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联合腹肌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8)、体外膈肌起搏组(n=18)和联合治疗组(n=18)。3组均接受常规呼吸训练,体外膈肌起搏组增加体外膈肌起搏治疗,联合治疗组联合应用体外膈肌起搏和腹肌电刺激治疗,共2周。治疗前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吸气压(MIP)和最大呼气压(MEP),超声检测膈肌活动度和膈肌厚度。结果 对照组3例、体外膈肌起搏组2例、联合治疗组1例脱落。治疗后,3组FVC、FEV1、PEF、MIP、MEP和膈肌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t|> 3.366, P <0.01),联合治疗组和体外膈肌起搏组FVC、FEV1、MIP和膈肌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 <0.05),联合治疗组FVC和FEV1...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膈神经电刺激联合呼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躯干稳定性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物理因子治疗及肢体综合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膈神经电刺激及呼吸训练,每天治疗1次。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呼气峰流速(PEF)评估患者肺功能,采用Sheikh躯干控制评分量表(TCT)、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评估患者躯干功能及平衡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6周后观察组FVC[(4.21±0.49)L]、FEV1[(3.78±0.49)L/s]及PEF[(6.44±0.69)L/s]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2组患者TCT评分、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评分[(71.88±14.86)分]、BBS评分[(50.44±4.72)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在传统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膈神经电刺激及呼吸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肺功能及平衡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表膈神经电刺激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恢复期脑卒中患者2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4)和观察组(n=13)。两组均予常规康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体表膈神经电刺激。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患者进行肺通气功能和呼吸肌肌力测定。结果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峰值呼气流速(PEF)、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均显著提高(t 5.075,Z=-3.366,P 0.001),观察组FVC、FEV1、PEF和MIP较对照组提高更多(t 0.921,Z=-2.746, P 0.05)。结论体表膈神经电刺激可改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肺通气功能及吸气肌肌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呼吸肌抗阻训练联合反馈式呼吸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侧膈肌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及呼吸肌抗阻训练,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反馈式呼吸电刺激治疗, 每日治疗2次, 每周治疗6 d, 持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采用超声检测2组患者偏瘫侧及健侧吸气末膈肌厚度(IDT)、呼气末膈肌厚度(EDT)、平静呼吸及深呼吸时膈肌移动度, 并计算膈肌增厚分数(DTF), 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检测2组患者肺功能, 同时分析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偏瘫侧及健侧膈肌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偏瘫侧、健侧膈肌功能障碍发生率均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偏瘫侧及健侧IDT、EDT、DTF、平静呼吸及深呼吸时膈肌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 而对照组偏瘫侧及健侧上述疗效指标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偏瘫侧及健侧IDT、DTF、深呼吸时膈肌移动度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膈神经电生理功能及吸气功能的变化特征。方法:对86例脑卒中患者及42例同龄志愿者进行膈神经运动传导及吸气功能检测,分析脑卒中后健、患侧膈神经电生理及吸气功能变化。结果:卒中组较对照组吸气肌力指数、峰值吸气流速、吸气体积均显著下降(P0.05);卒中组患侧膈神经运动传导的潜伏期较健侧及对照组延长(P0.05),健侧与对照组间潜伏期未见明显差异;健侧波幅较患侧及对照组增高(P0.05),患侧与对照组间波幅未见明显差异;卒中组健、患侧获得最大波幅的最小电刺激强度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脑卒中后吸气功能显著下降,患侧膈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延长伴兴奋性降低;膈神经电生理检测可为脑卒中后膈肌功能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反馈式呼吸电刺激训练对肺癌术后患者膈肌运动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肺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反馈式呼吸电刺激训练,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腹式呼吸训练,呼吸训练强度均为20min/次,3次/周,共4周。两组患者均于训练前、训练4周后、术后3个月时完成M型超声下观察平静呼吸、深吸气2种呼吸状态时的双侧膈肌运动幅度和肺功能检测。肺功能观察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及其各自占预测值的百分比。结果:训练4周后,两组患者膈肌运动幅度和肺功能均较基线值改善,但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FVC、FEV1%、FVC%、平静呼吸和深吸气时的术侧膈肌运动幅度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在术后3个月,试验组的FVC、FEV1%、深吸气时的双侧膈肌运动幅度均较对照组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反馈式呼吸电刺激训练可以改善肺癌术后患者的膈肌运动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呼吸神经生理促进疗法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呼吸功能的疗效。 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脑卒中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呼吸神经生理促进疗法和功能性电刺激。2组患者均每周治疗6次,共治疗3周。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血气分析[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O2sat)和C反应蛋白(CRP)]、B超检查[平静呼气末与平静吸气末的膈肌移动度(Δm)、用力呼气末与用力吸气末的膈肌移动度(ΔM)、平静呼气末与吸气末时膈肌厚度差值(Δd)]和肺功能评估[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自主通气量(FVC)]。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aO2为(81.92±5.66)mmHg,PaCO2为(43.16±4.92)mmHg,O2sat为(87.93±1.51)%;CRP为(15.83±5.36)mg/L,Δm为(16.96±3.25)mm,ΔM为(66.66±5.66)mm,FEV1为(44.85±5.24)%,FVC为(69.47±4.26)%,均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呼吸神经生理促进疗法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呼吸功能,提高膈肌移动度和厚度,降低肺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膈肌训练对脑卒中后疲劳(PSF)患者呼吸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PSF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辅以膈肌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肺功能检查、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Fugl9-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定各组患者呼吸功能、疲劳严重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各项呼吸功能指标[包括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最大通气量(MVV)]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其中以MVV的改善幅度尤为显著(P<0.01);治疗后治疗组FSS评分[(3.39±0.53)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FSS评分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并且治疗组FMA评分[(41.82±10.33)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MBI评分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膈肌训练可明显改善PSF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呼吸功能、降低疲劳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霍飞翔  李响  张洪蕊  杨帅 《中国康复》2022,37(8):477-481
目的:探讨系统性呼吸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膈肌运动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颈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和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增加系统性呼吸训练,观察周期为6周,对比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膈肌运动幅度及呼吸困难程度。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峰值呼气流速(PEF)、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及膈肌运动幅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的FVC、FEV1、PEF、MVV值及膈肌运动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Brog呼吸困难评分从第3周均较第1周明显降低(P<0.05),且从第4周开始,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系统性呼吸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颈髓损伤患者的膈肌运动及肺功能,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呼吸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六字诀”不同训练方式对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呼吸肌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分成对照组、改良训练组和训练组,每组22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传统呼吸训练,改良训练组、训练组则分别给予改良“六字诀”呼吸训练、古法“六字诀”呼吸训练,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分别对3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其中呼吸肌功能指标包括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肺通气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吸气峰值流速(PIF);膈肌运动幅度指标包括平静吸气位时及最大吸气位时膈肌移动度。 结果 治疗2周后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3组患者MIP、MEP及各项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明显提高,并且改良训练组MIP、MEP及各项肺通气指标在上述时间点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训练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后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改良训练组患者在平静吸气位和最大吸气位时其膈肌移动度均显著增加,并且改良训练组膈肌移动度在上述时间点的改善幅度亦显著优于训练组及对照组。 结论 相较于古法“六字诀”呼吸训练及传统呼吸训练,改良“六字诀”呼吸训练能更有效改善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的呼吸肌功能、肺通气功能及膈肌移动度,并且在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时其疗效仍较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呼吸肌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50例首次发病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由于患者失去康复治疗的积极性、出院等原因,有5例患者退出(其中对照组2例,观察组3例),最终有45例患者完成本研究。2组患者均根据自身功能障碍情况给予相应的常规康复功能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呼吸肌训练。每日2次,每周6d,康复治疗共3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血气分析、肺通气功能测定和呼吸肌肌力测定,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上肢及下肢部分对2组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BI)对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分;然后随访观察3个月,分析和比较2组患者肺部感染和再发脑卒中的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动脉氧分压(PaO2)、用力肺活量(FCV)、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VV%)、峰值呼气流速(PEF)、最大静止吸气压(PImax)、最大静止呼气压(PEmax)、上肢及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除FMA和BI评分外,观察组其余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发现,2组患者肺部感染率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再发脑卒中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通过呼吸肌训练能有效增加呼吸肌肌力,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简易自主呼吸练习对高位脊髓损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例男性颈髓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n=14)和治疗组(n=10)。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另增加简易自主呼吸练习。8周后比较两组肺功能情况。结果 8周训练后两组最大肺活量(VCmax)、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呼气高峰流量(PEF)和最大通气量(MVV)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均较训练前有所提高(P<0.05);治疗组肺功能情况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康复治疗能够改善高位脊髓损伤患者的肺功能情况,简易自主呼吸练习改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68例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常规治疗和护理+常规康复训练+呼吸训练)和对照组(34例,常规治疗和护理+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膈肌移动度、肺功能指标及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的膈肌移动度均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均增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训练能有效改善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的膈肌移动度和肺功能指标,从而改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电刺激干预联合多维康复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肺功能康复及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经皮电刺激干预联合多维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康复效果及胃肠道反应状况。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最大自主通气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电刺激干预联合多维康复护理在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能促进肺功能康复,缓解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呼吸训练。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峰值呼气流速(PEF) FEV1与FVC比值(FEV1/FVC)评估患者肺功能,Sheikh躯干控制评分量表(TCT)评估患者躯干功能改善情况,Fugl-Meyer量表(FMA)、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FVC、FEV1、PEF及FEV1/FVC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均P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TCT、FMA、WMFT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 0. 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在常规康复运动疗法基础上辅以呼吸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肺功能及上肢运动功能,其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运动疗法,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进行性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进行性呼吸肌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对2组患者的肺功能、躯干控制功能、平衡功能及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  相似文献   

17.
冯畑  王盛强  汤智伟  肖峰  闫勃  陈灿  方征宇 《中国康复》2022,37(12):718-721
目的:观察普拉提训练对脑卒中恢复中期患者肺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7例脑卒中恢复中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3例。2 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于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普拉提训练。2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和FEV1/FVC评估肺功能,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估患者疲劳度,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评价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比较2组患者肺功能、疲劳度变化情况及下肢运动功能。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FVC、FEV1、FEV1/FVC、PEF及FMA-L、FSS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2组FVC、FEV1、PEF及FMA-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FEV1/FVC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普拉提训练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恢复中期患者肺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缓解疲劳度,临床治疗应充分重视脑卒中患者的肺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18.
背景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效果有限;采用无创通气对慢性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干预,可能不失为一种改善其症状和体征的有效措施.目的观察夜间无创正压通气对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肌功能、肺功能的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单位解放军第四医院兰州军区呼吸内科中心.对象选择2002-10/2004-11在解放军第四医院兰州军区呼吸内科中心住院的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慢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参加.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方法[1]治疗组采用呼吸机治疗,时间为每晚2200~次日晨700,通气模式为压力支持通气和呼气末正压.在治疗前和治疗5周后测定肺功能、动脉血气、呼吸肌功能和6 min步行距离.对照组病情缓解1周后在出院前测定上述指标,出院后未经任何治疗,5周后复诊测定上述指标.[2]6 min步行距离试验让患者尽最大努力在20 m走廊内行走,完成6 min或以呼吸困难不能坚持为止,用计量表测算步行距离.用电脑膈肌功能测定仪测定口腔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后,用气道阻断法测定最大跨膈压.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用电脑肺功能仪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3]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两组干预前后呼吸肌功能、肺功能、动脉血气和6 min步行距离比较.结果纳入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慢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动脉血气和肺功能各项指标相近(P>0.05).干预5周后,动脉血氧分压、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最大跨膈压和6 min步行距离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1).结论夜间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显著改善高原地区肺心病缓解期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血气和肺功能,增强呼吸肌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