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卫氏并殖吸虫童虫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从锯齿华溪蟹分离卫氏并殖吸虫囊蚴, 以每鼠80~150 个囊蚴感染小鼠和大鼠, 分别于感染后10~30 d 和80~580 d 分期解剖小鼠和大鼠, 检查虫体。观察童虫的寿命、在死亡宿主或5~8 ℃生理盐水中, 存活的时间及对新宿主的侵袭力。结果: 童虫的寿命较长, 大鼠于感染囊蚴580 d 死亡后检出的童虫仍可转种其它大鼠; 同样, 小鼠体内的童虫也可转种其它小鼠, 童虫寿命不受某一个体宿主寿命限制。在转续宿主间转换, 可延长童虫的寿命, 并保持其活力和侵袭力。死亡小鼠体内的童虫及低温保存的童虫, 仍有较强的活力与侵袭力。结论: 童虫具有较强的活力与侵袭力, 为卫氏并殖吸虫的感染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卫氏并殖吸虫童虫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从锯齿华溪蟹分离卫氏并殖吸虫囊蚴, 以每鼠80~150 个囊蚴感染小鼠和大鼠, 分别于感染后10~30 d 和80~580 d 分期解剖小鼠和大鼠, 检查虫体。观察童虫的寿命、在死亡宿主或5~8 ℃生理盐水中, 存活的时间及对新宿主的侵袭力。结果: 童虫的寿命较长, 大鼠于感染囊蚴580 d 死亡后检出的童虫仍可转种其它大鼠; 同样, 小鼠体内的童虫也可转种其它小鼠, 童虫寿命不受某一个体宿主寿命限制。在转续宿主间转换, 可延长童虫的寿命, 并保持其活力和侵袭力。死亡小鼠体内的童虫及低温保存的童虫, 仍有较强的活力与侵袭力。结论: 童虫具有较强的活力与侵袭力, 为卫氏并殖吸虫的感染期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未成熟虫卵作为诊断抗原的效果,从104条卫氏并殖吸虫中取得约百万虫卵制成盐水浸液,即成卫氏并殖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Pw SEA),以其及卫氏并殖吸虫十二周龄的成虫全虫浸液(PwWWE),对实验感染并殖吸虫病的病犬进行微量ELISA检测,观察了IgG及IgM抗体的水平,并用盘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析了Pw SEA的蛋白组成。结果发现,抗Pw SEA的特异IgG抗体于实验感染后8周开始上升,直至观察的13周仍处于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分别以二倍体型(2n)、三倍体型(3n)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滞育童虫人工感染小鼠。结果少数两型囊蚴、滞育童虫在小鼠体内均可发育为大型童虫,但3n囊蚴及滞育童虫发育为大型童虫的百分比都明显高于2n。说明小鼠为两型卫氏并殖吸虫非适宜宿主,但3n较2n卫氏并殖吸虫更适宜。  相似文献   

5.
三氯苯达唑治疗家犬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观察三氯苯达唑治疗家犬卫氏并殖吸虫病的疗效。方法 :腹腔内注射感染囊蚴10 0个 /犬, 共 6只。感染后 170 d,治疗组 3犬口服三氯苯达唑 10 0 mg/ kg· d× 2 d。治后逐日粪检以 Stoll法计数虫卵。治后 38d解剖观察犬肺部虫囊和虫体情况 ,并作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感染后60 d6只犬粪便中均发现卫氏并殖吸虫虫卵。治疗后 7— 14d,治疗组犬粪便中并殖吸虫卵阴转。对照组犬双肺虫囊数分别为 18、24 和 2 4个 ,检获并殖吸虫成虫分别为 38、51和 4 2个 ;治疗组犬双肺虫囊数分别为 10、7和 4个 ,仅在 1犬中发现 2条较小的成虫 ,其余 2犬未检获并殖吸虫 ,减虫率平均为 98.5%。结论 :三氯苯达唑对卫氏并殖吸虫 有良好杀虫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了实验感染大鼠体内卫氏并殖吸虫童虫皮层表面炎性反应的超微结构特征。其后尾蚴取自日本西部对马岛的日本绒螯蟹(Eriocheir japonicus)。取12只SD大鼠经口感染100或200个后尾蚴,于感染后第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广州北郊并殖吸虫流行分布状况。方法采集调查点山溪中螺蛳1,216只,溪蟹39只,收集当地村庄猫、犬粪便各3份。检查并殖吸虫尾蚴、囊蚴和虫卵。解剖虫卵检查阳性猫、犬,查找并殖吸虫成虫。结果螺蛳感染率为0.32‰(4/1,210)。螺种为放逸短沟蜷。蟹体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100%(35/35)。感染度:2~1,050个囊蚴/只蟹,2~30.75个囊蚴/g蟹。部分蟹体同时感染二倍体、三倍体两型囊蚴。蟹种为平和华溪蟹。猫、犬粪便各有1份检出并殖吸虫卵,感染率为33.33%(2/6)。解剖虫卵检查阳性猫、犬,检获卫氏并殖吸虫成虫15条。结论首次发现广州北郊从化良口存在严重卫氏并殖吸虫流行,为超高度疫源地(I级)。鉴于卫氏并殖吸虫是我国主要致病并殖吸虫,该疫源地处于从化和广州主要饮用水源的流溪河源头,具有导致流溪河流域人群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的潜在危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卫氏并殖吸虫在不适宜宿主体内以童虫形式长期滞留在肌肉组织内,难以发现,所以诊断常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抗体。但由于童虫太小人们无法获得足够抗原,因而常用成虫抗原代替。本文评价了成虫抗原检测感染大鼠抗童虫抗体的价值,分析与鼠抗血清反应的成虫抗原特性以及抗原在虫体上的定位。实验动物家猫和Wistar大鼠每只分别经口感染20个和10个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并分别在感染后140天和70天从心脏取血,血清保存于-80℃,自感染38天起每天粪中查卵,最后解剖动物检出虫体。成虫抗原制作按Yokogawa(1956)法,用Yokogawa等(1983)ELISA技术检测血清抗体浓度,用SDSPAGE和免疫印渍技术分析与血清反应的抗  相似文献   

9.
青蒿琥酯对卫氏并殖吸虫童虫体内外杀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卫氏并殖吸虫童虫的杀虫效果。方法卫氏并殖吸虫囊蚴腹腔注射法感染大鼠,10d后按不同剂量服用青蒿琥酯,首次剂量加倍,连用6d。30d后剖解大鼠,观察青蒿琥酯减虫率;并与吡喹酮作比较;正常对照组童虫做体外培养,观察童虫在药液中的活动情况。结果服药后,青蒿琥酯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吡喹酮组及对照组童虫检出率分别为26.1%、16.9%、15.9%、2.25%、83.6%,童虫重量减轻,体形减小(P<0.05);体外培养,病理组织切片表明:用药组童虫体棘都有改变。结论青蒿琥酯对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有一定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10.
家猪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后尾蚴、成虫分别感染8只温州杂交种白猪,以犬为对照。结果:猪经口感染囊蚴30~107天后或臀部注射后尾蚴16天后解剖,均在腰、背、腹部骨骼肌中找到比后尾蚴略大的童虫,大小相似,部分童虫排泄囊中见屈光颗粒;成虫接种在猪腹壁皮下及腹腔,未见成虫移行至胸腔,而且均重度萎缩或死亡;接种在猪胸腔的成虫经45天后,部分进入肺内成双虫囊,少数恢复产卵。实验结果说明温州杂交种白猪应考虑为浙江卫氏并殖吸虫的转续宿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三平正与卫氏并殖吸虫对小鼠寄生适宜性,为并殖吸虫病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解剖浙江华溪蟹,分离囊蚴,人工感染小鼠。结果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回收率明显低于三平正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为滞育童虫、三平正并殖吸虫为大型童虫。结论小鼠为二种并殖吸虫非适宜宿主,但三平正并殖较卫氏并殖更适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西安市长安县的肺吸虫病病原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患者居住地区,查见有锯齿华溪蟹及陕西华溪蟹两种,前者为优势种。观察并测量自然感染的并殖吸虫囊蚴、脱囊后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的形态和大小,同时,观察并测量人工感染家犬45天、90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目的 对福建省政和县东部并殖吸虫虫种、 宿主种类及其感染率进行调查, 以确定当地并殖吸虫病疫源地。方 方 法 法 采集政和县当地淡水螺、 蟹及野猫粪便, 检查螺体内并殖吸虫尾蚴、 蟹体内囊蚴和野猫粪便中的虫卵。结果 结果 共检 查1 035只放逸短沟蜷和4 890只建瓯拟小豆螺; 仅在建瓯拟小豆螺体内发现并殖吸虫尾蚴, 其感染率为 0.10% (5/4 890)。检查政和博特溪蟹34只, 其中29只感染斯氏并殖吸虫囊蚴, 感染率为85.29%, 每只蟹及每克蟹组织平均囊 蚴数分别为3.85个和0.62个; 检查福建华溪蟹36只, 其中14只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囊蚴, 感染率为38.89%, 每只蟹及每克 蟹组织平均囊蚴数分别为6.43个和0.03个。2份野猫粪便中有1份检获并殖吸虫虫卵。结论 结论 福建省政和县东部存在 由斯氏并殖吸虫和卫氏并殖吸虫引发的中、 高度疫源地。  相似文献   

14.
卫氏并殖吸虫囊蚴经腹腔感染大鼠后,96.7%的吸虫寄生于肌肉内,其中绝大多数(99%)停滞于童虫阶段,极少数虫体(1%)游离于肝脏或胸腔,并能发育为成虫而产卵。吡喹酮治疗感染的大鼠,总剂量为240mg/kg,两日分服,可杀死大部分童虫,证明吡喹酮对卫氏并殖吸虫量虫有明显的杀虫作用。  相似文献   

15.
1981年7~8月,根据有关卫生部门提供的病例线索,我们在鄂西北山区的房县进行了并殖吸虫病原的调查研究。结果在该县的巨峪等公社的溪蟹体内,发现了并殖吸虫囊蚴;经人工感染家犬后,定期解剖,检获成虫及虫卵。然后将成虫、虫卵、囊蚴及后尾蚴分别制成玻片标本,进行测量和摄影等形态学观察。  相似文献   

16.
并殖吸虫尾蚴人工感染家狗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福建省闽侯县及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捕捉的放逸短沟蜷体内发现的并殖吸虫尾蚴,分别经口及腹腔注射感染1、2号家狗后检获成虫与童虫。除在2号狗所检及的成虫与童虫中各择1只作扫描电镜观察外,余均制作染色标本鉴定。从1号狗体内检获卫氏并殖吸虫;2号狗体内检获三平正并殖吸虫。实验结果提示,在疫区内饮生水感染肺吸虫者可能系吞食并殖吸虫尾蚴所致。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以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适宜和非适宜宿主,观察感染后的抗体动态变化情况。 方法  从安徽省休宁县采集溪蟹捣碎并收集囊蚴,以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适宜宿主犬和非适宜宿主大鼠,收集感染后 0 ~ 16 周血清;以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为探针,建立 ELISA 方法检测不同宿主感染后的血 清抗体。 结果 检测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动物的血清,均有抗体出现。 其中感染犬 3 周可检测抗体阳性,抗体水平达高峰的时间最早为 5 周;感染大鼠 1 周检出抗体阳性,2 ~ 3 周抗体水平达到高峰,至 8 周时抗体水平降低并维持在平衡状态。 结论 不同宿主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后抗体变化有区别,在非适宜宿主体内短期抗体水平下降较快且维持在弱阳性水平。  相似文献   

18.
应用卫氏并殖吸虫两种类型(二倍体型和三倍体型)囊蚴和虫卵判别方程及临界值分析永嘉溪蟹体内卫氏并殖吸虫大型囊蚴及由其感染犬发育为成虫所产的虫卵,呈现本应属一种类型的卫氏并殖吸虫囊蚴、虫卵、成虫却得分别归入两种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19.
肺吸虫病是由并殖吸虫感染引起的世界性食源性传染病, 中国肺吸虫病的病原体有斯氏并殖吸虫和卫氏并殖吸虫。嗜酸性粒细胞(EOS)升高和含EOS的肺吸虫病"积分诊断量表"对诊断斯氏并殖吸虫感染具有重要价值, 而对诊断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的价值有待证实。斯氏并殖吸虫在人体以童虫形式存在, 不能采用寻找虫卵的诊断方法。并殖吸虫抗原皮试和(或)抗体检测对病原学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云南易门县并殖吸虫调查和形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并殖吸虫调查和实验观察,证实了云南有斯氏狸殖吸虫存在,并对该虫种的囊蚴、后尾蚴、童虫、成虫、虫卵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目前在云南较确切地能使人致病的并殖吸虫种类有斯氏狸殖吸虫和异盘并殖吸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