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应用CT灌注成像(CTP),对急性自发性高血压出血性脑卒中(shICH)血肿周围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定量测量,评价脑血肿周围组织灌注参数改变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26例临床及CT确诊的幕上shICH患者行CTP检查,自发病到灌注扫描的时间为8~19 h.以血肿最大层面为参照,测量血肿周围1 cm内及对侧镜像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获得相对灌注参数值rCBF、rCBV、rMTT(患侧/健侧).电话随访患者脑出血后1个月生活表现,并记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分值.结果 shlCH血肿周围带CBV值为(1.61±1.53)ml/100 g、CBF值为(16.48±12.58)ml/(100 g·min),明显低于对侧镜像区(Z=-2.603、-4.178,P<均0.05);MTT值为(9.12±2.57)s,较对侧镜像区明显延长(t=4.747,P<0.05).血肿周围CBV、CBF值与BI相关(Z=-3.40、-2.98,P均<0.01),参数MTT、rCBF、rCBV、rMTT与近期预后无关(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7、0.848,且CBV界限值为1.24 ml/100 g时,敏感度66.67%,特异度为100%;CBF界限值为8.44 ml/(100 g·min)时,敏感度100%,特异度为72.70%.结论 CTP可预测shICH血肿患者近期预后,在一定范围内,血肿周围CBV、CBF值越大,提示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2.
自发性脑出血是死亡率最高的脑卒中,约1/3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会发生血肿扩大,提示预后不良。如在脑出血早期即可发现血肿扩大高风险患者,及时干预,可预防血肿扩大。血肿扩大的预测指标包括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指标,对临床有效识别血肿扩大并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本文对血肿扩大预测指标的预测效能及其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张淑芳  郭书英 《临床荟萃》2011,26(21):1900-1901
自发性脑出血后血肿量增大是造成病情恶化的原因之一,临床实践中并不少见[1-3]。但预测这种血肿量增大影像学指标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前瞻性地分析了308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CT资料,以探讨血肿增大的CT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308例,男173例,  相似文献   

4.
三维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将三维CT脑灌注加权成像(PWM)和脑灌注血容量成像(PBV)整合优化到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脑CT灌注成像(CTP)联合脑CT血管成像(CTA)扫描方案中的价值.方法 对23例临床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行CTP联合CTA检查,将增强CTA原始数据或增强CTA与平扫CTA减影的原始数据通过图像工作站处理,得到脑三维CT PWM和三维CT全脑PBV的伪彩图像,评价CTP与PWM、PBV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上的敏感性和整合运用的意义. 结果 23例临床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9例单纯CTP图像显示阴性患者中有7例在PWM、PBV图像上有阳性改变;单纯CTP观测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性约60.87%,CTP与PWM、PBV整合观测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性约91.30%. 结论 将三维CT脑PWM和脑PBV整合优化到急性脑梗死CT检查方案中,不仅能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检出率,而且能预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烟雾病患者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STA-MCA)治疗后颅脑灌注的变化情况,评价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临床确诊为烟雾病并行单侧或双侧STA-MCA手术治疗的患者31例(男20例,女11例,平均33岁),双侧行搭桥手术的患者有13例,单侧18例.上述患者分别行手术前后的一站式CTP(NCCT-CTA-C...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Revolution CT轴位扫描全肝灌注"一站式"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19例患者行Revolution CT上腹部增强检查,获得全肝CT灌注(CTP)图像、静脉期及平衡期图像。于CTP图像上由2名观察者分别确定腹主动脉与门静脉主干时间-密度曲线(TDC)峰值对应的rank值及CT值,定量测量肝左、右叶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P)、肝动脉分数(HAF)。采用腹主动脉和门静脉TDC峰值所对应的图像重组肝动脉CTA、门静脉CTV,并提取动脉期图像。记录CT灌注和"一站式"检查的辐射剂量。比较肝左、右叶灌注参数的差异,并对2名观察者的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肝左叶、右叶的BF和MT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名观察者对肝动脉CTA、门静脉CTV及动脉期图像的主观评分均 ≥2分,一致性良好(Kappa值均>0.6)。灌注期和"一站式"检查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14.47 mSv、21.29 mSv。结论 Revolution CT轴位全肝灌注"一站式"成像,在保证较低辐射剂量的前提下,可获得肝脏CTP的多个定量参数,又可提供清晰的肝动脉CTA、门静脉CTV和3期增强扫描图像,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Revolution CT胰腺轴位灌注"一站式"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接受Revolution CT上腹部轴位CT灌注(CTP)扫描的患者13例(CTP组),测量胰腺的CTP参数,提取最佳时期CTA及3期增强图像,并记录整个灌注期的辐射剂量。收集同期行全腹3期增强及CTA扫描者18例(对照组),采用螺旋扫描模式。2组患者胰腺均无病变。评价2名观察者测得各CTP参数和对胰十二指肠上动脉(SPDA)图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比较2组SPDA图像的主观评分和CTA图像SPDA以及3期增强图像胰腺的CT值、图像噪声、CNR和SNR。结果 2名观察者测得CTP参数一致性良好(ICC均>0.75)。灌注期有效辐射剂量为(24.52±0.01)mSv。2名观察者对2组CTA图像SPDA的主观评分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629、0.769),2组评分中位数均为5分;CTP组SPDA的CT值、CNR、SN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CTP组静脉期、平衡期的胰腺CT值、CNR、SN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Revolution CT胰腺轴位灌注"一站式"成像,在获得稳定的胰腺CTP定量数据的同时,可提取图像质量相仿甚至更佳的胰腺3期强化图像,并可获得更优质的胰周CTA图像,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图像后处理中选择不同输入动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单侧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及20例正常组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数据,每例数据进行4次图像后处理,分别选择大脑前动脉、左侧(正常组)或患侧(梗死组)大脑中动脉、右侧(正常组)或健侧(梗死组)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作为输入动脉,4次图像后处理均选择上矢状窦作为输出静脉。分别在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脑后动脉供血区绘制ROI,梗死组额外在梗死边缘正常侧、梗死边缘梗死侧绘制ROI,测量4次全脑灌注成像各ROI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取单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脑后动脉供血区灌注参数平均值作为该侧灌注参数值,对4次测量所获灌注参数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正常组4次不同输入动脉全脑灌注成像左、右侧大脑各灌注参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梗死组4次不同输入动脉全脑灌注成像健侧、患侧大脑及梗死边缘正常侧、梗死侧各灌注参数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选择不同输入动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T全脑灌注成像参数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在进行CT全脑灌注成像后处理时,可以选择显示较好的任意大脑动脉作为输入动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双源CT灌注缺损评分(P-score)评价急性肺栓塞(APE)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APE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依据右心室与左心室直径比值(RVd/LVd)分为RVd/LVd ≥1组与RVd/LVd< 1组,比较两组P-score、CT肺动脉阻塞评分(CTPAOI)、心脏、血管形态学测量指标、右心室压力CT征象的差异。并分析APE患者P-score与CTPAOI、RVd/LVd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间P-score、CTPAOI、主肺动脉直径(mPAd)、上腔静脉直径(SVCd)及奇静脉直径(AV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室间隔凸向左心室腔或平直、下腔静脉及奇静脉对比剂反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PE患者P-score与CTPAOI呈正相关(r=0.75,P<0.001),与RVd/LVd呈正相关(r=0.54,P<0.001);与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氧饱和度(SaO2)均呈负相关(r=-0.31、-0.29、-0.27,P均<0.05)。结论 P-score与CTPAOI、RVd/LVd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明显相关,P-score结合CTPAOI、心脏、血管形态学测量及动脉血气分析可较准确地评价APE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肿周围局部脑血流变化与周围组织早期缺血性损伤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注血组和对照组,采用自体血注射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利用GE LightSpeed螺旋CT扫描机灌注成像及计算机辅助系统制作大鼠脑CT灌注参数图,对血肿周围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和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定量测量,并与大鼠脑TTC染色和HE-染色进行比较.结果血肿周围存在不同程度低灌注,低灌注梯度依色阶变化表现为多层彩色环绕带,呈"靶样"改变;血肿周围局部脑血流量呈波动性改变,血肿周围rCBF和rCBV在注血后1 h降至最低,其后逐渐回升.TTC染色血肿周围未见白色梗死区;HE-染色可见血肿周围组织疏松,细胞不同程度水肿,星形细胞肿胀,神经细胞变性.结论大鼠脑注血后血肿周围局部脑血流显著降低可引发周围组织早期缺血性损伤,CT灌注成像可在活体下显示血肿周围异常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为脑出血临床救治提供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期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局部脑血流变化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注血组和对照组,每组分为注血(或注射)后1h、3h、6h、12h、24h、48h及72h7个实验小组,分别将40μl新鲜自体血或生理盐水通过微量注射泵注入大鼠脑右侧尾状核制备脑出血模型。利用CT灌注成像对大鼠进行动态增强扫描,通过计算机辅助脑灌注成像软件制作大鼠脑CT灌注参数图,并对血肿周围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和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进行测定。结果注血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存在不同程度低灌注,低灌注梯度依色阶变化表现为多层彩色环绕带,呈“靶样”改变。血肿边缘区rCBF和rCBV显著低于血肿外层区;血肿周围局部脑血流量呈波动性改变,注血后1h rCBF降至最低,其后逐渐回升并再次下降;血肿周围rCBV在注血后1h最低,以后逐渐增加,并于注血后24h增加至峰值。结论脑出血发生后血肿周围局部脑血液动力学发生异常改变,血肿占位效应及其所致的颅内压增高,以及脑血流最初下降所促发的脑血流自身调节,在血肿周围脑血流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动态CT灌注成像对急性期及亚急性期高血压脑血肿周围组织灌注情况进行观察,并探讨其转归。方法对15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于急性期及亚急性期行CT平扫及CT灌注成像扫描。测量血肿周围组织及对侧镜像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急性期血肿最大层面血肿及周围低灌注区面积,于亚急性期选择与急性期同一层面测量血肿周围强化环所包围的面积。结果灌注参数图示急性期血肿周围组织CBF、CBV均较对侧镜像区降低(Z分别为3.124、3.239,P值均小于0.05),MTT较对侧延长(Z=2.726,P〈0.05)。亚急性期血肿周围组织CBF亦较对侧降低(Z=3.408,P〈0.05),与急性期比较无明显变化(Z=1.136,P〉0.05);血肿周围组织CBV也降低(Z=2.159,P〈0.05),但是与急性期比较有较明显升高(Z=1.988,P〈0.05);MTT较对侧延长(Z=3.351,P〈0.05),与急性期比较无明显差异(Z=1.193,P〉0.05)。急性期血肿最大层面血肿及周围组织之低灌注区面积与亚急性期同一层面血肿周围强化环所包围之面积比较无明显差异(Z=1.590,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肿周围于急性期存在低灌注状态,而经保守治疗后这种低灌注状态在亚急性期并不会有明显改善,且处于低灌注状态的组织最终很可能会坏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以生境成像技术提取血肿内亚区域平扫CT(NCCT)影像组学特征预测自发性颅内出血(sICH)患者血肿增大(HE)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8例传统影像学无明显异常的sICH患者,根据HE与否分为HE组(n=99)与非HE(NHE)组(n=129);同时按8∶2比例划分训练集(n=182)与测试集(n=46)。比较组间临床、NCCT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HE的影响因素。以生境成像技术将血肿ROI聚类划分为3个亚区,提取血肿整体(ROI整体)和3个亚区域ROI(ROI亚区1、ROI亚区2、ROI亚区3)的影像组学特征(ROI亚区3位于血肿与脑组织临界区)并进行筛选;分别基于4个ROI构建4种预测模型,评估其预测HE效能。结果 HE组空腹血糖高于NHE组(t=2.047,P=0.041),但此非sICH HE的独立预测因素(P=0.070)。ROI亚区3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训练集和测试集sICH H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腺苷对心肌灌注的影响,对比腺苷负荷前后心肌灌注变化,并得出定量指标。方法 对10只中华小型猪依次行静息态及负荷态动态CT心肌灌注成像(CT-MPI),测量左心室心肌17个节段、右冠状动脉(RCA)、左前降支(LAD)及回旋支(LCx)3支血管支配心肌,基底部、中间部、心尖部(包括心尖)3个区域及心肌各壁所属节段心肌血流量(MBF)、心肌血容量(MBV)、达峰时间(TTP)及组织通过时间(TTT)。将心肌节段分为静息组和负荷组,比较组间MBF、MBV、TTP及TTT差异。通过腺苷负荷后心肌血流灌注量化指标改变,观察腺苷对冠状动脉微循环的负荷效能。结果 静息组MBF、MBV、TTP及TTT分别为(199.82±66.24)ml/(100 ml·min)、(15.71±5.58)ml/100 ml、(6.38±2.03)s及(13.39±4.91)s;负荷组分别为(278.87±123.24)ml/(100 ml·min)、(20.91±7.66)ml/100 ml、(5.83±1.68)s及(12.53±4.49)s。相比静态组,负荷组MBF、MBV显著升高、TTP缩短(t=8.757、7.738、3.367,P均<0.05),2组T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43,P>0.05)。结论 腺苷可增加心肌小型猪血流灌注、缩短灌注TTP;结合动态CT-MPI,可定量分析负荷前后心肌灌注变化及程度。正常心肌组织灌注储备不受腺苷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术前CT灌注(CTP)参数及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用于预测联合搭桥术治疗成年人烟雾病(MMD)后过度灌注综合征(CHS)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60例接受联合搭桥术的成年MMD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CHS分为CHS组(n=18)和非CHS组(n=42);比较组间术前1周内头颅CTP参数和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术后CHS的危险因素,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各参数预测CHS的效能。结果 组间术前脑血容量(CBV)、流量提取乘积(FEP)及术后当日平均动脉压(M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FEP及术后当日MAP较高是联合搭桥术治疗成年MMD后发生CHS的危险因素。以术前CBV、FEP及术后当日MAP预测联合搭桥术治疗成年MMD后发生CH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2、0.771及0.665,三者联合AUC为0.872,高于各单一因素(Z=2.17、2.77、3.13,P均<0.05)。结论 术前CBV、FEP及术后当日MAP有助于预测成年MMD患者接受联合搭桥术后发生CHS;联合应用三者可提高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07年1月26例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病例行64排螺旋CT扫描。结果:26例中结肠恶性肿瘤13例(50%),小肠间质瘤4例(15.3%),小肠套叠2例(7.6%),腹股沟斜疝3例(11.5%),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3例(11.5%),肠系膜血管畸形1例(3.8%),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4例肠系膜血管病变还由DSA证实。本组应用64排螺旋CT病变定位准确率100%,定性诊断正确率97%(1例炎性病变定性不清)。结论:64排螺旋CT对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定性诊断和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基于平扫CT的Logistic回归模型和朴素贝叶斯(NB)模型预测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HE)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8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初次CT扫描和24 h内随访CT资料,以随访CT显示血肿体积比例较前增加>33%或体积差>6 ml为HE,将患者分为HE组(86例)和非HE组(122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的CT表现。结果:术前3例诊断为肿瘤卒中,2例为囊性胶质瘤,1例为血管畸形伴脑内血肿。手术及病理证实病变均有包膜,动静脉畸形4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均伴有包膜内血肿。结论:慢性脑内血肿CT易误诊为肿瘤卒中、囊性胶质瘤等。占位效应较轻、有包膜的囊性灶、囊壁轻中度强化是其CT相对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