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老年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老年CSDH病人的临床特点、神经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本组118例中有106例病人首次手术均采用颅骨钻孔负闭式引流术,12例采用小骨瓣开颅血肿及包膜清除术。本组118例中,治俞108例,好转6例,死亡4例(均死于伴发疾病)。结论应重视老年CSDH的早期诊断,颅骨钻孔负闭式引流术是治疗老年CSDH的首选方法,小骨瓣开颅血肿及包膜清除术适用于壁厚、分隔的血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2~2016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例机化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为中老年男性,有明确头部外伤史,表现为高颅压症和局灶神经功能损害症状。先行钻孔引流术,效果差;改行骨瓣开颅术清除血肿;骨瓣开颅术后1周均血肿复发;再行钻孔引流术,血肿清除,无复发。结论年龄50岁和头部外伤是机化型CSDH的危险因素;骨瓣开颅手术清除机化血肿的效果优于钻孔引流术;机化型CSDH术后易复发。  相似文献   

3.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头外伤后3w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形成的具有包膜的血肿.其有效治疗以手术血肿清除为主,主要手术方式有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包膜切除术及颅骨钻孔引流术等.我们应用YL-1颅内血肿穿刺针采用双针正压逆向冲洗法治疗CSDH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影像学特点及手术处理方法。结果 3例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加包膜切除术,其中直接开颅手术1例,其余2例为钻孔探查发现为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后改为骨瓣开颅血肿及包膜清除术,均痊愈出院,随访12~24个月,均无复发。结论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应行开颅手术治疗,术中采取的处理策略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临床特点、神经影像学资料、手术方法和结果。结果:84例病人首次手术均采用颅骨钻孔冲洗并闭式引流术,仅3例血肿复发后需再次手术处理,其中2例接受骨瓣开颅血肿手术后痊愈,1例术后死于癫痫并发肺炎。结论:颅骨钻孔双腔套管冲洗并闭式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即使对术前发现血肿包膜增厚亦适用。骨瓣开颅血肿及包膜清除术适用于血肿壁坚厚、脑萎缩致脑膨起困难及分隔型血肿等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大骨瓣组61例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钻孔引流组60例给予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死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大骨瓣组血肿清除率(血肿清除≥80%)90.16%,明显高于钻孔引流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40,P<0.05);大骨瓣组病死率(1.64%)与钻孔引流组(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59,P>0.05);钻孔引流组并发症发生率8.33%(5/60),与大骨瓣组的11.48%(7/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43,P>0.05);钻孔引流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大骨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34~89 mL)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血肿清除率高的优势,而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在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临床医师应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从而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高龄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对我院自2000年至2009年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68例中,63例病人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5例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及包膜清除术治疗。结果 68例中,治愈59例,好转6例,死亡3例。结论应重视高龄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早期诊断,颅骨钻孔引流术是治疗高龄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小骨窗开颅血肿及包膜清除术适于用血肿内有分隔、壁厚或已钙化者。  相似文献   

8.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除很少部分可自愈或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外,主要采用手术方法治疗。1925年Pumam和Cushing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治疗CSDH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1964年Svien和Gclety,首先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CSDH取得较好效果。后来又出现锥孔引流术,神经内窥镜等方法治疗CSDH,手术逐步向微创、安全的方向发展。近20年献表明,多数学推荐钻孔冲洗引流术作为CSDH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12—2012-08收治的1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A组90例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B组28例采用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对2组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A组的血肿清除情况明显优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21,P<0.05);B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72,P<0.05);2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血肿清除率高,但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较佳,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12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病人,分别采用钻孔引流,成骨瓣开颅清除血肿,脱水剂及激素等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系外伤后3 周以上始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其发生率约占颅内血肿的10% ,血肿常发生于额顶颞半球的凸面,好发于小儿及老年人[1],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但机化型CSDH 临床上较少见,文献报道较少.我科自2000 年至2009 年共收治155 例CSDH 病人,其中机化型CSDH7 例(4.52% ),均行骨瓣开颅手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关于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的发病机制,渗透压梯度及半透膜学说已基本被否定,目前认为血肿外膜反复出血、局部凝血障碍是导致血肿扩大的主要病理基础,因而治疗方法可首选行颅骨钻孔引流术,强调术中反复冲洗,以恢复局部正常的凝血机制;对各种复发的、难治性CSDH目前仍以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钻孔虹吸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6年采用钻孔虹吸引流治疗的98例CSDH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48 h复查颅脑CT显示,87例血肿完全清除,6例有少量血肿残留,5例有少量颅内积气;术后,所有病人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中线移位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1周复查颅脑CT示残留血肿、颅内积气完全吸收。结论钻孔虹吸引流术治疗CSDH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OCSDH)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4例OCSDH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OCSDH的临床表现为颅高压及局灶神经功能损害症状,4例患者中2例先行钻孔引流,效果差,再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另外2例患者直接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其中3例患者完整切除,1例患者残留部分脏层包膜,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均口服阿托伐他汀。随访6月~4年,均恢复良好,无复发病例。结论术前仔细阅读影像学资料、术中采取合理的治疗策略、术后口服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提高OCSDH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诊断和手术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诊断及其治疗的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CSDH患者19例,其中行钻孔引流手术者13例(单侧10例,双侧3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者6例(均为单侧)。结果术后病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7例,无明显变化2例,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18d出院。术后4d行头颅CT检查,13例钻孔引流患者中,8例血肿液化引流完全,5例有残留,其中7例患者血肿有包膜包裹,包膜未见明显变化;6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血肿完全吸收。1月后随访复查CT示,13例钻孔引流患者中,4例存在包膜阴影;6例行开颅行血肿清除术的病人恢复良好,无明显不适症状。结论老年人CSDH应及时行CT或MRI检查确诊,及时行手术治疗,预后较好。对合并其他疾病种类较少、症状较轻、身体一般状况较好的,并且有坚厚包膜或有钙化者的患者,行开颅清除血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5例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1例脏层包膜全切除者植物生存,其余4例(2例脏层包膜放射状切开,另2例脏层包膜部分切除)均恢复良好。结论该术式是治疗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后远离手术部位出血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CSDH钻孔引流术后发生远离手术部位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出现基底节区出血2例,脑干出血1例,基底节区及脑干出血破入脑室1例,对侧硬膜下血肿1例。3例保守治疗,1例行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病人均好转出院;1例因病人病情进展快,家属放弃手术治疗,迅速出现呼吸停止而死亡。结论 CSDH钻孔引流术后发生远离手术部位出血可能与引流过快或过度有关;因此,术中缓慢释放血肿液、术后设置引流装置的高度来控制引流速度有助于减少出血。  相似文献   

18.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并发症及其防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术钻孔引流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以减少误诊或漏诊,提高疗效。方法我科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共收治10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其中双孔引流30例,单孔冲洗引流75例,去骨瓣减压清除血肿及包膜切除术3例。结果108例中96例恢复良好,12例伴发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目前,颅骨钻孔引流冲洗引流术是治疗有症状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防治术后并发症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锥颅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对60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均行CT定位后病房内一次性锥颅钻孔后放置F12脑室引流管,接无菌引流袋,抬高固定。术后次日行尿激酶5万U治疗,第2天复查CT,最多共需注入尿激酶2~3次。结果 60例均锥孔置管顺利,经过2~4 d引流,血肿清除理想。出院4周复查头颅CT 55例无复发;5例复发,予以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包膜切除术。结论 锥颅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创伤小、安全可靠、方法简便易行,老年患者容易接受,清除血肿理想。  相似文献   

20.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常规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骨瓣开颅血肿清除、钻孔或锥颅血肿引流,均有一定的疗效。我科1993~1999年采用双钻孔持续冲洗增压引流治疗47例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