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逐步深入,探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为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文章分析了我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内涵、发展现状、发展困境,基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视角,提出:制定医院集团章程,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健全医院决策机制,明确政府市场功能;健全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健全信息管理制度,打造资源共享平台等建议,以期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促进分级诊疗,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国家开始建设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当前, 我国紧密型医共体发展尚存在4方面问题, 即服务体系构建欠完善、基本体制机制不健全、供给能力质量未达标以及核心保障制度不完备。为解决现存问题, 作者选择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和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作为典型案例, 总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先进试点地区经验, 提出未来我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应落足于构建"单核多层"体系, 从协同管理、实务操作、制度建设、基础保障和多方监督5个层面出发, 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 最终实现分级诊疗与健康中国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我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施“打包付费”存在的核心问题,以期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创新改革提供有益借鉴。方法:通过卫生系统宏观模型构建问题体系,运用多维尺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其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归纳总结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打包付费”存在的核心问题。结果:我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存在利益分配及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Ci=1.000)、对医共体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Ci=0.732)、医疗服务质量效率受抑制(Ci=0.652),医疗信息化建设滞后(Ci=0.595)、配套政策措施不完善(Ci=0.579)等问题。结论:可从以下3个方面优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打包付费”,(1)应完善多层次协同激励机制,保证服务质量效率;(2)优化总额测算方法,完善配套措施细则;(3)加快信息化建设,强化监管考核管理。  相似文献   

4.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作为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的重要载体,是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的必要路径。当前,在经济落后的欠发达地区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仍处于试点探索阶段。文章分析了县域医共体建设面临的困境,厘清了精准治理理论的概念,基于广东省和平县县域医共体的精准化建设实践,总结欠发达地区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精准化建设的价值经验。  相似文献   

5.
在浙江省双下沉、两提升政策下,浙医二院和长兴人民医院通过构建“医联体+医共体”集团框架、改革集团治理结构和体制、多维度创新资源下沉方式等实践建设跨区域紧密型医联体。其特点是成员单位间空间距离较大且跨区域,并且该医联体一改以往医联体以牵头医院为核心的架构,将建设重点放在县级医院服务水平提升及县域医疗资源整合上,目前已取得较好成效。但该改革仍存在跨区域医联体协作壁垒难以突破、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配套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可通过建立权力清单厘清各方权责关系、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配套保障机制等措施优化治理结构与体制。  相似文献   

6.
<正>河南平舆县在深化医改惠民生工作中,聚集基层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拿出真招硬招,建立“五项”机制,加速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质升级,县域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明显增强。一、建立领导机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把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和民心工程,制定《平舆县推进紧密型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平舆县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任务清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某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分级诊疗实施效果的主导作用,促进分级诊疗的落地实施。方法:采用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以从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绩效评价监测系统调取的2021年某省数据指标作为研究变量。结果:通过分析5个条件变量对某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分级诊疗实施效果,得出了3种主导作用。影响某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分级诊疗效果的主导作用分别为:医保基金的主导作用、全科医生的主导作用、县域医共体建设的主导作用。结论:发挥医保基金引领作用,推动分级诊疗实施效果;重视医务人才培养,完善全科医生制度;搭建并完善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平台,促进紧密县域型医共体建设。  相似文献   

8.
县域医共体的构建与运行超越了单一行政部门和服务组织边界,需要运用更加系统化与整体性的视角进行治理.本文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从治理理念、治理结构、治理机制三方面结合安徽省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实践,对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过程与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紧密型医共体整体性治理模式的构建逻辑与实现路径.并进一步对整体性治理模式的适用...  相似文献   

9.
俞淦泉  郑彩云  王欣 《中国卫生经济》2023,42(11):24-27,65
目的:探索县域医共体紧密型治理影响医共体绩效的路径,为医共体高质量发展阶段精准施策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广东省县域医共体紧密型治理情况,基于组态理论、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紧密型治理影响医共体绩效的路径及核心条件。结果:实现高县域医共体绩效的有效路径有3条,核心条件为医共体有效考核、财务统一管理和药品统一管理落实到位。在实现以上核心条件的情况下,即使信息互联互通未落实也可能实现高县域医共体绩效;导致非高县域医共体绩效的有效路径有11条,核心条件为医共体决策权限、财务统一管理和收入统一管理均落实不力。结论:为提高县域医共体绩效,应重点保障医共体决策权限,全面落实县域医共体考核机制以及财务统一管理、药品统一管理和收入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0.
<正>安徽省通过世行贷款中国医疗卫生改革促进项目的实施,以紧密型医联体、紧密型医共体为抓手,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涵建设,开展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进一步构建安徽省以人为本、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县域医共体"两包三单六贯通"2014年,安徽省提出县域医共体制  相似文献   

11.
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医共体)建设是分级诊疗体系的重要突破口。2020年滨海县人民医院紧密型医共体成立后,通过实施一体化管理,建立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的改革试点路径。紧密型医共体在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效率的同时,也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卫生健康服务。作者对滨海县人民医院医共体的建设模式与成效进行探讨,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山东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人力资源现状,以找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使用多阶段分层抽样选取10家山东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包括10家牵头医院和2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并通过描述性分析对数据进行呈现。结果 县域医共体的应急机构体系有待健全、县域医共体卫生应急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县域医共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演练需要优化。结论 县域医共体在应急管理中存在着应急机构体系不完整、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促进专业人才发展;重视优化应急培训演练,提高卫生应急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安徽省注重将基本药物制度与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创新开展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破解基层药品供应难题,保障群众用药需求。保障层层政策保落实2015年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县域医共体试点,先后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5月28日,国家卫健委出台了《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和《关于开展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的指导方案》,明确指出医保基金、公共卫生资金作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两包三单六贯通"建设路径中引擎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防融合的核心。其中医保基金是发挥"医"的保障作用,科学规范管理基金是决定医共体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充分发挥医保基金"杠杆"效应和引领作用,促进紧密型医共体制度扎实推进,两者互为融合、相得益彰,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15.
<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开展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提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构建分级诊疗秩序的重要举措。自2019年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地不断探索,取得积极进展。为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6.
于健 《中国卫生》2023,(5):54-55
<正>河南省郸城县县域面积1490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3个街道和1个高新区,总人口137.23万人,是全国首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之一。围绕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郸城县于2018年12月全面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通过自上而下的资源协同整合,实现了从建机制治混乱、立制度堵浪费、强公卫促健康的跨越,取得了人民群众得实惠、医保基金风险得防控、卫生健康事业得发展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易县作为保定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先行试点县,全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并以中医发展为切入点,运用易水学派文化及其实用诊疗技术,提升县域中医药服务能力。全县组建医疗卫生集团,通过建平台、优布局、重救治,中医诊疗量、收入和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五下沉两到家两服务”工作模式,提供特色中医服务,实现了门诊治疗与康复治疗、住院救治、人才培养、治未病统筹发展。一体化建设,亦推动易县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易县以中医药为抓手落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经验,值得在基层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18.
双向转诊作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作者以某市为例,通过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双向转诊的权利义务问题、双向转诊标准、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法律风险等方面展开分析,进而提出明确医共体模式下双向转诊的形式和内涵、细化双向转诊标准,优化有序转诊、加强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建设和患者信息安全保护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21年,福建省基层卫生协会等单位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研究”课题研究。调研中体会到,全省县级医院实现紧密型医共体全覆盖,全方位推行医保打包支付改革,县级医院“龙头”作用得到初步发挥,全省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也有部分医共体形同虚设,尚未进入实质性运作;各方权责尚未理顺,管理、责任、服务、利益“四个共同体”目标没有落到实处;部分医共体建设紧密性不强,内部管理权限不足;医共体资源下沉基层的常态化不够健全,内部运行机制、治理管理措施停留在口头上等问题。调研认为,医共体建设存在难以统筹协调的问题,原因在于部分单位的组织领导、职能部门、医疗机构以及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尚未形成“组合拳”。从三明医改经验和“长汀模式”看,推进医共体整体建设,高度重视是关键,权责明确是保障,精细运行是根本,只有打好“组合拳”,才能推动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为群众健康提供优质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县域医共体是医联体的四大组织模式之一,对于推进分级诊疗、优化县域内医疗资源配置、提高群众就医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兴化市人民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现状调查,发现存在病人外转较多、服务能力不足、人才队伍建设不足、财政投入不足、医共体建设紧密性不强、外部治理体系变革与重构滞后、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信息化建设与医共体发展契合度不高、考核评价体系未建立等问题和困难,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探索县域医共体分级诊疗价值认同、行为合作、利益共享的协同治理,以破解县域医共体分级诊疗体系建立的困境,从而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