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奕奇 《胰腺病学》2002,2(2):94-94
急性胰腺炎并发的感染通常可加重胰腺损伤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即被称为原发疾病得到控制后的“二次打击”效应。此报告分析了肠道内相关因素对急性胰腺炎感染形成的作用,指出肠道内细菌的易位(BT)和过度生长造成的肠道外继发感染是触发MODS的主要原因,并初步探讨了防治细菌易位的措施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病情凶险、病死率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在SAP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激活、肠道运动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肠道屏障功能障碍。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可引起细菌、内毒素易位,加重全身炎性反应,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因此,肠道屏障功能的评估和保护对SAP的治疗有重要意义。此文就SAP的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以全身性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致命性传染病。HIV病毒通过各种途径如肠黏膜上皮进入人体后,导致肠黏膜功能障碍,肠道微环境发生改变,进而出现肠道相关症状。此文就AIDS与肠道微环境变化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脑肠轴是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间相互作用的重要通路。缺血性卒中可促进肠道菌群失调和移位,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也会反向影响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文章对缺血性卒中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以综述两者的联系及相关机制,并对靶向肠道菌群的卒中治疗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有关肠道微生态与人类疾病(包括代谢性疾病、胃肠道疾病以及肝病等)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相关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已证实,肠道微生物通过肝肠轴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发展[1]。为此,我们就肠道微生态失衡对 NAFLD 影响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人类肠道是一个生态系统,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肠道微生物群与肠道天然免疫及获得性免疫之间存在动态的相互作用,影响着肠道免疫系统的形成和功能。当这种相互作用中的一步或多步失效时,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就会发生。回顾肠道微生物群组与肠道免疫功能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微生物对免疫系统失调相关的肠道疾病治疗应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肠道微生物群, 这一人体第二大"内分泌器官", 既是反映人体内分泌及代谢健康的晴雨表, 也为我们在治疗靶点方面提供了新的广阔前景, 这些治疗靶点可能会使肠道微生物群恢复到健康状态, 并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内分泌代谢疾病。以下分别对肥胖、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肠道菌群相关病理生理学进展, 和近年来新兴的靶向肠道菌群的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郑家驹 《胃肠病学》2011,16(8):506-508
肠道持续性慢性炎症是炎症性肠病(IBD)难以治愈的关键所在。造成肠道慢性炎症的核心机制是肠道血循环中淋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和渗出。本文就主要黏附分子靶向抗黏附治疗的应用和临床地位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9.
HBV、HCV感染常可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细胞癌等终末期肝病,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慢性病毒性肝病关系密切。本文就肠道菌群与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及其相关肝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靶向肠道菌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其相关肝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及其相关肝病提供更多思考。  相似文献   

10.
焦国慧  王邦茂 《胃肠病学》2013,(12):753-755
摘要固有淋巴细胞(ILCs)既是固有免疫的效应细胞,又是获得性免疫的前体细胞,可根据其表达的转录因子和产生效应分子的类型分为不同亚群,包括T—bet+ ILC(ILCl)、GATA3+ ILC(ILC2)和RORγt+ILC(ILC3)。肠道菌群参与了ILCs的分化,同时ILCs可通过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因子影响肠道菌群组成。本文就ILCs分化与肠道菌群调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ILCs在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治疗(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等)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众多疾病的预防、发生和治疗都与肠道微生态有关, TCM与肠道微生态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TCM治疗的基础理论与微生态学的很多理论和观点一致,从两者一致的基础理论出发,对TCM治疗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进行综述,对从肠道微生态出发探讨TCM治疗临床疾病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TCM治疗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以及TCM治疗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以此为中医治疗的传统手段治疗肠道微生态相关的疾病提供新的理论与依据.旨在促进TCM的现代化研究,促进TCM的临床应用和全球化.  相似文献   

12.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与全身各系统疾病相关。肠道菌群结构紊乱、细菌移位、影响宿主代谢及其毒性代谢产物参与胰腺疾病的发生、发展并影响预后,了解肠道菌群与胰腺疾病相关性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正由池肇春、段钟平教授主编的《肠道微生物与消化系统疾病》(ISBN978-7-5478-4874-6)已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是国内首部有关肠道微生物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编著。新近几年在国内外对肠道微生物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性开展了基础和临床研究,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介绍肠道微生物研究现状与进展、细菌学、细菌生理功能、肠道屏障生理功能和屏障功能障碍、肠道细菌生态平衡和生态失调、细菌诊断、肠道微  相似文献   

14.
肠道菌群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领域,现有的研究结果提示:肠道菌群可能与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认知与行为失常、癌症等多种疾病相关.本文检索和分析了近10余年来有关肠道菌群及其微环境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关系的研究成果,从肠道菌群及其微环境与CRC的定义、健康与CRC状态下的肠道菌群构成、肠道菌群的失调方式、肠道菌群微环境与CRC的相关性、肠道菌群微环境与CRC的病理生理机制等5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期望能够为揭示肠道菌群微环境在CRC的发生与发展病理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以肠道菌群微环境为靶向的、新的CRC预防和治疗手段的研发提供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15.
不安腿综合征(RLS)是常见的临床疾病,因其临床变异性,易误诊、误治,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严重影响生活质量。RLS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乳糜泻、肠易激综合征、克罗恩病等肠道疾病均与RLS发病相关。本文结合近年来文献将RLS与部分肠道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述了肠道菌群与炎症性肠病(IBD)发病和诊治的关系,并展望未来对IBD进行肠道微生态的靶向治疗可能成为一种治疗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变化、监测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锐  雷若庆 《胰腺病学》2006,6(5):307-309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来说.脓毒症及其相关的器官功能衰竭是患者晚期死亡的重要原因。脓毒症通常是由于胰腺或胰周组织继发感染造成的.病原菌主要来源于肠源性的革兰阴性菌.系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及其导致的肠道衰竭所致。近来.肠道功能障碍在急性胰腺炎(AP)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8.
IgA肾病(IgAN)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风险较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然而,IgA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导致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案尚未形成。半乳糖缺乏的IgA1(Gd-IgA1)生成过多及由此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是IgAN发生的关键,但其来源尚不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Gd-IgA1可能来源于肠道黏膜免疫系统,肠道菌群紊乱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阐明Gd-IgA1的来源并寻找靶向肠道菌群治疗IgAN的方法对防治IgAN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综述了肠道黏膜免疫与IgAN的关系、IgAN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靶向肠道菌群治疗IgAN的新策略,为IgAN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前研究证实肝脏疾病与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构成可影响肝脏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针对肠道菌群失调对肝脏相关疾病如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肝病及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机制,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成果,并对肝脏疾病失代偿期所引起常见并发症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进行总结和讨论,为以后改进肝脏相关性疾病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肠道菌群不仅对维持肠道稳态十分重要,还直接或间接参与除胃肠道以外的全身多系统病理生理过程,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与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相关性。本文就肠道菌群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阐述了“微生物-肠-脑”轴的上下信号传导机制、肠道菌群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粪便微生物菌群移植与靶向治疗等内容,旨在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预后及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