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ICL植入术与全飞秒激光术矫正高度近视术AC/A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本院行手术矫正的高度近视患者42例(78眼),根据矫正手术的不同分为两组,将行全飞秒激光术的20例纳入对照组(39眼),将行ICL植入术的22例纳入研究组(39眼),通过术后随访,比较两组视觉质量、AC/A值.结果 研究组视觉质量指标UCVA、BCVA、有效性指数、安全性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AC/A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高度近视患者ICL植入术和全飞秒激光术均可纠正视觉质量,与全飞秒激光术相比,ICL植入术治疗效果更佳,视觉质量、AC/A、有效性系数等均更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和中央孔型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V4c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及高阶像差的变化特点.方法 收集于行近视矫正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后远期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患者62例(110只眼),应用统计学分析术前及术后检查结果,评估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远期疗效。结果术后4 a裸眼视力(UCVA)≥0.5和1.0分别有100只眼(90.91%)和67只眼(60.91%)。3只眼(4.84%)ICL表面有散在色素;1只眼(0.91%)术后1个月出现高眼压,经短期降眼压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术后1个月4只眼(3.64%)出现眩光,2只眼(1.82%)持续至末次随访;1只眼(0.91%)术后1个月出现干眼,经人工泪液治疗后痊愈;术后2~4 a 2只眼(1.82%)出现稳定的晶状体混浊。末次随访等效球面屈光度数与预期屈光度差别为±0.5 D和1.0 D的眼数分别为83只眼(75.45%)和103只眼(93.64%)。结论 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具有良好的远期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4.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可植入式接触镜矫正高度近视患者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可植入式接触镜(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表面麻醉下对18例(32眼)高度近视患者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ICL植入术,将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术后屈光度、眼压与术前屈光度、眼压进行对比。观察ICL在眼内的位置及有无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8例(32眼)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除两例(2眼)术后2?h出现一过性高眼压,1例(1眼)术后10?d出现眼压升高,经局部降眼压对症治疗及停用激素眼药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其余患者术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UBM显示:眼内ICL镜片与晶状体前表面有一定的间隙。随访期间,视力、屈光度、眼压稳定。无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及慢性色素膜炎等发生。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型ICL植入术安全可靠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7例(14只眼)高度近视患者行有晶状体眼ICL植入术.术后随访3-9个月,观察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内皮细胞计数等.结果:所有患者成功植入ICL,14只眼手术前后平均屈光度分别为(-14.52±-6.43)D,(-0.01±0.28)D;裸眼视力分别为0.08±0.06,0.6±0.3;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5±0.2,0.7±0.2;术后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均明显好于术前(P<0.05).术前平均眼压为(16.21±2.84)mmHg,术后平均眼压为(17.03±1.95)mmHg;内皮细胞计数术前为(3 028±289)个/mm2,术后为(2 912±2 51)个/mm2;前房深度术前平均为(3.69±0.31)mm,术后为(3.57±0.29)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L矫正高度近视近期临床效果有效、可靠,临床观察未发现手术并发症,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13):1011-1015
目的:探索可植入式隐形眼镜(implantablecollamerlense,ICL)联合经角膜上皮激光角膜切削术(laser keratectomy via corneal epithelium,Trans-PRK)治疗超高度近视患者的疗效及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density)的影响。方法:分析研究本院眼科2014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超高度近视患者,在接受ICL植入术后6个月仍残留近视并再次接受Trans-PRK治疗,病例数为30例52眼。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于术前、ICL植入术后6个月、Trans-PRK术后6个月观察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屈光度(dioptre,D)、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CL拱高(arch height)、前房容积(anterior chamber volume)、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以及角膜内皮细胞数变化情况,以此评价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ICL植入术后6个月、Trans-PRK术后6个月术眼UCVA、BCVA均明显高于术前(P=0.000),且Trans-PRK术后6个月术眼UCVA明显高于ICL植入术后6个月(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眼压增高的情况,术前、ICL植入术后6个月及Trans-PRK术后6个月术眼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ns-PRK术后6个月术眼ICL拱高稍低于ICL植入术后6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L植入术后6个月、Trans-PRK术后6个月术眼前房容积、前房深度均明显小于术前(P=0.000),且Trans-PRK术后6个月前房深度明显低于ICL植入术后6个月(P<0.05);ICL植入术后6个月术眼角膜内皮细胞数略少于术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PRK术后6个月角膜内皮细胞数较ICL植入术后6个月有所回升,接近术前水平。结论:Trans-PRK治疗可有效改善高度近视ICL植入术后残留近视患者眼球的屈光度,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影响小,显著提升视力水平,提升视力水平,达到预期手术效果,且操作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两种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37眼高度近视患者施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前房虹膜夹型的人工晶状体Verisyse(Artisan)植入9例17眼,后房型可折叠的人工晶状体Staar Visian ICL植入10例20眼。术前裸眼视力0.01~0.1,最佳矫正视力为0.4~1.0,近视平均屈光度为-(11.29±2.90)D,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331±347)个/mm~2,平均六角形细胞比例为(59.2±1.8)%。术后随访4~10个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术后裸眼视力为0.4~1.0,最佳矫正视力为0.5~1.0。随访结束时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210±506)个/mm~2,损失率中位数为5.2%;平均六角形细胞比例为(58.2±10.1)%,与术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球面等值屈光度均在预期屈光度士1.00D范围内。术后第1天,1眼前房虹膜夹型的人工晶状体植入者眼压升高,局部应用降眼压眼液后,恢复正常,其他眼术后随访期间眼压均维持正常。术后2例4眼出现夜间视力降低和眩光,其中前房型Verisyse(Artisan)和后房型Staar Visian ICL各1例2眼。结论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高度近视。手术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探讨后有晶体眼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CL)治疗高度近视及散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ICL治疗高度近视及散光患者10例19眼,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术后检查视力、眼压,角膜内皮记数等情况,并与术前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mo裸眼视力均≥0.5,均高于或等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出现高眼压5眼,其中有1眼术后瞳孔稍大,经降眼压治疗,3~4d后眼压均正常。[结论]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及散光效果确切,预测性好,手术安全。高度近视,尤其是超高度近视以及角膜薄不适合准分子激光矫正的患者是理想的治疗对象。  相似文献   

9.
杨文  马波  戴鹏飞  吴利安  邓瑾 《海南医学》2022,(17):2233-2236
目的 观察经角膜上皮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联合可植入式隐形眼镜(ICL)治疗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高度近视患者100例(120眼),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0,62眼)和对照组(n=50,58眼)。对照组患者给予ICL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Trans-PRK联合IC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角膜光密度、眼压、ICL拱高、前房容积、前房深度及角膜内皮细胞数变化,统计术后1个月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降低,且观察组为(0.22±0.01) logMAR,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32±0.05) logMAR,而裸眼视力及角膜光密度均升高,且观察组分别为(5.08±0.31) logMAR、21.67±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9±0.28) logMAR、19.01±2.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眼压及ICL拱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相似文献   

10.
廖荣丰  刘晓庆 《安徽医学》2013,34(11):1587-1590
目的比较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和Lasik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效果及术后视觉质量。方法收集在我科行Lasik术和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一年的高度近视患者。分为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组(ICL组,17例,34眼)和Lasik组(21例,35眼),随访1年,观察两组病例术后1年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对比敏感度及并发症,比较两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Lasik组有效性指数平均值为(93.32±15.69),ICL组为(104.78±18.73),ICL组明显优于Lasik组。Lasik组安全性指数平均值为(100.61±11.62),ICL组为(108.89±17.75),ICL组明显优于Lasik组。Lasik组术后明暗环境下对比敏感度在各个频段均较ICL组低,在白天空间频率段1.5cpd、3cpd、6cpd、12cpd和夜晚1.5cpd、3cp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矫正高度近视术后的安全性指数,有效性指数及对比敏感度优于Lasik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高度近视矫正方法,术后视觉质量优于Lasik。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ICL植入术矫正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屈光回退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漯河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屈光回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的裸眼视力与屈光度均优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2个月的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的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L植入术矫正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屈光回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矫正视力,恢复屈光度,并发症少,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云平台高度近视行ICL植入术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8月在我院屈光中心行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ICL植入术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基于云平台对患者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高度近视相关知识、认知、行为及IC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和探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屈光度为-7.1~-22.40 D的30例(52眼)高度近视的患者行有晶状体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屈光度数、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眼压等,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52例眼均成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屈光度为0.25~1.50 D之间,平均值为0.531±0.394 D.92.6%患者术后屈光度在预期1.0 D以内,有3例6眼术后早期眼压升高,经过积极治疗,3~5 d恢复正常.结论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是高度近视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9月—2022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207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高度近视将患者分为高度近视组和对照组,其中高度近视组104例(右104眼),对照组103例(右103眼)。两组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眼压、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前房角、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角膜散光、角膜曲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并发症。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显著改善(P<0.05),但高度近视组最佳矫正视力LogMAR值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未显著改变(P>0.05),但高度近视组黄斑中心凹厚度高度高改变量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高度近视组术后前房深度、前房角显著增高(P<0.05),对照组改变不明显(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六角细胞均显著改善,且术后高度近视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量角膜水平直径,比较其测量结果与传统规尺法的差异性,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双眼ICL植入术患者126例252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各126眼。对照组接受规尺法测量角膜水平直径并行ICL植入术,观察组接受UBM测量角膜水平直径并行ICL植入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和手术后1、3个月的眼科参数,包括裸眼视力、眼压、前房角、对比敏感度、高阶像差、残留屈光度(等值球径、球径、柱径)、安全指数、疗效指数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角膜水平直径明显增高(P<0.05);术前,两组患者3点与9点方向前房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3点与9点方向前房角均明显减少(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3点与9点方向前房角均明显减少(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眼压及高阶像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的裸眼视力明显增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  相似文献   

16.
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胶原性可植入性接触镜(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接受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142例,共269眼,根据术前等效球镜度(MRSE)将患者分为A(-6.00~-12.00D)、B(≥-12.00D)两组,平均MRSE为(-11.48±3.70)D.手术前后检查屈光度、裸眼视力(UCVA)、...  相似文献   

17.
郑洪玲  朱冉 《医学研究杂志》2023,52(1):168-171,110
目的 比较应用眼球自旋控制功能的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is,FS-LASI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术后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4~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70例(70眼),所有患者均只纳入右眼,根据患者选择的术式分为FS-LASIK组与SMILE组,每组各35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个月应用Pentacam AXL系统测量角膜前表面6mm区域的高阶像差。结果 术后1天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5.0的占比FS-LASIK组为94.30%(33眼),SMILE组为60.00%(21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7,P<0.01);两组术后1、3个月UCVA≥5.0的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LASIK组术后1天及术后1、3个月等效球镜度数均高于SMIL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1、3个月,除SMILE组水平彗差与术前无明显变化,余均较同组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3个月,两组垂直彗差及球差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结论FS-LASIK和SMILE术后垂直彗差、球差及总高阶像差均较术前增加,但应用眼球自旋控制功能的FS-LASIK垂直彗差的绝对值低于SMILE,而球差高于SMILE。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后巩膜加固术(posterior scleral reinforcement,PSR)后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术与单纯ICL植入术矫正成人高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眼轴变化。方法 本研究纳入PSR+ICL植入术者10人20眼,单纯ICL植入术者11人22眼。检查项目包括视力、验光度数、眼轴长度、角膜曲率K值及眼底情况。结果 PSR+ICL组平均随访(3.37±1.35)年,单纯ICL组平均随访(3.58±2.33)年。术后1周及最后一次随访时,PSR+ICL组的安全性指数分别为1.69±0.52和1.80±0.69,有效性指数分别为1.34±0.47和1.22±0.54;单纯ICL组安全性指数分别为1.39±0.32和1.45±0.36,有效性指数分别为1.05±0.33和0.95±0.36。PSR+ICL组术前的等效球镜为(-17.11±2.91)D,术后1周降至(-0.91±1.24)D,最后一次随访时降至(-1.53±1.29)D,每年近视平均加深(-0.191±0.41)D;单纯ICL组的等效球镜从术前的(-17.38±4.68)D降至术后1个月的(-1.15±2.57)D和3年后的(-1.91±2.53)D,每年近视平均加深(-0.261±0.27)D。PSR+ICL组和单纯ICL组的眼轴每年平均增长分别为(0.045±0.11)mm和(0.103±0.0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和P<0.001),两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39)。单纯ICL组术后2人2眼黄斑出血。结论 PSR+ICL植入术矫正成人高度近视安全有效且相对稳定,PSR可能延缓眼轴增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 V4c)矫正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方法 共纳入58例111只眼高度近视患者,术前检查包括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球镜(SE)和柱镜(CE)、对比敏感度、眼压等.其中41例75只眼植入ICL V4c人工晶体(ICL组),21例36只眼植入散光型TICL V4c人工晶体(TICL组).随访3个月,观察项目同术前,并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ICL组UCVA≥1.0占58.67%,61只眼(95.31%)UCVA≥术前BCVA,平均SE为(-0.26±1.16)D,术眼屈光度在±0.50 D者达66.67% (50只眼),安全指数(术后与术前BCVA比值)和疗效指数(术后UCVA与术前BCVA比值)分别为1.37和1.31.TICL组UCVA≥1.0占86.11%,32只眼(96.97%)的UCVA均≥术前BCVA.术后平均SE和CE分别为(0.08±0.84)D和(-0.34±0.54)D,术眼SE在±0.50 D达63.89%(23只眼),CE在±0.50D达66.67%(24只眼),安全指数和疗效指数分别为1.32和1.30.两组患者术后对比敏感度在各空间频率的明视及暗视条件下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手术前后眼压无明显变化.结论 高度近视患者植入ICL V4c后视觉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该手术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植入不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对眼底黄斑结构的影响。方法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68例(78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根据植入的人工晶状体不同分为三组:Bigbag组28眼、MA60MA组26眼和PMMA组24眼。观察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术后第1周、1个月、3个月黄斑厚度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所有手术眼术后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均有不同程度提高,Bigbag组术后1周、1个月黄斑厚度显著小于M A60M A组和PM M 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三组黄斑厚度与术前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吸出联合针对近视眼设计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有效改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视力,对后囊膜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有利于眼内轴向空间结构的稳定,减轻手术对眼后段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