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脑性瘫痪尖足石膏固定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脑性瘫痪尖足石膏固定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配合基础康复训练,观察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8周后采用肌张力评定量表、肢体粗大运动评定表(GMFM-66)、伸膝踝关节背屈度、下肢选择性控制、儿童日常生活质量量表(PEDI)评分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8周后采用肌张力评定量表、GMFM-66、伸膝踝关节背屈度、下肢选择性控制、PED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脑性瘫痪尖足石膏固定患儿的下肢运动功能,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脑性瘫痪儿童在踝足强化治疗下的运动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80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予对照组患儿在神经发育疗法及运动控制理论为基础的常规运动治疗方法上增加常规躯干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踝足强化治疗。记录2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D区、E区评分、6 min步行实验(6-MWT)、“起立-行走”计时测定(TUGT)、儿童平衡功能量表(PBS)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脑性瘫痪患儿的各项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提高(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GMFM量表E区、6-WMT、TUGT、PB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踝足强化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联合踝足矫形器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A型肉毒毒素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踝足矫形器及常规康复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应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L)、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MAS、FMA-L、TUGT、FAC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0.01),且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A型肉毒毒素联合踝足矫形器可以提高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4.
邵磊  张明  刘鹏  张亚男  贾梦怡  苏春 《中国康复》2022,37(10):588-591
目的:探讨仿生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儿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仿生训练(兔子跳跃、蜥蜴行走、猴子攀爬)。在训练前后分别对2组患儿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PDMS-GM)进行评估,并利用关节量角器对其内收肌角、足背屈角进行测量。观察训练前后2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GMFM、PDMS-GM原始分差异及患儿内收肌角、足背屈角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2组GMFM及PDMS-G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儿内收肌角及足背屈角均大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仿生训练可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王坤  范龙  张慧芸   《护理与康复》2018,17(4):66-68
目的观察踝足矫形器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踝足矫形器干预。干预第4周、第8周评价患者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干预第4周、第8周患者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联合踝足矫形器干预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按摩治疗对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与肌张力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2月~2020年2月康复治疗的脑性瘫痪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并全程予以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推拿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D(站立位)、E(行走、跑、跳)功能区评分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10 m最大步行速度、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D区、E区得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推拿按摩在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与肌张力改善方面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系统治疗(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联合神经发育疗法治疗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肌张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 2008年8月-2009年3月收治的40例双下肢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与治疗组均采用神经发育疗法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神经发育疗法基础上配合悬吊运动系统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1、3个月时肌张力与ADL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时,治疗组患儿肌张力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时,治疗组肌张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ADL评分比较,治疗组ADL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运动系统治疗联合神经发育疗法可明显缓解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童肌张力,提高AD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0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0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悬吊运动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CMFM-88)评分]、精细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评分]、肌张力[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MFM-88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M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肘屈肌张力、腕屈肌张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干预痉挛型脑瘫患儿利于改善其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功能,降低肌张力,提升平衡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于脑性瘫痪患儿的传统金属踝足矫形器具有制作工序多,制作条件高、制作后不易修整和较笨重等缺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现代高分子材料用于踝足矫形器的制作.目的:分析几种踝足矫形器的材料学特点,探讨各种材料的踝足矫形器在治疗脑性瘫痪患儿膝反张中的应用情况.方法: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 CNKI 数据库(www.cnki.net/index.htm),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膝反张,脑性瘫痪,踝足矫形器"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能及时准确地报道脑性瘫痪患儿应用踝足矫形器矫治的研究进展和运用情况,共纳入19篇文献.结果与结论:踝足矫形器的制作材料包括高分子树脂材料、聚乙烯材料、聚丙烯材料、低温热塑板材料、半成品高分子纤维等.脑性瘫痪患儿佩戴以上材料制作的踝足矫形器可以增强踝关节稳定性,减轻肌张力,提高行走的速度及步幅,改善步态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硬踝足矫形器对脑性瘫痪(脑瘫)病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用高温聚乙烯板料为20例患儿制作并使用硬踝足矫形器,观察其对关节运动及痉挛的影响。结果硬踝足矫形器能够在三个平面提供合理的运动控制,能较好地控制踝跖屈、内外翻及抑制痉挛。结论硬踝足矫形器是脑瘫患儿改善步态较为理想的矫形器。  相似文献   

11.
梅洪  金荣疆  刘夕东 《中国康复》2013,28(4):281-282
目的:观察膝踝足矫形器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例痉挛型脑瘫息儿随机分为2组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治疗,观察组加用膝踝足矫形器进行治疗性步行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和改良Ashworth痉挛评价量表(MAS)给予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2组GMFM-88的D、E区分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MAS分值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于胭绳肌和腓肠肌张力增高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应用膝踝足矫形器进行治疗性步行训练配合常规运动治疗,能降低胴绳肌、腓肠肌的肌张力,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李力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5):2684-2686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节苷脂对小儿脑瘫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56例脑性瘫痪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康复训练以及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取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PDI、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MDI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的运动发育量表评分、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分及治疗后的智力量表发展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节苷脂可有效促进脑瘫患儿智力发育以及运动功能神经发育,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3.
脑性瘫痪病儿硬踝足矫形器的制作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易南  王冰水 《现代康复》2001,5(10):42-43
目的 研究硬踝足矫形器对脑性瘫痪(脑瘫)病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高温聚乙烯板料为20例患儿制作并使用硬踝足矫形器,观察其对关节运动及痉挛的影响。结果 硬踝足矫形器能够在三个平面提供合理的运动控制,能较好地控制踝跖屈、内外翻及抑制痉挛。结论 硬踝足矫形器是脑瘫患儿改善步态较为理想的矫形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可调节踝足矫形器在脑卒中良肢位摆放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卧床时取良肢位摆放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佩戴可调节踝足矫形器治疗。分别采用踝关节综合痉挛量表、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来评定患者踝关节痉挛程度、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分析比较两组踝足异常模式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踝关节综合痉挛量表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对照组踝足异常模式重度8例、中度10例、轻度9例、无异常模式3例,观察组踝足异常模式中度3例、轻度3例、无异常模式24例,两组患者踝足异常模式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调节踝足矫形器应用于脑卒中良肢位摆放康复护理中可改善患者踝关节异常模式,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踝足矫形器对小腿三头肌痉挛的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月红  孙梅玲 《中国康复》2007,22(3):174-175
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在脑瘫康复治疗中对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伴有小腿三头肌痉挛的脑瘫患儿71例,分为矫正组50例和对照组21例,均采用以Vojta法,Bobath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其中矫正组患儿下肢肌张力有所下降,踝关节活动度好转,足背屈(被或主动)近90°时取模制作踝足矫形器(AFO),并在无训练时坚持每天配戴。治疗前后2组均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进行大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大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01),矫正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生理学疗法辅以踝足矫形器更有利于脑瘫患儿大运动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辅助常规康复功能锻炼对合并腓肠肌痉挛脑瘫患儿痉挛程度、肌张力及粗大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注射BTX-A。比较两组患儿的痉挛程度、肌张力及粗大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肌张力、跟腱反射、踝痉挛和综合痉挛量表(CS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痉挛状况明显改善,观察组患儿的肌张力、跟腱反射、踝痉挛和CS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的修订Ashworth量表(MAS)评分明显改善,观察组患儿各时间点的M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明显提高,观察组患儿D区和E区的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TX-A辅助常规康复功能锻炼可以明显改善合并腓肠肌痉挛脑瘫患儿的痉挛程度,降低肌张力,提高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延伸干预应用于儿童脑性瘫痪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脑性瘫痪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采取个性化康复延伸干预。连续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干预效果、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68.57%)(P0.05);观察组干预后粗大运动功能(GMFM-88)评分及精细运动功能(FM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康复延伸干预应用于脑性瘫痪患儿中可提高干预效果、肢体运动功能及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石中嫣  刘晓秀  吴珂慧 《新医学》2021,52(3):208-211
目的 探讨核心肌群激活联合躯干训练对小儿脑性瘫痪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40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训练方式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运动治疗基础上进行躯干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核心肌群激活训练。分别记录治疗前后2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D区、 E区)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 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和步行速度,并于治疗后对患儿家长进行满意度调查,比较2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脑性瘫痪患儿的GMFM评分(D区、E区)、BBS评分、MBI评分和步行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治疗后,2组GMFM评分(D区、E区)、BBS评分和MBI评分均比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各项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 0.05);观察组患儿的步行速度为(33.15±4.33)m/min,优于对照组患儿的步行速度(26.25±3.84)m/min(P < 0.001)。治疗后,2组脑性瘫痪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其中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5%,高于对照组的50%(P < 0.05)。结论 核心肌群激活联合躯干训练康复治疗脑性瘫痪患儿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患儿家长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9.
动态与静态踝足矫形器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踝足矫形器(DAFO)与静态踝足矫形器(SAFO)在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38例具有行走能力(辅助行走或独立行走)但因腓肠肌痉挛致踝跖屈的双瘫患儿,年龄21—71个月,将其随机分为DAFO组18例及SAFO组20例。患儿入选后均进行康复训练及穿戴DAFO或SAFO。康复训练1次/d,1h/次,5次/周,12周为1个疗程。踝足矫形器每日至少穿戴2h以上,12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穿戴AFO前、穿戴AFO 1个月、3个月时进行以下评估:腓肠肌痉挛评分(改良Ashworth分值 MAS)、踝关节活动范围(ROM)、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的D区及F区百分比。结果:两组患儿穿戴踝足矫形器1个月和3个月后,MAS量化评分下降,踝关节ROM、Berg平衡功能和GMFM站立及走跑跳两大功能区评分均明显提高,与各自穿戴前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穿戴踝足矫形器后组间比较,3个月评定点DAFO组踝关节ROM,Berg平衡功能评分,GMFM站立及走跑跳两大功能明显高于SAFO组(P<0.01),而DAFO组与SAFO组相应评定点的MAS量化评分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DAFO既能帮助纠正足下垂,同时在步行时又提供足背屈功能,改善行走及提高平衡功能,可作为SAFO脱换成普通鞋前的一种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联合生物反馈综合治疗对痉挛性脑瘫患儿脑功能及肌张力的影响。方法80例痉挛性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和观察组(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联合生物反馈综合治疗),每组40例。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脑电功率水平、粗大运动功能、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脑θ波值及θ/β波值均显著降低,β波值显著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66项评分显著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腓肠肌肌张力及足背屈角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联合生物反馈综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痉挛性脑瘫患儿的脑功能,降低患儿肌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