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67年以来,美国已经使用了腮腺炎减毒活疫苗(Jeryl Lynn 株)四千多万人份。无论单独使用或者与麻疹活疫苗和/或风疹疫苗联合使用,都产生满意的血清阳转率。临床反应轻微,保护作用可持续12年。美国现在对15月龄的男女儿童常规给以腮腺炎-麻疹-风疹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2.
日本自1970年开始使用麻疹活疫苗, 1978年秋起对1~3岁幼儿进行定期接种。腮腺炎虽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及其他严重并发症,但其疫苗尚未推广应用。本文报告应用腮腺炎活疫苗(星野株)(简称“甲组”)及麻疹(AIK-C株)腮腺炎(星野株)混合疫苗(简称“乙组”)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配制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mumps-rubella-varicella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MRV)的各病毒原液最适滴度.方法 将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病毒原液分别冻干,检测各冻干单价疫苗的滴度和热稳定性,观察病毒滴度的下降幅度.将4种病毒原液按不同配比配制MMRV,检测配制前后的各病毒滴度,摸索配制MMRV的最佳配比.按确认的最佳配比配制MMRV并冻干,检测冻干MMRV的各病毒滴度和热稳定性,确定配制MMRV的各病毒原液最适滴度.结果 各病毒原液冻干后,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病毒滴度分别下降约0.6、0.6、0.4 lgCCID50/ml和0.5 lgPFU/ml;各冻干单价疫苗37℃放置1周后,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病毒的滴度分别下降约0.6、0.5、0.5 lgCCID50/ml和0.5 lgPFU/ml.在配制MMRV过程中,仅腮腺炎病毒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他病毒的干扰.按确认的最佳配比配制的MMRV冻干后,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病毒滴度分别下降约0.5、0.6、0.5 lgCCID50/ml和0.6 lgPFU/ml;冻干MMRV于37℃放置1周后,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病毒滴度分别下降约0.6、0.6、0.5 lgCCID50/ml和0.5 lgPFU/ml.结论 在按确认的最佳配比配制MMRV时,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病毒原液的滴度需分别≥6.0、≥6.5、≥6.0 lgCCID50/ml和≥5.3 lgPFU/ml.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联合减毒活疫苗(combined live attenuated measles,mumps,rubella and varicella vaccine,MMRV)的生产工艺。方法  根据现有疫苗病毒原液生产工艺,将麻疹病毒沪-191纯化株、腮腺炎病毒S79株、风疹病毒BRD-Ⅱ株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Oka株在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或人二倍体细胞MRC-5株中制备高滴度病毒原液,并超低温保存。筛选无明胶冻干稳定剂配方。按国外已上市同类产品的病毒配比,研究MMRV中4种病毒的原液配制滴度及成品配制比例,建立最佳冻干工艺。结果  用筛选出的适合于MMRV的无明胶冻干稳定剂配方进行试验,确定病毒原液的配制滴度为,麻疹4.6 lg半数细胞培养感染量(50% cell culture infective dose,CCID50)/ml、腮腺炎5.8 lgCCID50/ml、风疹4.3 lgCCID50/ml、水痘4.8 lg噬斑形成单位(plaque forming unit,PFU)/ml。使成品中腮腺炎病毒滴度至少达到麻疹和风疹和水痘病毒的10倍,水痘病毒滴度高于现有单价水痘疫苗。连续制备3批MMRV,平均病毒滴度为,麻疹4.5 lgCCID50/ml、腮腺炎5.1 lgCCID50/ml、风疹4.3 lgCCID50/ml、水痘4.6 lgPFU/ml;平均水分为1.2%。其他项目检定均合格。结论  建立了MMRV的生产工艺,可以稳定生产出达到国外同类产品质量标准并符合我国4种单价减毒活疫苗国家标准的产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不同冻干稳定剂配方对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mumps,rubella and vericella combined live attenuated vaccine,MMRV)稳定性的影响,初步筛选出最佳配方。方法 对比2种含明胶(配方1、2)和1种无明胶冻干稳定剂配方(配方3)对MMRV在37、25及2~8 ℃保存后关键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 37 ℃加速稳定性试验中,仅配方3产品4种病毒滴度均在合格范围内。25 ℃加速稳定性试验中,配方1产品1个月时腮腺炎和水痘病毒滴度即全部低于质量标准下限,配方2、3产品放置6个月,所有4种病毒滴度均在质量标准范围内,但配方2腮腺炎及水痘病毒滴度均处于标准下限。2~8 ℃长期稳定性试验中,配方1产品放置6个月,腮腺炎及水痘病毒滴度均低于质量标准下限,配方2、3产品的病毒滴度稳定性可分别保持18和24个月。结论 针对MMRV开发的无明胶冻干稳定剂配方3在冻干和保存过程中对4种病毒的活性保护效果最佳,其产品有效期至少为2年,并有进一步延长的潜力。研究结果也为日后研发降低明胶使用含量的麻疹系列疫苗冻干稳定剂配方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前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者很少出现排毒迹象 ,而法国报道了1名 3岁男孩皮下接种麻疹 -腮腺炎 -风疹三联疫苗 (含 Schwartz株麻疹疫苗 )后出现发热和病毒排泄现象。该病例免疫功能正常 ,接种后 8天出现发热 ,经诊断为支气管炎 ,使用阿莫西林无效 ,遂于第 1 0天住院。 C反应蛋白 ( 47mg/L)和白细胞计数 ( 1 2× 1 0 9/L,55%多核细胞 )增高 ,血培养 ( - )。停用抗生素并作临床观察 ,住院后 36小时体温恢复正常 ,48小时后 C反应蛋白 ( 2 6 mg/L)和白细胞计数 ( 5× 1 0 9/L,80 %淋巴细胞 )下降。采集咽拭子进行病毒培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measles,mumps,rubella and varicella,MMRV)联合减毒活疫苗的生产工艺和检定方法.方法 采用麻疹病毒沪-191株、腮腺炎病毒S79株、风疹病毒BRDⅡ株、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北京84-7株,在原代鸡胚细胞或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株中制备高滴度疫苗病毒原液.观察4种原液按不同比例稀释配制后病毒的滴度变化和相互干扰现象,确定MMRV疫苗中4种原液的配制比例,并筛选适宜保护剂,建立最佳冻干工艺.同时,建立MMRV联合减毒活疫苗的检定方法.采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选择最佳配制比例、保护剂和冻干工艺制备出连续多批MMRV疫苗,按国家药典要求检定全部合格.其中连续3批疫苗经国家检定机构检定合格:麻疹病毒基础滴度和37℃放置7d后的滴度分别≥3.9和≥3.5 lg半数细胞培养感染量(50% cell culture infective dose,CCID50)/ml,腮腺炎病毒≥5.0和≥4.7 lgCCID50/ml,风疹病毒≥5.0和≥4.8 lgCCID50/ml,水痘病毒≥4.5和≥4.4 lg噬斑形成单位/ml.用建立的方法检测MMRV疫苗,结果4种病毒滴度实测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0.149~1.838,P值均>0.05).结论 建立了稳定、可行的MMRV疫苗生产工艺和检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检测6种病毒性疫苗成品的渗透压摩尔浓度,比较不同疫苗检测均值的差异,并观察同种疫苗检测值的批间稳定性,为增加病毒性疫苗质量控制手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冰点下降法检测麻疹减毒活疫苗、风疹减毒活疫苗、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渗透压摩尔浓度,对检测值进行统计学处理,计算变异系数。以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的渗透压摩尔浓度检测均值作为对照,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及假设检验,比较各疫苗检测均值的差异。结果  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与对照相比,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P>0.05);麻疹减毒活疫苗、风疹减毒活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及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与对照相比,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96,P<0.001)。同种疫苗批间渗透压摩尔浓度较为稳定,变异系数均<3%,变化幅度能控制在90%~110%均值范围内。结论  6种病毒性疫苗渗透压摩尔浓度存在一定差异,但同种疫苗检测值批间稳定性较好,因此,应根据不同疫苗的渗透压摩尔浓度,分别制定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1982年1月~6月在芬兰坦佩雷市用三价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对幼儿进行的一次临床试验.作者将174名14~24月龄无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病史的健康儿童,随机分成3组.在双盲情况下接种下述三种疫苗之一:(1)高滴度Pluserix疫苗:每瓶含麻疹病毒Schwarz株10~(3.9)TCID_(50)、腮腺炎病毒Urabe Am9株10~(4.92)TCID_(50)和风疹病毒RA27/3株10~(4.14)TCID_(50);(2)低滴度Pluserix疫苗:每瓶含麻疹病毒Schwarz株10~(3.25)TCID_(50)、腮腺炎病毒  相似文献   

10.
西德自1976年秋季应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及腮腺炎—麻疹联合疫苗之后,两年来已有16例免疫后腮腺炎及2例免疫后糖尿病  相似文献   

11.
冻干麻疹减毒活疫苗复种后反应观察南安市水头海都医院吕俊琳近年,由于麻疹减毒活疫苗(以下简称麻苗)的广泛应用,麻疹发病率已显著减低,改变了麻疹原来的流行规律。冻干麻苗具有效期长、便于储藏、适用于农村等优点,受到普遍欢迎,但接种后特别是再免疫后的反应和免...  相似文献   

12.
钟海关 《北方药学》2015,(2):122-123
目的:探讨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MMR)致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疫苗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县8~18个月龄常住健康人群90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0例,其中,A组接种联合减毒活疫苗,B组接种麻疹疫苗,C组接种腮腺炎疫苗,观察三组对象的不良反应。结果:三组不良反应比较,A组发热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接种联合减毒活疫苗抗体阳转率同麻疹疫苗以及腮腺炎疫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减毒活疫苗有着目前临床使用的腮腺炎疫苗以及麻疹疫苗相同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腮腺炎活疫苗的效果判定系采用中和抗体测定方法,其阳转率为70~90%。较麻疹和风疹活疫苗为低。Tsuji等应用ELISA测定腮腺炎抗体,发现中和抗体法无阳转者,用ELISA法可检出抗体。有腮腺炎病史者的淋巴细胞,由于腮腺炎病毒抗原的刺激而产生α和γ干扰素。无腮腺炎病史者淋巴细胞仅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制中量规模麻疹腮腺炎风疹(measles,mumps and rubella,MMR)联合减毒活疫苗.方法 应用本所自主开发的麻疹病毒纯化沪-191株以及腮腺炎病毒S79株和风疹病毒BRD Ⅱ株制备3种疫苗原液,检测3种疫苗原液按不同比例稀释后病毒的滴度变化和相互之间的干扰现象,确定MMR疫苗中3种疫苗原液的配制比例和半成品配方.产品送国家检定部门进行全面质量检定.观察管制抗生素玻璃瓶包装疫苗的稳定性.结果 3种疫苗原液的病毒滴度在稀释体积增加1倍时下降幅度约为0.35~0.50 lg CCID50/ml,3种病毒之间无明显干扰现象.麻疹、腮腺炎、风疹、稳定剂的配制比例为1∶2∶1∶1.16批中试产品自检、7批产品经国家检定部门检定全部合格,保存21个月稳定性良好.结论 产品全面达到临床前研究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冻干麻疹活疫苗(下称冻干麻苗)是国内七十年代后期研究成功的新制品。1980年1月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为我区初次提供部份冻干麻苗作现场试用。经选择非封闭地区5个乡(镇)的86个村在初次免疫人群中接种,系统观察其临床反应及免疫效果。同时与液体麻疹活疫苗(下称液体麻苗)作同期比较,以期对两种麻苗作出评价,为冻干麻苗取代液体麻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腮腺炎为全世界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其临床病理除表现为腮腺炎本身外,尚可引起睾丸炎、卵巢炎、无菌性脑膜炎、耳聋等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极高,在大规模免疫接种疫苗后,发病率大大降低,但近年来又出现在免疫接种后人群中发病率增高及暴发流行的趋势.接种流行性腮腺炎单价减毒活疫苗及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后可引发腮腺炎、无菌性脑膜炎等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2000年5月30日,按照泰安市卫生局、泰安市教育委员会文件,对全市7~15岁儿童进行麻疹(冻干活疫苗)强化免疫预防接种。我院使用的麻疹冻干活疫苗,是由新泰市卫生防疫站通过冷链运转供给的(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000118,有效期2001年7月)。接种人数298人,接种部位为左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用酒精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O.2毫升。  相似文献   

18.
2010年9月11-20日,我市对8月龄至4岁共计209731名儿童开展了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麻腮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61例,其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现将2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情况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  相似文献   

19.
腮腺炎爆发期间不宜实施应急接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铺镇中心小学1999年4月下旬出现腮腺炎(流腮)爆发 流行。我院防保组于1999年5月11日对该校学生进行冻干流行性腮腺炎活疫苗(流腮疫苗)的应急接种,87人出现了临床反应。随之发生了第二次腮腺炎爆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世界上应用甚广的麻疹-腮腺炎-风疹(MMR)疫苗是由瑞士血清和疫苗研究所生产的Triviraten Berna疫苗及美国Merck药厂生产的MMR-Vax疫苗。前者含麻疹病毒Edmonston Zagreb 19株、风疹病毒RA27/3株、腮腺炎病毒Rubini株;后者含麻疹病毒Edmonston株、风疹病毒RA27/3株、腮腺炎病毒Jeryl Lynn株。作者在320名14~24月龄儿童中比较了两种疫苗初免后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