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分析2018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82例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将采用常规护理+自我效能护理的42例患者资料纳入干预组。干预两周后,比较两组健康行为及自护能力。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HPLP、ESCA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干预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自我效能护理可有效提升其健康行为及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2.
任改瑛 《武警医学》2014,(12):1215-1217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1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按照糖尿病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及宣教,实验组在出院后继续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及随访。对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和出院1年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进行调查,评估其自我护理状况。结果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时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年后,实验组ESCA总分(118.25±11.02)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出院时评定得分,同时也高于同期对照组总分(101.87±10.12)及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明显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干预式护理的临床影响。方法入选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干预式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控制情况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血糖值显著优于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干预式护理后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护理,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干预式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患者自我的控制能力和自我的保健意识,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9月行肠内营养支持的颅脑损伤患者108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017年2月-5月)和观察组(2017年6月-9月),每组5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营养状态、营养支持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值均高于对照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重症颅脑损伤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营养状态以及预后情况,降低持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构式家庭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护能力的影响,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0月接收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结构式家庭护理。比较分析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弹性及自护能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D-RICS量表中坚韧、自强、乐观评分均比对照组高,且ESCA量表中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构式家庭护理的应用效果明显,有利于提高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护能力水平,优化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非血管性痴呆(Except vascular dementia,EVAD)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90例EVAD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以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价患者生活能力水平.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老年患者MMSE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护理后,观察组老年患者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2).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EVAD老年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知信行模式的效果。方法分析2018年3月-2020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将术后采用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术后采用常规护理+知信行模式护理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干预10 d后,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结果干预10 d后,两组自我效能评分较干预前高,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信行模式应用于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护理中有助于患者改善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力学原理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双盲法将2019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行髋关节置管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力学原理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arris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力学原理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多学科协作护理促进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0月接受治疗的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25例)与观察组(常规护理干预+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25例),对比两组骨折总愈合率、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骨折总愈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多学科协作护理可提高骨折愈合率,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罗伊适应护理联合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运动功能、自我效能感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06月~2022年06月收治的9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增加罗伊适应护理联合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干预。评估对比两组患者神经运动功能、自我效能感、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包括症状管理、共性管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PBS评分情感负担、身体负担、经济负担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1.84%(45/49),高于对照组患者为75.51%(37/49)(P<0.05)。结论 罗伊适应护理联合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在脑梗死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在老年髌骨骨折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2月—2017年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86例老年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三位一体"护理模式予以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予以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应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系统对膝关节功能进行的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6±11.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0.7±11.4)%,两组对比采用t检验,t=1.99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SS评分为(72.11±2.30)分,对照组患者的HSS评分为(58.15±4.59)分,两组对比采用t检验,t=17.83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髌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髌骨骨折的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白内障并青光眼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89例老年白内障并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眼部前房深度、眼部血压及视力均较护理前改善,其中,观察组前房深度和眼部血压指标较对照组小,视力指标则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93%高于观察组的8.69% (P <0.05).结论 对白内障青光眼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实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关节置换围术期行营养支持的康复护理对其营养状况及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7年10月-2018年9月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8例)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营养支持的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营养状况、ADL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观察组白蛋白水平及ADL评分均较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丢失量则较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8%)较低于对照组(18.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行基于营养支持的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后早期给予肠内匀浆膳营养支持的作用及护理。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78例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资料,其中42例在伤后早期(<72 h)给予肠内匀浆膳营养支持,36例采用肠外营养。比较两组在营养状态、血清蛋白水平、相关并发症及临床预后的差异。结果:结果显示早期肠内匀浆膳营养组,在改善患者营养状态、血清生化指标及临床预后方面优于肠外营养组(P<0.05),两组在相关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采用匀浆膳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治疗措施,通过加强消化道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抗病能力并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5.
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菊芳  薛红  蒋红琳 《西南军医》2009,11(4):634-63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全程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平均住院天数、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可以明显缩短病人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有效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叙事护理与综合康复护理联合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对其心理状态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抽签法对其实施分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40例在此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与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干预后SAS、SDS及SSCI评分均更低,康复依从性更高(P<0.05)。干预后,研究组NIHSS评分及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FMA、MMSE及SS-QQ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P<0.05。结论 叙事护理与综合康复护理相结合,能够有效减轻脑卒中患者不良情绪及病耻感,增强患者康复依从性,加速患者各项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且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7.
杨洪芬  罗平 《西南军医》2011,13(1):164-165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情绪改善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8例和观察组(人性化护理组)38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采用SDS、SAS及患者满意率、治疗依从性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结果 经研究比较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DS、SAS评分比较,P均>0.05,均无显著性差异,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等均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自我护理能力培养模式在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成效。方法按照入院日期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采用自我护理能力培养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于病人入院时、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时分别采用自我护理能力调查表、生活质量量表进行两组比较,对比分析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病人入院时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均处于较低水平,无统计学意义。采用自我护理能力培养模式进行健康指导,观察组病人出院时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论自我护理能力培养模式提高了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康复效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延续护理对慢性创面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3月—2017年3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手外烧伤科收治的108例慢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延续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随访30 d后,观察组患者中生活质量较高者50例、生活质量较低者4例,对照组患者中生活质量较高者33例、生活质量较低者21例,两组对比,χ~2=15.042,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4.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70.4%,两组对比,Z=-3.026,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护理可指导慢性创面患者的院外护理及健康保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行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8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时间、干涸时间、结痂时间和VAS疼痛评分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时间、干涸时间和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皮肤愈合情况,并能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