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胸痹心痛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金匮要略》对胸痹心痛具有专门论述,记载有疗效确切的方剂,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角药"配伍形式,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本研究从传统认识、现代药理、临床实践等方面系统分析了《金匮要略》治疗胸痹心痛"角药"的配伍应用,为胸痹心痛的治疗做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用药方面总结杨素清教授在临床治疗银屑病的经验。杨素清教授针对不同证型的银屑病将相关药物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了独特的药物配伍风格,体现了对药治疗银屑病的重要意义。通过对荆芥和防风,全蝎和蜈蚣,羌活、独活和威灵仙,生地黄、牡丹皮、赤芍药和紫草,土茯苓和黄芩等5对药物的分析阐述,分别从"风""毒""寒湿""血热""现代药理"等不同角度论治银屑病,拟为运用中医药诊治疾病提供了新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风邪是心悸的重要发病因素,心悸突发突止、心中悸动不安的发病特点与风邪"善行数变""风胜则动"的特性类似。风药是临床应用广泛的一类药物,具有"升""散""透""窜""燥""动"等性能。在治疗心悸时配伍风药可起到疏散风邪、调理肝气、活血通络、胜湿祛痰、增效补虚的功效。现代医家亦重视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合理配伍风药治疗心悸,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从独立成方"角药"、方剂主要部分"角药"、方剂次要部分"角药"以及多组"角药"联合等4个方面,对经方中的半夏"角药"进行梳理,深入挖掘半夏在经方中的配伍特点。  相似文献   

5.
药对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经实践证明有效的2味药物的配对使用。研究药对配伍理论,对于提高临床用药水平、发展中药药性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现代中医药学名词术语规范确立以前,"药对""对药""姊妹药""对子药"等各种不同的名称散见于古今医籍著作中,少有学者对其系统梳理与归纳。鉴于此,本文通过考释"药对"术语的源流与沿革,厘清其发展脉络,对"药对""角药"等进行辨析,为其规范定名和相关术语的正确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症状,以肺系疾病最为常见,亦可见于心、肾疾病,若以喘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归于中医喘证范畴。《伤寒杂病论》记载了较为丰富的治疗喘证方剂,其中角药的灵活运用具有鲜明的特点,既能独立成方,又能作为方剂主要部分或辅助部分,亦能联合应用。通过深入分析《伤寒杂病论》治疗喘证"角药"的配伍特点与应用,有助于传承与丰富角药理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病,但病因病机复杂,易诊难治.药组是一种介于单味药与方剂之间的相对固定的配伍组合,包括"对药""角药"等不同形式.王玉玺教授运用中医理论辨治银屑病时,常用药组,获得了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驱虫斑鸠菊是常用增色素药,具有调控免疫系统、提高酪氨酸酶活性、促进黑色素生成、补充体内微量元素含量及调节体内微循环等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白癜风、肝病、矽肺等症。本文从驱虫斑鸠菊的化学成分研究、药理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驱虫斑鸠菊治疗白癜风的研究进展,为今后探寻驱虫斑鸠菊治疗白癜风的机理和新药创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赵璐  孙俊波 《光明中医》2016,(24):3565-3566
药对,又称"对药""兄弟药""姊妹药",是中医临床遣药组方常用的配伍形式,是历代医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其组成虽简单,但具备中药配伍的基本特点,其遵循中药配伍"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原理,体现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中药药性理论,已成为现代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配伍组合,体现了中医遣方用药的特色及规律。袁占盈教授善用药对治疗糖尿病,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7,(1):82-84
"角药"是基于中医药性理论,将三味具有相互促进或相反相成等作用的中药联合配伍而成,始见于仲景《伤寒杂病论》。仲景经方中有40余首独立成方的角药,其用药精炼,配伍巧妙,为后世所推崇。该文阐述了瓜蒌、薤白、白酒等6首常被用于治疗胸痹(冠心病)的角药,希望对医家辨证治疗胸痹(冠心病)甚至现代其它心血管疾病以及进一步加深对经方角药的理解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白癜风是一种皮损表现为色白,不痒不痛的限局性色素脱失性疾病,基于"审证求因""以常衡变""以方测证"等诊断原理,根据中医古籍记载、方药的使用及采用以"寒者热之"为治疗原则的艾灸火针外治方法等方面,论述白癜风应"从寒论治"。  相似文献   

12.
方剂是由多味药配伍组成的用药方式。方剂在配伍时总要涉及用"几味药""多少克",以及服用方剂时"服几付""分几次"、每次"多少毫升"等与"数"和"量"相关的问题。药味之"数"以及剂量之"量"等因素,不仅是方剂的组成部分,更是方剂有效性、安全性的基础,与方剂服用时相关的"数""量"也影响着方剂的疗效。从"定量"的角度,探讨方剂的配伍规律,寻找方剂构成要素的"数""量"与功效关系,对方剂的现代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角药"的内涵、形成基础、历代医家的贡献、蕴含的配伍原则等方面,对"角药"理论进行探析,并概述其现代临床各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腹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亦可作为独立疾病存在。《伤寒杂病论》对腹痛具有丰富的论述,治疗腹痛的方剂疗效确切,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角药"配伍形式,在临床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分析了《伤寒杂病论》治疗腹痛"角药"的配伍应用,其中6组独立成方之角药、6组作为方剂主要部分之角药以及多组联合应用之角药,为治疗腹痛遣方用药提供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7,(12):2529-2532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药成方制剂》中含"乌梅"方剂的配伍规律,为乌梅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从《中药成方制剂》数据库中筛选含"乌梅"的方剂,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对治疗疾病、证候及组方配伍进行分析;并选取高频药对及高频疾病进行药物组合深度分析。结果:获得含"乌梅"的方剂共59首,涉及药味272种,常用药物组合28个;主治中医疾病15种(频次≥3),主要证候8种(频次≥3);选取高频药对"乌梅-甘草""乌梅-白芍"和高频疾病"胃痛""痹病"进行药物组合的深度分析,显示乌梅在不同药对中作用方向有差异,在不同疾病中治疗作用各异。结论:乌梅不同组方配伍和乌梅"收""散"的双重特性决定其作用灵活多样。临床上应根据病证特点,选择合理的药物配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发挥乌梅不同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全蝎蜈蚣在痹病治疗中的应用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蝎蜈蚣通过配伍应用,可适用于痹病各阶段、各证型的治疗,疗效独特,具有明显的优势。从二药的功效、配伍及相关药理研究等方面,对其应用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总结经方中黄连“角药”的配伍特点与临床应用,并深入剖析以黄连为角药的类方鉴别,为现代临床用药谴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谨遵经旨,对经方中黄连“角药”的配伍特点与临床应用进行详尽梳理,并从独立成方之“角药”、作为方剂主要部分之“角药”以及类方鉴别三方面进行论述。结果:经方中独立成方之黄连“角药”两对、作为方剂主要部分之“角药”7 对,黄连的角药配伍,寒热并用,表里同调,虚实相兼,使得其可用于下利、呕吐、肠鸣、烦躁、心下痞等多个方证。 结论:经方中蕴含着丰富的黄连“角药”配伍知识,理解掌握经方中黄连“角药”的配伍特点与临床应用及其类方的准确运用,可扩大主治,减少药味,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18.
李美珍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194-194,193
从中医理论并结合临床及现代药理研究,对安神药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认为安神药除了治疗心悸、失眠等病证外,还可用于肝阳上亢、口舌生疮、咳喘、淋证、便秘、汗证、阴血亏虚及多种疼痛类疾病等的组方配伍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治疗肾虚方剂中高频应用的中药和药性特点及其在治疗肾虚方剂中的配伍规律,为中医治疗肾虚提供有益参考。方法:利用"中国中医药检索系统""中国知网""药智数据"三个数据库收集治疗肾虚的方剂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统计方剂主要来源,药物频次及核心药对,再通过Matlab进行仿真,运用融合宽度挖掘和深度挖掘的关联规则算法(WD-Get Rules)对该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设定置信度≥0.5,支持度≥0.1。结果:数据库中的192首方剂全部来源于《圣济总录》和《普济方》等88本医药书籍;方剂中涉及中药共343味,其中用药频次≥3次的中药有123味;性味多以"温""平""寒""甘""辛"为主,归经以归"肾""脾"经居多;用药频次≥20次的药对共有28对;挖掘出方剂中的强关联规则共15条。结论:茯苓、熟地黄、山药、杜仲等是治疗肾虚的常用中药,其中茯苓因具有平补阴阳兼能健脾渗湿之功效,故能与多个中药形成核心药对。中药之间通过配伍从滋肾阴、温肾阳、补肾气、益肾精、脾肾同治、滋阴助阳和活血补肾等多个角度发挥治疗肾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姜良铎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十分重视患者的整体状态,并常用角药配伍法,调节状态。所谓角药配伍,就是以三味药物为基本组合单位的一种药物配伍方法,亦可是三个基本单位的药物组合。如当归、苦参、贝母;知母、贝母、瓜蒌等。角药配伍强调三种药物的合力,并不区分主药与辅药。这种配伍形式对状态的调节有很好的作用。笔者侍诊姜良铎教授三年余,受益匪浅,现仅撷其部分角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