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病学是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具有中医基础与临床双重性质。在温病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分组管理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图表演示法、联系对比法、模拟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及策略的综合运用,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掌握中医知识、提高辨证能力,更充分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内涵,总结了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研室近四年多来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改革课题中所涵盖的教学理念改革的要点及措施。课题组认为中医内科学是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重要桥梁课程,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最终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实现素质、能力与情感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指导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在中医临床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在收获"鱼"的同时也获得了"渔",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同时也面临着弊端,因而要求教师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相结合,结合中医临床课程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相结合的优势,使学生快速掌握临床课的学习方法和规律并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充分肯定中医经典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中医经典课程教学的难点和问题,提出解决中医经典课程教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强调以"一个核心"(中医思维)和"五个能力"(学生能诵、能解、能别、能明、能彰和教师通文史、精经典、会研究、能临床、擅运用的五种能力)为重点加强中医经典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5.
《内经》作为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之一,需要提高学生中医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做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转换,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本文从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巧妙安排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保证师生间交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指出了应该避免的几种误区,如教师职责的削弱、教学目标的降低以及教学方式娱乐化等,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内经》课堂教学进行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时代,各高校相继掀起了一轮在线开放课程的线下、线上混合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教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热潮。本文基于目前中医经典课程教学滑坡的现象、"回归经典"逐渐成为中医教育界的趋势的潮流。探索以《金匮要略》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整合中医临床基础课程,以期提升学生对中医临床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中医临床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临床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中医人才,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特点,遵循"厚基础、重经典、早临床"的教学理念,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应用"一点二案三经典"情境教学模式,即指以"知识点"为中心,以"医案"为线索,以"经典"为基石,在丰富的情境中开展教学的一种综合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遵循中医人才成长规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研项目为纽带,依托各级各类重点学科、名中医工作室等平台,通过"一核心、二体制、一体系、五支撑"为要素的"1215"教学改革与实践,构建以提高临床能力为目标,以经典引领、名医示范、案例解析、临床实践为主线,以中医经典课程为载体,以选修课、专题讲座、课外社团活动等贯穿全过程,循序渐进的多层次中医经典课程教学体系。通过运行、实践和评价本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教育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本文分析了中医经典教学现状,互联网教育对中医经典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互联网教育需要中医经典课程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从事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师教学理念需要改变,教学模式需要变革,同时中医学生学习方法需要进行改变。  相似文献   

10.
<正>《中医各家学说》是中医类院校后期教学的一门理论提高课。本课程以中医经典著作为支撑,以讲授历代医家与各派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为主要任务,穿插临证案例,结合教材课下阅读中医古籍文献为辅,培养学生灵活应用共性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本门课程的定位是"中医理论提高课"与"临床提高课",课程具有与中医经典课程同样重要的地位,教学效果对于整个本科阶段的学习举足轻重。《中医各家学说》是每一个中医人继续学习和终身  相似文献   

11.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和学习中医学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本着"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着眼于学生主动"学"的过程。在教学过程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改革教学评价系统等方面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和基础知识,正确引导学生进入中医学的殿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中医学本科专业临床带教医师及毕业学生的教学质量进行回顾性评价,针对暴露问题提出精准改革建议。方法:采用网络在线填写调查问卷形式,临床带教医师评价与毕业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法,围绕毕业生医学知识、临床技能、应用能力、职业素质4方面情况,对中医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进行回顾性评价,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01份,其中临床带教医师82份,毕业学生219份。分析发现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医学知识、临床技能、应用能力、职业素质评价优良率分别为63.38%、66.91%、69.55%、89.12%,中医经典医籍和西医解剖生理知识最低,分别为48.51%、56.81%。当前毕业生医学知识、临床技能及应用能力均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是临床基础知识。结论:建议加强中医通识课程与实训课程建设、整合医学课程突出临床特色、丰富第二课堂内容创新形式,以培养符合岗位胜任力目标、具有中医思维的合格中医人才。  相似文献   

13.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以卓越中医师人才为研究对象,从学生基础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着手,通过创立"中医经典知识等级考试"、成立中医经典协会、改革课程体系、建立特色实践教学模式等一系列举措,深化以能力为导向的中医学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取得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14.
中医内科学是中职中医专业的临床核心课程,在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占较大比重,也是培养学生必要职业岗位能力的重要课程,多年来传统授课一直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本文以第二章第一节“感冒”为例,运用通俗易懂易用的信息化教学技术进行教学改革,重新设计课堂环节,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融合PBL教学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临床课堂。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中医人才培养目标与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师承制、小班化的特色与优势,探索了一种以经典课程为牵引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即:基于内经的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基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的中医辨证论治思维与临床技能培养,基于中医各家学说的中医临床视野拓展与临证能力培养,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出发,结合中医基础理论的课程特点和对授课对象的学情分析,提出在中医基础理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树立学生对中医学的信心——信中医""培养学生对学中医的兴趣——爱中医""引导学生形成中医思维——用中医"三个方面来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和基础知识,正确引导学生进入中医学的殿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开放式教学法在中医经典课程《金匮要略》中的应用探索,表明该方法在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提升对中医经典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开发、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也是为中医药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一种探索,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之一,至今仍是所有中医医师提高临床疗效的法宝。在《伤寒论》课程开展思政建设,就是把“铁杆中医”的情怀融入课堂教学,坚守“经典为根、临床为本”,经典教学与临床实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经典之魅力,从骨子里喜欢中医,坚守临床是中医发展之源、立足之本,根植于临床实践培养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实践中诠释伤寒、运用伤寒、发扬伤寒,与时俱进,使之具有强大生命力,为推动中医经典理论发展与运用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本文探讨了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一理念,认为教师要始终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把握学生接受和学习中医的能力;引导学生不断进行自我认知,让学生逐步具备"自知之明";课堂上应主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尤其应根据教学情景设置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以学生为中心"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高等教育领域发展的方向。山西中医药大学医古文课程积极探索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首先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转变教学观念,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其次以学习效果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有效学习,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果;第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以德育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个人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