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或Ⅲ级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有生育要求的CINⅡ或Ⅲ级年轻患者4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LEEP组29例和CKC组18例。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病理检查情况;门诊随访疗效、并发症发生、疾病复发及术后妊娠和分娩情况。结果:(1)LEE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或少于CKC组(P<0.05)。(2)随访2~5年,无一例失访,LEEP组治愈28例,占96.6%;CKC组治愈17例,占94.4%;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3个月,LEEP组复查TCT、阴道镜结果均阴性28例,CKC组为17例;LEEP组复查HPV结果阴性27例,CKC组为18例;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LEEP组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KC组(P<0.05);两组胎膜早破、剖宫产及宫颈裂伤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LEEP治疗CINⅡ或Ⅲ级较CKC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且对妊娠结局影响小,更适合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取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进行治疗,分析联合治疗方案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9月-2019年7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94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O水平上升,ET-1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进行治疗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患者早期治疗后再妊娠的临床结局。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CSP早期治疗后再妊娠的89例患者纳入B组。选择同期剖宫产术后非CSP再妊娠的92例孕产妇纳入A组。比较两组孕产妇临床结局。结果 B组异位妊娠率为8.99%(8/89),A组异位妊娠率为5.43%(5/9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流产率、早产率分别为20.22%(18/89)、14.61%(13/89),明显高于A组的9.78%(9/92)、6.52%(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妊娠发生率为17.98%(16/89),明显高于A组的7.61%(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P患者早期治疗后再次妊娠总体妊娠结局良好,但分娩风险及不良妊娠发生率均高于非CSP的剖宫产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19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99例,实验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宫颈狭窄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及术前,术后3 d的QOL评分结果,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及复发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宫颈狭窄,出血量均明显比对照组少,术后3 d的QOL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术前的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治愈率分别为91.9%与90.9%,术后伤口愈合时间(37.5±2.1)d与(38.3±2.3)d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发率8%较对照组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基础(PBL式)健康教育结合早期护理干预应用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110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试验组予PBL式健康教育+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妊娠结局。结果对照组遵医行为评分(9.64±0.37)分低于试验组(11.70±0.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213,P<0.05);试验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5.45%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4,P<0.05);对照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16.36%高于试验组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0,P<0.05)。结论 PBL式健康教育及早期护理干预能提高GDM患者遵医行为,还能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闫琨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11):1371-1373
目的 研究早期护理干预结合PBL式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表法将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试验组予PBL式健康教育+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情绪变化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抑郁、焦虑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感染、夜间低血糖、产后出血、羊水过多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巨大儿、早产儿等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及PBL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抑郁、焦虑情绪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癌CT灌注成像参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临床拟诊为宫颈癌的患者35例行宫颈CT灌注扫描,并与11例宫颈良性病变作对照。根据灌注所得图像得到时间-密度曲线,分析CT灌注参数并结合病理、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宫颈癌灌注时间-密度曲线特点为速升缓降或中高位强化型,短时间达峰值,峰值高于宫颈良性对照组。宫颈癌组的灌注参数BF、BV、PEI、PMB、MTT、TTP与宫颈良性病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与宫颈癌灌注参数BF、BV、PEI、PMB呈正相关,与MTT、TTP呈负相关。宫颈癌Ⅰ期与Ⅱ期MVD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病变组之间、不同的肿瘤临床分期之间及不同病理类型之间,VEGF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病变组之间、不同的肿瘤临床分期之间,MVD计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之间VEGF表达及MVD计数有差异(P0.05),但组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为富血供、高灌注肿瘤,CT灌注成像参数结合VEGF、MVD分析,对宫颈癌的诊断、分期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徐景杰  王丽华  张嫱  陈卓 《武警医学》2019,30(5):373-374
 目的 观察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06至2017-06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收治的8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4例。对照组皮下注射优泌林N治疗,观察组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血糖达标率为79.55%(35/44),高于对照组59.09%(2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9.33±1.74)d]比对照组短[(11.25±2.05)d],且胰岛素用量[(16.25±3.24)U]少于对照组[(26.35±7.54)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FPG、HbA1c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应用地特胰岛素治疗后,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改善母婴结局,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尼卡地平联合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6年5月-2019年5月接受治疗的80例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尼卡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40例)与观察组(尼卡地平联合阿司匹林治疗,40例),对比两组血液高凝状态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2、6.971、15.345、6.676,P=0.000、0.003、0.000、0.000)。结论子痫前期采取阿司匹林联合尼卡地平治疗,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促进患者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肌梗塞的早期治疗中静脉溶栓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对收治的120早期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与静脉溶栓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运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血管再通率方面,观察组(95.00%)较对照组(68.33%)具有显著的优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8.33%)较对照组(20.00%)具有显著的优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溶栓时间差异方面比较,发病后6h内进行溶栓患者的再通率(97.76%)显著高于发病后6-12h进行溶栓(88.89%)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且溶栓时间越早,患者的再通成功率也越高,应对患者实施早期的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查中晚期妊娠合并出血性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中晚期妊娠合并宫颈疾病所致出血患者71例(出血1组),另选择同期中晚期妊娠无宫颈疾病所致出血患者62例(出血2组)。比较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及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出血1组与出血2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中晚期妊娠合并宫颈疾病所致出血准确率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诊断中晚期妊娠合并宫颈疾病所致出血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妊娠合并宫颈疾病所致出血,采用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晚期妊娠合并宫颈疾病所致出血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对开放手术后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开放手术后肾结石患者56例进行MPCNL,并以同期初次行MPCNL患者50例作为对照,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和结石清除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观察组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88.79%,对照组90.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清除结石均为鹿角型或多发性结石;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07%,对照组14.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NL对开放手术后肾结石患者治疗与初次结石治疗并无明显区别,MPCNL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4D-THRIVE动态增强扫描磁共振成像技术,分析早期宫颈癌微血管通透性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30例正常宫颈组、48例宫颈癌组(Ⅰ期16例均为宫颈鳞癌Ⅰb期,Ⅱ期32例包括宫颈鳞癌27例,宫颈腺癌5例)分别进行4D-THRIVE动态增强扫描,在Matlab平台下对兴趣区内STC及CTC进行非线性拟合获得血管通透性相关参数Ktrans,Kep及Ve值,评估正常宫颈组、宫颈癌组血管通透性的特点.结果 正常宫颈组及宫颈癌组比较,Ktrans及Kep有显著性差异(P<0.05),V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颈癌Ⅰ期组与宫颈癌Ⅱ期组比较,Ktrans及Kep有显著性差异(P<0.05),V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级别宫颈鳞癌组与宫颈腺癌组相比较,Ktrans及Kep有显著性差异(P<0.05),V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D-THRIVE动态增强定量分析宫颈癌微血管通透性有助于术前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在宫颈癌血管的生成、对治疗的反应、对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以及预后评价等方面提供一种无创性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侧颈入路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1月收治的86例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采用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侧颈入路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有效率、并发症率、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量、术后拔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美容效果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 两组手术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拔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72 h的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容效果评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侧颈入路小切口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将121例行PICC植入术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性和植入术的焦虑程度。结果:对照组PICC植入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3.3%(26/60),观察组的PICC植入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7%(9/6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ICC植入术临床治疗依从性为66.7%(40/60),观察组的PICC植入术临床治疗依从性为95.1%(58/6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ICC植入术患者焦虑程度,轻、中、重比较,差异均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能显著降低PICC植入术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焦虑,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胎盘内异常血池超声声像特征与临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在我院产前超声检查发现有胎盘内异常血池声像的孕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胎盘血池大小分为胎盘血池>10 cm组40例、胎盘血池≤10 cm组60例;另选择同期无胎盘内异常血池声像的孕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并对100例异常血池的胎盘进行了病理检查,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观察胎盘异常血池病例中胎盘的病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胎盘血池>10 cm组的孕产妇的早产率、产后出血率、胎盘早剥率、剖宫产率、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均高于胎盘血池≤10 cm组的孕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胎盘血池≤10 cm组的孕产妇的临床妊娠结局与对照组孕产妇的临床妊娠结局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胎盘血池>10 cm组胎盘发生绒毛膜板下血栓形成或局部梗死、绒毛纤维素样变或纤维素样沉积、炎症细胞浸润(绒毛膜羊膜炎)者明显高于胎盘血池≤10 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存在且胎盘血池>10 cm对母婴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胎盘血池>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19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99例,实验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宫颈狭窄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及术前,术后3 d的QOL评分结果,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及复发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宫颈狭窄,出血量均明显比对照组少,术后3 d的QOL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术前的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治愈率分别为91.9%与90.9%,术后伤口愈合时间(37.5±2.1)d与(38.3±2.3)d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发率8%较对照组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ⅠB2~ⅡA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新辅助化疗+手术组)49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紫杉醇/多西他赛+顺铂/卡铂方案,化疗1~3个疗程后再行手术。对照组患者直接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病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的肿瘤消退情况,完全缓解率为14.3%,部分缓解率为61.2%,总有效率达75.5%。观察组患者的宫颈深层间质浸润、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宫旁浸润、切缘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多数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是治疗该类疾病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达因-35与来曲唑序贯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无排卵性不孕患者达因-35预处理后来曲唑诱发排卵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10月—2009年4月我院就诊的PCOS患者,测定基础女性激素,达因-35周期治疗3月,来曲唑组(LE组)20例,月经第3~7天口服来曲唑2.5mg/d,连用5 d,克罗米酚组(CC组)32例,月经第3~7天口服克罗米酚50 mg/d,连用5 d。记录两组患者HCG注射日子宫内膜情况、≥16 mm卵泡数,比较排卵率、妊娠率以及OHSS发生率。结果52例患者应用达因-35后,LH、T及LH/FSH明显下降,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HCG日LE组三线型内膜患者多于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HCG日LE组≥16 mm卵泡数高于CC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LE组排卵率与CC组相当,妊娠率高于CC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E组无OHSS发生,与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患者予达因-35预处理后,LE促排卵效果与妊娠率和CC相似,但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估肝细胞癌(HCC)射频消融术(RFA)后短期内侵袭性分段复发(AIR)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浙江大学丽水医院HCC行RFA治疗后3个月内影像学随访出现AIR的患者作为AIR组,1262例经RFA治疗的HCC患者中纳入30例AIR患者。任意选取35例同期经RFA治疗未发生AIR的HCC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均在术前行动态增强MRI(DCE-MRI)及DWI扫描。观察病灶形态、病灶动脉早期强化方式、早期强化率,并测定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AIR组和对照组间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差异,采用Pearson法评价AIR与功能MRI参数的相关性。结果AIR组肿瘤在Ⅰ段和Ⅳ段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肝段的病灶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R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病灶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病灶动脉早期强化方式、动脉早期强化率和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IR组患者多为不均匀强化,动脉早期强化率和ADC值均低于对照组。AIR与病灶动脉早期强化方式、动脉早期强化率、ADC值、病灶位于肝段Ⅰ、病灶位于肝段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5、0.633、0.518、0.375和0.287,P均<0.05。结论HCC患者行RFA后短期内的AIR与病灶功能成像参数(动脉早期强化方式、动脉早期强化率、ADC值)及其所在肝段(Ⅰ、Ⅳ段)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