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OMS)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以不自主、快速、无规律眼球运动,肌阵挛,共济失调为特征,常有发育和行为异常后遗症。OMS与恶性肿瘤相关,在儿童,约50%的OMS并神经母细胞瘤(NB),NB是儿童常见的一种颅外恶性实体肿瘤。伴有OMS的NB患儿大多数能长期存活。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关于OMS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法,多应用免疫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由于切除肿瘤、免疫抑制治疗未能有效阻止神经系统发育与行为异常后遗症的发生,如何通过有效的治疗改变预后,其观点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神经母细胞瘤(NB)相关的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OMS)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NB相关的OMS患儿1例,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征予以分析.结果 NB可以 OMS为首发症状出现,主要症状为眼球阵挛、肌阵挛、共济失调、运动和语言发育倒退、易激惹.脑电图无异常放电,头颅MRI无异常改变.病初误诊为病毒性小脑炎,胸部常规影像学检查发现纵隔肿瘤,病理诊断为NB(分化型),肿瘤切除后OMS症状无明显改善,激素治疗OMS有效,眼球阵挛首先缓解,肌阵挛、共济失调恢复滞后,运动和语言发育倒退现象好转.结论 NB相关的OMS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球阵挛、肌阵挛、共济失调、行为改变.常规行躯干部影像学检查有助于NB的发现,肿瘤切除无助于OMS症状改善.绝大多数患儿可长期生存,但神经系统易遗留认知缺陷、行为异常,远期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纵隔神经母细胞瘤伴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opsoclonus-myoclonus syndrome ,OMS )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20年10月收治的1例年龄为2岁10个月的纵隔神经母细胞瘤伴OMS及肠道功能异常女童的临床资料。以"神经母细胞瘤"、"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总结儿童眼球阵挛-肌阵挛综合征(OMS)的临床特征及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反应。方法 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06—2010年收治的14例OMS患儿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复发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14例OMS中男8例,女6例。发病年龄12~44个月(平均20.7个月),主要症状为眼球阵挛、肌阵挛、共济失调、睡眠障碍、易激惹。其中1例合并神经母细胞瘤。所有患儿脑电图均未见异常放电。明确诊断前14例均被误诊,其中7例误诊为急性小脑共济失调,3例误诊为癫痫,3例曾误诊为脑炎,1例误诊为遗传代谢病。14例均予ACTH治疗且均有效,7例在ACTH治疗后3~12个月(平均5.7个月)复发。结论 OMS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婴幼儿,且与神经母细胞瘤相关。临床表现为快速、不自主、无规律的眼球运动(眼球阵挛)、肌阵挛、共济失调、睡眠障碍、行为改变,因目前对本病认识不足,易被误诊。ACTH治疗有效,但易复发且神经系统后遗症明显,远期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眼球阵挛-肌阵挛综合征(Opsoclonus-myoclonus syndrome,OMS)是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现报告1例典型病例。1病历摘要患儿女,10个月13天。以全身抖动1个月后,频繁眨眼、眼球乱动半个月为主诉于2011-01-28入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患儿1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全身快速抖动一下或数下,醒睡均有,每日2~3次,未处理,半个月后自 相似文献
6.
神经母细胞瘤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21例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临床资料,提出了NB初诊时易误诊的疾病。指出骨髓寻找瘤细胞阳性率高,仍为首选方法,辅以X线摄片、血尿VMA检测、腹部B超、淋巴结活检、CT、磁共振等项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肌阵挛肌张力障碍综合征(Myoclonus-dysto-nia syndrome,MDS)(OMIM159900)为一组具有遗传异质性的运动障碍疾病.既往又称遗传性特发性肌阵挛、特发性家族性肌阵挛、良性特发性肌阵挛、酒精反应性肌阵挛肌张力障碍等.该病多在儿童及青少年期起病,以非癫痫性肌阵挛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肌张力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利妥昔单抗对复发性眼球阵挛-肌阵挛综合征(OMS)的疗效。方法 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2年9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例复发性OMS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 5例发病年龄为13~20个月(平均16.8个月),入院时病程10~31个月(平均病程16.8个月)。5例均在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前曾接受过激素、大剂量人免疫球蛋白单用或联合治疗,均疗效欠佳并复发。5例均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随访最短14个月,最长46个月;其中4例临床症状基本控制,1例在随访中复发,但症状较前有减轻。用药期间及随访中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复发性的OMS患儿,利妥昔单抗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需要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系统化疗基础上间断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VIG)冲击联合泼尼松免疫治疗控制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阵挛症状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7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8例合并阵挛症状的NB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肿瘤情况、神经系统症状、治疗及预后等。随访截止至2017年3月1日。结果8例患儿中男3例,女5例;起病年龄10.0-35.5个月(中位年龄17.5个月);出现阵挛症状至确诊后开始治疗时间为1.25-6.50个月(中位时间为3.60个月)。本组8例NB患儿均出现躯干及肢体阵挛等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表现,其中合并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OMS)5例。患儿均初次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或当地医院神经科。原发瘤灶位于双侧肾上腺、骶前区各1例,单侧肾上腺、腹膜后、纵隔各2例。影像学检查显示仅1例原发瘤灶直径〉5 cm。除1例存在肿瘤局部椎体侵犯外,其他7例均未见远处转移。病初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升高4例;尿香草扁桃酸(VMA)升高1例;乳酸脱氢酶(LDH)升高5例,但均〈500 IU/L。8例患儿中,6例肿瘤病理类型为NB,其中分化型4例,分化差型2例;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GNB)2例,其中结节型1例,混杂型1例。肿瘤N-MYC均无扩增。临床分期:Ⅱ期5例,Ⅲ期3例。临床分组:中危组7例,低危组1例。除1例患儿因经济原因诊治不规律,阵挛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目前除失访外,其余患儿均在系统化疗基础上给予间断HD-IVIG冲击及泼尼松口服的免疫治疗:HD-IVIG在整体系统化疗6-8疗程期间多次冲击治疗(每疗程2 g/kg,每月1次),应用丙种球蛋白的同时,给予患儿口服泼尼松,自足量开始口服,疗程1.0-5.5个月,平均3个月,后开始缓慢减量,随访至今,已停用激素者4例,总疗程8-12个月,平均10个月。4例患儿于治疗后1个月即阵挛症状好转,5-12个月症状消失;2例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及停药后半年阵挛好转,其中1例治疗后1年症状完全消失,1例随访至今仍有轻度阵挛症状。除1例失访患儿外,其余患儿原发病定期瘤灶评估提示病情均处于稳定状态。结论系统规律化疗基础上间断应用HD-IVIG冲击联合泼尼松免疫治疗可有效控制NB患儿的阵挛症状。阵挛症状干预时间越早,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时间越快。 相似文献
12.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母细胞瘤(NB)是小儿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儿童恶性肿瘤的7%~14%,其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和淋巴瘤,居第8位。由于临床表现复杂,病变部位隐蔽,早期无症状,初诊病例极易误诊,以致预后较差。本院自1975年至1991年共收治20例,均为Ⅳ期。本文对其临床表现、早期诊断、误诊原因及预后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5例,女5例,年龄8月~9岁。其中<1岁2例(10%)。2岁~6岁15例(75%),>6岁3例(15%)。开始出现症状至入院病程最短1月,最长1年。1月~2月确诊10例,4月~6月确诊6例,7月~12月确诊2例。二、临床表现贫血2… 相似文献
13.
肌阵挛失张力性癫痫(epilepsy with myoclon-ic-atonic seizures,MAE)又称为Doose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特发性全面性癫痫综合征[1]。MAE病因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然而大多数病例并未能找到相关致病基因。目前MAE临床表型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被不断完善,如SCN1A基因突变所致的MAE,临床表现除不同形式癫痫发作外,还可合并有共济失调、精神运动发育迟滞等;而SLC2A1基因突变所致的MAE,临床表现除癫痫发作外,还表现为小头畸形及舞蹈症等特殊表现,两者截然不同[2]。此外,SLC2A1基因突变所致的MAE经生酮饮食及早治疗后,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会得到一定改善。因此,尽早明确MAE的致病基因,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就目前已知的MAE致病基因及临床表型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SGCE基因变异导致肌阵挛-肌张力障碍综合征的临床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肌阵挛-肌张力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3岁;1岁半起病,以发作性肢体抽动、行走不稳、姿势和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智力、语言和情绪等无异常;反复头颅磁共振成像、脑电图、血尿代谢筛查等无异常。全外显子测序发现SGCE基因c.1037+1GA的缺失变异,为新发突变,国内外未见该基因位点突变报道。患儿确诊为SGCE肌阵挛-肌张力障碍,经唑尼沙胺治疗有效。结论确诊SGCE基因新发现的c.1037+1GA变异可致肌阵挛-肌张力障碍,首选唑尼沙胺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GCE基因变异导致儿童期起病的肌阵挛肌张力障碍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分型.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共同收集的9例经全外显子组测序方法以及多重链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确诊的SGCE基因变异导致的肌阵挛肌张力障碍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患儿进行随访,对临床特点及基因变异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9例患儿中男4例、女5例,起病年龄1岁~3岁2月龄.首发症状为肌阵挛者4例,肌张力障碍者5例.病程中,9例均有肌阵挛症状,8例有肌张力障碍症状.8例肌阵挛表现为双上肢不自主抖动.6例病程中曾有下肢突然抖动一下,导致步态不稳甚至跌倒.肌张力障碍症状表现为行走姿势异常,其中5例右下肢受累,3例左下肢受累.3例有阳性家族史.9例患儿智力发育均正常.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视频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肌电图及头颅磁共振成像正常.基因结果示9例携带SGCE基因变异,其中3例为移码变异,2例为无义变异,2例为错义变异,1例为大片段缺失变异,1例为剪切位点变异;7例为遗传性变异,均为父源,2例为新生变异.治疗上,8例加用美多芭口服,6例肌阵挛较前有所减少,走路姿势不同程度改善.4例加用硝西泮,2例有效.结论SGCE基因变异可导致肌阵挛肌张力障碍综合征,多在幼儿期或学龄前期起病,肌阵挛和肌张力障碍均可为首发症状.非癫痫性肌阵挛是其突出症状,且有上肢优势特点.绝大多数病程中伴肌张力障碍,部分肌张力障碍可自行缓解.SGCE基因为母源印记基因,遗传性变异多为父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借助多项神经电生理技术观测不同起源和不同性质肌阵挛的临床-电生理特征.方法应用视频脑电-肌电多导记录(VEEG-EMG)、抽搐逆向锁定的脑电平均技术(jerk-lockedback averaging,JLA)以及短潜伏期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SEP),对32例肌阵挛发作患儿进行临床和多项电生理的实时联合分析及分类.结果 32例患儿的年龄为1个月~16岁,平均2.8岁,其中皮层性和皮层下性起源各14例,其他肌阵挛4例.(1)皮层性起源组:14例中11例主要表现局灶性或多灶性肌阵挛,3例还同时有全身性肌阵挛发作.11例呈非节律性,3例伴节律性肌阵挛.10例肌阵挛对声响、闪光或叩击肌腱等刺激异常敏感.肌阵挛同步EMG时程为10~52 ms.发作间期脑电图(EEG)有局灶、多灶、或全部性棘-慢波,或高度失律等多种异常.发作期EEG 8例可见全部性1~4 Hz(多)棘-慢波暴发,1例为多灶性1~2.5 Hz棘-慢波,1例无明显改变,其余4例部分肌阵挛发作伴有全部性2~3 Hz棘-慢波.JLA分析13例存在与肌阵挛相关的棘波,1例正常.10例SSEP检测中3例存在巨大皮层反应电位.(2)皮层下起源组:14例中8例为全身性,另6例伴多灶性肌阵挛发作,均为非节律性.对各种感觉刺激皆不敏感.同步EMG时程60~400 ms.间期EEG无恒定异常,包括背景活动正常6例,伴(癎)性放电者8例.9例发作期EEG无明显改变,5例部分肌阵挛发作期伴(癎)性放电.JIA分析12例无异常,2例虽有叠加后棘波,但与肌阵挛发作无锁时关系.14例SSEP皆正常.(3)未能确认起源组:同步EMG时程60~400 ms,EEG及SSEP均正常.根据多项电生理检测结果 ,确认本组32例患儿中,14例为癫(癎)性肌阵挛.结论 (1)对肌阵挛发作及其性质的判定不能仅靠发作间期和发作期EEG;(2)借助多项神经电生理技术,尤其JLA分析,能较好区分不同起源肌阵挛并确认肌阵挛的癫(癎)性质. 相似文献
18.
神经母细胞瘤(NB)是儿童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其恶性程度高、进展快、远期预后差,是严重威胁小儿生命健康的难治性疾病。既往的研究表明,纵隔NB整体预后相较腹部NB好。2009年,国际神经母细胞瘤风险组织(INRG)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期系统,该系统根据影像学检查是否存在影像学危险因子(IDRFs)对NB进行分期。目前围绕IDRFs的研究在国内外已有开展,已有相关临床试验证明IDRFs可以指导患儿的治疗,预测NB手术并发症及预后。本文旨在介绍IDRFs,并重点阐述其在纵隔NB治疗、预测手术并发症及生存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伴有副肿瘤综合征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例伴副肿瘤综合征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副肿瘤综合征症状、肿瘤情况、治疗策略及预后.随访截至2020年6月1日. 结果 9例中男5例,女4例;起病年龄为19.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