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利用颈动脉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 resolution MRI,HR-MRI)技术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颈 内动脉角(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ngle,ICAA)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学特点,探讨ICAA与动脉粥样 硬化斑块形态的关系。 方法 入组2011年11月-2012年6月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HR-MRI 检查,获得每 例患者左右侧ICAA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资料。根据ICAA大小的中位数将颈动脉分为ICAA≥35°组 和ICAA<35°组,比较两组血管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和斑块特点。分别以左右侧颈动脉粥样 硬化各斑块成分总量为因变量,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 共有86例患者的162支颈动脉图像纳入最终分析,其中ICAA≥35°组78支,ICAA<35°组84支, ICAA≥35°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72支(92.3%)vs 47支(56.0%),P<0.01]及易损斑块检出率 [34支(43.6%)vs 13支(15.5%),P =0.03)]均较ICAA<35°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CAA≥35°组动 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富含脂质坏死核心[59支(75.6%)vs 31支(36.9%),P <0.01)]及斑块内出血[(21 支(26.9%)vs 10支(11.9%),P =0.02)]的检出率高。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左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钙化成分总量(B 0.35,95%CI 0.21~1.65,P =0.01)及右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内出血成分总量 (B 0.34,95%CI 0.30~2.32,P =0.01)的危险因素,ICAA非平面角(B 0.37,95%CI 1.23~7.33,P =0.01) 是左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富含脂质坏死核心成分总量的危险因素,颈外动脉非平面角(B 0.33, 95%CI 0.20~2.07,P =0.02)是右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钙化成分总量的危险因素。 结论 随着ICAA角度增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ICAA大者易损动脉粥样硬化斑 块的检出率也高。ICAA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各成分的含量有影响。ICA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 生有关,但并非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以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为病理基础的缺血性卒中为其最常见的临床发病类型。因此,及时识别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即显得愈发重要。颈动脉MRI作为一项无创性检查手段,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检测具有独特优势,对显示斑块形态和成分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对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潜在危险进行评价和分层,进而为临床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以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为病理基础的缺血性卒中为其最常见的临床发病类型。因此,及时识别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即显得愈发重要。颈动脉MRI作为一项无创性检查手段,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检测具有独特优势,对显示斑块形态和成分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对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潜在危险进行评价和分层,进而为临床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关系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2014-01—2016-01收治的32例经高分辨MRI检查证实的脑梗死患者为试验组,以同期我院体检的行MRI扫描的25例无脑梗死患者作对照(对照组),采用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T1加权(T1WI)、T2加权(T2WI)及增强颈部血管成像等扫描序列,分析颈动脉斑块的成分、分型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试验组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30例(93.75%),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2例(6.25%);对照组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6例(24.00%),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19例(76.00%);试验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共发现60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Ⅰ~Ⅱ型7块(11.67%),Ⅲ型8块(13.33%),Ⅳ~Ⅴ型19块(31.67%),Ⅵ型21块(35.00%),Ⅶ型2块(3.33%),Ⅷ型3块(5.00%);对照组共发现14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稳定性斑块为主,Ⅰ~Ⅱ型13块(92.86%),Ⅳ型1块(7.14%)。2组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3个部位的粥样硬化斑块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MRI可清晰显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内部成分,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高分辨MRI可对脑梗死的发生风险作出预测,为临床防治脑梗死及疗效评价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及成分,并评估斑块特征与颅内新发脑梗死灶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0年—2011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1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析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及成分以及新发脑梗死灶部位及体积。应用l ogistic回归法分析颈动脉斑块负荷及成分与新发脑梗死灶的关系。结果 :校正常见的血管危险因素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与同侧颈内动脉供血区新发脑梗死灶风险及体积呈正相关(P <0.05)。平均管腔面积、平均管壁面积、管壁体积百分比、最大管壁厚度和最小管腔面积均与新发脑梗死灶体积有关,其中代表斑块负荷的平均管壁面积、管壁体积百分比和最大管壁厚度均与新发脑梗死灶体积呈正相关,代表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平均管腔面积和最小管腔面积均与新发脑梗死灶体积呈负相关。颈动脉斑块内富含脂质的坏死核心、斑块内出血和斑块内钙化体积均与颈内动脉供血区新发脑梗死灶体积呈正相关(P <0.01)。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及成分与颅内新发脑梗死灶风险及体积有关。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作为识别高危斑块的良好工具,有助于评估脑梗死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斑块负荷及颈动脉狭窄均与缺血性事件发生密切相关,此外,颈动脉斑块内成分也与缺血性事件发生息息相关。斑块内新生血管(intraplaque neovascularization,IPN)作为易损斑块的特征成分,通过多种机制参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本篇综述重点关注IPN分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及并发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是一项理想的、非侵入性的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的检查方式,可以从斑块负荷、斑块成分、血流动力学等方面更好地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并
且因其对斑块转归检测的有效性及敏感性,成为临床新药物疗效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脑卒中复发密切相关。目前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脑卒中预防在于识别颈动脉狭窄危险因素,筛查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从而使其从药物治疗或外科手术中获益,然而目前仅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制定治疗方案,缺乏个体化治疗。近年来,新型影像学技术如无创性高分辨力磁共振成像(HRMRI)等,可以检测出颈动脉易损斑块。与传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测量的颈动脉狭窄程度相比,无创性HRMRI可以根据颈动脉斑块特征准确预测同侧脑卒中风险,从而指导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脑卒中的再发率居高不下,其病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目前尚缺乏一种安全、价廉、操作简单的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颈动脉彩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颈动脉狭窄程度,评估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危险性,探讨颈动脉彩超对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评估和防治意义。  相似文献   

10.
15%~20%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血管狭窄及闭塞所致。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切除硬化斑块是目前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主流手段^[1],有助于恢复颈动脉血流,降低脑卒中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0年12月入住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例(A组)及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50例(B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所有患者进行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探查.结果 动脉斑块最易在颈总动脉分叉处形成,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不稳定斑块多于B组,P<0.05;A组患者中、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例数多于B组,P <0.05;A组患者中、重度颈动脉狭窄例数多于B组,P<0.05.结论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都最易发生在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关系密切,可能是导致脑梗死早期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重度颈动脉狭窄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也是发生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在进展性脑卒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6 8例进展性卒中和非进展性卒中患者的颈动脉进行检测 ,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结果  6 8例进展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 5 8例 (85 3%) ,明显高于非进展性卒中组 (P <0 0 1)。而且中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斑块性质为软斑和溃疡斑的SIP组明显增高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进展性卒中的显著性危险因素之一 ,而中重度粥样硬化、狭窄以及不稳定斑块更容易导致进展性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无脑缺血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和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频率及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94例无脑缺血症状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颈动脉超声判断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颅内动脉只分析狭窄,颅外动脉病变包括颈动脉斑块及狭窄.分析各危险因素的影响.结果 55例(58.5%)有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22例(23.4%)发现有颅内动脉狭窄,明显高于颅外颈动脉狭窄或闭塞(3/94,3.2%,χ~2=16.66,P<0.01).大脑中动脉是颅内最常受累的动脉(狭窄率17.0%),占狭窄动脉数的58.5%.48例(51.0%)有颅外颈动脉粥样斑块或狭窄.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和合并高血压是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无脑缺血症状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半数以上有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且与糖尿病病程及合并高血压有关,提示对上述高危患者应常规进行超声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天津市城市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特点,以为颈部血管超声在脑卒中防控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启示。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天津市4个城市社区956名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颈部血管超声筛查,包括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和无名动脉,记录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其部位、大小,管腔狭窄或闭塞,以及血流频谱特征。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受试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特点。结果 (1)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71.55%(684/956),且男性高于女性(79.08%对65.87%;χ2=20.067,P=0.000)。(2)颈动脉粥样硬化以斑块形成最常见,占81.58%(558/684),其次为内.中膜增厚(13.01%,89/684),中至重度狭窄或闭塞少见(5.41%,37/684),其中男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比例低于女性(7.08%对18.38%;χ2=19.269,P=0.000)、斑块形成比例高于女性(86.46%对77.16%;χ2=9.824,P=0.002)。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中位评分为1.79分,且男性高于女性[1.98(0.70,3.26)分对1.52(0.20,2.84)分;Z=2.304,P=0.042]。颈动脉斑块最多见于颈动脉球部(36.61%),其次为锁骨下动脉(22.18%)。颈动脉狭窄表现为颈内动脉狭窄(30名)、椎动脉狭窄(4名)、椎动脉闭塞(3名),其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10名。(3)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χ2=212.067,P=0.000),其中70岁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检出率高于≥70岁者(10.68%对6.03%;χ2=5.101,P=0.024),≥60岁者颈动脉斑块(72.26%对28.99%;χ2=64.850,P=0.000)和中至重度狭窄或闭塞(5.24%对0.98%;χ2=10.174,P=0.001)检出率均高于60岁者。结论天津市城市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具有较高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颈部血管超声用于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简便无创、准确可靠,是脑卒中预防与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与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MRI对26例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进行检查,采用扩散加权成像(DWI)、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成像、双翻转T_1加权成像、T_2加权成像、T_1WI增强成像及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分析狭窄程度、狭窄率及斑块的成分,并与DS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检验MRI与DSA检查的一致性。结果以DSA检查为金标准,MRI对轻度狭窄患者诊断的敏感性84.6%(22/26),特异性为91.7%;中度狭窄分别为73.3%(11/15)、88.6%;重度狭窄分别为100%(7/7)、95.3%;闭塞分别为100%(2/2)、100%。一致性检验系数Kappa值=0.783。MRI检出的稳定斑块与易损斑块的脂核大小、纤维帽厚度、脂核/斑块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斑块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不但能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且可根据信号特点分析斑块组成成分,通过纤维帽和脂核/斑块面积诊断易损斑块,有助于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为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170例脑梗死患者应用彩超进行颈动脉检查,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情况和记录相关危险因素的资料,同时实验室检测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131例(77.1%),颈动脉狭窄11例(6.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 1.352,95%CI:1.087~1.569)、吸烟(OR 1.854,95%CI:1.362~2.258)及糖尿病(OR 2.774,95%CI:1.612~5.956)可能是导致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有斑块组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及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无斑块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年龄、吸烟和糖尿病是发生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对存在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7.
正缺血性卒中占所有卒中的80%以上[1]。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被认为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约20%的缺血性卒中是由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引起[2],颈动脉斑块破裂形成栓子或者引起颈动脉狭窄均可导致缺血性卒中,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检查对预测早期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颈动脉的影像学检查有多种,包括超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02-2014-11我院收治的154例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根据有无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单纯高血压组(81例)和高血压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组(73例)2个亚组,同时选取血压正常者150例为对照组。应用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2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以及斑块回声强度,比较其差异,并研究血压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面积、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相比,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斑块面积、斑块回声强度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程度越高,患者斑块面积越大、颈动脉狭窄程度越高(P0.05)。单纯高血压组与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组的颈动脉斑块的积分、指数、内-中膜厚度以及斑块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者,而高血压合并脑卒中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更高,提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斑块的脱落有关。  相似文献   

19.
应加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总被引:94,自引:1,他引:93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在欧美国家显得更为突出。目前 ,我国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日益增加 ,神经科医生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些不能回避的问题 :临床上如何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管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如何预防和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 ?我国缺乏颈动脉粥样硬化系统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初步的观察结果表明 ,脑血管病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 63% ,明显高于同年龄对照组 (37% )。因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 >5 0 %的发生率为 2 4 % ,低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 ,寻找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及评价筛选颈动脉狭窄的方法。方法 对 10 6例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询问病史、检验血脂、体检颈动脉、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颈动脉颅外段 ,必要时行全脑血管DSA检查。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增高 ;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明显重于TIA组患者 ;颅外颈动脉狭窄≥ 5 0 %有 7例 (6 6% ) ,有糖尿病、吸烟史及高LDL血症的患者颈动脉严重狭窄发生率明显增高 ;颈动脉狭窄率超过 3 0 %者多有血管杂音 ;颅外段颈动脉超声检查与DSA检查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吸烟史及高LDL血症是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可通过对高危人群体检颈动脉作初步筛选 ,再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颈动脉 ,确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及狭窄程度 ,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