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治疗鼻中隔血管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在门诊选择 3 8例鼻中隔血管瘤病人 ,应用Nd∶YAG激光治疗机切除血管瘤。结果 :3 8例血管瘤均一次性彻底切除 ,治愈率 10 0 % ;术中出血少 ,不需鼻腔填塞 ;术后反应轻 ,创面愈合好 ,恢复快 ;随访 6~ 3 6个月 ,术后无肿瘤复发 ,无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等不良后遗症。结论 :Nd∶YAG激光治疗鼻中隔血管瘤可取代常规手术  相似文献   

2.
佘新泽 《吉林医学》2014,(20):4463-4464
目的:分析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原因及策略。方法:选择42例鼻内镜手术后发生的鼻腔粘连患者,检查鼻腔粘连的原因及治疗措施。结果:42例患者中发现鼻腔粘连前10天~9年有鼻内镜鼻窦开放手术史,其中2例鼻中隔偏曲矫正不彻底及8例合并鼻中隔偏曲前次未行矫正,7例中鼻甲下缘过长或中鼻甲肥大,4例钩突切除不彻底,6例下鼻甲骨质高拱型,2例患者术后未及时鼻腔清理换药。行鼻腔粘连松解术后,随访6个月~1年,42例术腔粘连均成功解除。结论:分析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原因后尽量避免,鼻腔粘连松解术可以很好的改善鼻腔粘连。  相似文献   

3.
鼻内镜手术后鼻腔粘连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412例(724侧)鼻内镜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中、术后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粘连的71侧中,筛窦腔粘连闭塞29侧,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25侧,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9侧,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8侧。结论术前不确切抗炎治疗、术中鼻腔异常结构处理不合理、术后换药不及时和粘连后处理方法不当,是造成鼻腔粘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行鼻内镜手术的同时对变异的中下鼻甲及鼻中隔进行处理与术后鼻腔粘连的关系.方法 对156例(260侧)鼻窦炎、鼻息肉伴鼻腔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其中79例(132侧)行单纯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对照组),另77例(128侧)行鼻内镜手术的同时对变异的中下鼻甲及鼻中隔进行处理(处理组).术后对两组的鼻腔粘连等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随访6~24个月,处理组鼻腔粘连发生率为18%,中鼻道粘连发生率为15.6%,窦口粘连发生率为23.4%,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7.8%,51.5%和48.0%.处理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鼻内镜鼻窦手术中同时处理结构变异的中下鼻甲与鼻中隔,对减少鼻腔粘连、改善鼻腔通气引流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鼻腔黏连的原因,探讨防治的方法,以进一步提高鼻内镜鼻窦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5年12月在本科行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患者136例238侧随访6个月,观察鼻腔黏连的情况,并回顾性分析病史资料。结果术后1个月发生30侧(12.6%)鼻腔粘连,25侧(10.5%)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16侧(6.7%)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1侧(0.42%)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予以鼻内镜下分离,部分使用微型电动切割器,解除鼻腔异常解剖结构,切除残余钩突。术后6个月观察鼻腔粘连下降到12侧(5.0%),其中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7侧(2.94%),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3侧(1.3%),筛窦腔闭塞2侧(0.84%)。结论围手术期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钩突的完整切除,中鼻甲的恰当处理,鼻腔异常解剖结构的解除,微型电动切割器的使用,合适的填塞材料选择及较长的中鼻道填塞的时间,术后定期术腔清理,粘连的及时处理可降低鼻内镜术后鼻腔的粘连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鼻中隔血管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在门诊选择38例鼻中隔血管瘤病人,应用Nd:YAG激光治疗机切除血管瘤。结果:38例血管瘤均一次性彻底切除,治愈率100%;术中出血少,不需鼻腔填塞;术后反应轻,创面愈合好,恢复快;随访6-36个月,术后无肿瘤复发,无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等不良后遗症。结论:Nd:YAG激光治疗鼻中隔血管瘤可取代常规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Nd:YAG激光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效果。方法在鼻内镜直视引导下用Nd:YAG激光治疗37例难治性鼻出血。结果成功率达97%,随访1个月~半年,效果良好。结论本方法兼具了鼻内镜和Nd:YAG激光二者的优点,使难治性鼻出血的止血定位准确,治疗有效,术后无需填塞鼻腔,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邓清红  杨汉霞 《四川医学》2011,32(9):1408-1410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6月117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术后随访6个月及以上,对并发鼻腔粘连者进行手术分离。结果 117例患者中并发鼻腔粘连15例,经过手术分离解除鼻腔粘连。结论术前综合评估患者的情况,正确处理好中鼻甲、鼻中隔及下鼻甲,定期复查能有效预防鼻腔粘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62例患者施行鼻内镜手术后发生鼻腔粘连25例进行分析。结果: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15侧,上颌窦口封闭7侧,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3侧。结论:术前认真准备,提高手术技巧,熟悉解剖,熟练轻柔的手术操作,按时清理术腔及综合治疗,术后定期随访是防止鼻腔粘连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镜技术在鼻腔黏膜接触点性头痛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4mm0°和30°鼻内镜,去除鼻腔、鼻窦内病变组织,矫正解剖变异,使鼻中隔居中,维持中鼻甲、下鼻甲的形态。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痊愈15例(37.5%),好转19例(47.50%),无效6例(15%)。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3例,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2例。结论:黏膜接触点性头痛多由鼻腔、鼻窦的解剖异常引起,鼻内镜技术诊断和治疗黏膜接触点性头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手术后鼻腔粘连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鼻内镜手术后粘连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从136例鼻内镜(ESS)手术患者完整资料中,筛选出15例术后鼻腔粘连病例,对此组病例进行分析并与无粘连的121例比较。结果粘连的15例中,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10例;鼻中隔与下鼻甲粘连5例。结论手术中对应创面距离过小,换药不及时和粘连后处理不当是造成鼻腔粘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三腔融合与黏膜移植技术治疗后鼻孔闭锁的经验,减少再闭锁与狭窄的发生。方法对5例后鼻孔闭锁患者在鼻内镜下采用三腔融合与黏膜移植技术行后鼻孔成形术,术中行鼻中隔后缘前移、蝶窦前下壁切除、游离黏骨膜瓣修复创面、纳吸棉后鼻孔填塞,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黏骨膜瓣生长良好,创面光整,其中4例患者术后鼻腔通气良好,鼻内镜检查见后鼻孔光整,无粘连及再狭窄,另外1例患者因为伴有鼻咽部狭窄,鼻腔通气改善有限。结论鼻内镜下三腔融合与黏膜移植技术治疗后鼻孔闭锁,术后扩大了闭锁的后鼻孔空间,同时切除闭锁组织后,创面覆盖黏骨膜瓣,减少了创面间瘢痕的形成与粘连,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Ho-YAG激光切除鼻中隔鼻甲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1例诊断为鼻中隔鼻甲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Ho-YAG激光组:32例在局部麻醉下行鼻内镜Ho-YAG激光粘膜下切除鼻中隔鼻甲。常规组:29例在局部麻醉下行常规以下甲剪紧贴中隔从前向后剪去肥厚突出粘膜。对比两种手术方式、术后鼻中隔鼻甲复发、鼻中隔形态、粘膜及鼻腔粘连情况,时间为1年,均采用术前术后鼻内镜检查对比。结果 Ho-YAG激光组:视野清晰,操作简单,无出血,患者痛苦小,术中粘膜损伤少,为鼻腔及鼻窦手术提供手术空间,术后无出血及粘连,鼻中隔形态正常。结论 Ho-YAG激光组优于常规鼻中隔鼻甲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术后鼻腔粘连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我院2005年2月至2009年12月参加随访的395例鼻内窥镜术后的患者中,20例发生鼻腔粘连,其中,14例患者中鼻甲和鼻腔外侧壁发生粘连,6例鼻中隔与下鼻甲处发生粘连.轻度粘连16例,重度粘连4例.根据病变程度和部位不同分别行钩突切除、鼻中隔矫正术、中鼻甲成形术和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鼻腔解剖异常对鼻内镜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62例鼻窦炎、鼻息肉并伴鼻中隔偏曲及中、下鼻甲肥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组32例作鼻内镜手术同期行中下鼻甲部分切除或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照组30例单纯作鼻内镜手术,采用鼻内镜进行随访对比观察。结果: 随访6个月以上,治疗组有效率86.0%,高于对照组56.6%(P<0.05);62例并发鼻腔粘连8例,窦腔粘连12例,窦口粘连8例,其中治疗组6例,对照组22例。结论: 鼻腔解剖变异对鼻内镜手术预后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下Nd:YAG激光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永生  徐健 《齐鲁医学杂志》2006,21(6):522-522,52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Nd:YAG激光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门诊鼻腔深部出血病人120例,在鼻腔黏膜表面麻醉下,鼻内镜下找到出血点,采用Nd:YAG激光治疗。结果1次治愈105例,2次治愈11例,3次治愈1例,无效需其他治疗者3例。皆未出现并发症,无不能耐受手术者。结论鼻内镜下Nd:YAG激光治疗鼻腔深部出血具有无需住院、疗效好、痛苦小、无并发症等优点,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刘向阳 《基层医学论坛》2013,(32):4348-434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棘突与嵴突局部微型手术的诊疗体会。方法对56例鼻中隔偏曲棘突与嵴突患者在鼻内镜下行局部微型手术,用耳钻精细打磨,其中合并鼻窦炎、鼻息肉、下鼻甲肥大者同期行鼻内镜手术处理。结果术后随访半年~1年,鼻内镜下复查患者鼻中隔矫正效果满意,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仅有2例鼻中隔有粘连,3例合并变应性鼻炎的患者息肉复发,余无鼻中隔穿孔、外鼻变形、鼻中隔扇动、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鼻中隔棘突与嵴突的局部微型手术。保留了鼻中隔大部分正常的组织结构,术后效果好,有效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治疗鼻甲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2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或伴有鼻中隔偏曲及中鼻甲病变的患者进行经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者常规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完成鼻甲成形术,总结治愈率和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结果:2例常年性药物性鼻炎患者,术后15 d发生鼻腔粘连,局麻下分离后痊愈;其余患者均治愈。结论: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治疗鼻甲病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Nd:YAG激光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效果。方法在鼻内镜直视引导下用Nd:YAG激光治疗37例难治性鼻出血。结果成功率达97%,随访1个月。半年,效果良好。结论本方法兼具了鼻内镜和Nd:YAG激光二者的优点,使难治性鼻出血的止血定位准确,治疗有效,术后无需填塞鼻腔,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发生的相关因素,并结合临床体会提出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 分析403例(718侧)鼻内镜术后发生鼻腔粘连的19例(27侧)的临床资料.对粘连类型、病变性质、病变程度、变态反应及术后反复感染、鼻腔结构异常、手术因素和随访处理情况诸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本组病例粘连的发生率为4.71%;(2)各粘连类型按发生率高低依次是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筛窦腔粘连闭塞、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未见中鼻甲与下鼻甲粘连及上颌窦自然开口粘连封闭;(3)感染性病变、病变严重、变态反应及术后反复感染、鼻腔结构异常、手术技巧不够熟练和随访处理经验不成熟以及不按时随访的粘连发生率较高.结论 术前充分认识上述相关因素,加强围手术期治疗,提高手术技巧,正确处理中、下鼻甲及鼻中隔,术后定期随访和及时解除粘连是减少鼻腔粘连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