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宫内膜蜕膜化过程的调节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子宫内膜蜕膜化是胚泡植入、胎盘形成以及妊娠维持的必备条件之一。蜕膜化时,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ndometrial stromal cells,ESCs)在形态和功能上都发生明显改变。生理情况下,ESCs主要受卵巢雌、孕激素的影响向蜕膜间质细胞转化;在体外实验中,多种细胞因子、激素、免疫细胞、转录因子等都参与调节ESCs模拟蜕膜化过程,有利于人们对蜕膜化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重复性早期流产患者雌、孕激素及其受体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采用定量的生化法测定重复性早期流产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含量.并结合血清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病理学变化,探讨了ER、PR含量,子宫内膜发育和血清激素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重复性早期流产患者黄体期的雌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增生或子宫内膜ER和分泌期PR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重复性早期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的PR也明显减低,PR的分布也异常。由于子宫内膜的ER、PR减少所致的重复性流产在本组资料中占40%。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重复性流产的病因,可用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蜕膜化是胚胎植入、胎盘形成以及维持妊娠的必要条件,蜕膜化受损与多种不良妊娠结局有关。目前肥胖人群显著增多,对健康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肥胖女性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蜕膜化标志物催乳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且肥胖对蜕膜化过程中涉及的孕激素相关蛋白、胰岛素受体底物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Wnt蛋白等相关因子及蜕膜免疫细胞均有影响,认为肥胖与蜕膜化受损具有密切的关系。研究肥胖与子宫内膜蜕膜化受损的相关性,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子宫内膜蜕膜化受损的发病机制,对预防蜕膜化受损、改善不良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深入开展此方面的研究可能为肥胖型反复妊娠丢失患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内膜对妊娠的反应敏感称为蜕膜变。这种改变对于维持种植的孕卵是需要的,甚至是必须的。在大多数种属中,只发生于孕卵种植开始时。而在人的子宫中,约在黄体周期的中间时,子宫内膜也会有一些蜕膜样的改变。现在还不太清楚在哺乳类子宫中是什么刺激内膜形成蜕膜样改变的。一般来说它可由胚泡、创伤或某种高剂量的激素所引起。最初期的变化是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这种变化有助于辨别蜕膜细胞,而在内膜渗透性增高的部位,前列腺素的水平也是升高的。前列腺素合成的抑制因子则可破坏或抑制蜕膜细胞的形成。至于形成蜕膜细胞的甾体情况还不十分清楚,小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可使大鼠的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整合素β3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原发性原因不明性不孕症的关系。方法运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56份分别取自正常月经周期第6~27天的内膜、妊娠46~67天的蜕膜及9例原发性原因不明性不孕症患者黄体中期的子宫内膜,进行了整合素β3表达的检测。结果整合素β3表达于黄体中期的子宫内膜(即正常月经周期第19天以后)和早孕期的子宫蜕膜中,且早孕期整合素β3的表达显著增强。与正常妇女相比,原发性原因不明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中整合素β3表达缺失。结论整合素β3参与子宫内膜的蜕膜化及胚泡着床过程,可作为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良好指标。整合素β3表达的异常,可能是导致原因不明性不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反复流产的内分泌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正常妊娠过程中 ,受精卵的种植及妊娠的维持依赖于发育完好的子宫内膜、正常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激素受体的含量、特异性和亲和力。有人提出”种植窗口”(windowsofimplantation)的假设来形容胚胎种植需要的各种内分泌条件的苛刻。反复流产 (recurrentpregnan cyloss ,RPL)是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 3次或以上者。由于连续 2次流产的患者再次流产的危险性增大 ,近年不少作者将这类患者也纳入反复流产范畴中。此病临床上日趋多见 ,病因复杂多样。其中内分泌的异常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之…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自然妊娠还是辅助妊娠,在早期妊娠阶段,适当的子宫收缩有利于受精、胚胎着床和妊娠的维持。早期妊娠阶段的子宫收缩主要由类固醇激素(雌激素和孕酮)控制,此外还有大量因子(前列腺素、松弛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调节子宫收缩。此期子宫异常收缩则可能引起异位妊娠、流产、伴随痛经的逆行出血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本文主要介绍子宫肌层在早期妊娠中的收缩、调节及其与临床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胚胎着床包括胚泡在子宫内膜的迁移、定位、粘附、入侵以及子宫内膜蜕膜化反应等过程。子宫内膜随之发生一系列复杂而精细的生理变化。雌、孕激素通过各自的细胞内受体作用于子宫内膜,使内膜间质水肿、血管扩张充血,为胚胎着床提供物质基础;上皮细胞极性改变,顶膜侧颗...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Wnt4,Bmp2,PRL在一胎早孕,二胎早孕,一胎胚胎停育,二胎胚胎停育蜕膜中的表达差异,探讨它们与早孕的关系及一胎分娩史与胚胎停育的关系。方法选取一胎,二胎胚胎停育患者及正常一胎,二胎早孕自愿流产女性各30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蜕膜中Wnt4,Bmp2,PRL的表达。结果 Wnt4,Bmp2,PRL在正常早孕蜕膜中的表达显著强于胚胎停育蜕膜(P0.01),Wnt4,Bmp2,PRL在一胎和二胎胚胎停育蜕膜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孕期蜕膜中Wnt4,Bmp2的正常表达对子宫内膜蜕膜化及维持妊娠有重要意义,单纯一胎分娩史与胚胎停育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雌/孕激素对围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明胶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雌、孕激素对围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明胶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谱法检测经雌 /孕激素处理的早孕期及去卵巢后小鼠子宫内膜明胶酶的表达。结果 :明胶酶-B的表达总量在早孕 d 1~ 4明显下降 ,但 d 5 (植入开始 )骤然上升 ,同时活性型明胶酶 -A也相对增多。去卵巢后明胶酶表达明显减弱 ,且未能测出明胶酶 -A活性 ;明胶酶 B表达在雌激素组增强 ,孕激素组及雌 /孕激素处理组均减弱 ,经雌 /孕激素处理后仍未测出明胶酶 -A的活性。结论 :明胶酶的表达受雌激素上调、孕激素下调 ,雌孕激素联合处理仍以孕激素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中雌、孕激素对Pbx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连接法检测人增生期、分泌中期和蜕膜期子宫内膜中Pbx2的表达和分布;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和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分别加入雌激素、孕激素、雌、孕激素联合刺激48 h,并以不加雌、孕激素的基质细胞核和Ishikawa细胞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种条件下Ishikawa细胞中Pbx2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在人各期子宫内膜组织中,Pbx2表达于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细胞核中;Pbx2在分泌中期和蜕膜期基质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增生期,但在腺上皮细胞中增生期组织的表达高于分泌中期和蜕膜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孕激素和雌、孕激素联合处理Ishikawa细胞组中,Pbx2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雌激素处理后Pbx2的表达与其他各组间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SC)中,Pbx2的表达在雌、孕激素处理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人子宫内膜腺上皮Ishikawa细胞中孕激素对Pbx2的表达具有下调作用,在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中,Pbx2的调控可能是非雌、孕激素依赖性的。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催乳素功能及信号转导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催乳素是子宫内膜蜕膜化的重要标志物,通过不同的信号转导机制参与内膜分化、蜕膜免疫、滋养细胞侵袭、胎盘血管生成及蜕膜退化和重建,是早期妊娠建立和维持的关键因素,综述近年对子宫内膜合成催乳素功能及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利用荧光雌激素及孕激素标记法观察了正常家兔及宫内放置铜丝、尼龙丝家兔一月后子宫内膜的雌、孕激素受体的荧光结合反应。结果,正常家兔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的荧光分布和含量随兔龄及生理周期而不同:增殖早期主要分布在上皮胞浆内;增殖晚期含量增加;分泌期间质细胞及血管亦有出现;妊娠早期主要在子宫内膜腔面。在胎盘滋养叶细胞中,孕激素受体荧光大大超过雌激素受体荧光。宫内放置铜丝后,增殖期子宫内膜的上皮细胞肿胀紧挤,细胞境界模糊,雌、孕激素受体荧光出现凝聚碎片或呈絮状,部分荧光消失,间质亦出现荧光反应。而宫内放置尼龙丝侧的变化甚少。提示铜离子可影响雌、孕激素受体蛋白。本文对铜离子在避孕机理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子宫蜕膜细胞在妊娠时的作用已引起广泛的讨论。它们对于孕卵着床和妊娠的维持是必要的。蜕膜细胞体积大,含有大量糖元和脂质。常为双核和多倍体。蜕膜细胞来源于基质细胞,对胚胞有滋养或保护作用。同时可以合成特异蛋白。可能还有促黄体的功能,因在大鼠中蜕膜化常伴有孕酮水平增高,并可延长家兔黄体寿命。众所周知妊娠妇女蜕膜细胞可分泌催乳素。目前,这一发现已经扩大到许多种哺乳动物的子宫内膜似乎也有此种功能。从正常妊娠妇女子宫壁层和  相似文献   

15.
RU_(486)对大鼠早、中期妊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红  周剑萍 《生殖与避孕》1994,14(5):332-335
应用光、电镜方法观察RU486对早期和中期妊娠大鼠脑垂体、卵巢、子宫、胎盘及肝脏的影响。妊娠大鼠分别在受孕第7天(d7)和第10天(d10)给药1.25mg/只。中期妊娠大鼠给药后24h全部流产,蜕膜坏死;48h子宫内膜修复正常。黄体细胞内脂滴增多、退变。血清孕酮水平低于对照组。早期妊娠大鼠给药后48h,个别胚胎发育与对照组相似,其余胚胎和胎盘均解体,其中2例子宫已修复。黄体和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的结构及血清孕酮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RU486对大鼠抗中期妊娠效果比抗早孕好。  相似文献   

16.
用放免法测定了40例拟诊为由内分泌病因所致的重复性早期自然流产病人卵泡期和黄体期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同时用生化法测定了相应增生期和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中胞浆及胞核的雌、孕激素受体含量。通过和对照组比较,发现重复性早期自然流产病人黄体期和卵泡期的E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5和P<0.05),其余各项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其子宫内膜增生期的胞浆雌激素受体(ER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5),分泌期子宫内膜的胞浆孕激素受体(PRc)含量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期子宫内膜组织的胞核雌、孕激素受体含量在两组间无差异。表明卵巢雌激素分泌不足和子宫内膜组织的受体含量减低是导致该组病人反复自然流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黄体功能缺陷与子宫内膜效应不良患者的内分泌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比较黄体功能缺陷(LPD)和子宫内膜效应不良(IER)患者的内分泌特征。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放射性配体饱和竞争、葡聚糖活性碳吸附分析法,测定LPD、IER患者和月经周期正常者(对照组)的血清激素水平及同一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雌、孕激素受体含量。结果:LPD患者黄体期的雌、孕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其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含量在整个月经周期中与对照组无差异(P>0.1);而IER患者整个月经周期的血清雌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但黄体期的血清孕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1),子宫内膜增生期的胞浆雌激素受体、胞核孕激素受体和整个月经周期的胞浆孕激素受体含量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0.001,P<0.05)。结论:LPD和IER是内分泌特征根本不同的两种情况,LPD主要表现为黄体细胞分泌雌、孕激素功能下降,子宫内膜相应受体含量正常;IER则为整个周期的雌激素水平降低及相应受体合成障碍,而黄体分泌孕激素的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8.
泌乳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除垂体前叶泌乳素细胞分泌泌乳素外,人类妊娠子宫蜕膜组织、分泌晚期子宫内膜组织及部分肿瘤组织等均能分泌泌乳素。近年来研究发现:泌乳纱是维持妊娠黄体、提供胎儿生长发育合适内环境及促进胎儿生长发育的必需生殖激素;并且在乳腺癌和宫颈癌的病理生理、诊断及防治领域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丽  李媛 《生殖与避孕》2017,(8):679-684
由于控制性超促排卵(COH)过程中超剂量雌、孕激素的生成以及垂体降调节药物的使用,经常出现黄体功能不全,需要常规进行黄体支持,常见的黄体支持方案包括使用人绒毛膜促性激素(hCG)及补充雌孕激素等。在近些年,多项研究表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在黄体支持中有很多积极方面,可以改善临床结局。其主要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刺激黄体分泌雌、孕激素,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发育潜能,促进滋养细胞分泌hCG相关。GnRHa进行黄体支持的机制及用法用量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助孕3号方及拆方对肾虚黄体抑制动物流产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对妊娠大鼠以羟基脲和米非司酮建立肾虚黄体抑制病证动物流产模型,分别用助孕3号方、补肾方、健脾方中药水提液及黄体酮治疗,同时设立未用药物治疗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妊娠组。测定各组流产率、子宫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血清P及子宫蜕膜PR的含量。结果:补肾健脾的助孕3号方和补肾方均可增强黄体功能,提高血清孕酮含量,增加子宫蜕膜孕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从而降低肾虚黄体抑制动物流产模型的流产率,单纯健脾方无此作用。结论:补肾药在防治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流产方面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