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总结hookwire术前定位在全胸腔镜下切除肺部直径小于2cm的孤立性小结节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82例肺部孤立性小结节,共88个直径小于2cm的肺部孤立性病灶,行全胸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术前均在数字减影(DSA)InnovaCT引导下采用hookwire对病灶穿刺定位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7例、女35例,年龄34~78(61.4±10.7)岁。对手指触诊阳性率与病灶临床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手指触诊与hookwire定位的成功率,并总结hookwire定位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适应证。结果Hookwire定位常见并发症为无症状气胸13例(14.8%),少量血胸7例(7.9%),严重胸痛3例(3.4%)。9个病灶(10.2%)术中发现穿刺针移位。85个(96.5%)病灶可通过Hookwire准确定位,与触诊(53.4%)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7)。手指触诊的阳性率与病灶的病理类型和病灶的性质有关,对于微浸润性/浸润前病变、肺部单纯性磨玻璃样结节(pureground-glassopacity,pGGO)的触诊阳性率明显偏低,分别为25.8%和19.2%。结论对于直径小于2cm的肺部孤立性结节,胸腔镜手术前hookwire穿刺定位是一项安全的技术。其最佳适应证为直径小于2cm的pGGO。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亚甲蓝与Hookwire联合定位在胸腔镜下孤立性肺小结节(SPN)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患者的60枚SPN术前行CT引导下亚甲蓝与Hookwire联合定位后行胸腔镜(VATS)肺楔形切除术.全组患者男19例,女37例;年龄35~81岁,平均(61.1±8.9)岁.结果 56例60枚SPN直径为(6.80±4.12) mm,距壁层胸膜(15.38±4.63) mm.CT引导下定位成功率100%,定位时间(10.76±8.17) min.定位后5例(8.9%)发生局部少量气胸,4例(7.1%)发生肺出血,均无需治疗.60枚肺小结节病灶均准确定位,VATS楔形切除术成功率100%.术后病理显示,肺泡细胞癌(BAC)33枚(55.0%),肺泡细胞癌伴腺癌(BAC+ AC) 11枚(18.3%),肺泡细胞不典型增生(AAH)7枚(ll.8%),炎性肉芽肿4枚(6.7%),错构瘤3枚(5.0%),结核性肉芽肿2枚(3.3%).结论 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亚甲蓝与Hookwire联合定位准确率高,对胸腔镜手术(VATS)楔形切除病灶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y,ENB)引导下肺结节术前定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胸外科接受ENB术前定位并手术治疗的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ENB定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影响ENB定位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 初步纳入200例患者,排除17例同时进行术前定位及活检的患者,最终纳入183例患者,共230个结节行术前定位。男62例、女121例,平均年龄(49.16±12.50)岁。ENB定位方面,导航成功率达88.7%,定位成功率达67.4%,定位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中位定位时间为10(7,15)min。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定位成功的相关因素包括距定位点距离[OR=0.27,95%CI(0.13,0.59),P=0.001]、染色材料[OR=0.40,95%CI(0.17,0.95),P=0.038]以及染色剂量[OR=60.39,95%CI(2.31,1 578.47),P=0.014]。结论 ENB引导下肺结节术前定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对孤立性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33例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肺结节患者的影像随访资料,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38~ 90(67.6±13.4)岁.26例经穿刺活检证实及7例临床考虑偏恶性.33例患者共33个结节,直径0.6...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注射硬化剂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2年1月,27例患者,检出29枚孤立性肺结节,胸腔镜术前在CT引导下注射硬化剂(医用胶)定位后成功行胸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结果 CT引导下注射医用胶定位成功率100%.定位时间(6.87±6.75)min,定位后无严重并发症,29枚小结节均成功定位后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无中转开胸于术,手术后均经病理确诊.结论 CT引导下注射硬化剂(医用胶)定位方法安全、可行,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CT定位、术中染料结扎夹标记肺结节表面胸膜的方法在电视胸腔镜下肺小结节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胸外科治疗的89例患者,98枚肺小结节,术前CT在体表定位肺部小结节,术中在胸腔镜辅助下,以亚甲蓝结扎夹标记肺结节表面胸膜,完成镜下楔形切除术。结果 98枚结节按此方法成功定位85枚(87%),13枚结节因其位于纵隔面无法按此方法完成定位,术中无并发症发生,定位成功后行VATS肺楔形切除术,无中转开胸手术,术中均取得明确病理诊断。结论术前CT定位,染料结扎夹标记肺结节表面胸膜的定位方法,简单有效,准确率高,安全性好,是肺部小结节微创术前理想的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7.
肺内小结节电视胸腔镜切除术前CT定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指引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切除肺内小结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47例肺内小结节患者(共53个结节,直径30mm)行术前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将微弹簧圈植入紧邻肺小结节边缘的肺组织内,使22个结节内的微弹簧圈的尾部位于脏层胸膜之外。于定位当日或次日行VATS切除肺内小结节,术后标本送病理学检查。结果 VATS下完整切除全部肺内小结节(直径3~26mm)。51个(51/53,96.23%)肺内小结节应用微弹簧圈定位成功,2个(2/53,3.77%)微弹簧圈植入后发生移位;定位术中并发症包括无症状性气胸6例、轻微肺泡出血9例。结论术前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弹簧圈定位肺内小结节安全、有效,有助于提高VATS切除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带线锚钩在CT引导下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术前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9年6月~2020年8月,采用由四爪锚钩和三色标记刻度缝线组成的带线锚钩系统,对35例肺GGN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带线锚钩行术前定位,24 h内行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与弹簧圈定位在肺结节术前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1年10月公开发表的比较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与弹簧圈定位在肺结节定位中应用效果的相关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10篇回顾性队列研究,共计1 117例患者,其中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组473例患者,CT引导下弹簧圈定位组644例患者。纳入文献NOS评分均>6分,质量较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Hook-wire定位组与弹簧圈定位组定位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4,95%CI(-3.43,3.71),P=0.940]。Hook-wire定位组定位成功率优于弹簧圈定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5,95%CI(0.17,0.72),P=...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磨玻璃样结节和亚厘米结节(≤1 cm)等微小病灶为影像学特征的早期肺癌的检出率明显增高.对于此类病灶,尽早行外科手术干预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在实际手术操作中,这些微小病灶难以察及,给手术带来了极大困难.目前临床上对于此类微小病灶,通常在术前CT引导穿刺定位标记的基础上实施手术切除.这种定位方法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多等缺点,因此如何更精准定位和标记肺微小病灶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近年来肺微小病灶的定位方法和定位材料,对各种方法和材料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及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系统评价电磁导航定位与CT引导下经皮穿刺定位在肺结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建库至2021年1月公开发表的比较电磁导航定位与CT引导下经皮穿刺定位方式在肺结节手术中应用的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增强现实(AR)导航用于CT引导下穿刺犬肺结节模型的价值。方法 选取5只健康犬,各于肺部植入4个靶环,建立犬肺结节模型。按照交叉设计,分别于造模成功后2周及4周于AR导航下或无导航行CT引导下穿刺,以AR导航穿刺为AR组、无导航穿刺为常规组。比较2组穿刺时长、CT扫描次数、穿刺中调整进针路径次数及三维重建所示针尖至病灶中心点的误差距离。结果 AR组穿刺用时(13.62±5.11)min、常规组为(20.16±4.76)min;AR组CT扫描次数、调针次数及误差距离结果分别为(2.40±0.50)次、(2.75±0.44)次及(2.94±1.92)mm,常规组依次为(3.10±0.64)次、(3.70±0.57)次及(4.90±3.38)mm。引入AR导航可缩短穿刺用时、减少CT扫描和调针次数、降低穿刺误差(P均<0.05),而不同穿刺顺序及实验犬只对穿刺结果无影响(P均>0.05)。结论 AR导航系统用于CT引导下穿刺犬肺结节模型有助于提高穿刺准确性及穿刺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前SPECT/CT引导Sens-cure针穿刺定位肺小结节(直径≤10 mm)的价值。方法对19例肺小结节患者行SPECT/CT引导下经皮穿刺定位,共定位21个肺小结节;之后行VATS,根据定位器位置寻找靶病灶,并予以局部楔形切除。观察定位成功率、穿刺定位时间、肺结节大小、胸膜下距离、并发症及病理类型等。结果经皮穿刺定位肺小结节成功率100%,平均定位时间(15.0±3.1)min;病灶最大径(7.1±1.8)mm,胸膜下距离(17.8±5.8)mm;而后均成功完成VATS,完整切除靶病灶,无脱靶。术后病理诊断其中16个(16/21,76.19%)为病变恶性。穿刺后并发症包括少量出血2例、少量气胸3例。结论VATS术前SPECT/CT引导Sens-cure针穿刺定位肺小结节安全有效,可提高VATS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CT技术的发展和体检的普及,肺部小结节的检出率不断提高。其中部分肺小结节不能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治疗首选手术切除。因此,如何在术中对肺小结节精确定位、并在最大限度保护肺功能的前提下精准切除结节,是胸外科医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肺部小结节术前辅助定位的核心是置入标志物,临床常用的定位方法主要有带钩金属丝定位法、微弹簧圈定位法、亚甲蓝穿刺注射定位法以及生物胶定位法等。本文简要综述现有定位方法的发展现状、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等,为临床应用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术前于CT引导下以肺结节定位针与弹簧圈定位针定位亚厘米肺结节的效果。方法 55例亚厘米肺结节(孤立性肺结节,最大径4~10 mm,距胸膜<50 mm)患者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前48 h内接受CT引导下定位病灶,其中30例采用肺结节定位针(定位针组)、25例采用弹簧圈定位针(弹簧圈组),对比2种方法定位时间、CT扫描次数、定位成功率、病灶楔形切除时间、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 55例均顺利完成术前定位且VATS均成功切除病灶。2种定位方法之间,CT扫描次数、病灶楔形切除时间及气胸、肺内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定位针定位时间长于弹簧圈(P=0.001)。结论 术前于CT引导下以肺结节定位针与弹簧圈定位针定位亚厘米肺结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当,后者操作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7.
CT在孤立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了解CT对孤立肺结节的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1 例孤立肺结节,分析其 CT征象。结果 男83例,女28例,年龄27~87岁,平均59岁。111例中肺癌80例(鳞癌25例,腺癌4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 5 例,大细胞未分化癌1例,肺泡细胞癌7例),直肠腺癌肺转移1例。病灶直径1.5~4 cm,平均(3.10±0.77)cm;良性病变共 30 例,其中肺结核8例,错构瘤6例,隐球菌感染2例,炎性假瘤6例,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4 例,炎性肉芽肿 2 例,脓肿 1 例,球形肺不张1例;病灶直径0.8~4 cm,平均(2.47±0.94)cm。结论 CT是孤立肺结节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混合现实技术辅助肺小结节精准定位的可行性。 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胸外科的肺部小结节患者1例,术前检查完善,无绝对手术禁忌,拟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术前利用患者平卧位胸部CT对患者体表及靶病变进行三维重建,拟定辅助线,使用hookwire定位针对靶病变进行穿刺定位,利用术中CT进一步验证定位的准确性,进而对病变进行楔形切除。 结果病变定位准确,患者术后4 d顺利出院。 结论混合现实技术辅助下肺小结节精准定位切除病例1例,定位过程顺利,定位准确,有望开创胸外科肺小结节定位中新篇章,该技术的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将为胸外科手术带来更多的发展可能和进步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