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梁璇  孙德国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9):1390-1390
目的:了解大黄煎熬过程的化学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对大黄煎熬前后生药、煎液及药渣中的各种蒽醌的含量进行监测。结果:生药煎煮后各种结合蒽醌和游离蒽醌的含量均发生了变化。结论:这种现象可能与结合蒽醌的水解,游离蒽醌的降解以及蒽醌间的相互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十种煎煮法,以比较其对大黄蒽醌提出率的影响,即①水浸30min煎煮至沸,持续30mem;②不浸,煎煮至沸,持续30min;③水浸30min,煎煮至沸,持续10min;④水浸30min,煎煮至沸,持续60min;⑤水浸30min,煎煮至佛,持续120min;⑥沸水直接煎煮10min(后下);⑦沸水热浸10min;⑧45°酒浸12h,煎煮至沸,持续10min;⑨30°酒浸12h,煎煮至沸,持续10min;⑩水浸12h,煎煮,至沸持续10min。结果表明,大黄后下或用酒浸一宿,大黄蒽醌提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煎煮方法与煎煮时间对大黄蒽醌及鞣质提出率的影响,以寻求较理想的提取方法。方法:分光光度法。结果:大黄入汤剂以后下煎煮20-60min为宜。  相似文献   

4.
王付 《中医杂志》2012,53(7):617-618
经方中煎煮大黄能否恰到好处,选择用量能否切中病机,都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煎煮必须因疾病属性及病机而确定时间长短,且不可一概而论,不及则无济于病,太过则适得其反;用量只有遵循张仲景经方一两按3g计算,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中大黄煎煮法探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樊纪民 《中医药学刊》2003,21(10):1731-1731
  相似文献   

6.
樊纪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0):1731-1731
大黄 ,乃中医临床配伍运用颇为广泛的一种中药。一般多用于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化瘀、利胆退黄。因势猛力峻 ,效力宏伟 ,有决壅开塞之功 ,故有“将军”之称。出于所主治的病证不同 ,故有生用、酒制、蒸熟和炒炭等不同的炮制方法。仲景在《伤寒论》对大黄的运用颇有独到之处。论中所述 397法 113方中 ,其中 5 1法 15方中都有大黄的配伍制剂 ,俱散见于伤寒六经脉证并治中。仲圣运用大黄除酒洗外 ,多以生药入之 ,但对其不同病位以及病证的轻重缓急等 ,又将其分别与他药同煎、先煎、后煎、浸渍、同为丸等不尽相同的煎煮法 ,现就初步归纳探…  相似文献   

7.
古人对中药煎煮方法与药效关系不仅早有认识,而且还著有诸多精辟见解与煎药理论,但这些仅凭经验概括的煎煮方法,并没有进行更为科学的试验,易产生模糊认识,造成药材浪费、疗效欠佳等诸多问题。现对党参(久煎类代表药)、大黄(后下类代表药)等中药的煎煮时间、次数与药效的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亚太传统医药》2006,(7):44-44
<正>一、煎药工具中药在煎煮过程中,经高温高热后,部分药物中的有效成份会发生一些复杂的化学变化。所以煎药时应选用化学性质较稳定的陶器、瓷器作为煎药工具,不宜用铜、铁等金属工具煎药。二、煎药用水水质的好坏与药效密切相关,所以用水必须洁净。可选用清澈的泉水、河水、井水、自来水等纯净的饮用水。  相似文献   

9.
实验研究了10种煎煮方法,以比较其对大黄鞣质提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浸均为30min,煎煮至沸持续时间分别为10min,30min,60min和120min的大黄煎液中鞣质的含量变化随煎煮时间的延长而呈增长趋势。同样条件下,用水浸12h与水浸30min比较,鞣质含量前者高于后者;沸水加大黄煎煮10min,其鞣质含量高于沸水加大黄热浸10min者;同条件下,用45°酒浸与30°酒浸和水浸的比较,鞣质含量以45°酒浸为最高。  相似文献   

10.
酒大黄中大黄酚等蒽醌成分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大黄中大黄酚等蒽醌成分的含量分析徐韧柳李建晨冯丽(河北省药品检验所石家庄050011)酒大黄是大黄药材经加酒拌匀、闷透、文火炒干的炮制品。大黄中含有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素等多种蒽醌成分,在炮制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损失[1]。为考察酒大黄的质量,收集样品10份,应用薄层扫描法对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大黄素3种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1仪器与试药CS930型薄层扫描仪(日本岛津公司);定量毛细管(美国Drummond公司);大黄酚....  相似文献   

11.
大黄与酒大黄配方颗粒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大黄与酒大黄配方颗粒的红外光谱快速鉴别方法,为中药炮制品配方颗粒在不具备饮片形态的情况下真伪鉴别提供示范性研究.方法:采用一维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光谱法分别对大黄与酒大黄配方颗粒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大黄与酒大黄配方颗粒的一维红外光谱基本相似,仅在1 447,1 367,1 146,1 079,925,576 cm-1附近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形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二阶导数光谱在1 800~500 cm-1峰位置和峰强度的变化较明显.结论: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准确、简便,可用于大黄与酒大黄配方颗粒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探讨《伤寒论》中大黄的四种煎煮方法(后下、汤泡、先煎、同煎),以说明传统中药基础理论指导中药煎煮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大黄总蒽醌纯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黄园  徐雄良  张志荣  柯英  刘莉  王昶光 《中成药》2003,25(10):783-785
目的:研究4种不同纯化方法对大黄提取液中总蒽醌富集的效果。方法:以纯化液的固体物收率和总蒽醌的含量为指标,对明胶沉淀法、醇调pH值法、聚酰胺法以及大孔吸附树脂法的纯化作用进行比较。结果:4种纯化方法所得纯化液的固体物收率明显降低,而对总蒽醌的保留率具有显著的差异,以Resin Ⅰ、Ⅱ两种大孔吸附树脂最高(93.21%,95.63%)。结论:大孔吸附树脂对大黄总蒽醌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酵母菌中筛选出能将中药大黄结合型蒽醌转化为游离型蒽醌的菌株,为减轻生大黄的峻烈泻下作用提供一种选择。方法:通过考察培养基组分、种龄、发酵时间和装液量等因素对菌株转化中药大黄结合型蒽醌的影响。结果:筛选到菌株KM12,经26S rRNA分子鉴定为马克思科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薄层层析表明,在酵母膏1.0%、葡萄糖2.0%、大黄2.0%的培养基中,按5%的接种量接种,培养36~48 h种子液到装有50 mL发酵培养基的250 mL三角瓶中,200 rpm摇床30℃发酵4d,可将中药大黄中具有峻烈泻下作用的结合型蒽醌大部分解或转化成游离型蒽醌。结论:可通过KM12菌株发酵法炮制大黄,使结合型蒽醌分解或者转化成游离型蒽醌,减轻大黄的峻烈泻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大黄饮片MEKC-DAD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大黄及其炮制品的指纹谱进行比较.方法:选择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分离模式,以25 mmol·L~(-1)硼砂~25 mmol·L~(-1) SDS-10%乙腈(pH 10.90)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12 kV,以大黄酸为参照物(IS),测定其指纹图谱,并作模糊聚类法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初步建立了以11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10批大黄地产药材MEKC-DAD指纹图谱;发现少数产地大黄药材的指纹图谱有一定差异,生品与其炮制品的指纹谱中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差异显著.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大黄饮片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黄是一味常用大宗药材,临床上配伍应用非常广泛。蒽醌类物质为其泻下作用主要活性成分,中医认为大黄泻下峻猛为大黄的毒性。有着"国老"美誉的甘草,一直被认为是解毒圣药,缓和药性,调和诸药。该文将大黄配伍甘草减毒作用分为煎煮过程、肠道代谢2个环节,分别从化学成分、肠道菌群、Ⅰ/Ⅱ相代谢、药物转运方面综述近年来大黄配伍甘草减毒的研究进展。二者配伍的物质基础和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甚至有相左的结果出现,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从构效关系角度对大黄中存在的天然蒽醌衍生物进行综述。该类蒽醌衍生物具有相同的母核,因此体现出一些相同的药理活性,但因取代基的不同而表现出活性强度的不同。这些蒽醌衍生物在抗氧化,抗菌,抗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构效关系,表现为活性的强度与取代基的氧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大黄化学成分的药动学及其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是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当前关于其药动学和代谢研究主要关注游离蒽醌类成分。本文综述近年来关于大黄药动学与代谢的文献,梳理大黄化学成分的药动学研究(应用的分析技术、药味配伍对大黄蒽醌药动学影响、在不同机体状态下对大黄蒽醌药动学影响、大黄复方中蒽醌药动学研究),大黄化学成分在体内的代谢研究(应用的分析手段、借助的信息技术、体内的代谢途径)和大黄化学成分在体外的代谢研究。总结其吸收和代谢的特征,为该药物的后期研究奠定基础和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大黄蒽醌吸收快而消除慢,而药味配伍和机体状态都会影响其吸收和代谢。大黄化学成分的体内和体外代谢途径主要是葡萄糖醛酸化、硫酸酯化、甲基化等,其代谢物主要来源于蒽醌类成分。  相似文献   

19.
大黄中总大黄素成分含量测定条件优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优选大黄中总大黄素成分含量测定条件。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法 ,HPLC测定其含量 ,对影响总大黄素含量的主要因素 :水解时间、酸的浓度、酸用量、氯仿提取次数及氯仿用量 5个因素进行考察 ,结果利用UROS系统软件回归处理 ,得出优化条件 :水解时间 9min ;氯仿用量 70ml;提取次数 2次 ;H2 SO4用量 10ml;H2 SO4浓度 1mol L经验证试验 ,重复性好 ,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0.
大黄HPLC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磊  刘瑞  袁波  熊志立  李发美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7):1302-1304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大黄药材的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Kromasil C8(4.6mm×200mm,5μm)色谱柱,甲醇-0.4%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通过聚类分析,14个正品大黄样品被聚为2类,非正品被分为4类。通过相似度计算,14个正品大黄样品的相似度均在0.7以上,其余非正品的相似度均小于0.60。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大黄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