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目的 建立北海市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参考值.方法 对北海市中心血站2011年12 817名无偿献血者的ALT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北海市无偿献血者ALT 95%参考值为<58.2 U/L,男性<71.68 U/L,女性<54.74 U/L.结论 北海市无偿献血者ALT参考值高于GB18467-2001标准的参考值,如使用北海市无偿献血者ALT参考值,可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减少血液报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邯郸地区无偿献血人群ALT上限值及不合格原因,为最低限度的减少因ALT不合格造成的血液浪费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 用SPSS软件建立邯郸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的年龄、性别、献血次数、职业、文化程度和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等指标以及相关ALT值的数据库,一共为10 844人,通过SPSS13.0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无偿献血者的ALT上限值95%的参考范围为不高于48.91U/L.按照现在的献血体检标准速率法ALT≥40 U/L的淘汰标准,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和ALT不合格相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性别、年龄以及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阳性(有一项为阳性,变量定为1,都为阴性,变量定为0).其中男性和女性相比(OR=4.001;95%CI:3.279~4.883,P=0.00);年龄(OR=1.008;95% CI:1~1.005,P=0.039);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阳性(OR=1.805;95%CI:1.19~2.912,P=0.015).结论 无偿献血群体ALT上限值略高于现行献血法颁发的淘汰标准,献血次数、献血者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在统计学上对ALT不合格没有意义,对ALT不合格有影响的仍是献血者本人的性别、年龄以及其它检测项目阳性这些内在因素.固定无偿献血队伍的建立不能从根本上减少因ALT不合格造成的血液报废率,如何在献血者中建立更科学的ALT淘汰标准才是今后献血工作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江门市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不合格的分布特点,为进一步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2016年江门市无偿献血者ALT检测不合格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5-2016年ALT检测不合格率为1.15%,2016年ALT检测不合格率(1.04%)比2015年(1.27%)有所下降(P0.05)。50 U/LALT70 U/L占78.92%,ALT≥70U/L占15.48%。男性献血者ALT检测不合格率(1.38%)远高于女性献血者(0.46%)。25~35岁年龄组ALT检测不合格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初次献血者ALT检测不合格率高于其他类型献血者。街头流动献血点献血者ALT检测不合格率高于团体单位献血点和固定献血点。ALT检测不合格率并无明显的季节性特点。结论加强献血服务工作人员ALT初筛操作技术培训,加强ALT初筛检测仪器的保养维护,加强献血前的健康宣教,严格执行采血前ALT初筛检测,有助于降低ALT检测不合格造成的血液报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分析邯郸地区无偿献血者ALT的影响因素,探讨ALT单项阳性导致血液报废的应对策略.方法 对邯郸市2009年3月~2010年2月18~55周岁20 560名献血者的个人信息及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5项检测结果行Epidata3.0双录入,采用Stepwise法进行多重线性回归筛选ALT的影响因素.结果 InALT与性别、年龄、职业、季节和献血次数有线性关系.其中季节影响最大,秋季ALT最高,其次为性别,男性ALT高;28~37岁组ALT高于其他年龄组;不同职业献血者学生的ALT值最低,公务员最高;多次献血者高于首次献血.学历对ALT的变化无影响.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对献血者进行献血知识的宣传,加强采前征询,实施采前初筛,减少血液的报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项目的分布,确定献血招募的目标群体,保证血液安全.方法 对滁州地区2010~2012年无偿献血者的检测结果,依据不同职业、年龄、性别、学历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无偿献血不合格主要以ALT不合格为主,占总献血人数的5.48%.学生、军人、医务人员的不合格率分别为2.85%、3.39%、5.49%,明显低于总体不合格率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30岁年龄段的献血人群为主要献血人群,占总体的41.15%,该年龄段的献血不合格率5.47%,明显低于总体不合格率.男性献血者不合格率9.48%,明显高于女性献血者不合格率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LT不合格是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的主要项目.学生、军人、医务人员血液检测不合格率较低;女性血液检测不合格率较低;上述人群所献的血液较为安全,应为血站主要献血招募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南宁市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速率法的参考区间。方法收集1 003名表面健康的献血者血液标本,用日本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ALT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析。结果1 003例健康献血者ALT活性速率法测定值在第95百分位值为51U/L,男性与女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南宁市献血者ALT活性速率法的参考上限均高于40U/L,并且测值存在性别上的差异,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研究报告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西双版纳州健康人群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酮酸氧化酶法参考区间。方法对3167名健康者血清ALT活性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LT活性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01)。ALT参考区间上限:男性为42 U/L,女性为37 U/L。男性血清ALT活性在30-59岁组较高(其中40-49岁组最高),〈20岁组最低;ALT参考区间上限:〈20岁为34 U/L,20-29岁为46 U/L,30-59岁为47 U/L,≥60岁为39 U/L。女性≥40岁者血清ALT活性较高(其中50-59岁组最高),≤29岁者较低;ALT参考区间上限:≤29岁为34 U/L,30-39岁为35 U/L,≥40岁为40 U/L。结论ALT活性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有明显差异,各实验室应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建立本地区、本实验室血清ALT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西双版纳州健康人群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酮酸氧化酶法参考区间。方法对3167名健康者血清ALT活性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LT活性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01)。ALT参考区间上限:男性为42 U/L,女性为37 U/L。男性血清ALT活性在30~59岁组较高(其中40~49岁组最高),<20岁组最低;ALT参考区间上限:<20岁为34 U/L,20~29岁为46 U/L,30~59岁为47 U/L,≥60岁为39 U/L。女性≥40岁者血清ALT活性较高(其中50~59岁组最高),≤29岁者较低;ALT参考区间上限:≤29岁为34 U/L,30~39岁为35 U/L,≥40岁为40 U/L。结论ALT活性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有明显差异,各实验室应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建立本地区、本实验室血清ALT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血液的报废.方法 统计2007~ 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ALT、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的检测数据,分别按性别、年龄、职业、采血地点和献血次数进行分类,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125 709人份献血者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4.04%,不合格率男性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不合格率排序为25岁~>35岁~>45~55岁>18岁~;不同职业不合格率排序为农民>军人>工人>其他职业>公务员>教师>医务人员学生;不同采血地点不合格率排序为罗江县>什邡市>绵竹市>旌阳区>广汉市>中江>德阳市区;对献血次数的不合格分析,除ALT外,初次献血者的不合格率较再次献血者高.结论 献血前做ALT、和抗-TP初筛,可减少血液报废、降低工作人员职业感染风险;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区域献血者进行重点宣传.  相似文献   

10.
1368例体检健康者血清胱抑素C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我院1368例体检健康者进行血清中胱抑素C值的测定,探讨本地区血清胱抑素C参考值范围与不同性别及所分年龄组的相关性.方法 将1368例体检健康者按性别分为不小于50岁和大于50岁两个年龄段,测定其血清中胱抑素C值,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清胱抑素C值在不同年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0.80±0.03mg/L(1-50岁)和1.02±0.06mg/L(〉50岁);而性别因素对血清胱抑素C值不存在显著影响.在95%可信区间下,50岁及50岁以下年龄组其测定结果的范围值为0.76~0.85mg/L,而大于50岁年龄组其测定结果范围为0.95~1.04mg/L.结论 血清胱抑素C值可准确反映GFR功能,尽管目前对其在血清中的正常参考值范围还存在争议,但仍不失为判断肾功能水平的较为理想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捐献全血出现献血反应高风险人群的特征和献血者保留相关因素分析,为制定献血反应的预防措施以及最大限度地保留献血者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12—2017年全血献血者以及发生不良反应人群的捐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采用卡方检验识别献血反应的高风险人群,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献血反应者保留相关因素。结果 2012—2017年本站所有全血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率为0. 28%(220/77 385):其中男性发生率为0. 18%(70/77 385),女性发生率为0. 41%(150/77 385);初次献血者发生率为0. 56%(170/30 411),重复献血者发生率为0. 11%(50/44 974);年龄范围18—24岁的献血者发生率较高0. 45%(80/17 071);体重范围45—55 kg的献血者发生率较高0. 58%(81/14 071)。献血者献血频次、年龄以及体重对献血反应的影响P<0. 05。此外,220名献血反应人群中返回者为36人(占16. 4%),其中年龄范围18—24岁出现献血反应的献血者返回率较低10. 0%(8/80),≥45岁返回率较高40. 9%(9/22),初次献血者返回率11. 8%(20/170),再次献血者返回率32%(16/50)。献血者献血频次和年龄对献血返回的影响P<0. 05。结论女性、年龄阶段为18—24岁、初次献血者以及体重45—55 kg是捐献全血出现献血反应高风险人群的主要特征。此外,年轻、初次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与献血者返回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值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为献血者筛查工作提供依据,进一步确保输血安全。方法对邯郸地区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间参加无偿献血的20861名献血者进行进行 ALT、HBsAg、抗-HCV、抗-TP 和抗-HIV 检测。ALT 采用速率法检测,其余免疫项目采用 ELISA 方法检测。以 ALT>40 U/L 定为高值人群,≤40 U/L 为低值人群。结果 ELISA 检测阳性献血人群与阴性献血人群相比,ALT 高值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BsAg、抗-HCV、抗-TP 和抗-HIV 阳性人群分别与阴性人群 ALT 结果进行比较,抗-HCV 阳性者 ALT 高值人数明显高于抗-HCV 阴性者(P <0.05)外,其余均无差异。结论无偿献血者 ALT 值升高与抗-HCV 阳性有关,检测献血者 ALT值有助于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3.
ALT单项检测不合格献血者追踪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追踪调查单项检测40 U/L≤ALT≤70 U/L的无偿献血者ELISA-HBsAg/抗-HCV和NAT-HBV/HCV检测结果。方法随机选取单项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无偿献血者150名,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其它必检项目阴性,40 U/L≤ALT≤70U/L的无偿献血者25名进行追踪调查,当其再次献血时对其分别做ELISA-HBsAg/抗-HCV和NAT-HBV/HCV检测。结果曾因ALT单项检测结果不合格而被淘汰的25名无偿献血者分别在153—401 d内第1次成功献血,检测ELISA-HBsAg/抗-HCV和NAT-HBV/HCV后结果均为阴性;有5名献血者在后续的54—206 d内第2次献血,经上述检测后结果均为阴性。以上血液均视为合格被发往临床用血单位。结论本组资料中40 U/L≤ALT≤70 U/L的无偿献血者没有感染或携带HBV/HCV。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本地区健康成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正常参考值。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人3308例,在全自动生化仪Dimension测量ALT,AST。结果按年龄,性别分组经检验发现不论男女在20~29岁、60~69岁、≥70岁这3组的ALT、AST的酶活力水平低于30~39岁、40~49岁、50~59岁,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30~39岁、40~49岁、50~59岁组与年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且男女ALT、AST酶活力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建议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应使用不同的正常参考值。本院ALT、AST健康成人参考值分别为:男,ALT≤51U/L,女,ALT≤37U/i,。AST参考值的波动性,男≤41U/L,女≤33U/I.。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成都市2010-2015年机采血小板捐献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机采血小板采集计划、献血者招募方案和指导临床用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0-2015年,于成都市血液中心捐献机采血小板的73 106人次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本中心血站信息管理系统查询、收集及整理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年龄、性别、献血人次等资料,计算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人次的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并且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不同性别及年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构成比差异.结果 ①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人次由6 798人次增加至17 684人次,累计绝对增加量为10 866人次,年平均增长量为2 173人次,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1%.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人次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22.4%、28.4%、31.1%、11.6%和13.2%,其中2012年和2013年环比增长速度较高.②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男性献血者为52 650人次(72.02%),女性为20 456人次(27.98%),各年男性献血者均多于女性,并且所占比例均>60%,其中2014年男性献血者所占比例最高,为76.88%(12 010/15 622).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91.483,P<0.001).③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各年均以18~25岁人群为主要机采血小板献血人群,其中2010年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18~25岁献血人群所占比例最高,为62.80%(4 269/6 798).2010-2015年,18~25岁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而>25~30岁和>30~35岁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所占比例均呈增加趋势.自2012年起,有年龄为>55~60岁献血者参与机采血小板献血,2012-2015年该年龄段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各年所占比例分别为0.46%(49/4 561)、1.09%(153/14 002)、1.42%(222/15 622)及1.19%(210/17 684).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不同年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 542.556,P<0.001).结论 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人次呈逐年增加趋势,各年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均以男性多于女性,且以18~25岁人群为主要机采血小板献血人群.应根据成都市机采血小板捐献特点,制定科学的机采血小板采集计划和献血者招募方案,确保为临床提供充足、安全的机采血小板制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张家口地区无偿献血者检测不合格项的分布,分析不同文化程度、年龄和性别血液检测不合格的情况.方法 对张家口地区2006~2011年无偿献血者139 904(人)份的检测结果作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血液检测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LT>抗-HCV>抗-TP>HBsAg>抗-HIV;血液检测不合格率随文化程度升高而逐渐下降;男性献血者多于女性献血者;男性ALT不合格率显著高于女性;46~55岁年龄组的不合格率低于其他年龄组.结论 ALT是血液检测不合格的主要项目;文化程度较高人群,46~55岁年龄组人群血液相对安全;男性为献血主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西宁市健康汉族成人静脉血红细胞相关参数参考值范围.方法 按照健康人筛选标准及血液疾病、感染性疾病、服药史和女性在非月经期等排除标准在西宁市选择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均正常的表面健康汉族成人8876名,年龄18~70岁.其中男5692名,平均年龄38岁;女3184名,平均年龄37岁.清晨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采用日本Sysmex XE-2100型全白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全血细胞分析参数检测.参考值范围采用 x±1.96s表示.结果 RBC参考值范围:男性为(4.43~6.03) ×1012/L,女性为(3.87~5.29) ×1012/L; Hb参考值范围:男性为138~183 g/L,女性为119~157 g/L;HCT参考值范围:男性为43.10%~56.38%,女性为37.93%~49.19%;MCV参考值范围:男性为87.6~103.0fl,女性为87.9~102.7 fl;MCH参考值范围:男性为28.1~33.3 pg,女性为27.5~32.8 pg;MCHC参考值范围:男性为308~337 g/L,女性为303~331 g/L;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参考值范围:男性为40.34~52.30 fl,女性为40.34~51.62 fl;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参考值范围:男性为12.09%~14.87%,女性为12.02%~14.88%.结论 建立了西宁市健康汉族成人静脉血红细胞相关参数参考值范围,为今后对不同海拔地区、不同民族健康人群进行更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参考范围.方法 正常人群360例,男、女各180例,仪器选用BT224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 37℃时,男性ALT参考值为31±24U/L,女性ALT参考值为36±24 U/L.结论 加磷酸吡哆醛的ALT试剂做出的正常参考值是理想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延缓献血者的延缓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为制订科学合理的招募策略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区2009年4月1日~2010年3月31日期间所有参加献血招募但被延缓献血的献血者人口学特征和延缓原因进行统计和分类分析.结果 延缓献血者占已登记献血人群比例较小(3.09%),其中暂缓献血者占61.49%,永久不宜献血者占38.51%.HBsAg不合格、Hb含量偏低、血压异常和健康征询项目未通过为主要的延缓原因,年轻女性Hb不合格为暂缓献血的主要原因,21 ~40岁人群HBsAg检测不合格为永久不宜献血的主要原因.结论 应制订有针对性的献血招募政策,促进暂缓献血者再次参加献血,杜绝招募永久不宜献血者参加献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影响献血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于东营市中心血站献血的45 628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献血者一般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无偿献血人群之间献血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本组45 628例无偿献血者中,共954例发生献血反应,总献血反应发生率为2.09%.男性与女性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5%(525/25 548)和2.15%(431/20 08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54,P>0.05);不同年龄段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8.99,P<0.01),其中18~25岁年龄段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最高,达3.58%(545/15 209);不同职业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46.20,P<0.01),其中学生献血反应发生率最高,达5.87%(520/8 854),军人献血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24%(10/4 120);不同学历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43,P<0.01),其中低学历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最高,达3.75%(92/2 454).结论 18~25岁年龄段、学生、低学历无偿献血人群发生献血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在采血时应引起注意,给予减慢采血速度、心理疏导、口服葡萄糖酸钙、创造良好的采血环境等干预措施,以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