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eIF4E(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在喉鳞状细胞癌与喉良性病变中的表达,探讨eIF4E与喉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方法取喉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蜡块40例,取声带息肉组织标本蜡块2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用eIF4E多克隆抗体检测eIF4E在喉癌组织和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喉鳞状细胞癌eIF4E的表达高于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P<0.01)。eIF4E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喉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原癌基因eIF4E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高于声带息肉,而与喉癌组织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及患者的年龄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与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中PDCD4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DCD4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DCD4蛋白阳性表达和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型(肿瘤部位)、TNM分期无相关性,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免疫印迹结果亦显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DCD4蛋白表达低于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P<0.01).结论:PDCD4蛋白低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PDCD4可能成为预测喉鳞状细胞癌转移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癌基因STK15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STK15与喉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喉鳞状细胞癌及30例声带息肉中STK15的蛋白表达。结果:STK15在喉鳞状细胞癌和声带息肉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7.5%(27/40)、33.3%(10/30),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K15蛋白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喉鳞状细胞癌病理学分级、原发部位及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且STK15蛋白阳性表达强度与喉鳞癌患者的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STK15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喉鳞状细胞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喉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细胞角蛋白13(CK13)和细胞角蛋白4(CK4)的表达与喉咽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喉咽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K13及CK4的蛋白表达,应用VIDAS图像分析仪分析其图像的积分光密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K4与CK13在癌旁正常组织中均呈强阳性表达,而在喉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下降(P〈0.01),且与病理分化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CK4在T1、T2期的表达最强,在T3、T4期的表达依次减弱(F=93.814,P〈0.05);CK4在Ⅰ~Ⅱ期的表达最强,在Ⅲ期、Ⅳ期中的表达逐渐减弱(F=127.894,P〈0.05);CK4在无淋巴结转移的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强,而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较弱(T=10.678,P〈0.05)。而CK13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结论:CK4与CK13共同检测对喉咽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手术方法的选择以及判断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亓放  张宝泉 《耳鼻咽喉》1996,3(6):369-371
利用体外组织培养方法对11组喉鳞状细胞癌标本进行原代培养。结果原代培养平时时间2月,培养成功率63.6%(7/11),并可继续传代,介绍了组织块培养和胰蛋白酶消化分离培养两种方法以及去除成纤维细胞的方法。讨论了喉鳞癌原代培养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观察stathmin基因和蛋白质在喉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tathmin基因与喉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进一步认识喉鳞癌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06年4月的38例喉鳞癌患者,术中从肿瘤中心部位取癌组织(实验组),在肿瘤边缘外1.0cm部位取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38例患者的喉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stathmin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喉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stathm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RT-PCR结果显示,stathmin基因mRNA在38例喉癌患者的喉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均呈阳性表达;经半定量分析,stathmin mRNA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水平(t=9.655,P<0.05).免疫组织化学发现,stathmin蛋白在26例(26/38,68.4%)患者的喉癌组织呈阳性表达,在13例(13/38,34.2%)患者的癌旁正常组织呈弱阳性表达;stathmin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x2=8.901,P<0.05).同时发现,stathmin mRNA的表达水平和stathm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Ⅲ期和Ⅳ期喉癌组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病例组(t=6.284,x2=5.810,P<0.05),有颈部淋巴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t=9.350,x2=6.923,P<0.05).结论 stathmin基因和蛋白在喉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在中晚期喉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早期喉鳞癌,并且与颈淋巴转移有关.stathmin基因与喉鳞癌的发生和发展均有密切关系,并可能与喉癌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在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eclin1蛋白在50例喉癌组织、45例癌旁组织、10例喉乳头状瘤及16例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RT-PCR方法检测41喉癌组织、41癌旁组织和11例声带息肉组织中Beclin1 mRNA...  相似文献   

10.
喉鳞状细胞癌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CD44+喉癌细胞的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研究透明质酸盐受体(hyalurate receptor)CD+44喉癌细胞的干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 原代培养喉痛细胞,利用亲和板结合分离法,将CD+44和CD+44肿瘤细胞分选出来,继续常规培养,比较CD+44与CD+44肿瘤细胞在功能状态、细胞周期、分化状态、克隆形成能力及形态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CD+44细胞在喉癌细胞中所占的百分率为49.8%~53.5%,中位数为51.3%,亲和板结合法分选出CD+44细胞,继续常规培养后恢复原始比例.CD+44细胞中RNA含量低,细胞处于GO和G1期的比例高于CD+44细胞.CD+44细胞中正常鳞状上皮干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14,CK14)表达强阳性或阳性,而分化的上皮细胞标记物外皮蛋白(involucrin)表达弱阴性或阴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CD+44细胞为多角形,突起多;而CD+44细胞为梭形,突起较少.对CD+44细胞进行有限稀释单细胞克隆培养,产生的子代克隆集落出现了异质性细胞,而CD-44细胞未能产生异质性子代细胞.与CD-44细胞相比,CD+44细胞表现出较高的克隆形成能力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结论 CD+44喉癌细胞具有干细胞的某些特性,肿瘤干细胞可能存在于CD+44细胞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喉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患者存在颈部淋巴结微小转移灶与患者的预后以及生存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26例喉鳞癌患者择区性(Ⅱ、Ⅲ、Ⅳ区)颈淋巴清扫标本进行HE染色,将HE染色阴性的淋巴结连续6次切片,3张行HE染色,3张行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AE1/AE3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对HE染色阳性的淋巴结再次行CK AE1/AE3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本组患者随访24 ~ 184个月,平均随访6.3年,复发与转移计入随访.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 126例喉鳞癌患者接受喉部手术与颈部择区性淋巴清扫术,41例患者淋巴结HE染色阳性,85例患者HE染色阴性.85例HE染色阴性患者中,33例CK染色阳性,52例阴性.15例HE染色阳性、14例CK染色阳性和4例CK染色阴性患者在随访中发生复发或转移.本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79.8%,10年生存率60.5%.CK染色阳性患者的10年生存率为52.1%,低于CK染色阴性患者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K免疫组化染色是一种寻找喉鳞癌患者淋巴结微小转移灶的有效方式.CK AE1/AE3染色阳性与喉癌患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和成人喉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6例喉鳞状细胞癌、24例癌旁组织和20例喉乳头状瘤以及16例正常喉粘膜标本中Survivin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Survivin蛋白在喉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喉乳头状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4%(33/46)、33.33%(8/24)和40.0%(8/20),在正常黏膜组织中没有表达,喉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及喉乳头状瘤中的表达率(均P〈0.01)。且发生恶变的喉乳头状瘤Survivin蛋白均为阳性表达。但Sur-vivin阳性表达与喉癌的发生部位、分级、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病理分级没有关联。结论:Survivin在喉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参与了喉癌的形成,是喉癌形成的一个早期事件,可望成为预测成人喉乳头状瘤恶变的一个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喉癌组织中人β-防御素-2(human beta-defensin-2,HBD-2)mRNA和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的潜在价值.方法 采用链霉亲合素-生物素酶复合物法(strept actividin-biotin complex,SABC)检测34例喉鳞癌石蜡标本中HBD-2蛋白表达及CD1a~+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浸润;收集18例喉鳞癌患者术中切除的新鲜肿瘤组织及其中5例距肿瘤边缘2 cm的癌旁上皮组织,应用互补DNA(cDNA)探针原位杂交检测HBD-2 mRNA的表达.分析HBD-2在不同的临床和病理状态下的表达及与CD1a~+树突状细胞浸润的关系.结果 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不同的病理分化组中HBD-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09,P<0.05),高分化组HBD-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分化和低分化组(P值均<0.05).不同临床分型、T分期及有无淋巴转移组中HBD-2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原位杂交结果显示,18例喉鳞癌和5例癌旁上皮组织中HBD-2 mRNA的表达存在差异,喉癌低分化组明显弱于高分化组和癌旁上皮组织(F=16.391,P<0.05).③连续切片染色结果显示,HBD-2蛋白表达水平与CD1a~+DC浸润程度呈正相关(r=0.343,P<0.05),连续切片结果显示,图片染色的阳性区域相互对应,表示存在位置上的相关性.结论 HBD-2在喉鳞癌中的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并受到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上的调节;HBD-2可能通过趋化CD1a~+DC在肿瘤局部的浸润及功能的活化在机体获得性抗肿瘤免疫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CD105与喉鳞状细胞癌血管生成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CD105在喉鳞状细胞癌血管中的表达,及其喉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意义。方法:采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分别检测CD34/Ki67、CD105/Ki67在30例喉鳞状细胞癌和10例正常喉黏膜石蜡标本中的表达,分别以抗CD34和抗CD105单克隆抗体标记量化新生微血管(MVD),以抗Ki67单克隆抗体标记增殖的内皮细胞,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组和喉鳞状细胞癌组比较,MVDCD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鳞状细胞癌组CD105标记的微血管增殖指数(PI)高于CD34标记组(P〈0.01);MVDCD34与MVDCD105在喉鳞状细胞癌高分化组和低分化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CD34与MVDCD105均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MVDCD34与肿瘤的浸润范围无关(P〉0.05),与喉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分期也无关(P〉0.05);MVDCD105则随肿瘤浸润范围的增大而增加(P〈0.01),且随临床分期升高而增加(P〈0.01)。结论:CD105是新生血管的特异性标志物,新生血管密度与肿瘤的大小、临床分期相关,但与喉鳞状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63例LSCC及其中20例癌旁安全缘正常组织(ASM)和18例声带息肉(VCP)中MMP2的表达。结果:MMP2在LSCC、VCP和ASM中的阳性率分别是66.7%、33.3%、15.0%,3者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I.SCC不同病理分级Ⅰ、Ⅱ、Ⅲ级间表达存在差异(均P〈0.05);在LSCC淋巴结转移与非转移者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年龄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MP-2可能只在LSCC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与LSCC的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