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56岁,主因"阵发性心悸伴胸闷、气短2年"收住入院。心悸发作时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心脏彩超示右房右室内径增大,右室流出道内径增宽。心脏核磁共振示右室室壁信号不均匀,呈高、等、低混杂信号改变,心室游离壁及下壁变薄,右室流出道扩张,右室室壁运动减弱,左室如常,符合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给予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治疗,术后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1次。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安全性;分析其ECG特征及心脏转位对其初步定位的影响。方法:入选右室流出道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患者246例,其中顺钟向转位30例,逆钟向转位99例,通过同步12导联ECG,分析ECG特征及进行初步定位,在Ensite velocity 3.0Nav标测系统指导下,结合激动标测、起搏标测进行靶点定位消融。结果:本组手术成功率为96.3%,复发率3.7%,并发症发生率0.4%,右室流出道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ECG有一定的特征性。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是有效及安全的;体表发作图分析对其初步定位有一定帮助;心脏转位对于ECG初步定位鉴别右室流出道起源部位(间隔部/游离壁)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77岁,因出现严重心律失常于1991年1月27日住院。以往反复发作心悸、胸闷10年。1988年 ECG 示阵发房颤、Ⅰ度 A-VB、频繁房早、室早。入院时 ECG 呈Ⅰ度 A-VB、室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附图 A),经静脉滴注利多卡因,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消失,但时有房早、室早、阵发性房颤及短阵房性心动过速伴几乎完全性 A-VB(附图 B)。予美西律和丙胺苯丙酮  相似文献   

4.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全(ARVD)多伴有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部分患者可因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而辞死。本病国内仅有少数病例报告。现将我院经造影及(或)活检证实的3例报道如下。例正女,23岁。因反复心悸5年余、晕厥2次于1993年10月入院。外院多次心电图检查示频发室性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伴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 患者男性,31岁,因心悸3天入院。无心肌炎、心肌病、高血压等病史。体格检查:BP110/68mmHg(14.6/9kPa),心脏不大,心律规则,心率136次/min,无心脏杂音。ECG 示室速。UCG 示心脏正常。室速发作时心电图(图1A)示:QRS 宽0.12s,心率130次/min,呈RBBB 型,T 波与QRS 主波方向相反。室速发作后ECG(图1B)示:窦性心律,心率77次/min,  相似文献   

6.
利多卡因敏感性短QT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患男性,23岁,因1个月内反复发作性心悸伴晕厥6次入院。否认有家族性心脏猝死史。超声心动图和X线胸片检查心脏大小及功能正常,血清电解质(血钾、钠、氯和钙)均正常。窦性心电图示短QT间期综合征如图1所示。心悸发作时心电图为快速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如图2所示;发作时的心室率235~245次/min,伴有低血压和头晕。室速发作频繁,1~5次/d不等。2004年11月4日第一次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行电生理检查(EPS),未能诱发室性心律失常,EPS后约3h再发室速。11月10日在持续室速情况下行第二次EPS,利多卡因麻醉后室速自行终止,并发现QT间期由260ms延长到330ms(图3),右室心尖部和流出道S1S2S3S4(S1S1分别为600、400、330ms)仍不能诱发室速和心室颤动(室颤),心室不应期为200ms;  相似文献   

7.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 (ARVD)是以发作性晕厥、右室起源的陈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右房扩张或右心衰竭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1978年以来 ,国外陆续有报道。我们曾收治1例 ,现作一介绍。1 病例 患者男性 ,5 6岁 ,因反复发作心悸 2 6年于 1996 - 0 7-2 3入院。自 1972年始 ,多于劳累或情绪激动时诱发心悸、头晕 ,发作时血压下降 ,心电图示室速 ,心室率 16 0~ 180 / m in,多需抗心律失常药物终止 ,起病初对奎尼丁 ,普鲁卡因酰胺效果好 ,近十年长期服乙胺碘肤酮 ,能控制室速发作 ,但出现Q- T延长 ,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停搏。入院时体检 :血…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2岁,因"发作性心悸半小时"入院。入院前无心悸、胸闷、胸痛、黑蒙、晕厥等症状,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查体:血压110/80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叩诊心界不大,心率:76bpm,律不齐。心肌损伤标记物、电解质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心动过速发作时P波不清楚,QRS波时限增宽,V4~V6导联起始部q波消失呈左束支阻滞图形(图略),考虑为起源于右室的室速(图1),立即给予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治疗,心动过速发作减少,停药后心动过速发作增多,给予胺碘酮抗心律失常亦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对1995年5月-2007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9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病人全部以室性心律失常发病。1例猝死,2例心力衰竭,5例晕厥。所有病人均做了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部分病人做了动态心电图、右心室造影。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示所有病人均有右心室扩大,6例右室流出道扩张,1例左室扩大;6例右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3例局限性减弱,右房内均见反流束,反流压差均较低。结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痛病人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多样,典型者常以反复发作性室性心动过速、晕厥、猝死为其首发症状;部分呈家族遗传倾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或心肌病(ARVD/C)的临床特点及分析疗效。方法 分析2000~2007年诊断为ARVD/C 15例入院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特点作统计分析,并探讨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 在ARVD/C 15例病例中(7男),年龄为13~61(31±12)岁,首发症状年龄为10~51(28±11)岁;3例有家族史;6例(40%)有晕厥发作史;5例(33%)患者仅有心悸症状;1例常规心电图检查中发现Epsilon波,见于右侧胸导联V2~3,伴有T波倒置;13例(87%)超声心动图结果异常,主要为RV扩大;4例行心脏磁共振(MRI)检查:见右室壁脂肪信号2例,右室壁变薄3例,右心室扩大3例;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接受胺碘酮、β阻滞剂或采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但47%的患者(7/15)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3例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复发。4例患者植入植入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 (ICD),其中1例因多次自动除颤,电池耗竭,而更换ICD。结论 ARVD/C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诊断依靠家族史、晕厥发作史、ECG、超声心动图、MRI。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较差,射频消融或植入ICD可治疗致命性心律失常,减少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本次教学查房患者为男性,42岁。因发作性心悸、胸闷8年,加重5月入院。8年来反复发作心悸、胸闷,持续数min至数h不等,可自行消失。发作时无抽搐、晕厥及大小便失禁等表现。曾在外院就诊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否认家族中类似疾病史。临床诊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原因待查。体检:T36.90C,BP140/85mmHg,P56次/min,R20次/min。神志清,心率56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X线胸片示心脏扩大,以右心室扩大为主。超声心动描记术示右心室扩大,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轻中度肺动脉高压,诊断为致心律失常右心室发育不良。动态心电图示总心搏76707次/24h,平均心率53次/min,最低心率为44次/min,最高心率为95次/min,房性期前收缩4次/24h,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239次/24h。常规12导联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18岁。因反复心悸5年人院。经胸片、心脏超声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图A为心悸发作时的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示P波不能分辨,心室率150次/min,R—R绝对规则,QRS时间0.14s,呈右束支阻滞型,心电轴左偏。图B为食管导联心电图记录。示心动过速发作时室房传导呈不规则比例阻滞。心电图诊断: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伴不规则心房逆传。  相似文献   

13.
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表现Epsilon波一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男性 ,4 2岁。因发作性心悸、胸闷 8年 ,加重 5个月 ,于 2 0 0 2年 3月 1日入院。 8年来反复发作心悸、胸闷 ,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可自行消失。发作时无抽搐、晕厥及大小便失禁等表现。曾在外院就诊心电图记录到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近 5个月上述症状发作频繁 ,因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入院。否认家族中类似疾病史。查体 :体温 36 9℃ ,脉搏 5 6次 /min ,呼吸 2 0次 /min ,血压 14 0 /85mmHg(1mmHg =0 133kPa)。神清 ,双肺呼吸音清晰 ,心率 5 6次 /min ,律齐 ,未闻及杂音。X线胸片 :心脏扩大 ,以右室扩大为主。超声心动图 :右室扩…  相似文献   

14.
右心室发育不全导致反复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例临床上较为少见。其突出特点为右室肌层发育不全,伴有反复发作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室性心动过速(RBBB型室速)。现将作者遇见的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23岁,学生。因反复心悸、胸闷4年余,晕厥2次,于1997年10月来我院就诊。主诉:4年来,常于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发作心悸、憋气、头晕、乏力。每次心悸持续10~30分钟,经休息后可缓解。两年前因跑步运动后出现心悸、憋气、恶心、呕吐、自觉有濒死感,去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心电图示RBBB型室速,心率200次/分。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无效,后电击复…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55岁。因发作性心悸,胸闷,气短10余年,近一年来自觉症状加重,反复心悸伴心前区压榨样痛并向左肩放射,出汗。发作时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心率214bPm。在外院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及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Ⅱ级)。有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指征。  相似文献   

16.
左室特发性室速的新的分类方法及电生理特点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特发性室速指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 ,通常分成特发性左室室速和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速两种。其中特发性左室室速 (ILVT)约占特发性室速的 2 0 % ,多见 15~ 4 0岁的患者 ,男性多见 ,约占6 0 %~ 80 %。室速频率多在 140~ 2 2 0次 /分之间。室速发作时病人可有心悸、眩晕、先兆晕厥和晕厥等症状[1] ,但多数患者发作时的血流动力学仍稳定。无休止性ILVT可引起心律失常性心肌病。ILVT是指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发生在左室左后分支内的折返性室速。近年来 ,随着临床心脏电生理学的发展以及室速射频消融技术的进展 ,对特发性…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49岁,反复心悸、胸闷半年伴晕厥2次入院.12导联常规心电图V1、V2导联见巨大Epsilon波,心悸时心电图为室性心动过速,心脏超声及磁共振提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行Fontaine导联和心内电生理标测到右室晚电位,进一步证实为巨大Epsilon波.  相似文献   

18.
总结导管射频消融 (RFCA)治疗 5例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 )的体会。电生理检查与RFCA一次完成。激动或 (和 )起搏标测确定靶点后消融。结果 :1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室速在右室心底部标测到较体表心电图 (ECG)之QRS波群提前 34ms的起始碎裂电位 ,室速可被隐匿拖带。 1例肥厚型心肌病术中发作 4种形态室速 ,分别于右室游离壁 ,流出道后侧壁、间隔前下及间隔前上标测到较体表ECG的QRS波群提前 40ms以上的碎裂电位 ,分别以此为靶点消融成功。 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室速于左室游离壁标测到较体表QRS波群提前 46ms的局部碎裂电位 ,起搏标测 12导联QRS波群形态与室速时完全一致 ,以此靶点消融成功。 1例扩张型心肌病 ,诱发束支折返性室速 ,消融右束支。 4例均消融成功 ,随访 10个月至 7年无复发。 1例Fallot四联征矫正术后患者有右室流出道室速发作 ,术中未能诱发室速 ,在起搏标测下消融 ,1个月后复发。 5例患者共发作 10种形态室速 ,消融成功 9种 ,复发 1种。平均手术时间 144min ,X线曝光时间 6 5min。结论 :对器质性心脏病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单形性室速 ,RFCA是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心电图表现为巨大Epsilon波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VC)患者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方法分析本院于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导联心电图示巨大Epsilon波ARVC患者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通过查询Medline、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等总结该心电图特征ARVC患者的特点。结果 5例患者中男性4例。首发症状均为心悸、头昏。发作时心电图为右室起源室性心动过速。心脏超声示右室扩大;右室壁变薄,可见小凹。心电图V_1导联QRS呈"M"型;巨大Epsilon波振幅为(0.37±0.16)mV,振幅与S波比值为1.20±0.23;持续时间为(90±12.75)ms,持续时间与QRS波相比为0.60±0.06。文献报道5例患者均为男性。临床表现为心悸,晕厥发作。心电图V_1导联QRS均呈rsR′,Fontain导联、心向量和晚电位证实该R′波为Epsilon波。V_1导联Epsilon波振幅为(0.52±0.35)mV,振幅与S波比值为1.18±0.74;持续时间(96.0±11.4)ms,持续时间与QRS波相比为0.65±0.08。结论临床上巨大Epsilon波ARVC患者少见,右室激动延缓,心律失常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41岁,15岁时出现轻微活动后气促,表现为心房扑动及右心衰竭,41岁时出现窦性停搏,病程中无明显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心脏彩超示右房、右室显著增大,右室壁弥漫性变薄,右心衰竭。心脏核磁共振示右房、右室显著增大,右室心肌组织变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