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带蒂颞深筋膜肌瓣修补前颅窝低缺损的应用解剖及临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前颅窝低缺损修复选用带蒂颞深筋部肌瓣,方法:在50个头部标本上对颞深,浅筋膜和颞肌的形态及血供进行了观测。结果:设计了带蒂的深筋膜肌瓣,并对3例外伤性性颅窝低缺损患者施行了修复术,介绍了手术操作与解剖学有关的要点,结论:这种新型的筋膜肌瓣血供好,操作易,抗感染力强,防脑脊液漏性能确实。  相似文献   

2.
颞筋膜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观测了30侧颞区筋膜的形态和血供.颞区筋膜主要分为颞浅筋膜和颞深筋膜.颞浅筋膜位于毛囊和皮下纤维脂肪层的深面,与前方的额肌、上方的帽状腱膜和后方的枕肌相互延续,共同组成了皮下肌腱膜系统,颞深筋膜位于颞肌表面,致密坚韧,面积约9×11cm.颞浅筋膜的血供来自颞浅动脉,颞深筋膜的血供来自颞中动脉本文对颞筋膜瓣的命名,设计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颞肌瓣的显微和内镜解剖,为使用颞肌瓣(TMF)进行内镜下颅底重建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在6例共12侧新鲜灌注的头颅标本上进行颞肌瓣的解剖,测量颞肌瓣的长度和宽度,显露颞肌瓣的血供;将获取的颞肌瓣经颞下窝、上颌窦路径转位至鼻颅底区进行颅底重建,分析其所能覆盖的颅底区域。结果 获取的颞肌瓣平均长度为(11.7±0.7)cm,宽度为(9.2±0.8)cm。颞肌瓣经颞下窝、上颌窦路径可有效地转位至鼻颅底区,覆盖前颅底、鞍区和斜坡区。结论 将颞肌瓣经颞下窝、上颌窦径路转位至鼻颅底区进行有效的颅底重建,在内镜颅底手术后的颅底重建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颞肌颅骨外板骨瓣转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40侧成尸颅顶区和颞区的动脉来源及其分布进行了观测,认为以颞肌为蒂的颅顶骨外板骨瓣可作为修复下颌骨缺损的良好骨源。并对其制作要点及术中注意的事项等进行了讨论,为临床应用提供有实用意义的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带缝匠肌深层肌间隙筋膜蒂的髂前上下嵴间骨瓣转位治疗殴骨颈部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28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下肢标本上,对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和股直肌三者之间的肌问筋膜的血管分布和走行进行观察。并进行12例手术应用。结果:所需的肌间筋膜位于髂前上棘下10cm的范围内,由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和股直肌三者之间的肌间的近侧段所组成。该肌间行走的主要血管:来自旋股外侧动脉的升支及其分支—髂嵴支、臀中肌支、髂前下棘支和来自旋髂浅动脉与旋股外侧动脉的缝匠肌节段性血管,上述血管相互吻合形成丰富的肌间筋膜血管网。采用缝匠肌深面肌间筋膜蒂的髂前上下棘间骨瓣移植,髂嵴支和缝匠肌的节段性血管可保留,肌筋膜蒂的长度可以达到6~8cm。结论:采用带缝匠肌深层肌间筋膜蒂的髂前七下棘间骨瓣转位移植治疗股骨颈部病变,方法简便,是治疗股骨颈部病变中需要植骨时可选用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6.
侧胸深筋膜瓣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0侧成人尸体上,对侧胸深筋膜瓣及血管作了解剖学观测,其主要血管胸背动、静脉发出的前锯肌支起点处平均外径动脉1.7mm,静脉2.0mm。临床上可切取筋膜瓣的最大面积为20×15cm。该筋膜瓣可作为复盖材料作转移或游离移植,经临床应用验证,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带颞肌筋膜对几丁质室内兔颞耳内面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成年日本大耳白兔,横断颞骨内面神经后,用几丁质管桥接形成人工室,实验组人工室外包绕带蒂颞肌筋膜瓣,对照组未包绕,动物均匀左耳为手术侧,术后3个月和5个月分别进行大体观察、电生理测试,组织学观察和形态学分析。结果:同期颞肌筋膜包绕组与对照组比较,再生神经诱发电位的潜伏期缩短,振幅增高,再生有髓神经纤维直径增粗,髓鞘增厚,结论:带蒂颞肌筋膜瓣可促进几丁质室内颞骨内面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8.
杨旭明 《解剖与临床》2005,10(3):252-252
重型颅腑损伤由于颅内压高,痫情发展快,要求迅速开颅手术治疗,术中每一步骤必须干脆利落、笔者自行设计制作的颞肌筋膜骨膜剥离器应用于剥离颞肌筋膜骨膜时符合此要求。自2004年1月~2004年6月,任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中采用该剥离器于骨膜下剥离颞肌及其筋膜,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27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带颞浅血管颅骨瓣修复颌面部缺损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带颞浅血管蒂颅骨外板骨瓣转位修复颌面部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经动脉灌注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和8头颈铸型标本(5例保留骨骼)上,对颞浅动脉的走行、分支及分布进行观测,并在标本上进行模拟术式设计。结果:颞浅动脉起自颈外动脉,于外耳门前方越过颧弓根部浅出至皮下,在皮下组织和颞浅筋膜之间向前上走行,至颧弓上方分为额、顶二终支,其分支营养颅顶部大至3/4区域的软组织、骨膜和颅骨外板,颞浅动脉主干及额支、顶支动脉外径均大于1mm,浅出部位至颞线处可游离长度为8cm以上。结论:设计以颞浅动脉为蒂颅骨外板骨瓣转位修复颌面部缺损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带蒂筋膜瓣和骨膜瓣肘关节成形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肘关节成形术填充物的选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侧经动脉灌注颜料的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臂内、外侧筋膜,前臂后筋膜和尺、桡骨前部骨膜的血管来源、分支分布;血管蒂长度及筋膜瓣、骨膜瓣的切取面积等。结果:观测了以尺、桡侧返动脉为蒂的臂内、外侧筋膜瓣;以骨间后动脉为蒂的前臂后筋膜瓣;以骨间前动脉为蒂的尺、桡骨前部骨膜瓣。这些瓣膜的血管蒂长,血供丰富,可取面积大,质地坚韧致密。结论:上述带血管蒂的筋膜瓣和骨膜瓣可作为肘关节成形术的填充物,讨论了临床应用解剖学要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侧颅底区神经血管的临床应用解剖学观察,为术中保全脑神经和重要血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1侧成人尸头按FischA、B型颞下窝手术进路进行解剖,观察颈静脉球区域神经血管解剖关系;观察颈内动脉及毗邻的解剖关系。结果:颈静脉球可分为隆起型(占66.7%)和低平型(占33.3%)。岩下窦开口部位有三种类型。Ⅸ脑神经多位于颈静脉球的前内侧,Ⅹ、Ⅺ脑神经多位于其内侧。Ⅺ脑神经与岩下窦末端关系密切,可分三种类型。颈内动脉水平段距鼓膜张肌平均为2.2mm,距脑膜中动脉和下颌神经分别平均为6.8mm和6.9mm。结论:避免手术损伤后脑神经的关键是充分暴露,辨认清楚后明视下操作。鼓膜张肌、脑膜中动脉、下颌神经是预测和辨认颈内动脉水平的良好标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经岩部入路颅底手术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观测成人的100例干燥整颅、20例颅底标本、15例尸头及36侧正常颅底CT资料;观测项目为与经岩部入路颅底手术有关的颞骨表面标志与岩部内重要结构的位置及其间距.结果:整颅及颅底内面各项测量结果左右侧比较U均<1.96,P均>0.05,颞骨内重要结构间及与表面标志间距离测量结果多数项目男女性间比较U均>1.96或>2.58,P<0.05或<0.01;颅中窝入路可以弓状隆起作标志寻认上骨半规管以确认内耳道,也可以岩大神经管裂孔为标志暴露面神经膝状神经节与迷路段确认内耳道底;磨除岩尖部骨质时可以颈动脉管后壁与内耳门内侧缘的连线作为界线.结论:颞骨表面标志点间距及颞骨岩部内重要结构间的位置关系可为经岩部入路颅底手术提供重要参考,有利于术中岩部重要结构的定位与保护.  相似文献   

13.
颅后窝外侧入路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为颅后窝手术入路提供避免损伤血管神经等的解剖学依据。方法 :解剖测量 16例成人头颅标本。结果 :乳突尖至茎突尖、寰椎横突外侧端和茎突尖至寰椎横突外侧端三者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 0 .67± 6.3 8)mm ,(2 4.15± 4.46)mm和 (15 .2 0± 3 .5 0 )mm。乳突尖至面神经、颈静脉孔的外缘和颈动脉管外口的外缘、枕骨髁外侧缘中点的距离分别为 (10 .11± 3 .0 2 )mm ,(2 2 .93± 3 .5 9)mm ,(3 0 .40±3 .3 7)mm和 (3 1.43± 3 .11)mm。乳突尖至Ⅸ、Ⅹ、Ⅺ和Ⅻ对脑神经出颅处的距离分别为 (2 6.13± 5 .49)mm ,(2 4.2 7± 4.11)mm ,(2 1.17± 4.3 4)mm和 (2 4.64± 4.64 )mm。结论 :在颅后窝外侧入路的手术中 ,应重视乳突至茎突、寰椎横突外侧端和茎突至C1横突外侧端的间距 ,以及乳突至颈内静、动脉 ,Ⅸ、Ⅹ、Ⅺ和Ⅻ对脑神经的位置和距离等能有效地在手术时保护它们。  相似文献   

14.
胫骨前肌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30个成人下肢上观察了胫骨前肌的形态、血供和神经支配。测得肌长27.0cm.该肌上七分之一由胫前返动脉发支供应,其余部份由胫前动脉横向分支供应。胫前动脉的分支主要由肌的外侧人肌。腓深神经约发出3支肌支分布该肌,从肌的外侧或后方入肌。利用胫骨前肌可制作倒置肌瓣,可剥离部份长13.0cm,蒂部尚有8支左右营养动脉,还可制作向内旋转的分裂瓣,此时可保存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去骨瓣减压联合颞浅筋膜翻转修补及颞肌贴敷对大范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5月我科收治的19例大范围脑梗死患者,均行去骨瓣减压联合颞浅筋膜翻转修补及颞肌贴敷术,术后定期行头颅CT及颅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复查,以对比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脑缺血区血管重建情况。采用mRS评分及NIHS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结果本研究19例患者术后死亡2例,其余17例患者术后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患者脑梗死范围明显减少,mRS评分与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查颅脑DSA显示存在不同程度的新生血管长入。结论去骨瓣减压联合颞浅筋膜翻转及颞肌贴敷术能够显著改善大范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In an earlier dry-skull study (Dias et al. [2001] Int J Osteoarchaeol 11:241-248), a hitherto undescribed groove was observed in the infratemporal region of the greater wing of the sphenoid bone in the cranial base, passing laterally from the foramen ovale onto the squamous temporal bone. We found a very high incidence of this groove, 81% on one side at least, in modern South-Asian Indian adult crania, but much less so, 50%, in a Polynesian sample of both New Zealand Maori and Moriori adult crania. This article reports our finding of the groove, at least on one side, in 85% of a modern Portuguese skeletal population, and our dissection study on twenty European cadavers confirms that the groove, present in all, is formed by the posterior deep temporal nerve.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颅后窝三角的显微特征,为颅后窝手术提供快速辨认神经、血管的方法。方法:旁正中切口、乙状窦后入路,逐层开颅并切开硬脑膜,显微观察12具成人头部标本硬脑膜形成的三角。结果:颅后窝硬脑膜皱襞反光形成一个三角形:外上顶点即“光点”,位于横窦与乙状窦移行处的前方;内上顶点恰是岩静脉注入岩上窦的位置;颈静脉孔构成颅后窝三角内下顶点。结论:手术显微镜下,颅后窝硬脑膜形成的标志性三角,可以帮助迅速辨认三叉神经、岩静脉,经过内耳门的面神经、前庭蜗神经以及经过颈静脉孔的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侧颅底病变的影像诊断及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成人尸体头颈部20例,沿眶耳线(OML)制成横断层解剖标本。在卵圆孔和咽隐窝层面上,观察侧颅底结构的解剖学关系,利用游标卡尺测量侧颅底内重要结构的径线及结构之间的距离。结果侧颅底横断层面可清晰显示卵圆孔、棘孔、耳蜗导水管、颈动脉管水平段、茎突等侧颅底结构及其毗邻关系和咽旁间隙、颞下间隙内的结构,是显示咽隐窝与咽旁间隙位置关系的最佳断层影像方式。茎突是侧颅底影像诊断及手术入路时观察各结构间位置关系、咽旁间隙分区和寻找神经、血管的骨性标志。两侧侧颅底结构呈对称性分布,重要结构的径线及结构之间的距离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侧颅底病变的影像诊断和设计手术入路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