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45例成人膝关节胫骨前移度KT1000初步测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雪松  杨柳  郭林  谢峰  谭红波  代灿 《重庆医学》2007,36(20):2095-2097
目的 初步测量并建立正常膝关节胫骨前移度的正常值范围.方法 选择无交叉韧带损伤的成年志愿者145例,其中男64例,女81例,年龄18~68 岁,平均38.45岁.采用 KT1000分别在膝关节屈曲90°、30°进行双膝胫骨前移度测量.在 KT1000 的操作中, 使用最大手动提拉力,测量胫骨前移最大的距离.分别分析膝关节胫骨前移度在屈膝角度、性别、左右侧别及年龄上存在的差异性,并统计出膝关节胫骨前移度的正常参考值.结果 左膝关节在不同性别间胫骨前移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右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为误差所致).膝关节在屈膝90°时的胫骨前移度明显大于屈膝30°时(P<0.05).膝关节在屈膝30°与90°时,两侧膝关节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段之间,膝关节胫骨前移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前移度的正常范围为:男性左膝关节在屈曲90°和30°时分别为:3.50~8.96mm、1.78~8.36mm,右膝关节在屈曲90°和30°时分别为:3.20~9.56mm、2.87~8.59mm;女性左膝关节在屈曲90°和30°时分别为:4.38~6.98mm、2.39~6.53mm,右膝关节在屈曲90°和30°时分别为3.31~8.99mm、4.10~6.62mm.  相似文献   

2.
3.
杨波  孙显荣 《吉林医学》1991,12(4):248-248
<正> 陈旧性膝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韧带萎缩缺损的手术方法较多,效果均不满意国内很少有这方面的报道。Tones 和 Ellison 曾有报道,我们采用新法重建前交叉韧带,治愈一例,术后随访3年,疗效满意。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5.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MRI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前瞻性分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1年内移植物在MRI形态、信号的改变与组织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34例ACL重建术后患者,以术后1、3、6、9、12个月为随访时间点进行MRI检查,观察移植物在不同时间的形态和信号变化,分别测量增强前后移植物、髌下、移植物周围滑膜的信号强度,计算其信噪比,并分别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结果 ACL重建术后移植物信号逐渐增强,术后9个月时信号最强,1年后信号强度有下降。结论 MRI尤其是增强MRI能反映膝关节移植物正常韧带化过程中的形态学和组织学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在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的患者术后运动水平恢复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ACL自体肌腱重建术患者176例,采用膝关节IKDC评分系统评价患者的患肢功能;随访患者运动水平恢复情况,对可能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  相似文献   

7.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关节镜下辅助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12例患者均有膝关失稳,以关节镜辅助,分别用自体髌骨-髌腱-胫骨(B-PT-B),异体(B-PT-B),自体四股胭肌腱三种取材重建受损前交叉韧带,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时间均进行前抽屉试验(ADT),轴移试验(PST)检查关节稳定性,判断手术疗效。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所有病例术前症状消失,关节稳定性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正常或接近正常,复查X线片示骨道愈合。结论:本组12例应用关节镜下辅助技术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术后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现多主张早期行关节镜下的韧带重建术以重现膝关节功能。而术中的术式选择是决定术后效果及翻修率的关键。解剖重建更接近生理结构,不仅可恢复膝关节的正常运动、缩短术后恢复时间,还能降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而单束解剖重建与双束生物力学及临床结果相似,且适用范围更广,加之亚洲人胫骨止点长度较小,故术中推荐使用单束解剖重建术;当今各单束解剖重建均存在缺点,而改良的经胫骨隧道技术可达到解剖重建,且有解决上述问题的潜力,带激光装置ACL定位器的推出可能使该术式的实施更加简便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前瞻性分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1年内移植物在MRI形态、信号的改变与组织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34例ACL重建术后患者,以术后1、3、6、9、12个月为随访时间点进行 MRI检查,观察移植物在不同时间的形态和信号变化,分别测量增强前后移植物、髌下、移植物周围滑膜的信号强度,计算其信噪比,并分别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结果ACL重建术后移植物信号逐渐增强,术后9个月时信号最强,1年后信号强度有下降.结论MRI尤其是增强MRI能反映膝关节移植物正常韧带化过程中的形态学和组织学变化.  相似文献   

10.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由于ACL损伤后可引起膝关节不稳定,有导致骨性关节炎的可能。由于其缺乏自我愈合的能力,故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以手术重建为主。术后正确的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对于恢复关节功能和预防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32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MRI表现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MR图像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25例中,移植物完整18例,表现为均质连续低或等信号,部分撕裂5例,表现为移植物局部信号增高,完全撕裂2例,1例表现为移植物连续性中断,另1例移植物呈弥漫性信号增高,7例患者在MRI检查后行术后二次关节镜检查,2例完全撕裂、3例部分撕裂MR诊断正确,2例部分撕裂假阳性。结论MRI检查可准确评价重建韧带的恢复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损伤以及有无其他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王瑞 《安徽医学》2018,39(8):936-939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采取同时保留股骨及胫骨残端方式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技术应用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住的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52例,术前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同时保留胫骨及股骨韧带残端重建ACL组(保残组)与不保留任何韧带残端重建ACL组(对照组)并按照单束重建ACL方法完成手术,每组26例.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客观功能及行为能力,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主观评分评估主观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8个月上述评分标准评估的患者膝关节功能.所有患者于术后6个月复查磁共振,观察移植肌腱与骨隧道的愈合情况及有无其他关节异常信号.结果 保残组患者膝关节术前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低于术后[(57.21±5.05)分vs(89.43±4.12)分;(52.18±7.61)分vs(91.43±4.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低于术后[(54.72±4.06)分vs(86.21±3.89)分;(56.24±6.59)分vs(83.56±5.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KDC主观评分保残组优于对照组[(91.43±4.52)分vs(83.56±5.02)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下同时保留胫骨及股骨侧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术术后效果良好,无不良并发症,有利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及重建手术后步态特点及变化.方法 应用三维运动捕捉步态分析系统,对单侧前交叉韧带损伤应用四股胴绳肌腱进行重建的29例患者进行步态分析,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自受伤到手术的平均时间为2.6个月(2周~16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3、6、9、12个月采集步态数据,同期采集58名健康人的步态数据并与之比较.受试对象按恒定速度(1.9 km/h)在运动平板上行走120 s,测量0°和15°时的步态数据,时空参数包括:步长、步宽;运动学数据包括:膝关节运动角度、膝关节角加速度、前交叉韧带移动数据(以胫骨沿前交叉韧带方向的位移表示).结果 本组29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均出现股四头肌逃避步态,术后3个月0°运动平板的时空参数与正常比较无明显差别,术后6个月15°倾斜运动平板的时空参数与正常比较无明显差别,术后9个月15°倾斜运动平板的运动学指标与正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四股腘绳肌腱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能够恢复膝关节正常的步态模式并表现出与时间相关趋势.运用步态分析的运动学数据对膝关节ACL损伤进行功能量化评价,可以更为准确的了解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及重建术后的生物力学变化,为评定术后疗效、制定康复方案及评定疗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模拟生理负荷条件下前交叉韧带的等距重建位置是否适用于每一个体。方法  7具新鲜冷冻尸体膝关节标本 ,在前交叉韧带股骨与胫骨附着区各取 5点分别钻骨隧道 ,通过钢丝和等距测量器施加初负荷 ,检测膝关节屈曲过程中胫骨和股骨隧道间的距离变化。结果 股骨韧带附着区中点、后点和下点与胫骨附着区 5点间的距离变化保持在等距范围内。膝关节自 0°屈曲至 90°位点间距离变化在各个标本间的差异无显著性。股骨韧带附着区中点、前点、上点和下点随膝关节屈曲分别在各膝关节间出现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股骨韧带附着区内重建位置变化影响重建疗效 ,股骨韧带附着区后点和下点是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理想等距位点 ,前交叉韧带重建时应个体化调整重建位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体肌腱移植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手术技术,分析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ACL损伤并接受自体肌腱移植重建手术患者的资料,平均随访24.1个月,探讨其手术特点及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抽屉实验、拉赫曼试验(Lachman试验)和内外侧应力实验分析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X线片观察重建韧带隧道愈合情况,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观察患者手术前后ACL形态及韧带重建情况,按照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全组患者无创伤性关节炎、感染和血栓等并发症。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和内外侧应力试验由阳性转阴性,提示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患者术后IKDC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X线片显示,骨隧道模糊或者消失,基本达到腱-骨愈合。MRI显示,自体肌腱移植重建后的韧带信号均匀、无迂曲,部分韧带强度得到加强。结论:精准的自体韧带移植修复重建治疗ACL损伤安全可行,并发症少,有助于快速恢复患者膝关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法,选取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术的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伤后到重建的时间分为新鲜组(伤后10周内)和陈旧组(伤后超过10周),其中新鲜组28例,陈旧组25例.比较两组术后末次随访的lachman试验阳性率、轴移试验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7.
关节镜下异体韧带移植重建膝前交叉韧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0 引言 膝前交叉韧带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 )断裂是较常见的运动伤 ,目前国内多采用开放手术或关节镜下自体韧带、肌腱移植重建 ACL.自体组织取材不仅增加了创伤 ,影响到取材组织原有的功能 ,而且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 ,参考国外成功经验 ,我们自 2 0 0 0 - 0 2以来 ,采用异体韧带关节镜下移植重建 ACL 4例 ,发现该方法创伤小 ,康复快 ,早期疗效满意1 材料和方法1.1 取材及保存 在无菌操作下自符合移植条件 (肾移植 )的新鲜尸体取跟腱及髌韧带组织 ,跟腱一端带骨瓣 ,髌韧带两端带骨瓣 ,经初步修整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骨-髌腱-骨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我科住院患者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eiate ligament,ACL)断裂者125例,获得随访的患者109例,所有患者均于关节镜下行同种异体骨-髌腱-骨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术.疗效评估采用:KTl000,Lysholm,Irrgang,改良larson,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韧带评分系统.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6.9个月,所有患者随访时异体移植物位置良好,术后所有患者KT.1000检查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值<3 mm,IKDC评分活动水平正常或接近正常98例(89.9%),Lysholm评分从(50.2±4.3)分提高至(88.4±6.4)分,lrrgang评分从(43.4±4.3)分提高争(82.6±5.3)分,Larson评分从(41.4±4.8)分提高至(88.5±4.3)分,和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同种异体移植物是前交叉韧带重建良好的选择之一,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骨-髌腱-骨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能使膝关节功能获得良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反应性滑膜炎的护理。方法 2005-2008年ACL重建患者302例,其中8例发生反应性滑膜炎,男7例,女1例,发生率为2.65%。对术后滑膜炎的患者采用关节镜清理、灌注置管冲洗,术后专科护理、指导康复训练。结果 Lysholm膝关节评分(81.6±9.5)分,膝关节活动度(88.8±8.3)度;Lachman试验和前抽屉试验阳性1例,但无临床症状。结论精心护理及针对性康复锻炼可促进术后反应性滑膜炎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韧带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采用同种异体韧带重建ACL损伤患者共126例,其中采用异体胫前肌腱79例,异体半腱肌腱32例,异体骨-髌腱-骨9例,异体跟腱-骨6例。男91例,女35例;年龄17~46岁,平均27岁;陈旧性损伤114例,急性损伤12例。术前、术后分别对患者进行吕斯霍尔姆(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KT-2000关节测量仪检测,结合评分及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术后详细记录发热情况、血沉、C反应蛋白及并发症。随访12~46个月,平均28个月。结果术前Lyshrolm评分为(65.2±6.3)分,术后终末随访评分为(87.5±5.4)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终末随访IKDC评分总体优良率达到94%;KT-2000测量:术前胫骨前移的差别为4~13mm,平均(8.2±4.8)mm,术后终末随访测量值0~5mm,平均(3.1±1.9)mm,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无明显病毒和细菌感染。3例患者出现排斥反应,表现为胫骨隧道外口处伤口持续渗液,经加强伤口换药、小剂量激素等治疗后痊愈;7例患者术后出现持续发热超过7~14d,经抗感染及口服消炎痛后恢复正常;11例患者术后2~3d出现血沉与C反应蛋白升高,14~30d降至正常。结论同种异体韧带移植重建ACL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具备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