈奇 《临床医学》1992,12(6):246-247
鼠伤寒沙门氏菌对婴幼儿及抵抗力低下者侵袭力强,传染性强,并可广泛存在于动物、人类及土壤、尘埃中,不易彻底被消灭,对多种抗生素不敏感,入院病人易造成院内继发感染播散,此病可表现为发热、胃肠炎型和败血症型。重症病人可有多种严重并发症。现将我科收治的41例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41例为入院后经大便培养诊断为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其中因发热、腹泻入院,经大便培养阳性者视为原发性,占34%。在医  相似文献   

20.
血尿是肾脏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临床上常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形态,将血尿分为多形型和均一型两类。肾小球源性血尿呈多形型改变,作者对本院2001~2004年间42例病因不明的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进行肾穿刺活检,将其病理类型及临床特点作一分析。1资料与方法2001~2004年本院收治的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42例,均行肾活检。其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14~57岁,平均31岁。病程3月~4.8年,平均1.6年。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将患者分为轻度蛋白尿(<3.0 g/d)和大量蛋白尿(≥3.0 g/d);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根据血尿及蛋白尿的情况将患者分为6组。A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