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6,(11):1518-1520
目的:探讨ST-T改变与冠状动脉三支或双支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100例,三支、双支血管病变各50例,分析其冠脉造影前体表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三支和双支血管病变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分别为31例和27例,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两组病例中冠脉狭窄程度75%~90%者的ST-T改变明显高于狭窄程度为50%~74%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三支或双支血管病变相关性较弱,与冠脉狭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典型心前区疼痛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的相关性.方法 对80例糖尿病有心前区疼痛伴ST-T改变,临床拟诊断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35-78岁.结果 80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直径>50%39例(48.75%),阴性41例(51.25%);冠心病组39例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29例(74.36%),非冠心病组41例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20例(48.78%).结论 临床依据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应慎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电图慢性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78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非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78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冠脉狭窄直径≥50%)40例,占51.28%;阴性38例,占48.72%。冠心病组40例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30例,占75%;非冠心病组38例患者中,ST-T改变20例,占52.63%。结论:临床依据心电图慢性ST-T改变诊断冠心病应慎重。  相似文献   

4.
程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3):2958-2959,2988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有体表心电图慢性ST-T改变且做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3例,以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中任一支狭窄≥50%者为阳性,将患者分为阴性组(32例)、单支病变组(28例)、双支病变组(10例)、三支病变组(13例)。各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化验检查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各组病例心电图ST-T改变异常导联数、ST段移位绝对值之和、异常导联数+ST段移位绝对值之和、ST段时间,在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51例(61.45%),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中,单支病变28例,双支病变10例,多支病变13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32例(38.55%)。41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18例(43.90%),其中14例女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只有4例(28.57%),明显低于男性患者的51.85%。结论:(1)体表心电图慢性ST-T改变诊断冠心病有一定局限性,应慎重,不能作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特征。(2)伴有慢性ST-T改变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患者的特异性低。(3)高血压引起心电图ST-T改变与继发性心肌肥厚致心肌相对缺血有关,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低。(4)增加计算指标(异常导联数、ST段时间、ST段移位、异常导联+ST段移位),可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李旭东 《吉林医学》2009,30(23):2991-2992
目的:用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探讨心房纤颤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107例房颤患者66例无体表心电图ST-T改变,41例有体表心电图ST-T。阵发性房颤68例,持续性房颤39例,均行12导联心电图、冠脉造影检查。冠脉狭窄50%诊断冠心病。结果:①107例心电图有缺血型ST-T改变41例,冠脉造影示冠脉狭窄≥50%19例(46.3%);无缺血型ST-T改变66例,冠脉造影示冠脉狭窄≥50%者14例(21.2%);②持续性房颤39例,冠脉造影示冠脉狭窄≥50%者19例(48.7%)。阵发性房颤68例中冠脉造影正常者8例(11.7%)。结论:心房颤动患者不能盲目认为冠心病是其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6.
寻芳霞  雷慧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732-2733
目的:评估胸痛结合心电图ST-T改变在确诊冠心病方面的价值,为临床提供简便可行的方法。方法:将144例心电图有ST-T段改变的患者,根据有无典型胸痛分为A、B两组,均行冠脉造影,若造影中发现有一支冠脉狭窄且≥50%为阳性,最后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冠脉造影阳性率A组为82.1%,B组为17.9%,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心电图ST-T改变结合胸痛确诊冠心病价值高,单独心电图ST-T改变不能确诊冠心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电图慢性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78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非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78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冠脉狭窄直径≥50%)40例,占51.28%;阴性38例,占48.72%。冠心病组40例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30例,占75%;非冠心病组38例患者中,ST-T改变20例,占52.63%。结论:临床依据心电图慢性ST-T改变诊断冠心病应慎重。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研究对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显示冠脉血管直径狭窄<5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与冠脉血管直径正常对比进行研究,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年龄、吸烟、血脂、血压、血糖等).方法 比较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血管直径狭窄<50%和正常的冠心病患者200例.比较年龄、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及9个月随访结果等临床差异.结果 冠脉造影正常组年龄多<50岁,而<50%狭窄组年龄>5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长期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冠脉造影<50%组较高,冠脉造影<50%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高于正常组.随访9个月后,冠脉造影<50%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脏性死亡、总心血管事件较正常组偏高.结论 冠脉造影<50%的患者多有吸烟史、年龄一般大于50岁,多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病史.  相似文献   

9.
冠脉造影正常的胸闷痛伴ST段或T波异常患者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正东  吴鹏 《海南医学》2009,20(11):28-2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但具有典型胸闷痛且伴ST段或T波异常改变患者的病因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45例胸闷、胸痛,或同时有胸闷痛症状且伴明显ST段、T波,或ST-T异常改变患者(其中仅有胸闷者15例,典型胸痛者20例,胸闷胸痛均有者10例),冠脉造影结果采用目测法,狭窄≥50%者诊断为冠心病。结果45例患者除2例右冠脉轻度狭窄20%-30%,2例左前降支轻度狭窄25%-35%外,余冠脉均未见明显狭窄等异常。结论冠脉造影有其不足的一面,它对狭窄程度的判断依赖于与邻近的"正常"血管节段的对比,不能发现微血管的病变。不典型胸痛患者冠心病发病率较低,单凭ST段、T波或ST-T的异常改变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不具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任小妮  王茜 《吉林医学》2010,31(28):4977-4978
目的:分析体表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作用。方法:回顾分析初步诊断为冠心病210例住院患者,对心电图有ST-T改变者运用冠脉造影方法进行结果对比分析,评价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作用。结果:210例心电图有ST-T改变的患者,根据ST-T改变的动态变化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心电图ST-T改变有动态变化的A组105例中,冠心病呈阳性74例(70.48%),阴性31例(29.52%),符合率70.48%;心电图ST-T改变无动态变化的B组105例中,冠心病呈阳性43例(40.95),阴性62例(59.05%),符合率40.95%。心电图ST-T改变有动态变化的A组与心电图ST-T改变无动态变化的B组,冠心病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5,P<0.01)。结论:ST-T改变对诊断冠心病有一定的价值,ST-T改变有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符合率明显高于ST-T改变无动态变化的患者,对无动态变化的ST-T改变患者应尽早行冠脉造影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冠脉造影对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凯 《海南医学》2007,18(7):76-76,27
目的 通过冠脉造影评价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 方法 总结心电图有ST-T改变临床拟诊心绞痛的住院患者72例.根据临床特点将72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典型心绞痛40例,B组为不典型心绞痛3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上无明显差异.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冠脉直径狭窄大于等于50%为阳性.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应用x检验. 结果 两组阳性率对比A组为82.5%,B组为12.5%,P小于0.001,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心电图ST-T的改变临床常认为是心肌缺血的表现,但并非心肌缺血所特有,心电图ST-T改变的分析还应紧密结合临床,综合评判.临床上根据患者症状特点,运动实验,动态心电图监测来区分典型心绞痛和不典型心绞痛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真正存在心肌缺血,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并可以对病变的危险性进行预判.冠心病的确诊还应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  相似文献   

12.
王健 《伤残医学杂志》2013,(11):210-212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中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探讨心房纤颤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62例房颤患者均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冠脉狭窄≥50%诊断冠心病。持续性房颤26例,阵发性房颤36例;37例无体表心电图ST-T改变,25例有体表心电图ST—T改变。结果:26例持续性房颤中冠脉造影示冠脉狭窄≥50%者12例(46.2%);36例阵发性房颤中冠脉造影示冠脉狭窄〉/50%者4例(11.1%)。25例心电图有缺血型ST—T改变冠脉造影示冠脉狭窄〉150%11例(44%);37例无缺血型ST-T改变,冠脉造影示冠脉狭窄〉150%者8例(21.6%)。结论:不能盲目以冠心病作为中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患者常规心电图(ECG)ST-T改变,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104例,对其常规心电图有ST-T改变者运用冠状动脉造影(CAG),将其诊断结果进行分组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常规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作用。结果:所有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81例,其中心电图ST-T改变者47例,而冠脉造影阴性者23例,其中心电图ST-T改变者10例,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冠脉造影阳性者38例的单支病变中有12例出现心电图ST-T改变,43例多支病变中有14例出现ST-T改变,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冠心病依据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具有局限性,因其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均较高,应慎重,应及早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  相似文献   

14.
于伊  樊世明 《青海医学院学报》2006,27(3):221-222,225
目的了解女性患者心电图ST-T异常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析女性患者心电图ST-T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心电图ST-T异常的女性患者根据是否绝经分为A(绝经期前)、B(绝经后)两组,行CAG,将44例女性患者与54例男性患者CAG结果进行对比。绝经后女性(B组)的CAG结果与男性进行对比。结果CAG阳性率A组为12.5%,B组为53.6%,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44例女性CAG阳性率为38.6%。54例男性患者阳性率为64.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女性CAG阳性率(53.6%)与男性CAG阳性率(64.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绝经期前心电图ST-T异常的女性患者,依此诊断冠心病应慎重。绝经后出现心电图ST-T异常,同时存在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女性患者其CAG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有典型心前区疼痛和高血压史患者的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对80例有典型心前区疼痛史伴心电图ST-T改变,临床拟诊断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35~78岁。结果 8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39例(48.75%),阴性41例(51.25%);冠心病组39例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29例(74.36%),非冠心病组41例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20例(48.78%)。结论 临床依据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应慎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心电图ST段改变与单纯T波改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诊断价值。方法按照病人的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和单纯T波改变者分为A、B两组,行冠脉造影。结果心电图ST段改变和单纯T波改变病人的冠脉造影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的体表心电图缺乏特异性改变。  相似文献   

17.
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分析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ST-T改变结果,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08年5月~2010年10月收治的拟诊断为冠心病患者106例,回顾性分析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常规心电图资料,并将诊断结果分组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冠脉造影阳性者82例,其中心电图ST-T改变者48例;而冠脉造影阴性者24例,其中心电图ST-T改变者11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冠脉造影阳性者38例的单支病变中有12例出现心电图ST-T改变,44例多支病变中有15例出现心电图ST-T改变,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断冠心病不能单纯依靠心电图ST-T改变,因其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均较高,应早期行冠脉造影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cTnl)定量检测对心电图正常的胸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7例临床怀疑心绞痛而无发作时心电图ST段演变的患者进行血清cTnI定量检测,并行冠状动脉造影,将cTnI定量结果同冠脉内病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7例患者中,A组32例(68.1%),cTnI002~063ng/ml,B组15例(319%),cTnI<002ng/ml,冠状动脉造影提示A组中冠脉正常及Ⅰ型病变者7例(21.9%),Ⅱ型病变者25例(78.1%).B组中冠状动脉正常及Ⅰ型病变患者13例(86.7%),Ⅱ型病变者2例(13.3%).A组中Ⅱ型病变的患者明显高于B组(P<001).B组中冠状动脉正常及Ⅰ型病变患者明显高于Ⅱ型病变者(P<0.01).结论cTnI定量检测值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内斑块形态和狭窄程度有密切关系,cTnI定量检测对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与冠状动脉狭窄对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比较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瘤样扩张(A组),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合并冠状动脉狭窄(B组)及冠状动脉狭窄(C组)3组间冠心病常见危险因素、病变血管分布、心肌缺血改变的差异。结果3组间冠心病常见危险因素差异无显著性;病变血管分布A组多累及右冠脉,B组、C组多累及左前降支,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心绞痛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心肌梗死与心电图ST-T异常发生率,A组低于B组、C组(P<0.05,P<0.01);LVED值A组小于B组、C组,EF值A组高于B组、C组(P<0.01)。结论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对心肌缺血的影响较冠状动脉狭窄低,但并非无害。  相似文献   

20.
变异性心绞痛临床表现与冠脉造影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临床表现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30例确诊为变异型心绞痛的患者进行冠脉造影。以冠脉有无病变及病变情况与临床表现作对比分析。结果:①30例中,冠脉正常者9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2.0±7.4岁;21例有冠脉病变者男17例,女4例(男∶女=4.3∶1),平均年龄50.3±10.5岁,两组平均年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21例有冠脉病变者其狭窄程度在20%~95%。前降支单支病变13例(占62%),其中50%以下狭窄4例,50%~70%狭窄2例,70%以上狭窄7例;右冠单支病变2例,50%以下和50%~70%狭窄各1例;双支(前降支并右冠)病变3例;三支病变3例。③心绞痛发作时及其消退过程中,9例冠脉造影正常者检出心律失常4例(检出率44%);21例有冠脉病变者检出心律失常12例(检出率57%)。④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胸前各导联ST-T改变者15例,其中13例为前降支单支病变,二者符合率达87%,高于下壁各导联ST-T改变者(6例)与右冠脉病变(2例)的符合率33%。结论:①在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中,中年男性较多。与冠脉有病变者相比,冠脉正常的患者发病年龄趋早,其发作时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偏低(44%与57%)。②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ST-T改变的导联部位与其相关的冠状动脉痉挛有关。③本组30例患者尚未发现性别、年龄、病程、心绞痛易发时间及其持续时间与冠脉病变的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