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乳腺髓样癌19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髓样癌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3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9例乳腺髓样癌临床资料.结果:19例中腋淋巴结阳性率21.1%(4/19),免疫组化检测雌激素受体阳性率(ER+)、孕激素受体阳性率(PR+)和HER-2的表达率分别为26.3%、21.1%和31.6%.全组进行手术和辅助化疗,其中9例服用三苯氧胺,2例腋窝淋巴结阳性>3者行局部放疗.Ⅱa期13例,Ⅱb期3例,Ⅰ期、Ⅲa期和Ⅲc期各1例.随访2-5.5年,除1例Ⅲc期患者在手术后3年发生肺和肝转移而死亡,1例Ⅲa期患者手术后3年发生骨转移外,其余患者术后定期复查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乳腺髓样癌属低度恶性肿瘤,预后较好,手术加辅助性化疗是治疗的主要手段.而腋窝淋巴结阳性>3者有远处转移的可能,治疗上应更积极.  相似文献   

2.
本文收治女性乳腺髓样癌108例,占同期12年间收治乳腺癌的8.5%。年龄28-80岁,中位年龄53岁。Ⅰ期20例,Ⅱ期60例,Ⅲ期25例,Ⅳ期3例.88例行了传统根治术,15例行了改良根治术,5例行了乳腺单纯切除术。腋淋巴结转移阳性为43.5%。本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4%、73%。其中典型髓样癌、不典型髓样癌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89.4%、76.5%、60%(P〉0.025)。作者认为髓  相似文献   

3.
目的:结合新辅助化疗探讨颈、胸联合根治术在伴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2例伴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在术前行2~3周化疗(CAF或CMF方案),发现原发肿瘤及锁骨上淋巴结均缩小后,同时施行乳腺癌根治术和锁骨上淋巴结清除术,术后继续给予综合治疗.结果:联合根治术后,全部病例无手术并发症出现,无肉眼肿瘤残留.共切除锁骨上淋巴结142枚,平均11.8枚,其中转移116枚,平均9.7枚.最多的患者淋巴结切除20/21(+),平均转移率达81.7%.乳腺腋窝清除术中切除淋巴结290枚,平均24.1枚,其中转移204枚.1例患者的病理诊断为右乳腺内下及中下髓样癌,腋下淋巴结为0/19,而锁骨上淋巴结清除术后转移情况为1/4(+),属于跳跃性转移.结论:结合新辅助化疗实行联合根治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及转移淋巴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探讨利用乳腺及腋窝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肿瘤病理学检查分析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经过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行乳腺及腋窝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后对肿瘤行病理检查。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及绘制ROC曲线。结果175例病例中,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转移者107例,肿瘤直径、肿瘤血流分级、腋窝淋巴结个数、淋巴结纵横比、淋巴结皮质最大厚度、淋巴结血流分型、肿瘤组织学分级、Ki67抗原和c—erbB-2阳性表达是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因素(P〈0.050)。最终进入模型的因素有淋巴结纵横比、肿瘤直径、淋巴结皮质最大厚度、肿瘤组织学分级Ⅱ、Ⅲ级及Ki67抗原阳性表达。ROC曲线下面积是0.964。结论淋巴结纵横比小、淋巴结皮质最大厚度I〉3mm、肿瘤直径≥2cm、肿瘤组织学分级高和Ki67抗原阳性提示较高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19mRNA(CK-19mRNA)的表达与手术、化疗、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60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手术及化疗前后外周静脉血CK-19mRNA的含量。选择20例乳腺良性疾病手术患者做为对照。结果:对照组外周血中未检出CK-19mRNA。术前乳腺癌组外周血CK-19mRNA阳性率为30.0%(18/6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1周内及术后化疗1周期后CK-19mRNA阳性率分别降至25.0%(15/60)和13.3%(8/60)。Ⅲ期乳腺癌CK-19mRNA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Ⅱ期(P〈0.05),CK-19mRNA的表达与激素受体、HER2表达无关(P〉0.05)。有神经及脉管受侵或淋巴结转移者CK-19mRNA的阳性表达率增高,与无神经及脉管受侵或淋巴结转移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K-19mRNA的表达与神经及脉管受侵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激素受体及HER2表达无关。随着肿瘤分期的增高,微转移检出率将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具有髓样特征的癌(breast carcinoma with medullary features)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3例具有髓样特征的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结果23例具有髓样特征的癌占同期治疗的浸润性乳腺癌的5.0%(23/463),均为女性,年龄32~67岁(中位发病年龄50岁),包括髓样癌13例(56.5%)、非典型髓样癌5例(21.7%)及伴髓样特征的非特殊型浸润性癌5例(21.7%)。23例患者的肿瘤形态学特点相似,肿块直径1~5 cm,呈结节状,其中:20例肿块界限清楚,3例肿块边界欠清;2例肿块切面呈囊性,21例为实性。髓样癌镜下表现:肿瘤有膨胀性边缘,边界清楚;肿瘤细胞呈合体细胞生长方式,细胞间界限不清;细胞核呈圆形空泡状,有明显异型性;肿瘤缺乏间质成分,其背景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非典型髓样癌及伴髓样特征的非特殊型浸润性癌镜下表现为肿瘤细胞呈合体细胞生长方式,肿瘤边界欠清,有浸润性边缘,出现腺管结构,间质内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患者的腋窝淋巴结阳性率为30.4%(7/2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R、PR、HER-2、EGFR和CK5/6的阳性率分别为4.3%(1/23)、4.3%(1/23)、4.3%(1/23)、43.5%(10/23)和26.1%(6/23),Ki67增殖指数为20%~98%。23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和辅助化疗,2例辅以局部放射治疗,1例辅以内分泌治疗,1例辅以曲妥珠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随访时间为6~9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8个月,除4例失访,其余患者术后定期复查未见复发和转移。 结论乳腺具有髓样特征的癌临床发病率较低,分子分型多为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细胞形态属于高级别,但恶性程度低,临床预后好,手术加辅助化疗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70例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复发乳癌有关组织学及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作者从1946年至1976年的31年中,做了乳癌手术3,280例;其中1,578例(48%)淋巴结无转移,这些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5年生存率是91%;10年生存率78.2%。无淋巴结转移的乳癌其后复发能确定复发部位的有70例,其中有67例作过乳腺根治术;3例做过非乳腺根治术,并且对乳腺内侧和中心部位的癌做过胸骨旁淋巴结清扫术及放射治疗。在70例中,乳腺导管癌15例(21%),髓样癌18例(26%),硬癌30例(44%),粘液癌5例(1%),淋巴细胞浸润性髓样癌1例。在区域淋巴结阴性而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3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恶性肿瘤组,另随机选取同期乳腺纤维瘤患者30例为良性肿瘤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女性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组女性的血清VEGF表达,然后统计分析3组妇女的血清VEGF表达、阳性情况,并分析恶性肿瘤组患者的血清VEGF表达与其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恶性肿瘤组患者的血清VEFG表达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健康对照组(P<0.05),阳性率93.3%(28/30)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健康对照组的13.3%(4/30)、10.0%(3/30)(P<0.05),但良性肿瘤组、健康对照组患者的血清VEGF表达、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肿块直径<2.0 cm、2.0~5.0 cm、>5.0 cm患者的血清VEGF表达逐渐升高(P<0.05),组织类型乳腺导管癌、乳腺乳头状癌、乳腺单纯癌、乳腺髓样癌患者的血清VEGF表达逐渐升高(P<0.05),病理分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的血清VEGF表达逐渐升高(P<0.05),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清VEGF表达显著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阳性表达级别1级、2级、3级患者的血清VEGF表达逐渐升高(P<0.05)。结论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升高,与病理指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乳腺髓样癌HER-2基因扩增的经验和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用FISH和免疫组化技术诊断32例乳腺髓样癌患者HER-2基因状态,并分析典型髓样癌和非典型髓样癌HER-2基因扩增的关系。结果:乳腺髓样癌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为37.5%(12/32),其中典型髓样癌为7.7%(1/13),非典型髓样癌为57.9%(1l/19)。HERu2基因扩增与髓样癌肿瘤类型(P=0.008)、肿瘤大小(P=0.040)、淋巴结转移(P=0.006)、临床分期(P=0.037)、HER-2蛋白表达(P=0.0001)和p53蛋白表达(P=0.015)有关,与患者年龄(.P=0.438)、ER(P=0.081)和PR(P=0.517)无关。乳腺髓样癌类型与HER-2蛋白表达有关(P=0.010),与患者年龄(P=0.426)、肿瘤大小(P=0.786)、淋巴结转移(P=0.115)、临床分期(P=0.129)、ER(P=0.116)、PR(P=0.773)和p53(P=0.280)无关。结论:HER-2基因扩增可能参与乳腺髓样癌的演化与进展,乳腺典型髓样癌与非典型髓样癌的HER-2基因扩增有显著性差异,临床应用FISH技术诊断HER-2基因扩增靶标有助于指导乳腺非典型髓样癌-妁分子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 分析我院 1986年 8月至 199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2 3例男性乳腺癌。结果 该病占同期乳腺癌的 1 2 5 % ,Ⅰ、Ⅱ、Ⅲ、Ⅳ期分别为 2例、10例、8例、3例 ,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 ,腋窝淋巴结转移率 5 6 5 % ,ER、PR受体阳性占 75 % ,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 61 5 %、2 5 0 % ,Ⅰ~Ⅱ期、腋淋巴结阴性组 5年、10年生存率明显高于Ⅲ~Ⅳ、腋淋巴结阳性组。结论 男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恶性肿瘤 ,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情况是重要的预后指标。以根治术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是男性乳腺癌的较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Tim-3分子在胃癌荷瘤个体NK细胞上的表达,探讨Tim-3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治的原发性胃癌患者32例,健康体检者28例为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NK细胞上Tim-3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CD56+NK细胞上Tim-3的表达量为(49.27±21.0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7.00±17.16)%(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 Tim-3+CD56+NK 细胞高表达率(5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0%);有远处转移患者Tim-3+CD56+NK细胞高表达率(100%)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者(4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胃癌患者Tim-3+CD56+NK细胞高表达率较Ⅰ-Ⅱ期患者高(73.7% vs 15.4%),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1)。结论:Tim-3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一定作用,是潜在的用于评估胃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Ⅰ、Ⅱ期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对临床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55例,同时选取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术63例,对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腋下引流液量及预后进行比较。定量资料的分析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结果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平均121.0min,术中出血51.0ml,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数量17.3枚,术后总引流量平均208.0ml,随访1~3年术后复发转移者2例;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70.0min,术中出血平均80.0ml,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19.5枚,术后总引流量平均350.0ml,术后复发转移者2例。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较传统手术长,但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液明显低于传统手术(P0.05)。两组间近期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89)。结论腔镜手术可以达到传统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2,TFPI-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NSCLC组织TFPI-2和MMP-9的表达,并分析TFPI-2和MMP-9的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肿瘤直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NSCLC中临床分期为Ⅰ、Ⅱ、Ⅲ期的患者中TFPI-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8%、25.0%和40.0% (P <0.01),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TFPI-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38.1% (P <0.01),肿瘤直径>5cm和≤5cm的患者TFPI-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5.0%、77.5% (P <0.01).临床分期为Ⅰ、Ⅱ、Ⅲ期的患者中MMP-9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8.5%、83.3%和93.3% (P<0.01),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MMP-9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4%、85.7% (P <0.01),肿瘤直径>5cm和≤5cm的患者MMP-9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5.0%、52.5% (P <0.01).NSCLC组织中TFPI-2的低表达与MMP-9的高表达呈负相关(r=-0.476,P=0.001).结论:TFPI-2的低表达和MMP-9的高表达与NSCLC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TFPI-2可能通过抑制MMP-9的表达,从而抑制NSCLC的生长、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4.
丁忠祥  梁碧玲  沈君  孙颖  谢榜昆  袁建华 《癌症》2009,28(5):533-537
背景与目的: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会(Radiation Therapy Oneology Group,RTOG)等组织联合发表了对于头颈部肿瘤的淋巴结分区方法及N0期病例亚临床靶区勾画的推荐标准,但对于N+的患者是否同样适用没有明确的定论。本研究旨在探讨RTOG分区对勾画鼻咽癌淋巴结转移颈部靶区的价值。方法:收集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初治鼻咽鳞癌患者254例,全部病例进行常规鼻咽部MRI平扫及增强检查,采用RTOG推荐的头颈部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分区方法进行淋巴结分区。结果iRTOG分区的标志在横断位MRI图像上均清晰可辨。254例患者中,107例(42.1%)出现淋巴结坏死,78例(30.7%)有包膜外侵犯,4例(1.6%)出现跳跃性转移。51例(20.1%)患者出现了RTOG分区以外的淋巴结侵犯,1Ib区上界以上区域有42例,斜方肌前缘以后的区域有6例受累,Ⅳ区的下界以下有23例。51例患者中,20例为两处出现了RTOG分区以外的淋巴结侵犯。本组未见单纯发生在RTOG分区以外的淋巴结转移病例。结论:MRI可以用来进行颈部淋巴结的RTOG分区;应用RTOG分区勾画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颈部靶区时,边界应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在乳腔镜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方法:通过亚甲蓝示踪对40例Ⅰ、Ⅱ期乳腺癌行乳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ESLNB),然后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EALND),对获得的全部淋巴结行病理检查HE染色,确定前哨淋巴结(SLN)检出率、假阴性率等。结果:40例乳腺癌患者SLN检出率为97.44%(39/40),准确率为94.87%(37/39),灵敏度为94.74%(18/19),假阴性率5.26%(1/19);每例平均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检出数目1-6枚,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检出数目10-29枚。结论:应用乳腔镜下前哨淋巴结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准确可行,美容效果好,并发症低,可对早期乳腺癌进行准确腋窝淋巴结分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54例接受肺叶或全肺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肺癌患者胸内各组淋巴结转移频度,分析淋巴结转移与肺癌类型、原发部位、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54例肺癌患者中,共清扫胸内淋巴结748组,其中有133组淋巴结存在转移癌,74例发生胸内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48.1%。第4、5、6、10、11组淋巴结转移频度高于第1、2、3、7、8、9组淋巴结。中央型肺癌患者第10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周围型肺癌患者(51.2% vs. 28.4%,P<0.05)。肺下叶癌患者第7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肺上(中)叶癌患者。Ⅲ期肺癌患者总淋巴结转移率、跳跃性N2转移率明显高于Ⅰ、Ⅱ期肺癌患者,中央型肺癌患者总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周围型肺癌患者。将淋巴结转移分为3组:无淋巴结转移(Ng0),1~3组淋巴结转移(Ng1),4~6组淋巴结转移(Ng2)。生存分析提示淋巴结分组、淋巴结分期、T分期、肺癌类型与肺癌预后显著相关。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分组、淋巴结分期及T分期为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肺癌淋巴结转移多以肺叶、肺门或肺根部淋巴结转移频度高;肺癌淋巴结转移率与TNM分期、肺癌类型相关;淋巴结转移组数、淋巴结分期及T分期与肺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Galectin-3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波-EliVisionTM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6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Galectin-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直肠腺癌浸润转移等的关系。结果:Galectin-3阳性表达主要在细胞质。6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Galectin-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8.3%(41/60)。在结直肠腺癌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TNMⅢ+Ⅳ期中明显高于无浆膜浸润、无淋巴结转移及TNMⅠ+Ⅱ期(P〈0.05),不同分化肿瘤之间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Galectin-3蛋白的高表达与结直肠腺癌高侵袭能力、淋巴结转移等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潜在预测大肠癌浸润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基层医院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外科处理的适宜方法。方法:对9例符合研究条件的病例先美兰染色(meythylene blue staining)实施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再补充实施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ALND术中显露腋静脉,以腋静脉下2cm为界缝线标记,术后将标本从缝线处分离,对淋巴结进行分组取材,将前哨淋巴结、腋静脉下2cm内淋巴结(亚levelⅡ淋巴结)、腋窝其余淋巴结(其余淋巴结)分组送病理检查,观察各组淋巴结数量及肿瘤细胞腋淋巴结转移规律。结果:找到前哨淋巴结6例;5例前哨淋巴结、亚levelⅡ淋巴结、其余淋巴结均为阴性;1例前哨淋巴结、亚levelⅡ淋巴结、其余淋巴结均为阳性;另有1例患者前哨淋巴结未找到,而亚levelⅡ淋巴结检出阳性。结论:基层医院对于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可以用美兰染色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若前哨淋巴结阳性或未找到前哨淋巴结,行ALND;若前哨淋巴结阴性,行亚levelⅡ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9.
王彤  孔为民  段微 《陕西肿瘤医学》2010,18(8):1614-1616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我院1980年-2008年间18例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病例资料,对诊断、治疗特点及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病年龄6-38岁,中位年龄20岁。腹痛、腹部包块、发热是常见症状。肿物多较大,平均直径15.7cm,病理包括2-3种生殖细胞成分混合,16例(88.9%)含有2种成分,2例(11.1%)含有3种成分。其中,卵黄囊瘤成分最多见,占83.3%,最常见的组合成份是未成熟畸胎瘤混合卵黄囊瘤(50%)。Ⅰ期9例(占50%),Ⅱ期2例(占11.1%),Ⅲ期7例(占38.9%)。Ⅰ-Ⅱ期病人5年生存率81.8%,Ⅲ期病人5年生存率42.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保留生育功能手术12例,5年生存率75%。肿瘤细胞减灭术6例,5年生存率50%,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病人均进行化疗。在80年代及90年代初主要化疗方案是VAC方案(VCR+KSM+CTX)或PVC(PDD+VCR+CTX)方案,死亡率较高,5年生存率44.4%。1995年后主要是PVB/PVC+PVB联合化疗方案,2例病人死亡,5年生存率66.7%。90年代末至今应用BEP方案(BLM+VP-16+PDD),无一例死亡,5年生存率100%。结论:卵巢混合型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腹痛、腹部包块是常见症状,病理类型多包括2-3种生殖细胞成分混合,卵黄囊瘤成分最多见,可以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术后辅以规范的化疗是重要环节,化疗方案目前主要为BEP方案,有较高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中整合素β1蛋白的表达及其在乳腺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sivion法检测62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整合素β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腋淋巴结转移者中整合素β1阳性率高于无腋淋巴结转移者(P〈0.05);组织学分级Ⅲ级者,整合素β1阳性率明显高于组织学分级Ⅰ、Ⅱ级者(P〈0.01)。结论:整合素β1蛋白是乳腺癌浸润和转移过程中的潜在生物学标志,随着整合素β1表达水平的增高,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增加并且侵袭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