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酸相关性疾病(ARD)是一类与胃酸分泌相关的疾病。抑酸治疗能够显著改善ARD患者的临床疗效, 但治疗不同ARD的抑酸标准有所不同。质子泵抑制剂(PPI)和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作为临床常用的抑酸药物, 已获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用于治疗ARD。本文就抑酸对ARD治疗的重要性, 常见ARD的抑酸标准, 以及PPI和P-CAB的抑酸效果及其在ARD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论述, 旨在为临床治疗ARD时选用抑酸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酸相关疾病(ARD)。该病的发病机制复杂,致病因素繁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质子泵抑制剂(PPI)的问世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ARD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较有效的抑酸药物。PPI是通过抑制H+、K+-ATPase来阻断胃酸分泌的一类化合物,分为不可逆型PPI和可逆型PPI,又名ATP拮抗型和K+拮抗型,后者较前者有更多优势。目前使用的PPI都有抑酸时间尚不理想、存在夜间酸突破(NAB)、长期应用有潜在不良反应等不足。一些新型PPI正在研发中。该文就PPI在GERD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质子泵和质子泵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胃壁细胞H^ ,K^+-ATP酶是一种质子泵,能特异性地将H^ 泵入胃腔,形成胃内高酸状态。质子泵抑制剂(PPI)为苯丙咪唑替代物,在体内转化为活性物质--次磺酰胺,后者与H^ ,K^ -ATP酶共价结合,从而抑制该酶活性,抑制胃酸分泌,是治疗各种酸相关性疾病的首选药物。旧一代PPI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的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大,与其他药物作用明显,起效时间慢,而新一代PPI如雷贝拉唑、伊索美拉唑起效快,抑酸效果更好,尤其在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方面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改变生活方式、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对于药物疗效不理想的患者可行外科手术治疗。目前PPI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其临床疗效有时并不令人满意,且不良反应较多。伏诺拉生于2015年在日本首先上市,由于其具有优异的抑酸效能、良好的药代动力学和较高的安全性,因此逐渐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该文就伏诺拉生治疗GERD相较于传统PPI的优势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胰腺病学》2011,(1):63-63
尊敬的_______医生: 酸相关性疾病(消化性溃疡、应激性黏膜病变、胃食管反流病、胰腺炎等)仍然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尽管质子泵抑制剂(PPI)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得酸相关性疾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但是合理使用PPI依旧是值得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为抑酸剂(质子泵抑制剂,PPI)。对于依从性较差及症状持续患者来说,抗反流手术腹腔镜下Nissen胃底折叠术(laparoscopic Nissen fundoplication,LNF)是另一种替代疗法。尽管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已明确,但在美国过去10年的手术量明显下降,可能与其术后长期存在腹胀、吞咽困难、腹泻、胃排空延迟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伏诺拉生是一种新型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与PPI相比,其抑酸效果更好,2015年日本批准其用于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研究显示,伏诺拉生方案根除Hp的疗效与PPI方案相当或Hp根除率更高,且具有良好的机体耐受性。该文就伏诺拉生方案在Hp根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以及其对肠道菌群和13C呼气试验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选择Hp根除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酸相关性疾病(消化性溃疡、应激性黏膜病变、胃食管反流病、胰腺炎等)仍然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尽管质子泵抑制剂(PPI)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得酸相关性疾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但是合理使用PPI依旧是值得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广各类酸相关性疾病诊治指南,发掘PPI针剂临床应用的新领域,让更多的临床医生合理应用PPI针剂,《中华内科杂志》在2010年举办了“首届全国PPI针剂临床应用病例征集”活动。  相似文献   

9.
莫非浩  刘达云  吴曙粤 《内科》2008,3(4):586-589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tor,PPI)自1989年问世以来,对消化系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产生突破性的历史意义,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治疗酸相关性疾病最有效的药物。随着PPI的广泛普及使用,近年来发现部分患者,尤其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在服用PPI治疗时症状仍得不到很好的控制。1998年Peghird等学者通过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4h pH监测得出结果示,  相似文献   

10.
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治疗目前主要是依靠抑酸剂和胃动力药物控制症状,但部分病例反复发作、无法停药,甚至少数患者经药物治疗症状无法缓解。对于严重或顽固的GERD以往需外科或腹腔镜下手术治疗,但存在创伤大,术后难以修复及部分病例效果不满意等诸多难题。近些年来,国内外开始在内镜下治疗GERD,初步显示出操作方便、创伤较小、安全性及疗效较好的效果。本文对近几年的GERD内镜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治疗首选药物,但调查显示48%~63%的患者抑酸治疗后仍有症状[1],且长期使用会出现诸多副反应。因此,预测哪些患者抑酸治疗有效,对于指导临床治疗、节省花费及减少药物副反应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富马酸伏诺拉生(Vonoprazan, TAK-438)是临床应用中引入的第二种P-CABs药物,于2020年12月28日纳入我国医保,作为第二代P-CABs药物,伏诺拉生具有独特的吡咯衍类结构,其碱性pKa为9.06的特性,促使其能在酸性环境(如胃壁细胞的细胞内小管)中高水平积累,显示出了更强的抑酸作用。除此之外,起效快、抑酸效果持续时间长、结合可逆等方面优势较传统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s)药物展示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伏诺拉生已被证实可以用于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H.pylori的根除以及ESD术后延迟出血等疾病。本文拟对伏诺拉生的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抑酸深度与酸相关性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酸相关性疾病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食管反流病(GERD)、应激性溃疡、卓艾综合征及一部分慢性胃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其中溃疡病(包括应激性溃疡)、GERD和卓艾综合征的发病与胃酸攻击绝对相关,故治疗上疗效与抑酸强度呈正相关.而慢性胃炎和FD因其病因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其抑酸在治疗上的地位及作用无肯定结论.  相似文献   

14.
抑酸剂治疗酸相关疾病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消化性溃疡病(PUD)及胃食管反流病(GERD)等酸相关疾病临床上发病率较高,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及社会进步影响较大的常见多发病.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溃疡愈合和阻止潜在的远期并发症.治疗关键在于抑酸治疗,治疗效果取决于胃酸抑制的程度、每天胃酸抑制时间和抑酸治疗的疗程.研究证实:pH值提高到3或以上,可以加速消化性溃疡(PU)的愈合.pH值提高到4以上,可以加速GERD的治愈.但单纯pH>3~4并不能提高治愈率.pH控制时间是关键,连续4周每天胃液pH>3维持16~18 h能加速十二指肠溃疡(DU)愈合,如果pH>4维持17~18 h,预期愈合率达到100%.而胃液pH>3的时间小于全天的25%,则愈合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5.
我国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GERD病因较多,发病的机制复杂,发病机制尚未清楚。抑酸治疗是治理GERD的最佳途径,质子泵抑制剂被用于GERD的常规治疗,但仍有一部分的患者对其疗效欠佳。近年来,炎症因子(ICs)和氧化应激(OS)在食管黏膜损伤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ICs及OS为靶向的新型药物治疗,对抑酸药物疗效欠佳的GERD患者带来希望,也为其诊断和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本文对以上方面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联合盐酸伊托必利(itopride hydrochloride,ITO)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疗效,并评价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 经内镜、24 h食管pH测定或PPI试验确诊的GERD患者93例,按治疗方案随机分为PPI联合ITO治疗组及PPI单药治疗组,PPI联合ITO治疗组:糜烂性食管炎(EE)16例,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21例,Barrett食管(BE)14例,共51例;PPI单药治疗组:EE 14例,NERD 16例,BE 12例,共42例.采用前瞻性、随访对照研究,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24周后进行GerdQ评分及内镜检查.结果 8周初始治疗后,两组内的3个亚型患者Gerd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周后两组内EE及BE患者GerdQ评分较8周时进一步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及24周后两组EE患者食管黏膜愈合率分别为81.3%、71.4%(8周,P=0.00047)及93.8%、85.7%(24周,P=0.00036),PPI联合ITO治疗组食管黏膜愈合率高于PPI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就改善反流相关症状及食管黏膜愈合率而言,PPI联合ITO维持治疗方案优于PPI单药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及制酸药物对胃食管反流(GER)的作用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接诊的122例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发生胃食管反流将本组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73例)。观察组49例患者为胃食管反流合并支气管哮喘,将观察组49例患者进行随机细分,25例患者利用制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进行治疗,24例患者选择安慰剂进行治疗。对照组73例哮喘患者未合并胃食管反流。对2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等相关资料,以此探讨胃食管反流与支气管哮喘的相互关系。评价制酸药物对胃食管反流的影响。 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差于对照组73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制酸治疗组与安慰剂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容易因各种因素发生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也容易诱发支气管哮喘,并且在发生胃食管反流后会加重哮喘患者病情会,是难治性哮喘的重要诱因。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患者应利用抑酸药物进行相应的抗反流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质子泵抑制剂(PPI)被用于幽门螺杆菌(Hp)的治疗是因为此类药物对抗生素作用于微生物有极大影响。在胃内胃酸能够降解抗生素,而用于治疗Hp的抗生素对酸的敏感性不同。甲硝唑(Metronidazole)在pH2和pH7的胃酸中非常稳定。其半衰期超过800h。阿莫西林(Amoxicillin)虽然在低pH胃酸中不稳定,但其半衰期在pH=2时仍然能够维持15h。相反,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对酸特别敏感,在pH=2时半衰期〈1h,因此PPI的使用在防止克拉霉素被酸降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抗生素依靠脂质弥散通过细胞,即药物溶解于细胞膜的脂质中通过浓度梯度转运。药物离子化也发挥作用,非离子化的药物容易通过细胞膜,而多极化分子越过则较为困难。甲硝唑主要以非离子化形式存在于血浆,因此随着胃酸的分泌越过胃的黏膜进入胃液就比较容易。奥美拉唑通过减少酸的分泌从而降低甲硝唑在胃内的浓度.但可以通过减少胃液量从而增加阿莫西林的浓度。  相似文献   

19.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产生的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RE),以及咽喉、气管等食管邻近组织的损害。一项大规模的人群调查数据显示,近10年来GERD在中国人群的患病率显著上升,2011年与2002年比较,这10年间中国人群GERD患病率上升1.3%,相对增长率达50%以上[1]。长期以来对于GERD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常用的有抑酸药(PPI、H2RA)、促胃肠动力药以及抗酸药。多项Meta分析表示, PPI对于缓解GERD症状效果好,是治疗GERD的首选药物[2-4]。但由于长期治疗患者的依从性差,因此比早期的内镜治疗技术更安全、有效的新的内镜治疗手段近年再次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内镜下微创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镜下缝合或折叠术、射频治疗、ESD、注射或植入技术、磁括约肌扩张术(MSA)以及食管下段括约肌电刺激疗法(LES-EST)。目前,经口无切口折叠术(TIF)、Stretta射频、MSA以及LES-EST是内镜下治疗的研究热点,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未发现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胃底腺型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病理学特点,收集2018年8月—2022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SD,并且术后病理提示为胃底腺型胃癌或胃泌酸腺腺瘤的7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评估患者临床特征、手术并发症情况、术前及术后病理资料和随访相关数据。7例患者病变均位于胃底部,均完成ESD治疗,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病理提示肿瘤细胞均起源于黏膜深层,具有浸润性生长模式,大部分肿瘤表面覆盖有正常的小凹上皮,4例患者肿瘤细胞浸润至黏膜下层,其中1例患者黏膜下浸润深度>500 μm(550 μm)。免疫组化提示MUC‑6均呈弥漫性阳性,提示肿瘤为主细胞来源,所有病例MUC‑2、MUC‑5AC、CDX‑2、CD10、CgA表达均为阴性。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2个月,术后溃疡愈合良好,未见病变复发。说明胃底腺型肿瘤有相对独特的生物学特性,ESD是治疗胃底腺型肿瘤首选的治疗方式。另外胃底腺型肿瘤组织学特点明确,可依靠免疫组化指标与其他胃部肿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