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联合血栓弹力图(TEG)血栓最大振幅(MA)值预测急性颅脑损伤预后的价值.方法 对9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损伤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小板(PLT)、白细胞计数、凝血功能和血栓弹力图(TEG)检查.脑损伤组患者伤后6个月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评估其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作为TBI患者凝血功能障碍预测指标的可行性。 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大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2月至11月收治的颅脑损伤(TBI)60例患者,根据入院GCS评分分为重型组(GCS≤8分)38例,轻型组(GCS>8分)22例,均于伤后24 h内同时行TEG及常规凝血检查,另选取同期1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的各项凝血参数的差异;同时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相关性。 结果3组对比常规凝血检查和TEG各项参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其余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Ρ<0.05);TEG参数与常规凝血检查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反应时间与凝血酶原时间、APTT呈正相关,凝血块形成时间与纤维蛋白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凝血块形成速率与纤维蛋白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最大振幅与PLT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重型与轻型TBI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存在差异性,前者更为严重;联合应用TEG和常规凝血检查可全面评估TBI患者早期凝血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EG)联合D-二聚体(D-D)动态监测对重型颅脑创伤(s TBI)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价值和诊断。方法将116例重型颅脑创伤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于术前、术后1d、3d及1w采集静脉血,进行TEG和D-D浓度监测,分析两者对患者术后DVT形成的诊断价值。结果患者术后1~3d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术后7d凝血状态趋向于正常;116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术后发生DVT者共18例,TEG检出13例(72.22%),D-D检出11例(61.21%),两者联合检出17例(94.44%);TEG和D-D单项检测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两者联合检测组显著高于D-D单项检测组(P0.05),而与TEG单项检测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TEG联合D-D动态监测颅脑创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凝血变化,可作为临床中诊断DVT形成的一项重要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颅脑创伤(TBI)急性期血栓弹力图(TEG)检查和常规凝血功能(CCAs)检测对患者30 d内死亡的预测作用。纳入的51例患者中,CCAs筛查出24例(47.1%)低凝状态患者,TEG筛查出5例(20.8%)。入院后30 d内死亡12例,存活3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国际标准化比值(OR=340.106,95%CI:100.496~734.972,P=0.035)和凝血酶原活动度(OR=1.616,95%CI:1.036~2.521,P=0.034)是TBI患者30 d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而TEG中的任何一项参数均不是影响患者30 d内死亡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TBI)患者血栓弹力图(TEG)试验指标变化,以期指导颅脑损伤的诊疗和预后。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苍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象,按照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重型组(27例)、中型组(35例)和轻型组(28例);并选择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和对照者采用TEG检查反应时间(R值)、凝固时间(K值)、血栓最大幅度(Ma)和凝固角(α),检查传统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其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组患者的R值、K值、PT和APTT显著高于对照组,而Ma、α和Fib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01)。重型组和中型组的K值、PT和APTT显著高于轻型组,而Ma、α和Fib显著低于轻型组,重型组R值、K值、PT和APTT显著高于中型组,Ma、α和Fib显著低于中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0. 001)。治疗后24 h、72 h和168 h,颅脑损伤组患者的R值、K值、PT和APTT显著低于治疗前,而Ma、α和Fib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01)。相关性分析显示,R值、K值、Ma和α均与颅脑损伤密切相关,R值和K值与PT、APTT和Fib正相关,Ma和α与PT、APTT和Fib负相关,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 TEG试验指标的变化可以较好的反映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状态,对指导颅脑损伤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与脑血流量的关系.方法 对5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53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行血栓弹力图(TEG)检查,比较两组的凝血反应时间(R)、凝固时间(K)、凝固角(α)、血栓最大幅度(M)、凝血块强度(G)和纤溶指数(LY30).采用3D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pCAS...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实验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2014-01—2015-10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32例和急性脑梗死28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为对照组。检测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血形成时间(K值)、血凝块形成速率(Angle)、MA(血栓最大幅度)、凝血综合指数(CI)等指标。结果脑出血组、脑梗死组、健康组K值、Angle、MA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健康组R值大于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出血组、健康组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健康组CI值小于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出血组、健康组C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不同出血量组患者K值、Angle、MA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值、C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不同亚组患者K值、Angle、MA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值、C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处于相对低凝状态,急性脑梗死患者处于相对高凝状态。脑出血和脑梗死不同亚组之间凝血状态也存在显著差异。TEG监测脑血管病变患者的凝血状态较为便捷、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0月1日~2015年8月1日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8例,根据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监测方法分为TEG组(n=39)和经验治疗组(n=39)。TEG组测量反应时间(R值)、凝血形成时间(K值)、血栓最大幅度(Ma值)和凝固角(α值)等项参数,根据测量结果输注血液制品。经验治疗组则根据出血量及血气分析结果,按照经验疗法进行围手术期管理。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TEG组的出血量以及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血小板输注量均较经验治疗组明显减少(P<0.01);术后6、24 h引流量,teg组较经验治疗组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二次开颅手术率和30 d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EG可监测凝血功能,指导输血,减少血液制品输注量,减少术后颅内出血发生几率,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机械取栓术后出血转化(HT)风险性评估中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0-01—2022-09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ICU行AIS机械取栓治疗的1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7 d内头颅影像动态检查结果分为HT组36例和非出血转化(NHT)组125例。比较2组患者血清TEG检测相关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血形成时间(K值)、凝血形成速率(α角)和凝血最终强度(MA)。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取栓术后HT的影响因素,研究TEG各参数对术后发生HT的预测效能和最佳预测阈值。结果 HT组术后第1天TEG参数R值和K值显著高于NHT组,而α角及MA值均显著低于NHT组(P<0.05)。>3次取栓患者的比例、入院ASPECTS、R值、K值、α角及MA值是AIS取栓术后HT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外周血R值、K值、α角及MA值预测AIS机械取栓术后发生HT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5 min、2.3 min、63.7°、58.4mm,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轻中度颅脑损伤(TBI)后凝血功能变化与手术预测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3年10月~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55例轻中度TBI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需要开颅手术分为手术组(8例)和非手术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之间的差异。结果手术组患者凝血功能明显低于非手术组,其中APTT、FDP和D二聚体明显低于非手术组(P0.05~0.01);而两组血小板计数、INR和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轻中度TBI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和异常纤维蛋白原溶解与手术预测相关;临床应将其用于预测TBI患者的手术需要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血清D-二聚体(D-D)、P-选择素(P-selectin)、C型利钠多肽(CNP)浓度的水平变化与TBI临床症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为进一步研究TBI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具有临床价值的信息。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3月至2019年5月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TBI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27)、中度组(n=33)、重度组(n=20),并随机选取同时期内非外伤颅脑疾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D-D、P-selectin、CNP水平并分析各指标间相关性;从入院治疗后对患者随访1年,根据随访期间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n=71)与死亡组(n=9),比较2组患者D-D、P-selectin、CN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D-D、P-selectin、CNP与TBI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短期死亡危险因素,构建ROC曲线分析比较D-D、P-selectin、CNP对TBI的诊断价值。 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D-D、P-selectin水平高于对照组,中度组、重度组的CNP水平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P-selectin与TBI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CNP与TBI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1年随访期间,死亡患者共9例(11.25%);死亡组D-D、P-selectin高于生存组,CNP低于生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D、P-selectin、CNP是TBI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D-D与P-selectin、CNP均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D-D、P-selectin、CNP联合检测对TBI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独检测(P<0.05)。 结论D-D、P-selectin、CNP水平与TBI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关注其水平变化;且D-D、P-selectin、CNP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后早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与进展性颅内出血(PIH)的关系。方法对49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检测伤后早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及血小板(PLT)的含量改变。同时,通过比较颅脑损伤患者连续头颅CT的表现,确定是否发生PIH。分析凝血-纤溶指标异常者PIH的发生率及PIH与非PIH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含量的差异。结果在纳入研究的498例患者中,139人(27.91%)发生PIH。PT、Fg、TT、PLT、D-D异常者PIH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其正常者PIH的发生率(P〈0.05)。其中PIH患者在伤后早期血浆PT、D-D含量比非PIH患者明显升高,而血浆Fg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早期血浆PT、D-D、Fg含量的变化,可作为PIH发生的预测因素,对凝血-纤溶功能异常者,应早期连续复查头颅CT,以使PIH患者能及时得到诊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远隔缺血适应(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凝血 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rt-PA和UK在我国常规临床实践中对发病6 h内缺血性卒中(AIS)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rt-PA与UK这两种溶栓剂对血栓弹力图(TEG)各参数的影响,TEG各参数与rt-PA、UK静脉溶栓安全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018年7月至2021年2月期间、接受rt-PA(4.5 h内)或U...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浆外泌体miR-212、miR-132水平与颅脑损伤(TBI)严重程度和Rotterdam CT评分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9年3月~2020年10月收治的TBI共76例,另选择我院体检的健康成年人38例为对照。提取血浆外泌体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212、miR-132表达水平。结果 76例TBI中,轻型19例,中型35例,重型22例。TBI血浆外泌体miR-212、miR-13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轻型TBI比较,中、重型TBI组血浆外泌体miR-132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中型TBI比较,重型TBI血浆外泌体miR-212、miR-132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浆外泌体miR-212((r=0.396)、miR-132(r=0.716)水平与入院GC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01)。血浆外泌体miR-212水平(r=-0.375)和miR-132水平(r=-0.613)与入院Rotterdam CT评分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TBI病人血浆外泌体miR-132、miR-212水平明显下降,并且随着TBI损伤程度加重和入院Rotterdam CT评分增加而明显降低。这提示血浆miR-132、miR-212可能是TBI潜在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与颅脑损伤急性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创伤指数≥17分、GCS评分≤10分、无其它部位损伤的颅脑损伤患者65例(颅脑损伤组),在救治同时行血小板计数(PLT)、血浆D-二聚体(D-D)、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PT)等检查,并与TNF-α、LPS、IL-6、PAF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另选择同期我院体检健康成年人43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颅脑损伤患者PLT明显降低(P<0.05),而血浆D-D、APPT、TNF-α、LPS、IL-6和PAF均显著增高(P<0.01)。颅脑损伤患者PLT与TNF-α、LPS、IL-6、PAF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D-D、APTT与TNF-α、LPS、IL-6、PAF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TNF-α、LPS、IL-6、PAF可能参与颅脑损伤后急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颅脑损伤后早期TNF-α、LPS、IL-6、PAF进行干预,可改善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变化,并根据预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估量表(NIHSS)进行相关性分析。 方法选取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神经外科自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40例,根据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NIHSS 0~1分)、轻度组(40例,NIHSS 2~15分)、中度组(40例,NIHSS 16~20分)及重度组(40例,NIHSS 21~42分),对症治疗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GFAP和NSE不同时间点的动态检测。比较不同损伤水平患者两个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两个指标与NIHSS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轻、中、重度组患者血清GFAP和NS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组间不同时间段GFAP及NSE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组GFAP、NSE浓度显著增高。患者血清GFAP和NSE水平与NHI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484,0.447,P<0.05)。 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血清GFAP和NSE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动态监测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演变和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5例急性脑梗死为观察组,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各25例,选择同期7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记录观察组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结果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比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中度和轻度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比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中度和轻度患者的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存在异常,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监测其动态变化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