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治未病"思想是中医独具特色的疾病预防思想,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为主要内容的"治未病"理论体系。其中"未病先防"和"欲病救萌"的疾病预防思想是治未病理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然而由于缺少客观的辨识方法和安全有效的预防手段,极大地限制了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疾病预防上的实际应用,因此大力开展中医理论普及教育和严谨的中医临床试验是有效开展中医"治未病"实践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为中医学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学说的重要准则和理论基础。非酒精性脂肪肝已严重威胁居民的身心健康及正常工作,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从未病先防及既病防变角度入手,探讨精神调养、饮食调节、合理运动及防止疾病传变在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本文根据"治未病"体系源流、内容,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既病则防变,未病则防患于未然,探讨脂肪肝疾病未生、疾病未成、疾病未传和疾病未复四个阶段的防治思路。将中医治未病理念灵活应用,与中医传统疗法紧密结合,对脂肪肝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认为该理论对防止脂肪肝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预防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在疾病的防护方面有重要意义。中医"治未病"包含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两大方面,内容和方法涉及饮食、起居、劳作、心理、体育锻炼,顺应自然和避邪护身诸多  相似文献   

5.
"治未病"是中国古老的预防医学思想,中医对健康的认识关注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治未病"不仅要关注后天疾病的预防,也应注重先天的养护。孕前保健是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先天方面的体现,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通过优生咨询、孕前检查、健康教育、孕前干预的模式结合中医体检、体质辨识、针灸膏摩、调体方药等技术对孕前女性进行疾病防护和健康调理,能减少子代"出生病"和"终生病"及母代"妊娠病"和"产后病"的发生,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6.
黄勇  曹式丽 《陕西中医》2014,(5):575-577
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尿酸性肾病防治中的应用。强调"未病先防",把疾病治疗的工作重心前移;通过"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控制疾病进程的主要病理因素,防止肾脏进一步损害;瘥后细心调护,预防疾病复发。突出中医"治未病"思想在本病防治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防病治病的重要理论。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对致病因素的预防,中医称为未病养生,防病于先。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是通过医疗手段控制疾病的发展,从而达到早期发现、诊断、治疗目的,防止疾病发展,中医称为欲病救萌,防危杜渐。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目的是让患者懂得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时预防病残,促进病变组织、器官的功能恢复,中医称为已病早治,防其传病。另外,对于术后患者,防止复发,也是中医治未病范畴。  相似文献   

8.
中医养生学是研究如何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尽终其天年的理论和方法[1].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等内容.养生是中医"治未病"的基础工作和根本出发点[2]."  相似文献   

9.
田玲  孙伟 《湖南中医杂志》2019,35(7):108-110
慢性肾脏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其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发生;既病阶段,防止疾病传变;病愈之后,防止疾病复发。本文从"治未病"思想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探讨中医药在防治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为中医药预防医学提供一定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0.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即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惠于未然的预防学思想,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强调以“预防为主”。本文从治未病的渊源;治未病思想的实质内容;“治未病”理论的应用;“治未病”临床研究进展等几方面解释治未病。  相似文献   

11.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术思想的特色和精华内容,也是中医治病、养生、保健的重要指导理论,其提倡在防治疾病过程中应早识、早防、早治,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盛防危,新愈防复"。通过整理历代医家的阐述及亲身临床实践,将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理论特色和临床意义归结为"未病养生,重在预防;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四个方面加以详细剖析,认为治未病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特色和广泛的临床指导意义,对人民群众的养生防病意义重大,有必要继承、掌握并熟悉运用"治未病"思想的精髓,让中医"治未病"这一经典中医理论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吴瑕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4):1047-1048
当前医学界普遍认为: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已病",等疾病发生后再治疗,而是"治未病",即使人不生病的医学[1]。"治未病"是中医重要的预防医学思想,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保健方法中,传统体育养生无疑是治未病最直接的疗法[2]。传统养生方法符合防患于未然的预防原则以及刚柔相  相似文献   

13.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境界和精华,也是现代预防医学的最高体现,其基本内容主要涉及"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即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发病早期则积极干预、治疗,防止疾病加重、传变,并促进疾病的愈合,病情向愈后采取对应措施防止疾病复发."治未病"理论的精髓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对于疾病的防治意...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脏病(CKD)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对其早期防治意义重大。《内经》中"治未病"的实质包括未病先防、将病防发;既病防变及早期诊治。概而言之,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及早期诊治以防止疾病转深转重。强调以"预防为主"。分别从未病先防、将病防发;既病防变及早期诊治几个方面来论述《内经》中"治未病"思想在慢性肾脏病防治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脂肪肝是临床常见病症,防护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其向愈,临床上对脂肪肝进行健康管理是防止其传变的重要保障。中医"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等内容,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运用于脂肪肝的健康防护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治未病"是代表着中医学特色与精髓的重要学说,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体现了中医在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方面"防重于治"的特色,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被奉为医者之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
中医“治未病”疾病康复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治未病"理论含三种境界,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在疾病的康复阶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疾病不仅要治,还要促进康复,防止复发或发展,中医"治未病"强调慢病康复的治疗,并有特殊优势。中医"治未病"理论广泛应用于慢病康复,并初见成效。"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对疾病康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张仲景继承和发展了《内经》《难经》有关治未病的理论,丰富和完善了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蕴含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盛防逆""已愈防复"的治未病思想,在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文献资料探讨了张仲景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三级预防中的应用,以期为糖尿病的防治和管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光明中医》2021,36(15)
中医"治未病"思想可概括为"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4个预防措施,该文基于"治未病"思想,分别探讨这4个措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预防与治疗中的具体应用。COPD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整个过程都以"治未病"思想作为指导。于未病、欲病之时就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祛除危险因素、扶正固本、欲病早调以预防COPD病理因素的生成并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时,对COPD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尽快阻截疾病的传播途径并固护好人体正气和还未受到病邪侵袭的脏腑,越早控制病情,就越早避免了病情的进一步深化和传变;瘥后则应积极调摄,做到除邪务尽,使气血达到平衡,使机体脏腑功能恢复正常,防止疾病复发。"治未病"思想是对预防医学理论的深度总结,为COPD预防和治疗方面提供了不同的思维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赖吉珍  宋宁 《环球中医药》2013,6(3):186-188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防治理论的精髓与核心。"治未病"的内涵包括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防微杜渐。易损斑块是引起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日益增高。本文研究文献,结合临床经验,探讨了治未病思想在易损斑块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将防治易损斑块的重点,由稳定斑块转向预防易损斑块的形成,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