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东明  黄中宁  黄杜茹 《新医学》2005,36(9):537-537
对7例14眼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达到阈值期病变的患儿进行了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或经巩膜表面视网膜冷凝术治疗,疗效满意结果显示及时筛查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并在阈值期病变就及时给予干预性治疗,有利于患儿眼部结构和视功能的发育.  相似文献   

2.
汪玲 《中国临床护理》2019,11(4):330-331
对39例全身麻醉下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早产儿实施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做好手术配合、患儿保暖,术后做好眼部护理、饮食护理。39例ROP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眼部及全身不良反应,随访病情稳定,所有患儿眼底未见明显激光遗漏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810nm波长半导体激光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疗效,以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应用双目间接镜半导体激光治疗的阈值期或阈值前期1型ROP病例84人(168只眼),随访均半年以上,观察其疗效。结果70例(140只眼)一次光凝后病变稳定,成功率83.3%,10例(20只眼)经补充光凝后病变稳定,最终光凝成功率95.2%。其余4例(8只眼)光凝后仍发展为视网膜脱离,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保存部分视力。未发现角膜烧伤、白内障、眼前段缺血等并发症。结论810nm波长激光是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安全、有效方法,围术期护理对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激光光凝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2010年7月-2011年5月12例诊断为2区Ⅱ~Ⅲ期的ROP患儿,在全身麻醉下行FFA、激光光凝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和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发生意外感染及过敏现象,术后随访其病变控制血管改变清退,视网膜平伏。结论 ROP患儿全身麻醉下行FFA检查及激光光凝手术,精心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一项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术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视网膜病变患儿52例(98眼),根据激光光凝术后结果分为病变进展组和消退组。所有患儿均在全麻下行激光光凝治疗(波长810 nm),随访1~24个月,观察患儿病变进展情况和消退情况。结果 :治疗后有88眼病变完全消退,10眼病变进展。病变组的Ⅰ区病变、阈值病变、急性进展性后极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P-ROP)、光凝点数量等指标均高于消退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P-ROP是导致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激光光凝术治疗RO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对于Ⅰ区病变的患儿应密切观察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在高危阈值病变前及时进行激光光凝术治疗,AP-ROP是导致术后病变和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行激光手术治疗的术中护理.方法 对36例66眼ROP患儿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采用糖水镇痛法,正确固定患儿头部,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密切配合手术顺利进行.结果 36例患儿均能在表面麻醉下完成激光手术治疗,无一例发生激光误伤等并发症.结论 充分而有效的表面麻醉,恰当的固定方法,可以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保障手术安全,是患儿激光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的风险分析与对策.方法:在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眼科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的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系统和RetCamⅡ对5 770例早产儿进行ROP筛查,并对筛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5 770例早产儿中ROP确诊患儿519例,103例ROP患儿接受了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术后效果良好.所有接受ROP筛查的早产儿在筛查前、筛查期间和筛查后无一例出现死亡.发现散瞳药物可能影响早产儿心跳呼吸,早产儿患严重的全身疾病可能增加筛查风险.结论:ROP筛查过程存在多种风险,对ROP筛查的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均有助于减低ROP筛查风险,保证筛查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患儿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以便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月间在我科行表面麻醉下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19例ROP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实施围手术期护理:(1)术前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及对患儿进行病情评估,做好手术前患者的准备(清洁结膜囊、药物散瞳、开通静脉通道等)和手术器械准备。(2)术中与医师密切配合,采用合适的方法限制患儿的头部和躯体运动,用心电及血氧饱和度监护仪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患儿的眼心反射、呼吸心率异常波动、缺氧以及因疼痛所致的应激反应等异常情况,并给予相应处理,同时对患儿的过度哭闹进行干预。(3)术后重点观察患儿在激光光凝术后有无全身和眼部不良反应发生,指导合理喂养,制定随访计划并书面告知家长。结果:19例ROP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未见全身及眼部不良反应,复查视网膜激光斑稳定,未见病变范围扩大。结论:ROP患儿在表面麻醉下行激光光凝术时,护士应在围手术期给予积极有效、熟练准确的护理配合,同时在手术中和手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的全身情况变化,避免不良反应发生,保障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vastin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光凝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09年11月应用Avastin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光凝治疗的后极部视网膜病变(AP-ROP)和4A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病例8例,观察患儿治疗效果.[结果]15只眼病变控制,1只眼因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中和术后患儿全身情况良好,无药物不良反应,未发现角膜烧伤、白内障、眼前段缺血等并发症.[结论]Avastin在治疗ROP方面有肯定作用,但Avastin作为非眼科适应证用药,应慎重开展治疗ROP项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新生儿科手术治疗的56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为研究对象,围手术期均给予精心护理干预。评价患儿在院时及出院1年后的治疗效果。结果给予56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精心护理干预后,所有患儿均安全渡过手术期,痊愈出院;对所有出院患儿随访1年,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给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干预,并对家长进行出院后针对性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愈率,改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Avastin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光凝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09年11月应用Avastin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光凝治疗的后极部视网膜病变(APROP)和4A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病例8例,观察患儿治疗效果。[结果]15只眼病变控制,1只眼因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中和术后患儿全身情况良好,无药物不良反应,未发现角膜烧伤、白内障、眼前段缺血等并发症。[结论]Avastin在治疗ROP方面有肯定作用,但Avastin作为非眼科适应证用药,应慎重开展治疗ROP项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玻璃体腔注药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及早产儿围术期手术安全管理要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表面麻醉下行玻璃体腔注药治疗ROP患儿29例(49眼)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实施规范的手术护理配合流程,加强围术期安全管理,实施喂养护理、体位固定、严密术中监护、健康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LASIK术前行视网膜氩蓝绿激光光凝治疗的护理.方法共统计782例近视眼,LASIK术前检查发现视网膜变性136眼,在进行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光凝前的准备,术中光凝时疼痛的护理,术后防止并发症的护理、营养护理等.结果良好的护理保证了视网膜激光光凝的疗效,光凝2周后复查可见光凝区色素沉着,择期行LASIK手术,术后随访无一例并发症出现.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不仅可保证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的疗效,也可提高LASIK手术的成功率和满意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早产儿进行视网膜病变(ROP)筛查,了解我院早产儿ROP的发病状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07年1~12月在我院出生的41例早产儿82只眼进行ROP的筛查。所有病儿检查前1h使用5g/L托吡卡胺和5g/L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滴眼液(美多丽)点双眼,每次1滴,共2次。瞳孔充分散大之后,用爱尔凯因表面麻醉,眼睑拉钩开睑,在暗室中应用双目间接检眼镜、28D凸透镜观察眼底,并通过巩膜压迫器检查病儿周边视网膜情况。结果41例病儿有5例(8只眼)出现ROP,占12.2%。3例(5只眼)进行了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此3例病儿体质量均低于2000g,其中1例有吸氧史。随访5个月,病情均得到控制。本组其他病儿均观察至视网膜完全血管化。结论低体质量是早产儿ROP发生的重要因素。对早产儿进行ROP筛查并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控制病变,降低早产儿的致盲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行床边激光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8月我院采用机械通气联合肌松剂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内床边完成视网膜病变激光眼底手术97例患儿的资料。结果97例行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的早产儿总体治愈率94.92%,其中Ⅰ区病变与Ⅱ区病变治愈率分别为88.46%和100%,无一例术中及术后出现角膜水肿、晶状体浑浊、眼部感染等并发症,效果良好。结论采取维库溴胺(万可松)诱导肌松,可保证患儿在激光手术中绝对安静,结合围手术期全面、优质的护理,可以保证手术在床边顺利完成,并避免了眼部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LASIK术前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LASIK术前行视网膜氩蓝绿激光光凝治疗的护理。方法共统计782例近视眼,LASIK术前检查发现视网膜变性136眼,在进行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光凝前的准备,术中光凝时疼痛的护理,术后防止并发症的护理、营养护理等。结果良好的护理保证了视网膜激光光凝的疗效,光凝2周后复查可见光凝区色素沉着,择期行LASIK手术,术后随访无一例并发症出现。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不仅可保证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的疗效,也可提高LASIK手术的成功率和满意率。  相似文献   

17.
林敏玲  陈雪娟  吕帆 《全科护理》2016,(29):3082-3084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围术期护理相关事项。[方法]回顾分析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ROP手术的病例24例(48只眼),均在确诊ROPⅠ区阈值前Ⅰ型或阈值期病变后72h内表面麻醉下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05mL,术后1周内观察眼底病变消退、转归情况,对术前准备、术中、术后护理情况总结分析。[结果]24例(48只眼)患儿均未发生手术相关的眼部及全身感染情况,未发生手术相关的窒息、缺氧等不良反应。玻璃体腔注药后1周,病变嵴完全消退、血管扩张及新生血管明显减轻或消退者22例(44只眼),另2例(4只眼)注射后病变减轻不明显,经光凝治疗后病变控制。[结论]科学合理的围术护理对成功的玻璃体腔注射治疗ROP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双目间接检眼镜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使用技巧,为初学者提供帮助,使基层医生对双目间接检眼镜的使用有更深入的了解。方法用计算机辅助的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系统对早产儿进行眼底筛查,对眼底图像进行保存,追踪观察0~3个月,总结使用技巧。结果对来门诊就诊的早产儿共910例(1 820眼)进行眼底筛查,发现ROP共51例(94眼),占5.16%,其中ROP1期33例(62眼),2期15例(27眼),3期3例(5眼)。追踪观察无一例误诊及漏诊。结论在双目间接检眼镜的使用过程中,正确处理倒像、掌握正确的筛查姿势、熟练使用巩膜压迫器窥到周边部视网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对77例132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规范的全程护理:术前宣教与心理指导;术中观察及护理急救;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全部手术顺利进行,无一例发生激光误伤黄斑中心凹、术中和术后心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无一例医疗纠纷;其中55眼(41.67%)视力上升或保持不变;29眼(21.97%)有刺、胀痛,无需作特殊处理:6眼高危增殖期患者激光后玻璃体出血继续加重,控制血糖、血压后行玻璃体切除手术,获得了可以生活自理的视力;有3例(3眼)(2.27%)术中发生了急性眼压、血压升高并光感消失,医护配合对症急救后视力恢复;另有l单眼患者等待光凝术时发生低血糖性短暂晕厥,给予处理后好转。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激光光凝手术规范的全程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预防减少并发症发生、巩固术后疗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围术期的护理作用。方法对12例ROP围术期患儿冷凝治疗前后行整体护理。结果通过围手术护理能有效控制或延缓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稳定视力。结论巩膜外冷凝术是阻止阈值ROP发展至晚期视网膜脱离的良好方法,而其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