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一步加重及人们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发病率及就诊率也逐渐增高。中盆腔缺陷是阴道顶端支持结构缺陷,以子宫或阴道穹隆脱垂以及肠膨出、穹隆疝形成为主要特征,是POP中的常见类型。治疗中盆腔缺陷的手术方式众多,主要有骶骨固定术、宫骶韧带悬吊术、骶棘韧带固定术、曼式手术和经阴道网片置入手术等。文章对纠正中盆腔缺陷的各类术式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2.
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一种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伴随着全球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POP已成为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全世界众多妇科肿瘤学专家及学者致力于研究骶棘韧带复合体固定术在女性POP患者中的应用。基于多个单中心研究结果发现,该术式可改善患者排尿功能、盆腔功能障碍,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文章重点介绍了骶棘韧带复合体固定术在POP患者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其疗效和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崔陶  王平  牛晓宇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3,39(4):244-248
<正>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是指由于盆底的支持结构薄弱或损伤,导致盆腔器官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包括阴道前后壁及顶端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POP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女性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随着盆底重建外科的发展,术前准确评估POP程度及结构缺陷,是患者个性化治疗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中盆腔缺陷是盆腔器官脱垂的常见类型,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中盆腔缺陷的手术方式众多,但缺乏统一的术式选择标准,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即在坐骨棘水平上1~3 cm缝合骶韧带,悬吊阴道穹隆并重建耻骨宫颈和阴道直肠筋膜,其作为采用自体组织修复中盆腔缺陷的手术,因能较好地恢复顶端支持结构、并发症少、再手术率低、费用低等优点,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就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不同手术入路的操作步骤、临床效果及围手术期情况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结构非常复杂,由多层肌肉、筋膜及韧带组成,彼此盘根错节、相互关联,共同发挥支持盆腔器官等作用。诚然,关于人类盆底结构的诸多奥妙尚待研究,真正导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病理机制至今依然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6.
<正>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由于盆底支持结构的缺陷、损伤或功能障碍所引发的盆腔器官脱出于阴道内或阴道外。近年来,随着对盆底解剖认识的深入、手术器械的改进以及修补材料的发明和应用,盆底修补和重建手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医生及患者对POP手术满意与否多建立在解剖学失败和再次手术上。而这种对影响生活质量POP评价越来越受到质疑,在报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MRI三维重建模型研究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宫骶韧带与输尿管、直肠的解剖关系。方法:按照研究标准纳入2015年5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并行手术前盆腔MRI检查的POP患者67例;以中盆腔Ⅰ~Ⅱ度脱垂为轻度POP(37例),中盆腔Ⅲ~Ⅳ度脱垂为重度POP(30例)。三维重建形成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8.
网片在阴道前壁膨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香满  郑蓉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10):783-784,787
妇科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其中阴道前壁及膀胱膨出是盆腔器官脱垂最常见部位。随着对盆底解剖结构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各种形式的盆腔器官脱垂都是盆腔支撑结构缺陷所致,盐腔支撑结构缺陷的结果是盆腔器官形成膨出物进入阴道。POP的发牛与盆底支持组织的薄弱密切相关,已渐被接受。因此,同内外学者都在强调盆底支持结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肛提肌及其裂孔是女性盆腔器官支持结构的重要部分,对女性盆腔器官起支撑作用。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的心理和生理健康。POP病因复杂,与肛提肌损伤及肛提肌裂孔面积增大密切相关。因超声具有价廉、可重复性高、无辐射、患者易接受等优点,所以目前在女性盆腔器官检查中,经会阴超声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应用经会阴超声技术评价肛提肌及其裂孔等盆腔结构的水平也逐渐提高。现主要从肛提肌及其裂孔的解剖结构、与POP的关系及经会阴超声技术在女性肛提肌及其裂孔检查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肛提肌及其裂孔是女性盆腔器官支持结构的重要部分,对女性盆腔器官起支撑作用。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的心理和生理健康。POP病因复杂,与肛提肌损伤及肛提肌裂孔面积增大密切相关。因超声具有价廉、可重复性高、无辐射、患者易接受等优点,所以目前在女性盆腔器官检查中,经会阴超声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应用经会阴超声技术评价肛提肌及其裂孔等盆腔结构的水平也逐渐提高。现主要从肛提肌及其裂孔的解剖结构、与POP的关系及经会阴超声技术在女性肛提肌及其裂孔检查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多需手术治疗。POP修复术后复发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主要问题。临床研究表明,顶端加固不足是手术后复发的主要高危因素。作为经典的Ⅰ水平悬吊术之一,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HUS)可为阴道顶端提供有力支持,并且术后阴道长度及轴向更符合生理解剖。HUS有经腹及经阴道路径。经阴道HUS方便同时行阴道前后壁修补,但因术野暴露困难、有输尿管损伤风险而限制了其在我国的推广应用。保留子宫经阴道腹膜外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EHUS)可清晰识别宫骶韧带,输尿管损伤风险低,操作简便,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复杂过程,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研究认为,POP的发生与盆底支持组织结构功能完整性的破坏密切相关,以机械性损伤如阴道分娩等引起的盆底肌肉、韧带及筋膜的破坏为主.细胞外基质是盆底支持组织中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包括胶原蛋白、蛋白聚糖、弹性蛋白和糖蛋白,任何成分的含量和(或)结构发生改变都有可能引起组织弹性降低,抗张能力下降,对盆底支撵作用减弱.类赖氨酰氧化酶1(LOZL1)作为结缔组织疾病的重要相关蛋白,能够影响局部组织中胶原蛋白与弹性纤维的生成、结构及其功能.LOXL1在POP患者盆腔组织中表达异常,故推测LOXL1在POP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是指因盆底韧带筋膜等支持组织损伤、退变引起支撑力量薄弱,进而导致盆腔器官解剖位置下移及相关功能障碍。该病是女性常见病,在我国,成年女性症状性POP发病率高达9.6%,且患者数量随人口老龄化呈增多趋势。POP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子宫托是目前证实唯一长期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措施,但存在需定期取放、脱落等弊端,因此,手术一直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方法包括传统的阴式子宫切除加单纯阴道前后壁折叠修补术、曼氏手术、骶棘韧带固定术、髂尾肌筋膜悬吊术和高位宫骶韧带缝合术等。目前国际上较推崇的全盆底重建术为一种行盲法穿刺的微创手术。现对盆底重建术的发展及使用不同套装器械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微创穿刺盆底重建术的手术路径、手术风险及相关解剖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神经肽Y(NPY)及其受体NPY-Y1、Y2在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主韧带和宫骶韧带上的分布、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POP患者16例,按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分度,其中POP-Q分度法为Ⅰ、Ⅱ度者6例为A组,Ⅲ、Ⅳ度者10例为B组.选择无POP的卵巢非功能性肿瘤患者8例作为对照组.标本取自主韧带、宫骶韧带,经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后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PY的分布;采用RT-PCR技术检测NPY-Y1和Y2 mRNA的表达.结果 (1)NPY在主韧带、宫骶韧带上均有分布.与对照组比较,NPY在POP患者的主韧带和宫骶韧带上的分布有减少的趋势,但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PY在各组患者自身主韧带和宫骶韧带上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NPY-Y1和Y2 mRNA在主韧带、宫骶韧带中均有表达,并检测到NPY-Y1中97 bp的剪切变异体存在.(3)NPY-Y1 mRNA在主韧带上的表达,A组(3.9±1.0)与B组(6.0±1.5)之间,以及B组与对照组(3.4±0.9)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04);A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NPY-Y1 mRNA在宫骶韧带上的表达,A组(6.0±1.1)与B组(6.3±0.7)之间,以及A组与对照组(4.8±0.7)之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51,P=0.690);B组与对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4)NPY-Y2 mRNA在主韧带和宫骶韧带上的表达,A组(分别为0.56±0.21、0.67±0.13)、B组(分别为0.85±0.43、0.69±0.21)、对照组(分别为0.49±0.34、0.61±0.15)3组之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NPY-Y1、Y2 mRNA在各组患者自身主韧带与宫骶韧带上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4,P=0.470).结论 NPY及其受体在子宫主韧带及宫骶韧带上均有表达;NPY-Y1在主韧带及宫骶韧带上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可能与局部血流减少、主要支持组织结构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与功能障碍造成的一种妇科常见病,严重影响了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国际上诊断POP的评估标准在不断发展,将近期国内外临床常用的POP评估方法及特点做一系统.以便总结出更好评估方法,将盆腔脱垂疾病的诊治提高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盆底结缔组织中弹性纤维相关基因Fibulin-5和类赖氨酰氧化酶1(LOXL1)的表达与盆腔器官脱垂(POP)发生的关系。方法:用Real-time RT-PCR检测24例POP患者(POP组)和22例因妇科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术患者(对照组)的骶韧带和(或)阴道前壁组织Fibulin-5及LOXL1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两步法检测其蛋白的表达。结果:①POP组患者骶韧带和阴道前壁组织中Fibulin-5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OXL1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POPⅡ、Ⅲ期患者骶韧带组织中Fibulin-5 mRNA的表达量均数随POP程度加重而降低,LOXL1 mRNA的表达量均数随POP程度加重而增加(P<0.05)。②Fibulin-5蛋白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外基质,LOXL1蛋白的表达主要定位于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胞质中。POP组骶韧带及阴道前壁组织中Fibulin-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LOXL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OP患者盆底结缔组织中Fibulin-5 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LOXL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升高,且变化的程度均与脱垂程度有关。两者可能通过影响弹性纤维的聚合过程,促进POP的发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改良前盆底重建术联合骶棘韧带悬吊术在女性前盆腔器官脱垂中的效果,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7月于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55例单纯前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定量评价系统(POP-Q)分期Ⅲ期或Ⅳ期],其中17例施行改良前盆底重建术联合骶棘韧带悬吊术(联合组),18例施行单纯改良前盆底重建术(重建组),20例施行传统阴道前壁修补术(传统组)。结果: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术后1个月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术后3,6个月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重建组术后无血肿发生,无尿道、膀胱及直肠损伤;传统组术后有3例出现尿潴留,给予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改良前盆底重建术联合骶棘韧带悬吊术较单纯改良前盆底重建术可更有效治疗前盆腔器官脱垂,修补缺陷,恢复盆底结构,短期疗效安全可行,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胶原状态与压力性尿失禁的病因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通过对子宫韧带中胶原的含量、超微结构的研究 ,阐述压力性尿失禁 (SUI)和盆底膨出 (POP)患者子宫韧带的组织学改变 ,分析胶原与SUI和POP发生的关系。方法 绝经前后对照组和POP组及绝经后SUI组共 5组 73例子宫全切患者 ,取主韧带、宫骶韧带标本 ,光镜及电镜观察韧带组织学特点 ,测量胶原原纤维直径。结果 ①SUI和POP患者子宫韧带平滑肌束比较细碎 ,排列较凌乱 ,韧带胶原处于代谢活跃状态 ;②绝经前后POP组和SUI患者子宫韧带胶原原纤维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1 ) ;③各组研究对象主韧带与宫骶韧带的测量结果相近 ,主韧带与宫骶韧带胶原原纤维直径显著相关 (r =0 988,P <0 0 1 )。结论 ①SUI和POP患者子宫韧带平滑肌束比较细碎 ,排列较凌乱 ;②SUI和POP患者子宫韧带胶原原纤维直径明显增大 ;胶原处于代谢活跃状态 ,胶原的分解增加可能是SUI和POP发生的一个原因 ;③主韧带与宫骶韧带为组织同源性。  相似文献   

20.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尤其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妇科常见病,严重影响中老年女性的健康及生活质量,但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随着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高危因素的深入了解,盆底支持结构的神经损伤机制成为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病因学研究新的切入点和热点。已有的POP神经电生理学及病生理学研究证实POP不仅存在盆底神经损伤和肽类神经递质异常,同时盆底肌肉普遍存在失神经支配现象,揭示了盆底神经损伤机制是POP发生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就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