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TT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21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诊断为NETTs的患者6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入组69例患者主要为男性(78.3%),中位年龄为53岁,中位总生存期(OS)为49.5个月,病灶直径中位值为6.85 cm,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胸部不适(42.1%)。单变量分析显示,Ki-67指数(χ2=15.817,P<0.001)、病理分级(χ2=18.440,P<0.001)、病理分期(χ2=8.666,P=0.004)和是否手术(χ2=6.026,P=0.014)与患者OS有关。多变量分析显示,病理分级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7.133,95%CI:2.183~23.306,P=0.001)。手术是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因素(P=0.009)。结论 NETTs是罕见恶性肿瘤,手术可以改善患者PFS,低病理分级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乳腺黏液腺癌(mucinous carcinoma, MC)和髓样乳腺癌(medullary breast carcinoma, M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差异性。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116例,其中61例MC患者,55例MBC患者。分析统计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及随访信息,比较MC和M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及预后的差异性。结果 MC患者年龄显著大于MBC患者(χ2=3.497,P=0.013),且MC患者以绝经期为主(χ2=4.587,P=0.004)。MC患者以ER阳性(χ2=5.235,P=0.001)、PR阳性(χ2=4.973,P=0.003)和HER-2阴性(χ2=2.391,P=0.058)为主。同时,MC Luminal-A型显著多于MBC(66%vs.45%,P=0.031);相反,MC ERBB2阳性型显著少于MBC(8%vs.27%,P=0.001)。生存分析显示:MC和MBC患者的5年OS分别为92.375%和78.744%(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初诊乳腺癌患者发生内乳淋巴结(IMLN)转移的危险因素,为内乳区放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4-01-01-2016-01-01就诊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共纳入69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2~80岁,中位年龄48岁。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IMLN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预后。结果 初诊乳腺癌IMLN转移率为7.25%(50/690),其中84.00%(42/50)的乳腺癌患者合并腋窝淋巴结(ALN)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OR=3.236,P=0.003)、原发象限位于中央区或内象限(OR=2.347,P=0.008)、临床肿瘤长径>5 cm(OR=4.748,P=0.004)、ALN阳性≥4枚(OR=2.177,P=0.005)以及三阴性乳腺癌(OR=3.338,P=0.044)患者更易合并IMLN转移。内乳未转移和转移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87.34%和74.00%(χ2=18.565,P&...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MRI评价鼻咽癌椎前间隙受侵对放、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5—2007年间经病理证实的初治及无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333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行鼻咽部和颈部MRI扫描并经二维、三维放疗或加化疗。Kaplan-Meier 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Cox法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率95.2%。鼻咽癌椎前间隙受侵139例(41.7%),椎前间隙受侵组较未受侵组T分期、临床分期明显增加(χ2=90.41、54.03,P=0.000、0.000)。鼻咽癌椎前间隙受侵组与未侵犯组5年总生存率(O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及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LRFS)分别为58.8%与77.5%(χ2=11.95,P=0.000),77.8%与85.0%(χ2=2.56,P=0.110)及88.3%与91.8%(χ2=1.51,P=0.220)。经N分期调整后两组5年OS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χ2=9.93,P=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椎前间隙受侵不是影响鼻咽癌OS、DMFS、LRFS的预后因素(χ2=0.43、0.08、0.00,P=0.512、0.783、0.971)。结论 鼻咽癌椎前间隙受侵发生率较高且比未受侵者的OS低,但椎前间隙受侵不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锝-99m(99mTc)-硫胶体(SC) SPECT/CT淋巴显像术前评估前哨淋巴结(SLN)转移风险的价值,并结合3D融合模式定位SLN,探寻SLN的分布规律。方法 选取2020-01-01-2022-12-31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拟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且术前行99mTc-SC SPECT/CT淋巴显像的女性乳腺癌患者288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与SLN转移有关的淋巴显像及临床病理因素。淋巴显像阳性的患者使用3D融合重建技术重建皮肤和骨骼,再应用腋窝体表标线及肋间隙对SLN进行定位。结果 共有59例(20.49%)患者SLN发生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χ2=4.318,P=0.038)、月经状态(χ2=8.090,P=0.004)和SPECT/CT显像个数(χ2=5.631,P=0.018)与SLN转移有关联。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PECT/CT显像个数(OR=2.387,95%CI:1.137~5.01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预后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利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检索并筛选1975年1月至2016年12月5 815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其预后。其中,乳腺癌骨转移组3 146例,乳腺癌非骨转移组2 669例。按照预后情况,将3 14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分为2个亚组:死亡组1 669例和存活组1 477例。利用χ2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骨转移和非骨转移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骨转移的影响因素;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用单因素log-rank检验分析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死亡组与存活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影响乳腺癌骨转移者生存情况的独立因素。 结果骨转移组和非骨转移组患者在T分期、N分期、组织学分级、人种、ER、PR、HER-2、肿瘤分子分型和预后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71、-2.39、-13.87、χ2=14.55、305.74、245.56、69.34、335.36、79.15,P均<0.050),2组间年龄、性别和原发灶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7、2.71、0.45,P均>0.05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R阳性、PR阳性、肿瘤T分期高和N分期高为导致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危险因素(OR=1.775,95%CI:1.258~2.505,P=0.001;OR=1.425,95%CI: 1.236~1.643,P<0.001;OR=1.095,95%CI:1.043~1.149,P<0.001;OR=1.396,95%CI: 1.246~1.564,P<0.001),而组织学分级越高,发生骨转移的风险反而越小(OR=0.815,95%CI:0.733~0.907,P<0.001)。骨转移组与非骨转移组患者的OS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3.53,P<0.001)。骨转移患者中,2个亚组(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在T分期、N分期、组织学分级、年龄、ER、PR、HER-2、肿瘤分子分型、原发灶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75、-3.22、-8.14、χ2=39.80、69.81、87.45、51.87、132.47、36.24、6.05、36.24,P均<0.050)。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分期、N分期、PR、HER-2、肿瘤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化疗、放射治疗和原发灶手术是影响骨转移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HR=1.349,95%CI: 1.195~1.523,P<0.001;HR=1.151,95%CI: 1.101~1.203,P<0.001;HR= 1.077,95%CI: 1.033~1.123,P<0.001;HR= 0.715,95%CI: 0.626~0.817,P<0.001;HR=0.695,95%CI: 0.627~0.770,P<0.001;HR=1.349,95%CI: 1.260~1.414,P<0.001;HR=1.371,95%CI: 1.261~1.489,P<0.001;HR=0.626,95%CI:0.562~0.697,P<0.001;HR=0.874,95%CI:0.791~0.966,P=0.008;HR=0.663,95%CI: 0.561~0.784,P<0.001)。 结论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优于非骨转移患者,与年龄、T分期、N分期、PR、HER-2、肿瘤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有关,治疗方面原发灶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有助于改善骨转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2年内发生早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4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年龄、原发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及分子分型的乳腺癌患者无骨转移时间(BFT)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早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 结果14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位BFT为25.9个月(范围:0.1~201.3个月)。确诊乳腺癌的年龄≥59岁、肿瘤分期T2及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10枚均为乳腺癌早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χ2=18.42,P<0.001;χ2=21.71,P<0.001;χ2=30.79,P<0.001)。患者年龄≥59岁、肿瘤分期T2及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10枚均为乳腺癌早期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HR=2.392,95%CI: 1.367~4.184,P=0.002;HR=2.159,95%CI: 1.061~4.393,P=0.034;HR=1.964,95%CI: 1.167~3.305,P=0.011)。 结论高龄、原发肿瘤直径大、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多的乳腺癌患者更易发生早期骨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经自体皮瓣修复乳腺巨大恶性肿瘤术后缺损者的预后及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8年5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46例乳腺巨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接受局部切除术后行自体皮瓣修复缺损。根据不同病理类型、是否伴有远处转移、切缘能否达到阴性以及治疗反应性进行亚组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不同亚组的疾病无进展生存(PFS)和OS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PFS和OS的影响因素。 结果46例患者中,乳腺间叶恶性肿瘤患者7例,其余39例为乳腺癌患者(luminal B型18例,HER-2阳性乳腺癌11例,三阴性乳腺癌10例)。单因素分析发现:(1)乳腺间叶恶性肿瘤患者中位PFS和OS分别为28.5个月(18.1~38.7个月)和28.5个月(18.1~38.9个月), 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中位PFS和OS分别为17.2个月(14.1~20.3个月)和25.1个月(13.7~36.6个月),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位PFS和OS分别为15.6个月(12.9~51.2个月)和35.8个月(19.8~71.8个月),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位PFS和OS分别为8.6个月(4.6~12.5个月)和18.5个月(5.8~43.5个月)。4种恶性肿瘤相比,患者中位PFS和O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FS:χ2=16.645,P=0.001;OS:χ2=8.617,P=0.035)。(2)仅有T4局部病灶者(25例)与T4病灶伴远处转移者(21例)相比,中位PFS和O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FS:17.2个月(7.3~27.0个月)比9.8个月(8.6~11.1个月),χ2= 1.369,P=0.242;OS:28.5个月(14.1~42.9个月)比20.2个月(14.4~25.9个月), χ2=1.779,P=0.182]。(3)皮肤切缘阴性者(35例)中位PFS和OS分别为22.1个月(10.8~33.4个月)和22.2个月(11.3~33.2个月),明显优于皮肤切缘阳性者(11例)的5.1个月(3.0~7.2个月)和10.2个月(5.4~15.0个月)(PFS:χ2=17.794,P<0.001;OS:χ2=6.192,P=0.013)。(4)系统治疗反应好的乳腺癌患者,其中位PFS和OS明显优于治疗反应差的患者[PFS:23.1个月(5.9~40.4个月)比8.7个月(7.8~9.8个月),χ2= 9.868,P=0.001; OS:46.7个月(25.5~68.0个月)比14.3个月(9.9~18.9个月),χ2=8.994,P=0.002]。将以上因素纳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后发现,这些因素都不是影响患者P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乳房巨大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病理类型、切缘是否阴性、全身系统治疗的反应性等多个因素相关,并非由单一因素所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钙黏蛋白、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7例女性TNBC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钙黏蛋白和Ki67的表达情况,通过χ2检验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由于77例患者中有5例失访,本研究仅对随访资料完整的72例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Cox逐步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和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在77例患者中,E-钙黏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状态有关(χ2=16.428,P<0.001),而Ki67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χ2=7.218,P=0.007)。中位随访59个月,72例患者的DFS率和OS率分别为58.3%、68.1%。其中,E-钙黏蛋白高表达者DFS率和OS率均高于低表达者(DFS率:75.9%比46.5%,χ2=7.553,P=0.006;OS率:82.8%比58.1%,χ2=5.132,P=0.023),而Ki67低表达者DFS率和OS率均高于高表达者(DFS率:84.0%比44.7%,χ2=9.486,P=0.002;OS率:92.0%比55.3%,χ2=9.006,P=0.003)。Cox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高是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OR=4.030, 95%CI:1.854~8.757, P<0.001; OR=2.879,95%CI:1.359~6.100,P=0.006),Ki67高表达、淋巴结转移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OR=5.067,95%CI:1.179~21.768, P=0.029; OR=6.253,95%CI:2.296~17.034, P<0.001)。 结论E-钙黏蛋白高表达和Ki67低表达的TNBC预后良好,这对于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局部晚期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加术前同期放化疗(CRCT)、单纯放疗(RT)的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6—2011年收治的 182例ⅠB2~ⅢB期宫颈癌患者资料,其中 59例RT,123例术前每周顺铂40 mg/m2同期RT,放疗剂量 40~50 Gy分 20~25次。新辅助治疗后 2~3周行全子宫、双附件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采用Cox法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满 3年者为 69例。肿瘤直径≥4.5 cm时术前CRCT与RT的 3年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OS)率均相似(χ2=1.84、1.56,P=0.176、0.221),<4.5 cm时术前CRCT比RT的PFS、OS率高(χ2=5.22、4.81,P=0.022、0.018)。全组 3年PFS、OS率分别为92.0%、93.8%。Cox分析显示肿瘤直径(<6 cm与≥6 cm)是PFS、OS的影响因素(χ2=2.56、4.06,P=0.011、0.007),年龄(<48岁与≥48岁)是OS的影响因素(χ2=4.86,P=0.046),术后淋巴结状况(是否转移)是PFS的影响因素(χ2=1.04,P=0.01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大肠癌高危人群的病因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1-01-2014-12-3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 514例大肠癌患者(大肠癌组)临床资料,采用分层系统抽样法选取1 523名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2组资料中与大肠癌发病有关联的危险因素。结果 大肠癌发病在≥60岁(26.29%)明显升高,其次是40~50岁(24.70%)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χ2=22.000,P<0.001)、饮酒(χ2=18.842,P<0.001)、炎性肠病(IBD;χ2=64.404,P<0.001)、结直肠息肉(χ2=308.991,P<0.001)、胆囊结石/胆囊切除(χ2=78.583,P<0.001)、2型糖尿病(T2DM;χ2=27.630,P<0.001)、一级亲属大肠癌家族史(χ2=14...  相似文献   

12.
95例老年鼻咽癌患者单纯放疗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单纯放疗老年鼻咽癌患者的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1995—1998年间经病理证实的初治无远处转移、年龄≥65岁的老年鼻咽癌患者9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远期生存率及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控制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Logrank法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率为98%。3、5、8年局部控制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9%、87%、84%和85%、79%、79%。急性不良反应主要为1、2级血液学反应(34例)、皮肤反应(61例)和口腔黏膜炎(63例);晚期不良反应主要为听力下降(8%)、张口困难(10%)和颅神经损伤(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局部控制率因素有放疗是否中断(χ2=7.45,P=0.006)、颈部淋巴结疗效(χ2=4.17,P=0.041),影响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有T分期(χ2=4.16,P=0.032)、N分期(χ2=4.66,P=0.031)、放疗是否中断(χ2=9.42,P=0.00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局部控制率因素有放疗是否中断(χ2=6.19,P=0.013)和颈部淋巴结疗效(χ2=12.26,P=0.002),影响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因素有N分期(χ2=15.06,P=0.000)和放疗是否中断(χ2=21.62,P=0.000)。结论 老年鼻咽癌患者行单纯常规放疗即可取得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较轻;N分期早、放疗顺利完成和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的远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Ⅲ期胸腺瘤的生存和复发情况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65—2010年间本院首次治疗的 111例Masaoka Ⅲ期胸腺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根治术 ±放疗 68例,姑息术 ±放疗 23例,活检术 ±放疗 20例。单纯手术 24例,术后放疗 87例中 12例术前放疗。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66个月,随访率为92.5%,随访时间满 5年者 60例。根治术比姑息术和活检术的 5年总生存率(OS)、无瘤生存率(DFS)、肿瘤特异生存率(DSS)均高\[(88%比59%和57%,χ2=12.11,P=0.002)、(74%比40%和41%,χ2=11.49,P=0.003)、(94%比69%和60%,χ2=10.95,P=0.004)\],全组单纯手术与术后放疗的生存相似\[55%与77%(χ2=1.01,P=0.316)、61%与61%(χ2=0.12,P=0.729)、72%与85%(χ2=0.27,P=0.601)\],68例根治术 ±放疗中,单纯手术(12例)与术后放疗(56例)生存也相似\[82%与89%(χ2=0.31,P=0.576)、72%与81%(χ2=0.05,P=0.819)、89%与95%(χ2=0.05,P=0.825)\]。结论 Ⅲ期胸腺瘤首选根治性手术,疗效优于姑息术和单纯活检者,应开展多中心临床随机研究以明确术后辅助放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肺腺癌患者不同样本EGFR基因检测结果的异同,以更精准地反映患者体内EGFR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Ⅲ~Ⅳ期经病理确诊为肺腺癌患者175例,175例均有血浆样本,其中119例同时有活检组织样本,12例同时有胸水沉渣细胞样本。采用突变扩增系统(ARMS)-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收集到的活检组织样本、胸水沉渣细胞样本和血液样本进行EGFR基因检测,分析不同类型样本间结果的差异,以及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联合检测的EGFR基因突变总阳性率较单纯血液样本阳性率提高了8.6%,较单纯组织样本提高了3.1%。EGFR突变在不同的性别(χ2=3.451,P=0.045)、肿瘤直径(χ2=8.911,P=0.002)、T分期(χ2=17.567,P=0.000)、淋巴结转移(χ2=18.511,P=0.000)、转移站数(χ2=3.341,P=0.047)和远处转移(χ2=10.874,P=0.001)组间的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Ⅱ、Ⅲ期结直肠癌(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术后复发或转移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云南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CRC患者15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Ⅱ、Ⅲ期),分析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50例患者有44例出现复发或转移。分化程度(χ2=9.554,P=0.002)、N分期(χ2=6.724,P=0.035)、CD45+CD3+2=6.194,P=0.045)、CIK细胞比率(χ2=5.624,P=0.018)与Ⅱ、Ⅲ期CRC患者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有关。Ⅱ期CRC患者术前外周血CD3+T细胞、CD8+T细胞比率低于Ⅲ期患者(P=0.019,P=0.012)。Cox回归分析显示,N分期、CA19-9是Ⅱ、Ⅲ期CRC患者术后复发或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 Ⅱ、Ⅲ期CRC患者的分化程度、N分期、免疫功能与术后复发或转移密切相关,联合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临床因素及口腔剂量体积参数与重度(≥3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OM)发生的关系,分析发生重度ROM的预测因素,为预防重度ROM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院头颈肿瘤科2020-01-01-2021-12-31收治的173例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鼻咽癌患者临床因素和口腔剂量体积参数与重度ROM的关系。结果 重度ROM的发生率为50.9%(88/17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χ2=7.985,P=0.005)、原发肿瘤体积≥55.28 cm32=8.787,P=0.003)、口腔剂量体积参数V20(t=-5.307,P<0.001)、V30(t=-5.549,P<0.001)、V40(t=-2.824,P=0.005)、V50(t=-2.444,P=0.016)、V60(t=-2.440,P=0.016)、V70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极年轻乳腺癌患者生育相关问题关注度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预后。 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9年1月经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诊治、年龄≤25岁且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50例极年轻乳腺癌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完成了生育问题和结果量表(FIS)。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社会人口统计学因素、肿瘤因素与生育相关问题关注度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患者生存分析,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影响极年轻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 结果50例极年轻乳腺癌患者中,36例患者与其主管医师在确诊后/治疗前未沟通生育相关问题,仅有14例患者在确诊后/治疗前沟通过;28例患者表示乳腺癌治疗后仍有生育愿望;11例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妊娠,占全部患者的22%(11/50),其中,有6例患者在未咨询医师的情况下,自行选择人工流产,其余5例患者均足月妊娠,新生儿健康。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确诊前生育状态是极年轻乳腺癌患者生育相关问题关注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OR=0.250, 95%CI: 0.070~0.897, P=0.033;多因素分析:OR=0.270,95%CI:0.048~0.901,P=0.035)。50例患者中共有9例(18%)患者复发或转移,其中,7例(14%)患者死亡,原因与乳腺癌直接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诊断延迟时间是极年轻乳腺癌患者DFS和OS的影响因素(χ2=8.857、6.928,P=0.003、0.008),病理类型是患者DFS的影响因素(χ2=4.824,P=0.028),但不是OS的影响因素(χ2=3.339,P=0.06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诊断延迟时间是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HR=13.121,95%CI:1.385~124.348,P=0.02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诊断延迟时间>3个月组与诊断延迟时间≤3个月组比较,患者的D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4,P=0.025),而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5,P=0.311)。 结论治疗前未生育的患者对生育相关问题关注度高。诊断延迟可能导致极年轻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变差,值得临床医师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分析原发性肛管癌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 2000—2011年本中心经治肛管癌患者3l例,鳞癌23例、腺癌8例。Ⅰ~Ⅲ期患者首程采用放疗为主治疗16例、手术为主治疗11例、化疗3例。结果 随访率为90%,随访时间满3年的样本数21例。全组3年总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76%、56%。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和T分期为OS预后因素(χ2=12.11,P=0.001和χ2=4.64,P=0.031),并与PFS有相关趋势(χ2=2.91,P=0.088和χ2=2.75,P=0.097)。Ⅰ~Ⅲ期鳞癌患者首程放疗为主与手术为主治疗的3年OS率和PFS率均相似(80%与80%,χ2=0.08,P=0.776和78%与67%,χ2=0.17,P=0.697)。放疗患者3级皮肤或黏膜急性不良反应为37%,晚期肛门感觉或功能异常为9%。结论 临床分期、T分期是影响肛管癌患者预后的最主要因素,同期放化疗应作为肛管鳞癌患者根治性治疗手段的首选疗法,应用调强放疗技术有利于患者按计划完成放疗并避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董文磊  程巧  甘露 《肿瘤学杂志》2023,29(3):198-202
[目的]探讨T2N0M0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及不同局部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收集了167例T2N0M0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其中101例患者接受乳房切除术,66例患者接受保乳手术和放疗,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和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55个月。乳房切除术组和保乳术+放疗组的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LRRFS)率分别为77.22%、93.90%(χ2=4.573,P=0.032),5年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69.30%、84.80%(χ2=3.981,P=0.046),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88.10%、89.40%(χ2=0.035,P=0.852)。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保乳术+放疗组患者疾病进展主要出现在术后前2年,而乳房切除术组患者疾...  相似文献   

20.
416例鼻咽癌调强放疗远期生存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的远期生存与影响因素。方法 本院2001—2009年采用IMRT技术治疗初程鼻咽癌患者 416例,鼻咽原发灶、阳性淋巴结的大体肿瘤体积处方剂量为 70~78 Gy,临床靶体积处方剂量为60 Gy,淋巴结阴性引流区处方剂量为 50~56 Gy。Ⅲ+Ⅳ期 333例中 187例接受以顺铂30 mg/m2每周1次为主的同期化疗。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法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率98.0%,随访超过 5年的 158例。影响总生存的因素有性别(χ2=4.59,P=0.03)、年龄(χ2=11.20,P=0.00)、T分期(χ2=19.40,P=0.00),N分期(χ2=18.00,P=0.00),T分期影响局部控制(χ2=34.80,P=0.00),T分期、N分期均影响无瘤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χ2=33.50、21.20,P=0.00、0.00和 χ2=11.90、14.60,P=0.01、0.01)。Ⅲ+Ⅳ期 333例中同期放化疗(187例)和单纯放疗(146例)的 5年局部控制率为82.2%和90.7%(χ2=1.72, P=0.19)、总生存率为70.2%和83.4%(χ2=1.42,P=0.23)、无瘤生存率为62.8%和73.2%(χ2=2.83,P=0.09)、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78.0%和83.2%(χ2=0.37,P=0.55)。结论 鼻咽癌IMRT取得较好疗效,但同期化疗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