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束路追踪和免疫电镜方法研究了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丘脑揣影神经元与初级传入和中缝大核下投射纤维间的突触联系,光镜观察发现,HRP跨节标记三叉神经传入终末与中缝大核顺行追踪的PHA-L标记终末在三叉神经尾侧亚核浅层有重叠分布,在VC浅层丘脑投射神经元与初级传入和RMg下行投射的分布也有重叠。电镜观察发现初级传入终末和丘脑投射神经元估形成非对称性轴树突触,而RMg下行投射终末与三叉丘脑投射神经元树突形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臂旁核 (PBN)内向丘脑腹后内侧核 (VPM)投射神经元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 (Vc)向臂旁核投射纤维和终末的分布 ,以及两者之间的突触联系 .方法  HRP逆行追踪与生物素葡聚糖胺 (BDA)顺行追踪相结合的双标技术 ,标记结果分别在光镜或电镜下观察 .结果 将 HRP注入 VPM后 ,在光镜下可见 HRP逆标神经元主要位于同侧的臂旁外侧核、Kolliker-Fuse(KF)核和臂旁内侧核 .将 BDA注入 Vc后 ,BDA顺标纤维和终末也主要见于同侧旁外侧核、KF核和臂旁内侧核 ,对侧丘脑 VPM、丘脑后核和丘脑胶状质核也有 BDA顺标纤维和终末 ,…  相似文献   

3.
冯宇鹏  杨鲲  李云庆 《医学争鸣》2002,23(8):721-724
目的 观察大鼠延髓背角(MDH,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浅层(Ⅰ,Ⅱ层)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阳性终末与γ-氨基丁酸(GABA)能和甘氨酸(Gly)能神经元的突触联系。方法 包埋前GABA或Gly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结合包埋前CGRP免疫金标记电镜技术。结果 GABA或Gly阳性产物广泛分布于神经元胞体、胞突和树突内,CGRP阳性标记主要见于无髓和薄髓轴突内。约53%和51%的CGRP阳性轴突终末分别与GABA和Gly阳性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形成非对称性突触,其中的多数为轴-树突触,轴-体突触较少。结论 含CGRP的初级传入纤维直接与MDH浅层内的GABA能及Gly能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HRP逆行追踪技术在电镜水平对猫丘脑腹后内侧核内投射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及突触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该核内皮质投射神经元超微结构的特点为核较大,核膜常有凹陷,常柒色质较多,胞浆丰富,含有较多量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核糖体。标记的皮质投射神经元的树突主要作为突触后成分与轴突或突触前树突形成轴树突触或树树突触。此外,标记树突还可以作为中央树突参与形成树突型突触复合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鼠丘脑中央下核(Sm)GABA纤维终末与腹外侧眶皮质(VLO)投射神经元的突触联系。方法:18只大鼠麻醉后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于VLO微量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48h后,应用包埋前HRP组化和GABA免疫组化双重标记电镜技术观察大鼠SmGABA纤维终末与VLO投射神经元的突触联系。结果:光镜下Sm内有大量GABA纤维终末及少数阳性神经元,电镜下可见GABA纤维终末与HRP标记的阳性神经元胞体及树突间构建了对称性和(或)非对称性突触。结论:形态学上证实了Sm内GABA纤维终末与VLO投射神经元胞体及树突发生突触联系。  相似文献   

6.
用直流电电解损毁大鼠下丘脑一侧室旁核(Pa)后,电镜观察同侧孤束核内侧亚核(Sol M)中Pa投射纤维终末的超微结构及突触联系,结果:Sol M中有Pa下行投射纤维终末存在,构成的突触以轴-树突触为主,轴-棘,轴-轴突触为少量,无轴-体突触,Pa终末内的突触小泡以圆形清亮囊泡为主,突触的类型主要为Gray I型,Sol M 中有少量Pa终末参与构成突触球,Pa下行投射终末溃变以电子致密型为主,有少量水样溃变。  相似文献   

7.
用海人酸损毁家兔中缝大核,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顺行溃变的投射纤维终末在颈髓背角内的分布,超微结构特征及突触联系。研究表明,家兔中缝大核—脊髓背角投射纤维终末分布于背角浅层和深层。投射纤维终末多呈圆顶形,直径多在1~2μm,含有大量圆形透明小泡和少量致密核心小泡或含有多形性透明小泡及少量致密核心小泡。投射纤维终末均作为突触前成分与背角神经元形成大量的轴—树突触和少量的轴—体、轴—棘突触,此外于背角浅层内还见到有溃变终末参与构成的汇聚型突触复合体。本文结果支持中缝大核—脊髓背角投射通路的下行抑痛效应是通过突触后抑制的作用方式实现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用直流电电解损毁大鼠下丘脑一侧室旁核(Pa)后,电镜观察同侧孤束核内侧亚核(Sol M)中Pa投射纤维终末的超微结构及突触联系。结果:Sol M 中有Pa 下行投射纤维终末存在,构成的突触以轴-权突触为主,轴-棘、轴-轴突触为少量,无轴-体突触。Pa 终末内的突触小泡以圆形清亮囊泡为主,突触的类型主要为Gray Ⅰ型。Sol M 中有少量Pa 终末参与构成突触小球。Pa 下行投射终末溃变以电子致密型为主,有少量水样溃变。  相似文献   

9.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小白鼠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胶状质亚核内的突触联系。小白鼠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胶状质亚核内有树-轴突触及连续性突触。树-轴突触(DA) 树突D内只含少量扁圆形突触小泡,与轴突A形成树-轴突触。连续性突触树-轴-树突触(D-A-D_1):树突D与轴突A形成树-轴突触,而轴突A又与树突D_1形成轴-树突触。轴-树-树突触(A-D-D_1):轴突终末A与Ⅱ型树突D形成轴-树突触;而树突D又与Ⅱ型树突D_1形成树-树突触。轴-轴-树突触(A-A_1-D_1):轴突终末A与轴突终末A_1形成轴-轴突触,而轴突终末A_1又与Ⅱ型树突D_1形成轴-树突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脊束核极间亚核和尾侧亚核过渡部(Vi/Vc)与上位颈髓之间的联系。方法运用逆行束路追踪技术,将荧光金注入上位颈髓进行后对位于Vi/Vc内的标记神经元进行观察。结果Vi/Vc存在向上位颈髓的后角和中间带的投射。结论Vi/Vc与上位颈髓的投射可能参与人体对面口部伤害性信息的防御性反射。  相似文献   

11.
5-羟色胺能神经元向三叉神经运动核和感觉核的投射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陶发胜  张建林  梅冠庭  李云庆 《医学争鸣》2000,21(11):1321-1324
目的 观察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向三叉神经运动核(Um)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的投射。方法 荧光金(FG)逆行单标或FastBlue(FB)和Diamididno Yellow(DY)逆行双标与免疫荧光组化染色相结合的双重或三重标记技术。结果 将FG注入Vm或Vc后,在中缝核簇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可见FG逆标并呈5-HT样阳性的双重标记神经元;将FB和DY同时分别注入Vm和Vc  相似文献   

12.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法结合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标记法,观察了大鼠脑子5-羟色胺(5-hydroxytryptmine,5-HT)神经元向脊髓腰6(L6)和骶1(S1)节段的纤维投射。结果表明:在脑桥尾侧网状核、前庭神经外侧核、巨细胞网状核、外侧旁巨细胞网状核、外侧网状核三叉下亚核、中缝大核及中缝苍白核出现HRP-5-HT双标记细胞。提示L6和S1节段的5-HT传入纤维起源是广泛的,不仅延髓网状结构,而且脑桥网状结构和脑神经核内的5-HT能神经元也向L6和S1投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神经激肽B受体(NKR)样阳性神经元与伤害性刺激诱发的有c-fos原癌基因蛋白表达的阳性神经元及C纤维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法和相邻切片法分别用Avidin-TexasRed或FITC标记神经激肤B受体(NKR)阳性神经元与c-fos阳性神经元,Bnndeiraea Simplicifolia Isolectin-B4(BSI-B4)标记C纤维;并在BX-60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再次于形态学上证实了NKR样阳性结构及初级传入C纤维在大鼠延髓内的分布;发现大鼠延髓后角浅层密集分布NKR样阳性结构或BSI-B4标记的C纤维阳性纤维及终末,I、Ⅱ层内可见NKR样阳性神经元、深层偶见NKR样阳性神经元;但其中极少数是c-fos阳性神经元,未发现典型的NKR/FOS双标细胞.BSI-B4标记的C纤维分布范围与NKR样阳性结构有重叠.结论以上观察提示,NKR样阳性神经元及纤维与BSI-B4标记的C纤维可能有密切关系;但NKR样阳性神经元极少呈FOS阳性,推测是一群非特异性伤害感受神经元的中间神经元.  相似文献   

14.
三叉神经和颈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在延髓内重叠投射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佐庆  李惠民 《医学争鸣》1995,16(4):272-274
作以HRP跨节追踪法研究了三叉神经中的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及下牙槽神经在上部颈髓后角的下行投射和上部颈神经在三叉神经脊束核的上行投射。结果表明: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及下牙槽神经分别向第1,2,3颈髓后角的腹外侧、中间部及背内侧投射,第2,3颈神经向脊髓后角的广泛区域投射。此外,在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和吻侧亚核也能见到来自上部颈神经的阳性纤维和终末。眶上神经、眶下神经、下牙槽神经及上部颈神经在三叉神经脊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鼠腰6和骶1两脊髓节段的脑内传入纤维来源。方法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edishperotidase,HRP)逆行追踪技术,注入HRP于大鼠脊髓内72h后,取脑干,做40μm冰冻连续冠状切片,四甲基联苯胺(tetramethylbenzidine,TMB)呈色,中性红复染,光镜下观察记录。脑干内HRP标记细胞。结果(1)中脑:中央灰质、E-W核、后连合核、Cajal间位核、蓝斑、蓝斑下核、脑桥被盖核、楔状核、外侧丘系核、外侧丘系旁核、中脑线形核嘴侧部、红核反Mininus核。后二核是对侧优势,余皆为同侧优势。(2)脑桥和延髓:前庭神经内侧核、外侧核。下核、脑桥尾测网状核、脑桥吻测网状核、巨细胞网状核、外侧旁巨细胞网状核、背侧旁巨细胞核、小细胞网状核、背侧旁正中核、旁正中网状核、外侧网状核、延髓中央网状核、腹侧亚核、中缝大核、中缝苍白核反中缝隐核,标记细胞均为同侧优势。结论大鼠脊髓腰6和骶1的传入纤维,广泛起源于脑干,提示腰骶段脊髓功能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用HRP法和ARG法研究了大鼠楔形核(CnF)与下位脑干及脊髓之间的传入和传出纤维联系。结果表明:1.CnF的传入纤维主要来自双侧中脑中央灰质、脑桥嘴侧网状核、脑桥尾侧网伏梭、脑侨被盖网状核和脑桥腹侧网状核、巨细胞网状核、外侧巨细胞网状核和对侧的CnF,脊髓可能有较少的传入到CnF。2.除脊髓外,CnF的下行投射分布到上述核区及下丘深层、蓝斑、中缝大核、中缝苍白核和外侧网状核。本文还讨论了CnF参与痛与镇痛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标记法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法(PAP 法)对大鼠迷走神经背核簇尾侧部内神经降压肽样免疫反应(NT-LI)物与核内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及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联系进行了光镜下的研究。发现注射侧孤束核内 HRP 顺行标记纤维或终末与NT-LI 胞体和终末重叠分布;迷走神经背核内 NT-LI 终末与 HRP 逆行标记的节前神经元也有明显重叠的现象。由此推测核内一部分 NT-LI 细胞有可能作为迷走神经传入纤维与迷走神经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之间的中间神经元,构成一条回路参与对内脏、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头面部感觉神经一级传入纤维终末的类型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用微量注射器向三叉神经节内注射微量纯酒精,损毁三叉神经一级神经元的胞体,从而导致其初级传入纤维终末溃变,电镜下对头面部感觉神经一级传入纤维终末的形成进行初步观察。结果:头面部感觉神经一级传入纤维终末产生了电子致密型和神经微丝增生型两种溃变,依据初级传入纤维终末形态大小,溃变特点分为五类:(1)普通型中央轴突终末(CCT);(2)扇贝型中央轴突终末(SCT);(3)细小的中央轴突终末(SCT);(4)细小的轴突终末(ST);(5)突触小球的中央轴突终末(GCT);结论: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终末与胶状质内的神经元建立了广泛的突触联系,是完成其复杂的痛觉调节机制的超微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位颈髓呼吸神经元群传入联系。方法:将WGAHRP(5%,10 nl)注入颈髓C2节段中间内侧区呼吸神经元所在区域,观察逆行标记神经元的分布。结果:在孤束核背内侧核、孤束核腹外侧核(背侧呼吸组)、脑桥KF核、蓝斑核、疑核(腹侧呼吸组)等结构观察到较多数量的逆行标记神经元。在中缝核观察到少数逆行标记神经元。另外在脊髓C5节段腹侧角膈神经核区域观察到顺行标记末梢纤维。结论:高位颈髓呼吸神经元群接受发自脑桥及延髓呼吸相关结构的纤维投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