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评价血浆脑钠肽 (BNP)水平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BNP在诊断及预后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化学发光分析仪对 53例心力衰竭患者, 48例正常人 (对照组 )血浆脑钠肽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 (P<0. 05 )。结论 血浆中脑钠肽的含量与心力衰竭高度相关,故BNP对心衰诊断、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浆脑钠肽评估心脏病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入的心脏病患者88例,根据患者实际诊断结果将44例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4例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NT-pro-BNP水平,以及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情况。结果 观察组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中LVEDV、SV、CO、CI水平无差异(P> 0.05);LVESD、LVEDD、LVESV、LVEF、FS在心功能轻级Ⅰ级与Ⅱ级间,Ⅲ级与Ⅳ级间无差异(P> 0.05);Ⅰ级、Ⅱ级与Ⅲ级、Ⅳ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心功能等级递增,NT-pro-BNP水平增加(P<0.05)。LVESD、LVEDD、LVESV、NT-pro-BNP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LVEF、FS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浆脑钠肽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一定评估价值,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梗(AMI)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AMI患者86例,根据行PCI情况分PCI组、非PCI组,所有入选患者分别于入院即刻、入院第24小时、入院第48小时、入院第5天、入院第14天、入院第28天采集静脉全血测定血浆BNP-32浓度,分析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两组间比较,入院即刻血浆BNP水平无显著差异;入院第24小时、入院第48小时、入院第5天、入院第14天、入院第28天PCI组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非PCI组,非PCI组分别于入院24小时和入院第5天血浆BNP水平出现两次高峰。结论 研究证明再灌注治疗可明显降低AMI患者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4.
脑钠肽(BNP)是继房钠肽(ANP)之后发现的又一种心脏血管神经激素,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合成,能进入血液循环。BNP主要功能是利尿、利钠、扩张血管、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心力衰竭发生机制主要是心室扩张超过生理范围或容量负荷增加。有文献报道,心肌细胞坏死及局部压力变化均能刺激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BNP,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也能使其循环中BNP水平高于正常人,急性肺栓塞时BNP同样也会增高。现就脑钠肽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6.
关宏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7):979-980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脑钠肽(BNP)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AMI患者46例作为研究组,将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设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患者入院时的外周血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脑钠肽数值的差异,AMI组不同血浆BNP水平下LVEDD和LVEF水平。结果研究组BNP和对照组分别为[(1095.6±39.6)pg/mL VS(82.9+3.31)pg/mL,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BNP数值增加,AMI患者的LVEDD增加而LVEF下降。BNP值和Killip分级有显著相关性(r=0.88,P〈0.01)。结论外周血脑钠肽水平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指标,并能预测AMI患者的转归。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温透析对透析中低血压(IDH)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6个月以上,近1个月≥30%透析过程中发生IDH 20例,前4周透析温度设定为37℃,后4周透析温度设定为35℃;连续监测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每周检测末次透析后BNP、生化指标和血常规,共观察8周。结果:(1)低温透析后BNP水平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常温透析(P〈0.05);(2)低温透析时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常温透析(P〈0.05,P〈0.01),心率显著低于常温透析(P〈0.05);(3)低温透析中症状性及无症状性IDH发生率非常显著低于常温透析(P〈0.01);(4)低温或常温透析对血红蛋白、电解质、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T、甲状旁腺素水平等均无显著影响。结论:低温透析能显著降低IDH患者血浆BNP水平,有效保护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检测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心肌损害及并发严重心血管事件的诊断评估和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浙江省三门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一氧化碳(CO)中毒74例患者,按内科学第七版评估标准,分为3组:轻、中、重度;分别测定心肌酶、BNP,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结果随着CO中毒程度加重,血清心肌酶活性AST、LDH、CK、CK-MB以及BNP水平均明显增高,中毒程度越重,升高越显著,有明显差异性(P〈0.01);ACOP并发急性心梗(AMI)、心功能衰竭、心源性死亡或猝死等,心肌酶谱检测仅对AMI有较好的诊断评估和预测作用,而对于心功能衰竭、心源性死亡或猝死的预测和评估无明显作用,BNP相对于心肌酶谱检测有更好的诊断评估和预测优势(P〈0.01)。结论在ACOP并发心肌损害的事件中,BNP检测对于心功能衰竭、心源性死亡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较好的诊断评估和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肽(BNP)与高血压房颤患者血压波动的关系,为高血压房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20例高血压房颤患者,以100例血压正常的房颤患者作为对照(非高血压房颤组);行24 h动脉血压测量获得动态血压,收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BNP,以日平均血压为自变量,血清BNP水平为因变量,分析两者相关性。并对血清BNP水平以四分位数进行分组,对BNP与血压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房颤组在房颤发作时,血清BNP水平为(431.62±152.62)ng/L,非高血压房颤组房颤发作时血清BNP水平为(284.53±102.62)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256,P<0.01);对BNP与动态血压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BNP与24 h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与夜间平均血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对不同BNP水平与夜间血压关系进行分析发现,随着BNP水平的提高,各BNP水平亚组血压呈现上升趋势(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本趋势仍然存在(P<0.05)。结论 高血压房颤患者存在血清BNP异常,夜间平均血压与BNP间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老年痴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上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123例,将其作为研究组,另取同期的健康者4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检测两组人员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并对比分析,依据患者痴呆严重程度,可将研究组患者分为重度、中度以及轻度患者;依据Hachinski缺血指数可将研究组患者分为血管性痴呆(VD)、混合性痴呆(MD)以及阿尔茨海默病(AD).结果 研究组中VD、MD、AD各组患者Hcy水平为(26.33±5.44)、(24.72±5.98)、(25.69±7.57)均明显比正常对照组(14.56 ±6.96)要高,差异显著(P<0.05);不同痴呆程度的患者,其血浆Hcy水平为(31.46±4.36)、(25.51 ±5.15)、(21.97±4.98)相互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其Hcy水平逐渐升高,患者认知功能越差.结论 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越高,患者认知功能越差,高Hcy水平可能是老年痴呆发病重要危险因素,正相关于痴呆病情严重程度.临床上需重视老年痴呆患者Hcy水平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室间隔缺损(VSD)患儿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探讨经皮VSD封堵术对患儿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膜周型VSD患儿共45例,测定血浆BNP水平,并比较介入前后的改变.结果 45例均成功接受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前、治疗后5 min及24 h BNP浓度分别平均为56.56,113.16和76.37 ng/ml,治疗后5 min BNP浓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此后24 h浓度下降(P<0.01).结论 VSD封堵术可能产生一过性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西宁地区血浆脑钠肽、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与妊高征发生的关系。方法:通过对68例西宁地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和32例西宁地区无妊高征病史的足月妊娠患者作为对照分析,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测定血浆脑钠肽、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妊高征合并心力衰竭组血浆脑钠肽、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心功能越差,血浆脑钠肽、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Ⅱ与妊高征发生的关系含量越高。结论:初步探讨了血浆脑钠肽、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Ⅱ在妊高征合并心衰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西宁地区妊高征患者合并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的诊治及治疗提供依据,对评价心脏衰竭程度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作为临床评价心功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杨忠华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13,(7):52-54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慢性心衰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76例慢性心衰患者为CHF组,根据NYHA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Ⅱ级组(80例)、Ⅲ级组(91例)、Ⅳ级组(105例),随机抽取8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T-proBNP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左室射血分数(LVEF)功能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CHF组治疗前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组中随心功能下降,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逐渐升高,心功能Ⅱ、Ⅲ、Ⅳ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慢性心衰控制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血清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NT-proBNP水平变化对慢性心衰的诊断、病情评价、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儿童高原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高原性心脏病患儿82例为高原性心脏病组,同时选取先天性心脏病患儿70例为先天性心脏病组,正常儿童7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各组血清NT-proBNP水平,并分析高原心脏病组血清NT-proBNP水平与改良小儿心衰分级评分(RO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高原性心脏病组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为(810.20±104.43) ng/L,明显高于先天性心脏病组和健康组儿童血清NT-proBNP水平(P<0.05);高原性心脏病合并轻度、中度和重度心衰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分别为(767.80±105.65) ng/L、(865.03±112.20) ng/L和(957.42±109.46) ng/L,明显高于无心衰患儿(P<0.05),同时重度心衰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中度患儿(P<0.05);高原性心脏病组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与ROSS评分呈正相关(r=0.708,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后 ,患者血浆脑钠肽 (BNP)水平的改变。方法 选择心功能Ⅲ~Ⅳ级心衰患者 31例 ,在常规抗心衰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美托洛尔 ,观察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结果 心率明显减慢 ,心胸比和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缩短 ,而左室射血分数 (LVEF)则较治疗前升高 ,应用美托洛尔后BNP值明显降低。结论 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 ,总有效率达 80 %以上 ,且BNP明显下降。提示动态监测患者血浆BNP水平可以帮助了解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脑钠肽(BNP)是一种主要由心室细胞分泌的多肽,具有利钠、利尿、扩血管及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近期研究认为脓毒症时BNP升高是多因素的,其中心肌损伤、心肌抑制及心功能不全是主要原因.BNP或可用于脓毒症诱导心功能障碍(SIMD)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探讨心力衰竭程度与血浆BNP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治心力衰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诊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68例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体检中心的9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并分析两组人群BNP水平、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经过整理数据并分析,结果提示心力衰竭患者的各观察组其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力衰竭不同心功能分级组间的血浆BNP水平随级别增加而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NP水平出院时比入院时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LVEDD明显增加,LVEF明显降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相关性分析,显示BNP水平与LVEF呈显著性负相关(r=-0.59,P<0.01),与LVEDD呈正相关(r=0.60,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与心力衰竭程度有良好的相关性,能判定左心室收缩与舒张障碍,在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