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脓毒性休克的关联。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7月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收治的113例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脓毒性休克分为脓毒症组(n=44)、脓毒性休克组(n=69)。患儿入院24 h内采用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第3代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RISMⅢ)评估病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HSP70-1基因190位点(G/C)、HSP70-2基因1267位点(A/G)多态性。结果 不同HSP70-2+1267 A/G基因型患儿PCIS评分、PRISMⅢ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CIS评分表现为AA型AG型>GG型(P<0.05);不同HSP70-1+190 G/C基因型患儿PCIS评分、PRISMⅢ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脓毒性休克组HSP70-2+1267位点AA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脓毒症组(P<0.05),GG基因型频率低于脓毒症组(P<0.0...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儿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血乳酸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及其与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郑州儿童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脓毒症患儿作为研究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并对脓毒症患儿进行小儿死亡危险因素(PRISMⅢ)及小儿危重病例(PCIS)评分,比较两组及脓毒症不同预后患儿外周血Treg、Th17、血乳酸及NLR水平差异;分析脓毒症患儿外周血Treg、Th17、血乳酸、NLR水平与PRISMⅢ评分及PCI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儿外周血Treg、Th17、血乳酸、NL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组患儿的外周血Treg、Th17、血乳酸、NLR检测值均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患儿PRISMⅢ评分高于存活组,PCIS评分低于存活组(P<0.05); Pearson线性分析结果,脓毒症患儿PRISMⅢ评分与Treg、Th17、血乳酸、NLR指标呈正相关关系(P<0.05),PCIS评分与上述指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脓毒症患儿外周血Treg、Th17、血乳酸、NLR升高,并且与患儿病情及预后结局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危重烧伤合并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危重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149例,分为SAE组46例与非SAE组103例,根据SAE组患者住院内28 d预后分为SAE死亡组16例和SAE存活组30例。检测患者转入ICU当天的血清IL-6、Ghrelin、NSE水平,并评估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SAE组的血清IL-6、NSE水平以及q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高于非SAE组(P<0.05),SAE组的血清Ghrelin水平以及GCS评分低于非SAE组(P<0.05)。死亡组的血清IL-6、NSE水平以及q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的血清Ghrelin水平以及GCS评分低于存活组(P<0.05)。血清IL-6水平与q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小儿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影响因素及脑电图(EEG)特征,为SAE的早期识别和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脓毒症患者38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SAE将患儿分为SAE组142例和非SAE组247例,通过查阅病历对两组患儿的病原菌分布、SAE影响因素及SAE患儿的EEG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AE组中有92例患儿血培养结果呈阳性,在非SAE组中有121例患儿血培养结果呈阳性,阳性率分别为64.79%和4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分别检出92株和121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的构成比均高于革兰阴性菌,SAE组检出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构成比高于非SAE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P)对小儿SEA具有一定影响,PCIS和血清白蛋白水平为保护因素,血清CRP为影响因素(P<0.05)。在SAE组患儿中,共有110例检出EEG异常,异常率为77.46%,主要表现以过多θ波和出现δ波为主。结论小儿SAE具有一定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及EEG特征,其发生风险与器官障碍程度、营养水平、免疫炎症状态有关,临床应对脓毒症患儿的SAE风险进行充分评价,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SAE的发生率、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改良快速序贯器官衰竭(qSOFA)评分对儿童脓毒症的快速诊断效能,评价其对感染儿童急诊分诊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于我院急诊儿科明确诊断为感染性疾病的1 19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改良qSOFA组(n=601)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组(n=596),分别采用改良qSOFA及SIRS评分进行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两种评分对儿童脓毒症的诊断效能。根据预后将明确诊断为脓毒症的102例患儿分为脏器支持组(n=18)和非脏器支持组(n=84),比较两组患儿改良qSOFA评分的差异。结果 改良qSOFA及SIRS评分预测儿童脓毒症患儿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8、0.951,敏感度分别为52.1%和94.4%,特异性为分别为88.6%和88.0%。脓毒症患儿中,脏器支持组与非脏器支持组的改良qSOFA评分分别为2(1.75,2)、1(1,1.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20,P<0.05)。结论 改良qSOFA评分在急诊儿科对感染患儿早期预测脓毒症的准确度欠佳;对于脓毒症患儿,改良qSOFA评分可...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脓毒症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探究血清维生素D与儿童脓毒症免疫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河北省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患儿63例作为脓毒症组,另选取同期住院的非脓毒症患儿53例作为非脓毒症组。测定两组患儿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析两组患儿血清维生素D的差异及脓毒症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免疫指标(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儿童脓毒症死亡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估危险因素对脓毒症患儿的预后价值。结果 (1)脓毒症组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于非脓毒症组(Z=-5.740,P<0.05)。(2)相关性分析显示脓毒症组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总T淋巴细胞(CD3+)、辅助T淋巴细胞(CD4+)、CD4+/CD8+呈正相关(r=0.308、0.264、0.272,P<0.05)。(3)单因素分析提示血清维生素D水平、PCIS评分、PSOFA评分、LAC及CD4+/CD8+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联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预测儿童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2019年江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脓毒症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行RDW检测,行APACHEⅡ评分。按患儿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指标与脓毒症患儿继发AKI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RDW、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患儿继发AKI的预测价值。结果 80例患儿中,共43例继发AKI(AKI组),37例未发生AKI(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AKI组RDW及APACHEⅡ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主要感染来源方面,因血液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发生脓毒症患儿继发AKI风险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OR=1.952)、APACHEⅡ评分(OR=2.284)、主要感染来源(OR=1.550)均是脓毒症患儿继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态测定喘憋性肺炎合并病毒感染性脓毒症患儿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判断患儿预后。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治疗的78例喘憋性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分为病毒感染组31例,细菌感染组22例,支原体感染组25例。同时选取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PCT水平。结果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患儿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PCT水平显著高于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均P<0.05);支原体感染组患儿PCT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均P<0.05)。极危重患儿PCT水平显著高于非危重和危重患儿(均P<0.05);危重患儿PCT水平显著高于非危重患儿(P<0.05)。存活患儿73例,死亡患儿5例。入院48 h和72 h时,存活患儿与死亡患儿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患儿PCT水平与PCI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CT水平与PCIS评分呈负相关(r=-0.411,P<0.05)。结论检测小儿喘憋性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的PCT水平可为病原体及病情判断提供依据,且动态监测有助于判断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药对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Sepsis 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ICU住院SAE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意识障碍昏迷评定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血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e enolase,NSE)、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观察治疗后患者死亡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GCS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为(14.23±1.36)分高于对照组(P=0.004),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21);两组患者NSE、IL-6、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1),且试验组NSE、IL-6、CRP分别为(8.55±1.62)ng/ml、(48.01±10.60)ng/L、(27.31±7.60)mg/L均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死亡患者5例少于对照组12例(P=0.017)。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药对于治疗SAE疗效较好,可降低炎症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动脉血乳酸(LAC)联合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水平对脓毒症儿童早期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于汕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脓毒症儿童153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非危重组(n=89)和危重组(n=64);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的73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儿童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指标,分析LAC和PA-aDO2与各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根据脓毒症患儿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n=52)和存活组(n=10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曲线拟合和阈值效应分析确定LAC和PA-aDO2水平的阈值效应;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二者及联合指标对脓毒症患儿死亡的预测效能。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影响因素建立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予以验证评价。结果 脓毒症患儿的LAC和PA-aD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P<0.05)。患儿的LAC水平与PA-aDO...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肺咳颗粒辅助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活化蛋白C(APC)和白介素1受体1型(IL-1R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杭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0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肺炎组,同期106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组,支原体肺炎儿童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小儿肺咳颗粒+阿奇霉素治疗)和对照组(阿奇霉素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APC和IL-1R1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X线炎症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5.190、4.470、3.421,均P<0.0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2.079,P<0.001)。肺炎组血清APC低于对照组(t=23.509,P<0.001),IL-1R1高于对照组(t=16.328,P<0.001)。治疗后,两组血清APC水平高于治疗前(t=17.412、14.018,均P<0.001);观察组血清APC水平高于对照组(t=4.826,P<0.001);两组血清IL-1R1低于治疗前(t=14.736、9.738,均P<0.001),观察组血清IL-1R1水平低于对照组(t=16.231,P<0.001)。儿童支气管肺炎患者血清APC和IL-1R1水平呈负相关(r=-0.672,P<0.001)。结论小儿肺咳颗粒辅助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显著,其可能与小儿肺咳颗粒可升高血清APC水平,降低血清IL-1R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热性惊厥(FS)患儿的临床特征,建立危险评分计算公式,评估其预测小儿FS后认知功能下降的效能。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4月在杭州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并诊断为FS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通过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IV)评价FS后的患儿的认知功能,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下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收集患儿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危险评分计算公式。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独立危险评分对小儿FS后认知功能下降的预测效能。结果 BMI(OR=1.31,95%CI[0.92,1.78],P<0.05)、FS惊厥持续时间≥15 min(OR=1.60,95%CI[1.28,1.93],P<0.05)、FS时体温>40℃(OR=1.33,95%CI[1.05,2.02],P<0.05)、长程EEG异常(OR=0.62,95%CI[0.48,1.17],P<0.05)是小儿FS后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评分=1.25+0.56×BMI+0.13×FS持续时间+0.21×FS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脓毒症患者外周血miR-326、miR-370-3p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94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组,同时募集同期体检健康者45名为对照组,脓毒症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无休克组(n=62)和休克组(n=32),根据治疗28 d转归情况分为存活患者(n=70)和死亡患者(n=2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外周血miR-326、miR-370-3p的表达,比较各组患者miR-326、miR-370-3p表达。结果脓毒症患者心率(HR)、外周血miR-326、miR-370-3p分别为(116.52±10.48)次/min、3.41±0.59、2.45±0.47高于对照组(P<0.001),miR-326、miR-370-3p单独及联合诊断脓毒症的AUC分别为0.822(95%CI:0.746~0.899)、0.784(95%CI:0.694~0.875)、0.881(95%CI:0.822~0.940)。无休克组HR、外周血miR-326、miR-370-3p、PCT、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分别为(114.26±12.52)次/min、3.19±0.47、2.23±0.54、(21.45±4.89)ng/L、(17.84±2.45)分及(6.71±0.84)分低于休克组(P<0.001),存活患者外周血miR-326、miR-370-3p、PCT、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分别为2.95±0.42、2.11±0.38、(24.58±3.76)ng/L、(16.27±3.68)分及(6.23±0.95)分低于死亡组(P<0.001);脓毒症患者外周血miR-326、miR-370-3p分别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正相关(P<0.001)。结论 miR-326、miR-370-3p在脓毒症患者异常升高,可能作为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并与患者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水通道蛋白-5(AQP5)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易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20年11月于医院收治的10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脓毒症组,另外选取80例同期医院普通感染患者作为非脓毒症组,提取两组患者DNA,经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及测序技术检测AQP5基因多态性,分析各位点多态性与脓毒症易感性、预后的关系,采用Logistic分析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脓毒症组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PCT水平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rs3736309、rs296759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QP5rs3736309、rs29675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感染无相关性;存活组与死亡组年龄、是否脓毒症休克、APACHEⅡ评分、病情程度、rs296759位点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OR=1.650)、APACHEⅡ评分≥15分(OR=1.533)、rs296759基因型(CC)(OR=1.608)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凝血纤溶功能指标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5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脓毒症组(n=32)、严重脓毒症组(n=28)和脓毒症休克组(n=20),均给予抗凝治疗,并根据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n=55)和死亡组(n=25)。检测凝血纤溶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和RB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T、D-D、AT-Ⅲ、PC、RBP水平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APTT、PT、TT、D-D、PAI-1高于对照组,FIB、AT-Ⅲ、PC、R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脓毒症休克组APTT、PT、TT、D-D、PAI-1高于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FIB、AT-Ⅲ、PC、RBP低于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重症肺炎患者凝血功能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关联关系。方法 对2019年1月-2021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118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研究,依据其是否发生DVT将其分为DVT组(n=74)和非DVT组(n=44),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部分临床指标对重症肺炎患者DVT发生的诊断价值。结果 非DVT组与DVT组患者吸烟、接受抗凝治疗、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卧床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GCS评分、FIB、APTT、PLT、接受抗凝治疗等5项指标联合应用对重症肺炎患者DVT发生均有较佳的诊断评估价值(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ROC-AUC)(0.95CI)为:0.891(0.800~0.956)。结论入院时GCS评分、FIB、APTT、PLT、接受抗凝治疗与重症肺炎患者DVT发生密切关联,5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 PAR)、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受体-1(IL-IR1)及活性蛋白C(APC)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确诊的脓毒症患儿90例(脓毒症组)、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37例(NISIRS组)、同期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时间2014年1月-2017年2月。检测并比较3组的s TREM-1、su PAR、Cor、IL-IR1及APC的水平,并分析其与不同病情脓毒症患儿的关系。结果脓毒症组患儿血清s TREM-1、su PAR、Cor、IL-IR1及APC水平均高于NISIRS组和对照组(P0.05),NISIRS组血清s TREM-1、su PAR、Cor、IL-IR1及AP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脓毒症休克组患儿血清s TREM-1、su PAR、Cor、IL-IR1、APC水平及PCIS评分均高于一般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P0.05),严重脓毒症组的血清s TREM-1、su PAR、Cor、IL-IR1、APC水平及小儿危重症评分(PCIS)均显著的高于一般脓毒症组(P0.05);脓毒症休克组患儿的血清s TREM-1、su PAR、Cor、IL-IR1及APC水平与PCIS评分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脓毒症患儿的s TREM-1、su PAR、Cor、IL-IR1及APC的水平较健康儿童、SIRS患儿均显著升高,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脓毒症患儿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确诊为脓毒症的患儿的病例资料,根据RIFLE标准将纳入研究的51例脓毒症患儿分为AKI组及非AKI组,比较组间一般资料及入院时0 h、入院后24 h及48 h的Cr及NGAL水平,并根据受试者特征曲线判断NGAL的诊断性能。结果 AKI组(n=28)及非AKI组(n=23)患儿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后48 h时AKI组的Cr高于非AKI组(P=0.018);入院后24 h及48 h时AKI组NGAL高于非AKI组(P0.05);AKI组内48 h时的Cr高于24 h及0 h(P0.05);AKI组24 h及48 h时NGAL水平高于0 h水平(P=0.001);入院后24 h时NGAL鉴别AKI组及非AKI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7.5%、80.3%、84.3%,最佳阈值为162.2ng/L,曲线下面积为0.832。结论入院后24 h时的NGAL水平对于鉴别AKI组及非AKI组具有较好的诊断性能,其诊断时间早于血清Cr,可作为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Ang)2、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与儿童脓毒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儿童脓毒症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浙江大学金华医院儿科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64例发热患儿为研究对象,其年龄为1个月至12岁。根据患儿是否罹患脓毒症及脓毒症分级标准,将其分为3组:A组(n=22,脓毒症患儿),B组(n=24,感染不伴SIRS的的非脓毒症患儿)、C组(n=18,严重脓毒症患儿)。选择同期于浙江大学金华医院儿童保健科进行体检的21例健康受试儿作为对照,纳入对照组,其年龄为3个月至12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4组受试儿血清Ang-2、IL-6、TNF-α水平。绘制4组受试儿血清Ang-2水平诊断严重脓毒症患儿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ROC-AUC),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确定血清Ang-2水平诊断严重脓毒症患儿的最佳临界值,同时计算其敏感度和特异度。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对4组受试儿血清Ang-2水平分别与其血清IL-6、TNF-α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与所有受试儿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4组受试儿年龄、性别构成比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4组受试儿血清Ang-2、TNF-α和IL-6水平分别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61.24、33.82、28.00,P均<0.001)。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C组受试儿血清Ang-2、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B组和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清Ang-2水平:LSD-t=-5.35、-15.98、25.31,P均<0.001;血清TNF-α水平:LSD-t=-2.24、P=0.030,LSD-t=-4.91、P<0.001,LSD-t=8.59、P均<0.001);C组受试儿血清IL-6水平分别显著高于B组和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t=-4.93、8.50,P均<0.001)。③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4组受试儿血清Ang-2水平诊断严重脓毒症患儿的ROC-AUC为0.998(95%CI:0.946~1.000,P<0.001)。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血清Ang-2水平诊断严重脓毒症患儿的最佳临界值为163.4 ng/L,此时其诊断严重脓毒症患儿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98.5%。④4组受试儿中,其血清Ang-2水平分别与血清IL-6、TNF-α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06、0.556,P均<0.001)。 结论血清Ang-2水平随着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增高,可用于辅助判断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血清IL-6、TNF-α水平与血清Ang-2水平具有相关性,可以协助临床诊断脓毒症患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第三代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III score, PRISM III)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eonatal critical illness score, NCIS)在预测危重新生儿死亡风险方面的优越性, 探讨更适合我国NICU应用的评分系统。方法 对2013年1-6月入住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的135例患儿同时采用NCIS和PRISM III两种评分系统进行评分, 根据评分将入组病例分为极危重、危重、非危重3组, 分别对各组病死率进行比较, 并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 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AUC), 以观察两种评分系统在预测危重新生儿死亡风险的优越性。结果 NCIS评分与PRISM III评分非危重组、危重组与极危重组组间病死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评分对应组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UC:NCIS评分0.900, PRISM III评分0.909。结论 NCIS评分与PRISM III评分均能准确预测新生儿死亡风险, PRISM III评分在我国完全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