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庭性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表现为各种头晕 / 眩晕与前庭症状的疾病,发病机制尚 不明确,其患病率日益增高及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临床一种常见的疾病,复杂的 临床表现及阴性的各项检查结果,使得临床医生对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仍有一定的困难。神经影像技 术的应用极大地加深了对前庭性偏头痛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前庭性偏头痛是头晕患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对初级医疗保健的负担较高,造成患者工作时间缩短、生产力下降、社会财政成本显著增加等危害。前庭性偏头痛诊断主要依据偏头痛和前庭功能下降的相关临床表现。目前,前庭性偏头痛相关血清学指标缺乏特异性,但认为与5-羟色胺下降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升高关系较为密切。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可伴有焦虑抑郁状态,长期反复发病可以导致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此外,近年相关基因组学研究文献报道较多,但与该类疾病的相关性也有待于明确。  相似文献   

3.
前庭性偏头痛(VM)是前庭症状与偏头痛共存的良性复发性头晕。VM发病率较高,目前为止临床对VM的认识尚不足,误诊、漏诊率高。近年来,VM诊断有泛化的趋势,不利于VM患者的治疗和预防。文中对VM的发病机制以及VM作为一种离子通道病的假说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前庭性偏头痛为眩晕和偏头痛共存的良性复发性眩晕,发病率较高,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受到研究眩晕学者们的极大关注。与偏头痛一样,前庭性偏头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药物治疗方面缺少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药物的有效性。临床研究、动物实验等发现前庭性偏头痛与偏头痛存在许多共性。电生理技术、神经影像技术及检验技术为前庭性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文中对前庭性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前庭性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良性复发性眩晕疾病,因其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在人群中的高发病率以及较差的药物治疗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作为一种遗传性疾病,前庭性偏头痛的基因学研究对揭示其发病机制、开发诊断标记物及新型治疗手段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对前庭性偏头痛的基因学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期为今后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诊疗提供参...  相似文献   

6.
头晕或眩晕与头痛是神经科学和耳鼻咽喉科学最常见的主诉之一.临床上有涉及头晕或眩晕与头痛交叉症状的患者,随着学科的发展进步,曾经先后被诊断为前庭性偏头痛、偏头痛相关眩晕、偏头痛相关性前庭病、偏头痛性眩晕等.这不仅是2个症状之间的交叉,还是2个学科之间的交叉.视觉、前庭觉和本体感觉共同作用以维系机体平衡,前庭外周刺激信号通过前庭感觉通路传递到中枢的过程中与头痛的相关通路有可能产生交互,病理状态下有可能引发头晕或眩晕合并头痛,临床上有可能为"一元"疾病,也可能是"二元"疾病共病,因而存在争议,引发关注.2012年中华神经科杂志组织青年医生进行了关于患者偏头痛合并眩晕时应诊断为前庭性偏头痛还是偏头痛性眩晕的辩论[1];在国际上,国际前庭学研究领域权威——Barany学会(为纪念因从事前庭学研究获1914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的奥地利学者Barany而命名)和国际头痛学会(IHS)共同探讨制定了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并于2012年在前庭研究杂志上发表[2].解读该诊断标准,同时了解与其进行鉴别诊断的相关头晕或眩晕疾病的特点及研究进展,将有助于我们在临床上对头晕或眩晕、头痛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偏头痛和眩晕是神经科临床的常见症状,有证据表明,与偏头痛相关的复发性前庭系统症状是一种独立的临床病症。偏头痛是以发作性严重头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慢性病症,一些患者常伴有神经系统先兆症状。偏头痛患者常伴有前庭系统症状,其表现程度不等,既可以是明显的眩晕,也可表现为头晕、站立不稳、不能耐受头部活动等特异性较低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偏头痛相关性眩晕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包括前庭性偏头痛和良性阵发性眩晕,但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基于偏头痛发病机制所涉及的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反复激活可能引起前庭功能损伤,以及前庭性偏头痛头痛与眩晕发作顺序不同的临床特点,探讨偏头痛相关性眩晕的发生机制并综述其治疗进展,以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头晕是神经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临床诊断的常见病因包括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梅尼埃氏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而其他一些头晕或眩晕的病因,包括慢性主观性头晕、周围前庭阵发症、特发性双侧前庭功能减退症、偏头痛性眩晕、及雌激素相关性头晕等,由于临床重视不够或相对少见,因此较少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庭性偏头痛(VM)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128例VM患者,采用自制头痛调查问卷、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分析可能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因素。结果 128例VM患者中,92例伴有焦虑,97例伴有抑郁,焦虑抑郁共病53例;VM患者伴有焦虑、抑郁与病程、学历、医疗费用来源、发作次数、听力受损因素相关;其中病程、偏头痛发作次数、学历、听力受损、医疗费用来源均是VM患者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VM患者伴有焦虑、抑郁情绪比例较高,焦虑、抑郁与病程、偏头痛发作次数、学历、听力受损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偏头痛患者伴随焦虑抑郁的情绪。方法 本组 5 8例患者均进行焦虑、抑郁量表的测试 ,用平均焦虑分值 ,平均抑郁分值与界限分值作 μ检验 ,进行评估。同时所有的患者均进行EEG检查。 结果 偏头痛患者伴随焦虑抑郁情绪总发生率 5 5 %,与年龄、病程、发作频率成正相关。EEG异常亦与焦虑抑郁情绪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治疗偏头痛除控制症状外 ,应注意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这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疗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月经性偏头痛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及睡眠质量,为防治月经性偏头痛及其共病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ICHD-3)诊断标准,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501例女性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112例月经性偏头痛患者和389例非月经性偏头痛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头痛影响测评量表(HIT-6)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定。结果 在月经性偏头痛患者中,单纯焦虑或抑郁症状、焦虑抑郁症状共存、睡眠障碍的检出率均高于非月经性偏头痛患者(χ2=4.198、4.355、5.236、8.624,P<0.05或0.01),月经性偏头痛患者HAMA、HAMD-17、PSQI和HIT-6评分均高于非月经性偏头痛患者(Z=-3.550、-2.723、-2.482、-4.717,P<0.05或0.01)。相关分析显示,月经性偏头痛患者PSQI评分与HAMA评分(r=0.338,P<0.01)、HAMD-24评分(...  相似文献   

13.
梅尼埃病和前庭性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两种疾病,临床表现相似,缺乏鉴别诊断的有力 手段。研究表明梅尼埃病和前庭性偏头痛在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面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 现从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治疗方面对这两种疾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偏头痛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旨在重视偏头痛伴发症,为优化偏头痛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攀枝花市中心医院神经科门诊138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本院体检中心年龄、性别与患者组相匹配的7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MSQ2.1)、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进行评定。结果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检出率分别为59.42%、38.41%,对照组焦虑、抑郁检出率分别为32.86%、8.57%,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偏头痛患者GAD-7、PHQ-9评分与MSQ2.1评分呈正相关(r=0.397~0.489,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是焦虑、抑郁的高危人群,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偏头痛并发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0-03—2013-05收治的18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伴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患者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偏头痛伴随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42.2%、6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长期慢性发作、头痛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发作频率高、睡眠质量差、生活满意度差等均为偏头痛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且伴焦、抑郁、睡眠障碍患者的MIDAS分值均明显高于无精神心理症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多伴较高的焦虑、抑郁以及睡眠障碍等,相关危险因素较多,对其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临床医生应考虑患者伴随的相关精神心理状况,及时予以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偏头痛发作与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伴随焦虑抑郁的情绪。方法本组58例患者均进行焦虑、抑郁量表的测试,用平均焦虑分值。平均抑郁分值与界限分值作μ检验。进行评估。同时所有的患者均进行EEG检查。结果偏头痛患者伴随焦虑抑郁情绪总发生率55%。与年龄、病程、发作频率成正相关。EEG异常亦与焦虑抑郁情绪有一定的关系。结论治疗偏头痛除控制症状外,应注意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这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疗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症状的偏头痛临床疗效。方法将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偏头痛患者127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应用氟西汀的为治疗组,应用硫必利的为对照组,进行随机单盲对照研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对其抑郁焦虑状态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评估。结果治疗组不仅可以明显减轻偏头痛患者所伴有的抑郁焦虑症状,还可以显著减轻偏头痛发作次数,缩短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氟西汀治疗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偏头痛患者有较好疗效,且有一定的防复发作用。  相似文献   

18.
视雪综合征(visual snow syndrome)是一种以视觉中出现持续的电视机雪花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2018年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确定其诊断标准。但该疾病发病机制不清,与偏头痛、耳鸣、焦虑、抑郁共患率高,无特效治疗方法,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前庭性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关系密切,两者发病率相互影响,通过分析卵圆孔未闭与前庭性偏头痛相关联的潜在病理生理机制,对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特征、分类与卵圆孔未闭的分流状态、解剖特征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后前庭性偏头痛的病情转归进行系统性回顾。研究表明,两者存在潜在相关性的可能机制有血管活性肽机制、微栓子机制、炎症相关机制、遗传因素等。尽管目前多数研究支持前庭性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通过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治疗前庭性偏头痛尚缺乏显著获益的研究证据,尤其是需要慎重考虑封堵手术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及风险,包括心房颤动和新发头痛等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偏头痛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偏头痛相关功能残疾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匹兹堡睡眠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QSI)、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量表(migraine disability assessment scale,MIDAS)、头痛影响测验(headache impact test-6,HIT-6)调查问卷,分别对94例符合ICHD-II诊断标准的偏头痛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偏头痛情况以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偏头痛患者47.9%伴发焦虑;50.0%伴发抑郁,睡眠障碍发生率58.5%。偏头痛组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发生率都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3%,16.7%,30.0%,(掊2分别为28.728,20.755,10.954,P值均<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头痛程度重、病程长、头痛家族史、睡眠质量差、生活满意度低是偏头痛并发焦虑/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头痛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伴发焦虑/抑郁是导致功能残疾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头痛程度、病程、家族史、睡眠质量、生活满意度是偏头痛并发精神心理症状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