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季节性发生规律,从而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93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93例患者,在第一季度发生出血342例(49.4%),而二、三和四季度发生出血分别为145例(20.9%)、63例(9.1%)和153例(22.1%),提示寒冷的季节出血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本组出血患者的男女性别之比为6.8:1;本组患者平均年龄43岁,其中40岁以上患者594例(85.7%),40岁以下患者99例(14.3%),说明40岁以上的肝硬化患者更容易发生消化道出血;本组患者经治疗,死亡62例(8.9%),在随访的6个月内发生再次出血32例(5.1%.32/631)。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多发生在寒冷的季节。  相似文献   

2.
李东原  邢颖  吕民  田宇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11):1462-1463
目的 探讨年龄在脑动脉瘤手术时机选择中的参考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依据患者年龄分为〈50岁组(24例)和≥50岁组/1(32例)。对两组等待手术期间再出血发生率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50岁组发生再出血2例(8.3%)≥50岁组发生再出血10例(31.3%)(P〈0.05)。结论 年龄可以作为选择脑动脉瘤夹闭手术时机的一个参照指标,年龄大、动脉硬化重的患者应尽早手术以防动脉瘤再破裂。年轻患者在血管痉挛期内再破裂可能性小,可适当延期手术。  相似文献   

3.
17例疤痕子宫剖宫产术后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景玲  韦业平 《山东医药》2009,49(32):109-109
疤痕子宫剖宫产术后大出血表现为短时间大量出血,直接威胁产妇生命。本文对我院收治的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998年8月~2008年8月我院收治的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后晚期出血患者17例,年龄25-41岁、平均32岁,其中两次剖宫产14例、3次剖宫产3例.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我院1985年1月至1990年1月收治的122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病因、出血部位及出血程度等方面的特点。发现老年人胃溃疡并出血者比例明显增高,高位胃溃疡并出血者较国内文献报告亦高。其中发现2例Dieulafoy溃疡。老年人易发生失血性休克,本组发生休克者32例。80岁以上,就诊时已发生休克,血色素低于7g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死亡率明显升高。急诊内镜对老年患者只要选择好适应症,术前作好抢救准备,操作熟练轻巧,仍不失为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本组70岁以上40例经检查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5月—2009年4月消化内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18例,均行内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复合性溃疡除外),同时行病理学检查以排除胃癌患者。对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患者中年龄≥60岁的患者、有消化道出血史患者、有心脑血管病史者、有多个溃疡患者所占据的比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行多因素的分析发现,患者年龄≥60岁、患有消化性溃疡史、消化道出血史、心脑血管疾病史和单纯的H.pylori感染、单纯服用NSAIDs、H.pylori感染并同时服用NSAIDs为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并未增加溃疡并发出血的危险性,但是当服用NSAIDs、年龄≥60岁、消化性溃疡或伴有出血病史、心脑血管疾病史等因素联合可以增加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1999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治疗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6例中,男40例,女26例;年龄40~78岁,平均62.4岁。冬春季发病47例,夏秋季发病19例。出血部位:丘脑出血32例,基底节出血34例,血液破入脑室者2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在200 ml以下16例,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岁以上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98例患者就病因、临床表现等问题进行分析.本组患者男60例,女38例,男女之比为1.63:1,平均年龄69.2岁.其中消化性溃疡58例,胃癌22例,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11例,急性胃粘膜病变7例.全部经内镜、部分手术及病理活检确诊.结果通过分析表现,本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占59.2%,其次为消化道肿瘤占22.4%,第一次出血者占52.3%,多次出血者占47.7%,再出血率高.小量出血者占23%,中等量出血者占55%,大出血者占22%,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量偏大,不易止血.出血后有53%出现合并症.98例患者中48.7%原有心、肾、脑、肺等两种以上的伴随疾病.本组患者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就诊的占68.4%,有42.3%患者病史不明确,且临床表现不典型,经内科保守治疗有效的占92%,手术治疗的占5%,死亡占3%.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在病因、表现、治疗等方面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应予以注意,积极治疗,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8.
老年性疾病与上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由于对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行内镜检查的普遍应用,易于作出病因诊断。随着年龄的老化,心、脑血管疾病及慢性呼吸系疾病、糖尿病等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为了解老年人的上消化道出血与所患疾病的关系,我们统计了我院1996年3月至1999年5月住院的60岁以上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胃镜检查明确诊断的109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自1996年3月至1999年5月,我院住院的60岁以上老年内科患者共1078例,其中男722例,女356例;年龄60~89岁之间,平均年龄71.9岁。其中上消化道出…  相似文献   

9.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我院曾收治创伤性胆道出血患者17例,男14例,女3例,年龄18岁~65岁,平均42.3岁.胆道出血的原因有:外伤性肝破裂8例,经皮肝穿刺造影(PTC)及(或)经皮肝穿刺插管引流(PTCD)5例,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3例,诊断性肝穿刺活检1例.临床主要表现有黑便15例,呕血6例,胆绞痛11例,黄疸8例.所有患者根据病史、体征、内镜、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B超、CT或T管逆行胆道造影检查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门诊每日服用100mg阿司匹林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并检测Hp。根据Hp检测结果将3809例入选对象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随访2年,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情况;Hp阳性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抗Hp治疗根除Hp后分组,分别给予法莫替丁40mg睡前顿服(干预组),或不加干预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继续服用阿司匹林,随访2年,观察其再出血情况。结果:60岁以上老年患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上消化道出血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患者(P<0.05);Hp阳性组2802例患者中上消化道出血146例(5.21%),Hp阴性组共1007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为30例(2.98%),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4例患者根除Hp法莫替丁干预组72例,上消化道再出血2例(2.78%),对照组72例,上消化道再出血8例(11.1%),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0岁以上老年患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增加上消化道出血风险;Hp感染并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增加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风险;法莫替丁干预能有效降低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上消化道再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1.
35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格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0,20(3):184-184,I0001
笔者总结了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科收治的35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资料,并分析其出血原因和临床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5例患者均为我科收治病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29~66岁,平均51.2岁.  相似文献   

12.
1990~ 1998年 ,我院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1837例 ,其中年龄≥ 6 0岁者 2 41例 ,占 13.2 %。我们对此 2 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 ,并与同期住院的 2 41例青壮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对比 ,以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临床资料 :本文 482例患者均有呕血和 (或 )黑便 ,全部经纤维胃镜、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或急诊手术确诊。年龄≥ 6 0岁者为老年 (A )组 ,共 2 41例 ,其中男 176例 ,女 6 5例。年龄≥18岁但 <6 0岁者为青壮年 (B)组 ,共 2 41例 ,其中男 182例 ,女 5 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伴发病、并…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是一种严重疾病,其发生率及死亡率都较高,在首次出血后,常有复发性出血而危及患者的生命〔1〕。我院消化科研究了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和心得安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复发出血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78例病人均为经内科治疗后首次出血已停止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其中男66例,女12例,年龄13—68岁,平均42-36岁。入院后经B超、CT、胃镜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肝硬化,其中肝炎后肝硬化62例,酒精性肝硬化13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例。…  相似文献   

14.
张秀国 《山东医药》2005,45(32):65-65
2000年1月~2005年6月,我院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5例,均结合病史、体征、B超或CT及病理检查结果确诊。现回顾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0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男75例,女30例;年龄20~87岁,平均40.6岁。临床表现以呕血为主51例,以黑便为主27例,两者兼有27例。病因诊断为急性胃黏膜病变48例,消化性溃疡27例(食管溃疡3例,胃溃疡6例.十二指肠溃疡1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1例,贲门黏膜撕裂症6例(其中4例合并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出血3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并出血3例,胰腺炎引起的区域性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  相似文献   

15.
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567例分析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3  
为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水平,我们对因上消化道出血进行急诊内镜检查的469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出血48小时以后进行内镜检查的98例资料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425例,女142例,年龄15~74岁,平均42岁。其中黑便2...  相似文献   

16.
曾成  胡仙芳 《山东医药》2007,47(17):F0004-F0004
2005年12月~2006年12月,我们共收治5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5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男40例.女17例;年龄44~86岁,平均65岁;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头颅CT扫描示内囊出血28例,基底节出血18例,丘脑出血9例,小脑出血2例。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及出血与季节变化的关系,本文总结了近5年经急诊胃镜诊断的196例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资料并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全部病例均为1995年1月~199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因上消化道出血而行急诊胃镜检查的肝炎肝硬化患者,共196例,其中男167例,女29例,年龄16~73岁,平均45.6岁。临床表现为以呕血为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76例血浆内皮素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T是迄今为止作用最强、持续最久的缩血管活性多肽[1]。关于ET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关系近年已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76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血浆ET水平的变化,以了解ET在其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全部病例均为3年中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并在出血后48h内作胃镜,确诊为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出血组),出血组共76例,其中肝炎后肝硬化41例(男28,女13),年龄32~65岁,血吸虫病肝硬化35例(男19,女16),年龄38~70岁。肝硬化未出血组20例(男12,女8),年龄35~65岁,均有慢性肝病史,且肝功能及B超检查符合肝硬化改变,均…  相似文献   

19.
内镜检查下消化道出血304例次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肠镜检查对于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是有效方法之一,自1995年1月至1999年1月,我们对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304例次行结肠镜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4例次结肠镜检查的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因排出鲜血便、血块、暗红色或果酱色血便来我院就诊的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其中男性199例次,女性105例次,年龄18~87岁,平均58.5岁,超过55岁的187例次(61.5%)。2.结果:304例次结肠镜检查病灶明确者有296例次,其出血病因见表1,出血部位见表2。其中原因不明的8例次中5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生胃肠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2011年诊断为ACS的3 6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胃肠道出血分为胃肠道出血组(90例)和无胃肠道出血组(3 552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胃肠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胃肠出血者死亡率较无胃肠出血者明显升高(33.7%比4.6%,P<0.001)。与无胃肠出血者比较,胃肠出血组年龄明显偏高[(62.4±13.5)岁比(68.2±12.3)岁],女性患者较多(41.8%比57.8%),胃肠疾病史、心脏停搏、肾功能不全、PCI术、心力衰竭、糖尿病、高血压病、合用替罗非班比率明显升高(P<0.05~0.01),肌钙蛋白T峰值明显升高[(82±146)ng/ml比(139±168)ng/ml,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胃肠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女性,胃肠疾病史,肌钙蛋白T峰值,心脏停搏,肾功能不全,PCI术,心力衰竭(OR=1.01~3.18,P均<0.01)。结论:ACS患者发生胃肠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65岁,女性,PCI术,心脏停搏,肾功能不全,胃肠疾病史,肌钙蛋白T峰值,心力衰竭。ACS患者合并胃肠出血的患者住院死亡率明显增加,需要重视其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