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祖虹  刘琦 《中国康复》2013,28(5):361-362
目的:探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10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中上肢部分(FMA-L)与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上肢功能和ADL能力.结果:治疗6周后,2组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FMA L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可较好改善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龙耀斌 《中国康复》2012,27(5):363-364
目的:探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的作用。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MA-L、Barthel指数、Holden步行功能和步态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2组的FMA-L、Barthel指数、Holden步行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步态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提高(P<0.05)。结论:积极使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配合康复训练可进一步改善偏瘫患者的步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4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治疗前和治疗 6 周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与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的平衡功能和ADL能力。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平衡功能和 ADL能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平衡功能与ADL呈正相关。 结论MOTOmed训练系统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可较好的改善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站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称为常规治疗组;另一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的基础上进行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称为MOTO训练组。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时接受功能评定,以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分、患肢承重能力、独立步行能力及稳定性系数作为评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患肢承重能力、独立步行能力及稳定性系数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MOTO训练组的治疗效果改善更为明显(P<0.05),与常规治疗组对应时间点作比较,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站立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常规康复训练配合MOTOmed智能运动系统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康复训练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在治疗8周后对2组受试者进行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FAC)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F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8周治疗后,2组FAC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FAC评分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在抑制偏瘫侧肢体痉挛的同时进行肌力训练,可有效恢复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急性期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另外给予 M O-TOmed智能运动训练仪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价(FMA)、Berg平衡量表(BBS)和Bar-thel指数评价(BI)进行评测。结果:治疗8周后,2组FMA、BBS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3项评分指标增加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仪可提高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病人常会出现下肢痉挛(即脑卒中恢复期),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使运动系统失去高位中枢的控制,从而使原始的、被压抑的、皮层以下的运动反射释放,引起运动模式异常。表现为肌张力增高甚至痉挛僵直,肌群间协调紊乱,出现异常的反射运动即共同运动、联合反应和紧张反射等。笔者采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患者,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常规康复治疗联合MOTOmed训练系统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65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MOTOmed训练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MOTOmed训练)及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时进行疗效评定,包括采用Fugl-Meyer量表评定下肢运动功能,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定步行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 结果2组患者Fugl-Meyer、FAC及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rt;0.05),治疗2,4,8周时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以MOTOmed训练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各观察时间点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OTOmed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能进一步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介入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组给予介入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肢体功能评分升高,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促进其血管再通,改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康复效果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病人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的联合干预。干预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分法(FMA)评定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定股四头肌肌张力步行能力,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定步行能力,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定病人生活质量,测定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的FMA评分和BBS评分均提高,而MAS评分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的步长(0.67±0.17)m,步速(57.54±6.86)m/min,FAC评分(3.21±0.43)分均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卒中病人干预后的血清细胞因子NGF(13.02±2.41)ng/L,BDNF(19.87±3.09)ng/L,NT-3(12.73±2.38)ng/L水平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卒中病人干预后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疾病、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脑卒中病人的肢体功能和步行能力,促进受损神经的营养修复,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留针运动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MOTO组(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留针组(留针运动)和联合组(留针运动加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每组30例,分别对应性进行治疗。采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分别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间参数、时间参数及关节角度进行智能化定量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3组空间及时间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0.01),且联合组高于MOTO组和留针组(均P0.05),MOTO组与留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MOTO组及联合组各关节屈曲角度均较治疗前及留针组明显提高(P0.05,0.01),留针组各关节屈曲角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联合组高于MOTO组(P0.05,0.01)。结论:留针运动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异常步态,是一种有效改善步态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刺结合功能训练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规范针刺结合功能训练治疗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长宁区三个社区176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区域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根据病程分为软瘫期(BrunnstromⅠ、Ⅱ)、痉挛期(BrunnstromⅢ、Ⅳ)、恢复期(BrunnstromⅤ、Ⅵ)、后遗症期;康复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规范的针灸结合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一般的常规内科治疗,分别在治疗后2个月月末和5个月月末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进行神经功能评定。结果:规范针刺结合功能训练社区康复治疗5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康复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规范针刺结合功能训练的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辅助踏车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下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采用常规个体化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FES踏车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MOTOmed下肢踏车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Tinetti量表、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评分法(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估。结果:治疗6周后,2组FAC等级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Tinetti量表、FMA下肢评分、MBI及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FES辅助踏车系统和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均有助于脑卒中早期下肢功能的恢复,而FES辅助踏车系统对下肢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  相似文献   

14.
背景:银杏叶片有活血化瘀、通脉疏络之功能,可减少脑动脉痉挛,增加心、脑血液循环,有抗缺血、缺氧的作用,在心脑血管病治疗方面应用多年,并取得了很好疗效。目的:观察银杏叶片加康复训练对脑栓塞患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分析。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医务部。对象:选自本院2001-01/2003-01收治的脑栓塞患54例。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均神志清楚,语言表达能力良好。54例均为男性,年龄60~80岁,随机分为服银杏叶片治疗加康复训练组和单纯康复训练组各半,两组各项指标均具可比性。方法:两组患均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根据不同的残障给予统一功能训练。方法:①良肢位摆放。②康复训练:患侧各关节的神动运动,健、息侧翻身练习,强调肩关节的前伸及骨盆旋转;搭桥练习,腕、距小腿(踝)关节的背伸练习,提高各关节的控制能力及稳定性。③坐位平衡训练:从床头抬高30。开始,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脑卒中是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为特征的常见病、多发病,且呈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质量。据研究显示,本病导致的死亡率已经大大下降,但致残率高达80%以上[1]。本病多致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从而影响患者运动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知觉和认识障碍、心理或情感障碍等。目前对该病的防治已成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课题。而针刺治疗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OTOmed用于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将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并使用MOTOmed对肢体功能进行训练;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分别于训练初、训练2周末及4周末时采用ADL功能评定方法( Barthe指数)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使用MOTOmed训练2周末、4周末,观察组ADL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训练4周末的康复效率高于训练2周末的康复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实施MOTOmed训练能缩短患者住院日,减轻患者痛苦,减轻家庭负担,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评定中的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AIS患者120例纳入研究,根据入院时空腹血清HbA1c水平分为对照组(HbA1c<6.5%)和升高组(HbA1c≥6.5%),各60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治疗2周后采用MoCA量表对2组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入院后第3天复查头颅CT测定梗死体积和梗死位置;治疗5周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5周后,依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预后分级。结果:升高组合并糖尿病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升高组的MoCA量表总分和各分项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面积较大组患者的HbA1c水平高于梗死面积较小组(P<0.05);升高组NI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神经功能缺损重于对照组(均P<0.05);升高组预后评价显著差于对照组(P<0.05)。结论:HbA1c与AIS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替罗非班联合静脉溶栓(IVT)桥接血管内取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2例AIS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采用IVT桥接血管内取栓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及预后(mRS量表)评分。结果:与对照组78.05%(32/41)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5.12%(39/41)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90 d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IL-6、hs-CRP、Barthel指数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IVT桥接血管内取栓治疗AIS效果确切,可促进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降低炎症反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精细化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10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148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精细化康复训练。根据脑梗死患者(卧床患者、可坐立患者、借助辅具可站立患者和无辅具可挺直站立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程度给予相应的运动康复训练(如肢体关节训练、身体转移训练、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等),5 d/周,持续治疗1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被动运动模式、有助力运动模式和主动训练模式的上肢/下肢运动康复训练),1次/d,45 min/次,5 d/周,持续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评估患者平衡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世界卫生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rTMS治疗组和伪rTMS治疗组,每组各30例.伪rTMS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rTMS假刺激治疗,rTMS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