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但其术后疼痛会造成患者不适,延长住院时间[1].超前镇痛是目前用于术后急性疼痛的一项有效技术,而在以超前镇痛为基础的镇痛模式中,具有抑制环氧化酶2作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逐渐受到重视[2].氟比洛芬是非甾体类抗炎药中作用较强的药物,能够更好地发挥术后镇痛作用[3].本研究旨在观察术前使用氟比洛芬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前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已经广泛应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满意,但存在术后宫缩痛的问题。氟比洛酚酯(Flurbiprofen axetil,商品名凯酚)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我们将氟比洛酚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口腔颌面手术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口腔颌面手术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2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中采用静脉复合全麻,比较两组各时间节点平均动脉压、手术时间,麻醉药总用量和术后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气管拔管时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时间节点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总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苯磺顺阿曲库铵(顺式阿曲库铵)总用量、拔管时间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减少麻醉药总用量,降低全麻气管拔管时平均动脉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不同用法对腹腔镜术后疼痛综合征的镇痛效果。方法 100例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行全身麻醉后按氟比洛芬酯不同用法随机分成K1、K2、K3、F四组,K1、K2组于手术切皮前5 min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50 mg,注射时间>60s,k3、F组在同一时间点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术毕镇痛配方为:K1组:氟比洛芬酯50mg+芬太尼5μg/ml;K2、K3组:氟比洛芬酯100mg+芬太尼5μg/ml;F组:氟比洛芬酯100mg+芬太尼组10μg/ml。并于手术结束后1 h(T1)、4 h(T2)、8 h(T3)、24 h(T4)、48 h(T5)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腹部疼痛程度,用舒适评分BCS评价咳嗽及深呼吸时疼痛程度。结果术后VAS评分1、4hK1、K2组明显低于F组,术后8、12h K1组明显高于F组,BCS术后1、4h,K1、K2组明显高于F组,术后8h K1组明显低于F组。结论预注氟比洛芬酯具有明显的超前镇痛效能,术前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氟比洛芬酯100mg+芬太尼0.5mg镇痛,能明显减轻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产生的腹腔镜术后疼痛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以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的CT及相关临床资料。58例周围型小肺癌中包括鳞状细胞癌6例,腺癌13例,细支气管肺泡癌25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混合性腺癌13例。结果CT扫描显示各种征象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分叶征44例(75.9%),毛刺征40例(69.0%),血管集束征30例(51.7%),胸膜凹陷征30例(51.7%),空泡或空气支气管征24例(41.4%),磨玻璃征或晕征9例(15.5%)。增强后均有明显(I〉20HU)不均匀强化。结论分叶征、毛刺征合并上述其他一项以上征象出现时提示周围型肺癌的可能性大。靶扫描可以提高显示小肺癌的CT征象。 相似文献
7.
周围型肺癌CT增强幅度与其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的CT增强幅度与其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对50例周围型肺癌,其中鳞癌16例,腺癌19例,小细胞未分化癌9例,大细胞癌6例,对增强幅度与病理类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3.0mL/s的速率,注射100mL对比剂,分3个时间段测量病灶兴趣区的密度变化,以其峰值减去平扫时的平均CT值,即得出其增强幅度。结果50例周围型肺癌的增强幅度为39.5HU±15.8HU,其中鳞癌增强幅度为39.1HU±15.4HU,腺癌增强幅度为42.1HU±16.7HU,小细胞未分化癌增强幅度为37.2HU±11.3HU,大细胞癌增强幅度为35.8HU±8.1HU。结论周围型肺癌的增强幅度与其病理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8.
二维及三维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二维(2D)及三维(3D)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34例周围型肺癌行螺旋CT扫描(层厚1~3mm)且行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方法包括遮盖表面显像(SSD)和多平面重建(MPR)。结果2DCT能较好显示周围型肺癌内部结构,边缘毛刺及分叶,病灶与肺内血管、胸膜、纵隔结构的关系,但只能以横断面显示,范围较局限。SSD显示肿块整体形态、分叶,肿块侵犯胸膜及与支气管关系方面优于2DCT,图像直观,立体感强,但显示肿块内部结构及边缘毛刺差。MPR可以从多个方面显示肿块与胸膜、纵隔结构的关系,准确显示纵隔及肺门肿大淋巴结位置。结论以2D螺旋CT为基础,结合SSD及MPR3DCT图像是诊断和评价周围型肺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SSD及MPR3DCT图像直观,对其分期、术前评估及指导支纤镜活检和手术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周围型肺癌形态特征与支气管血管束的显示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螺旋CT表现,利用三维成像软件以表面遮盖法(SSD)进行三维重建,调整阈值上、下限,分别观察肿块及结节表面形态及与支气管血管束的关系,并和横断面图像及手术切除标本进行比较。结果:3D CT能完整显示周围型肺癌与周围支气管血管束的关系及类型。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不仅能够充分、直观地显示周围型肺癌的形态特征,而且能够显示其与支气管血管束的立体解剖关系,是CT横断面图像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儿全麻术后静注曲马多超前镇痛对患儿术后疼痛的影响,探讨曲马多超前镇痛应用于小儿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最佳时机。方法选择45例6~12岁ASAⅠ级行双侧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组)于手术结束后10 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g/kg;曲马多组(T1、T2组)分别在术后10 min及60 min静脉注射曲马多2mg/kg。比较3组患儿术后306、01、20、360 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观察3组患儿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标定法,即VAS评分)及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T1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VAS评分及MAP、HR均明显低于N组;T1组与T2组比较,术后躁动发生率及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N组比较,T1、T2组患儿哭闹发生率明显降低,而恶心、呕吐发生率3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曲马多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全麻患儿术后急性疼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安全用于小儿术后镇痛,术后10 min给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金成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2006,(2):115-116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周围型肺癌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外科统计表明:肺癌的早期切除的5年存活率达70%,晚期切除5年存活率仪为10%。所以,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及鉴别对临床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我院2001年-2005年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经皮肺活捡证实的且有详细的高分辨率CT扫描,并经增强盯扫描的病例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周围性肺癌的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应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手外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ASA I或Ⅱ级急诊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P、C两组,每组90例。P组于麻醉诱导前30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C组于麻醉诱导前30min静注生理盐水2ml。所有患者均采用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下完成手术。手术结束后,两组开启同样配方的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intravenousanalgesia,PCIA)泵。PCIA设置:以芬太尼作为术后镇痛药,背景剂量0.5斗g/(kg·h),锁定时间15min,单次剂量0.125μg/kg,负荷剂量0.6oμg/kg。观察并记录术后48h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PCIA泵首次按压时间、累计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观察术后7d之内的谵妄发生比例。结果P组术后1、2、4、8、12hVAS低于C组(P〈0.01);首次按压PCIA泵时间,P组明显晚于c组(P〈0.01),P组术后48h内各时点累计按压次数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为8.9%,明显低于C组的23.3%(P〈0.01)。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可以有效、安全地提高手外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同时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比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 CT 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近4年我院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理证实,同时具有完整多排螺旋 CT 检查资料的43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对该疾病影像学特点(分叶征、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本组43例病变均为直径≤20 mm 的孤立性结节,均行胸部多排螺旋 CT 扫描、横断面高分辨 CT(HRCT)扫描、动态 CT 增强扫描及胸部容积多平面重建(MPR),所有患者病变至少具有该疾病影像学特点中的2-3个征象,可作为该病影像及临床诊断的可靠依据。结论多排螺旋 CT 对周围型小肺癌能够准确定位,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的参考及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多模式镇痛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拟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成年女性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注射用芬太尼0.1mg稀释至10ml,拔管后即刻静脉缓慢推注;氟比洛芬酯组(F组):氟比洛芬酯100mg,拔管后即刻静脉缓慢推注;氟比洛芬酯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组(FB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mg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1mg稀释至10ml,拔管后即刻静脉缓慢推注。观察静脉给药后0、2、4、8、12、24h的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C组比较,F组在术后4h镇痛评分低;FB组在术后2、4及8h镇痛评分低,2及4h镇静评分高(P〈0.05)。与F组比较,FB组在术后2及4h镇痛评分低,在2h镇静评分高(P〈0.05)。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静脉注射安全有效,能够更好的满足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早期镇痛,且镇静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氯诺昔康用于局麻踝关节微骨折术超前镇痛的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9月~2011年8月于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收治的踝关节距骨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3组,氟比洛芬酯组、氯诺昔康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中和术后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关节镜清理时3组之间的VAS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微骨折术时氟比洛芬酯组和氯诺昔康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其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氟比洛芬酯组和氯诺昔康组之间的VAS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 h、4 h被动屈伸踝关节VAS氟比洛芬酯组〈氯诺昔康组〈对照组,其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局麻踝关节微骨折术的超前镇痛中,氟比洛芬酯、氯诺昔康均能达到满意的术中镇痛效果,而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模式镇痛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镇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90例,男51例,女39例,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超前镇痛组:氟比洛芬酯+PCIA;多模式镇痛组:氟比洛芬酯+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PCIA。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及舒芬太尼追加量,术后6、24、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采用流式细胞仪测量麻醉前(T0)、术毕(T1)、术后24 h(T2)、术后72 h(T3)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与NK细胞百分比,并计算CD4+/CD8+。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超前镇痛组和多模式镇痛组瑞芬太尼用量和舒芬太尼追加量显著减少(P<0.05),超前镇痛组术后6 h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T1时NK细胞百分比以及CD3+、CD4+、CD4+/CD8+水平明显升高(P<0.05);多模式镇痛组术后6 h、24 h VAS评分均较低(P<0.05),镇痛泵按压次数少(P<0.05),T1、T2时NK细胞百分比、CD3+、CD4+、CD4+/CD8+水平及T3时CD3+、CD4+较高(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P<0.05)。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多模式镇痛可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减轻免疫抑制,且不增加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其中,氟比洛芬酯联合椎旁神经阻滞围术期镇痛更完善,对免疫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增强MSCT与高分辨率CT(HR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诊断效能。方法 选择92例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均行MSCT增强扫描与HRCT扫描检查,以最终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MSCT增强扫描与HRCT扫描检查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92例患者经病理检查最终确诊为周围型肺癌患者55例。HRCT对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棘突征、细支气管相、短毛刺征、分叶征检出率均高于MS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灵敏度明显低于HR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的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SCT增强扫描与HRCT扫描在诊断周围型肺癌方面均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勾画者及勾画标准对基于4D-CT周围型肺癌原发肿瘤靶区勾画的影响。方法 选择12例行4D-CT模拟定位扫描的周围型肺癌患者,在勾画标准制定前后,6名放疗医生分别在4D-CT的吸气末时相(0%)、呼气末时相(50%)和3D-CT图像上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0、GTV50和GTV3D,GTV0和GTV50分别融合得到勾画标准制定前后的内大体肿瘤体积IGTVIN+EX,在4D-CT的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上勾画内大体肿瘤体积IGTVMIP。对勾画标准制定前后同一勾画者及勾画者之间靶区勾画进行比较。结果 勾画标准制定前后,6位勾画者所勾画的GTV0、GTV50、GTV3D、IGTVMIP及融合靶区IGTVIN+EX的平均变异系数为0.50±0.25和0.24±0.10,0.52±0.38和0.26±0.12,0.45±0.19和0.20±0.07, 0.54±0.27和0.23±0.09,0.44±0.23和0.26±0.09,两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2.44、3.60、4.20、3.11,P<0.05);勾画标准制定前及后6位不同勾画者所勾画GTV0、GTV50、GTV3D、IGTVMIP中同一靶区体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勾画者3、6在标准制定前后所勾画GTV0、GTV50及IGTVIN+E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2.91、3.28,P<0.05;t=2.40、2.79、3.22,P<0.05),勾画者4所勾画GTV0、GTV50、IGTVIN+EX、IGTVMIP、GTV3D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3.21、3.04、3.99、3.00,P<0.05)。结论 无论基于3D-CT还是4D-CT图像勾画周围型肺癌GTV或基于4D-CT勾画其IGTVMIP,就勾画者群体而言,统一的勾画标准指导可减少勾画者间的差异,但对勾画者个体而言,统一的勾画标准对其勾画某一特定靶区的影响不一。 相似文献
20.
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形成的瘤内基础及相关影响因素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形成的瘤内基础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周围型肺癌86例,按有无胸膜凹陷征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52例),并分析其间质情况;然后对7个变量(瘤内纤维化、肿瘤-胸壁距离、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患者性别)分别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1)胶原纤维为瘤内主要间质纤维,实验组高于对照组(t=3.074,P<0.01);实验组Ⅰ型胶原含量高于对照组(t=2.896,P<0.01),成纤维母细胞百分含量高于对照组(χ2=10.785,P<0.05).(2)实验组瘤内纤维化程度高于对照组(t=3.074,P<0.01),瘤-壁距离及瘤灶直径均小于对照组(t=5.444,2.874,P<0.01),两组组织类型构成不同(χ2=13.53,P<0.01);(3)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影响胸膜凹陷形成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瘤内纤维化(/=6.851,P<0.01)、瘤-壁距离(χ2=6.684,P<0.01)、组织类型(χ2=5.338,P=0.021),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性别无明显关系(χ2=0.000,2.308,1.116,3.034,P>0.05).结论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形成的主要基础是间质Ⅰ型胶原纤维,成纤维母细胞为主要间质细胞基础;影响因素主要为瘤内纤维化、瘤-壁距离和组织类型,瘤内纤维化为根本的内因,肺癌组织类型影响胸膜凹陷的形成,瘤-壁距离为重要的外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