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的MRI信号表现与生化改变的相关性.方法;36个腰椎间盘髓核样本取自2006-08/2007-01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手术的3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依据Minnatertti分类法Ⅱ、Ⅲ类各18个.术前测量髓核及脑脊液矢状面MRI T2WI平均信号强度,计算二者的比值;术后测量髓核的水、胶原和蛋白多糖含量.用Pearson相关检验评估T2WI信号值和水、蛋白多糖和胶原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Pearson相关检验表明,Ⅱ、Ⅲ类腰椎间盘的髓核平均信号强度比值与蛋白多糖、水含量呈正相关,与蛋白多糖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5,0.723,P<0.001:与水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2,0.714,P<0.001;与胶原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9,-0.68l,P<0.001. 结论:退变腰椎间盘髓核MRI信号表现与其生化改变是一致的,信号强度随水、蛋白多糖含量的减少和胶原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脊柱MRI检查中,颈腰椎退行性变占大多数,其中又以椎间盘病变最常见。根据信号强度高低,我们把631只颈椎间盘(177例受检者)和426只腰椎间盘(114例受检者)分为三型:Ⅰ型(高信号),Ⅱ型(不规则信号)和Ⅲ型(低信号)。经统计学处理,我们发现正常的颈椎间盘和腰椎间盘型别之间差异显著,这种差异与性别、年龄(40岁至60岁组)和椎间隙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3.
脊柱MRI检查中,颈腰椎退行性变占大多数,其中又以椎间盘病变最常见。根据信号强度高低,我们把631只颈椎间盘(177例受检者)和426只腰椎间盘(114例受检者)分为三型:Ⅰ型(高信号),Ⅱ型(不规则信号)和Ⅲ型(低信号X经统计学处理,我们发现正常的颈椎间盘和腰椎间盘型别之间差异显著,这种差异与性别、年龄(40岁至60岁组)和椎间隙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明确调节细胞内NAD水平对体外髓核细胞退行性变指标的影响.方法 分组利用FK866及NMN处理大鼠尾椎椎间盘髓核细胞.CCK-8法检测髓核细胞的增殖的影响.WST-8法检测NAD含量;RT-PCR测定退变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结果 FK866处理下的髓核细胞NAD含量减少,退行性变水平增加(P<0.05);NMN处...  相似文献   

5.
韦家冬  王其友  周葳  余灏涛  徐义春 《新医学》2012,43(8):581-584,F0003
目的:采用组织块细胞培养法或酶消化细胞培养法进行成人退行性变椎间盘细胞培养,并探讨不同浓度胎牛血清对成人髓核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细胞培养法与酶消化细胞培养法培养成人退行性变椎间盘细胞,分析两种方法是否能成功获得细胞,并比较不同浓度胎牛血清对成人髓核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结果:采用组织块细胞培养法及酶消化细胞培养法两种方法都可获得原代髓核细胞;髓核细胞在胎牛血清20%浓度组的开始贴壁时间、50%细胞贴壁时间、90%细胞贴壁时间均短于15%浓度组及10%浓度组(P均<0.01)。结论:两种细胞培养方法均成功建立髓核细胞体外培养模型;20%的胎牛血清浓度相比15%及10%浓度胎牛血清更有利于成人退变髓核细胞的体外培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髓母细胞瘤的MRI影像特征,提高髓母细胞瘤术前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患者MRI影像资料。结果肿瘤位于小脑蚓部12例,第四脑室6例,小脑半球2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脑积水;MRI平扫示T1wI序列呈低信号6例,稍低信号7例,等信号7例;T2wI序列呈高信号4例,稍高信号9例,等信号7例;反转恢复序列呈高信号6例,稍高信号13例,等信号1例;弥散加权成像表现为高信号9例,稍高信号9例,稍低信号2例;15例行增强扫描,瘤体普遍强化13例,瘤体内多发斑片状、结节状强化2例;MRI术前诊断髓母细胞瘤18例。结论典型髓母细胞瘤好发于儿童小脑蚓部,MRI成像有其较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作为一个完整的结构单元,由纤维环、髓核和软骨终板三部分组成,由于生理性及病理性因素的影响,腰椎间盘容易发生退行性变,其中髓核的退变较纤维环和软骨终板更明显,主要表现为水分含量的降低、蛋白多糖浓度的下降和成分的改变,其生物力学特性也随之发生改变,引起一系列相应的临床症状,影像学上也出现相应的表现。如何正确地认识髓核的退变,关系到临床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估计.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腰腿痛的主要病因,MRI及CT是明确诊断及责任节段的首选辅助检查,但是对于微小的(≤5毫米)游离脱垂型的腰椎间盘突出,CT检查常常漏诊[1、2],在MRI 出现以前,主要靠有创的椎管造影来明确诊断和治疗.随着MRI技术的普及,诊断率逐渐提高,此类疾病确诊率明显提高.但是,由于MRI成像质量及扫描和读片水平的限制仍然存在漏诊问题[3].  相似文献   

9.
MRI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评定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MRI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评定价值。方法:选择37例有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并已临床治愈患者治疗前后腰椎MRI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RI检查发现3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愈后腰椎间盘突出的髓核无I例还纳。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保守治疗可临床治愈,但髓核还纳困难,因此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评定一定要结合症状、体征和肌电图等电生理检查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DC值对髓核蛋白多糖含量的定量评价价值。材料与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拟行手术者,术前行弥散加权成像(DWI),并测量正中矢状面腰椎间盘的ADC值;术后测量髓核蛋白多糖含量。依据Minna tertti法将退变椎间盘进行分类,比较各类椎间盘髓核ADC值及蛋白多糖含量间的差异性,对各类腰椎间盘平均ADC值与退变椎间盘髓核的蛋白多糖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中摘除15个髓核标本,其中Ⅱ类椎间盘髓核7例,Ⅲ类椎间盘髓核8例;Ⅱ类椎间盘髓核ADC值与蛋白多糖相关系数r为0.826,P<0.05。Ⅲ类椎间盘髓核ADC与蛋白多糖相关系数r值为0.210,P>0.05。结论:ADC值可间接反映椎间盘髓核蛋白多糖含量变化,并可对早期椎间盘退变进行无创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MRI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in discopathy of the lumbar spine have been presented.
Material and methods. a group of 51 patients clinically diagnosed as discopathy of the lumbar spine were subjected to three MR imaging procedures. Imaging was performed before surgery, 6 weeks after surgery, and 12 weeks after surgery.
Results. The MRI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surgery findings in 88.2% of cases. Instead, images taken 6 weeks after surgery were non-characteristic and difficult to differentiate. In the spinal canal tissue was visible with the image similar to nucleus pulposus herniation, granulation from a growing haematoma, or after surgery scar. Twelve weeks after surgery, the MR image is characteristic and correlated with the patient's clinical state.
Conclusions.
1. MRI image allows an evaluation of intervertebral disc healing after discectomy.
2.MRI 12 weeks post-surgery correlates with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
3.MRI with Gd-DTPA contrast enhanced allows a precis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unsatisfactory results of operative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退变与其高度降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体腰椎间盘退变与其高度降低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Frobin的失真-补偿X线测量法测量实验组98例(291个)、对照组200名(597个)腰椎间盘的高度值。依据髓核信号强度变化及有无突出的情况,将实验组291个腰椎间盘分成A~F组,比较各组腰椎间盘高度值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A组(信号无改变、无突出)、B组(信号无改变、有突出)及C组(信号轻至中度减低、无突出)腰椎间盘高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信号轻至中度减低、有突出)、E 组(信号消失、无突出)及F组(信号消失、有突出)腰椎间盘高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退变先于其高度降低。腰椎间盘高度的降低出现于退变后期,退变早期不伴有高度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退行性变腰椎间盘基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抑制剂S-甲基异硫脲(S-methylisothiourea,SMT)对退行性变腰椎间盘基质代谢的影响,为NOS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于2003-03/2004-01在卫生部小儿先天畸形重点实验室完成。无菌条件下,取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间盘组织(髓核和纤维环),置入体外培养系统,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加药物干预;SMT组:加入1mmol/LSMT干预。培养72h后,通过检测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来观察椎间盘组织一氧化氮的释放量及NOS的活性;原位杂交法检测椎间盘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mRN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ase,MMP3)mRNA的表达。培养10d后,化学比色法观察椎间盘蛋白多糖含量和羟脯氨酸释放量的变化。结果:SMT组髓核和纤维环一氧化氮释放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NOS活性明显降低(P<0.01)。培养10d后,SMT组髓核组织中蛋白多糖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加(t=8.52,P<0.01),羟脯氨酸释放量比对照组显著减少(t=6.58,P<0.01);同时,未检测到iNOSmRNA和MMP3mRNA的表达。结论:NOS抑制剂SMT能抑制过量一氧化氮的释放,对延缓椎间盘退行性变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腰椎间盘退变由多种因素引起,水通道蛋白变化规律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研究较少。目的:比较正常腰椎间盘组织及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3的表达。方法:收集大理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手术切除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腰椎间盘组织15份,退变椎间盘组织15份,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3的表达,测量平均吸光度值。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椎间盘组织结构清晰,胶原纤维走形清楚,组织轻微水肿无黏液样变,病例组组织结构模糊紊乱,胶原纤维增生粗大、走行紊乱,组织炎性水肿严重、坏死黏液样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病例组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3平均吸光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3减少可能是腰椎间盘退变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双后肢腰椎退行性变大鼠模型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的表达变化。方法:实验于2005-05/2006-03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实验室完成。将20只雄性SD大鼠单纯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2组,各10只。模型组大鼠离断双肩关节,模拟直立行走,正常组不干预。3个月后,拉颈处死动物,取腰椎L3~4和L4~5椎间盘,使用电镜观察腰椎间盘细胞微观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关节软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表达,阳性表达为棕黄色,主要存在于细胞浆内,用平均灰度值和平均吸光度对阳性信号进行量化(灰度值越小表达信号越强,平均吸光度则反之);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mRNA的表达强度。结果:20只大鼠均进入实验结果分析,无脱失。①正常组未见有明显凋亡细胞,而模型组椎间盘出现明显凋亡。②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平均灰度值:134.67±11.12,178.10±1.08,P<0.01;平均吸光度:0.282±0.034,0.155±0.005,P<0.01)。③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表达: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2.642±0.365,0.172±0.028,P<0.01)。结论:双后肢腰椎退行性变大鼠模型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增高,细胞凋亡增多。  相似文献   

16.
孙鹏  赵毅  安光辉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9):89-91,F0003
目的:观察双后肢腰椎退行性变大鼠模型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的表达变化。 方法:实验于2005-05/2006-03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实验室完成。将20只雄性SD大鼠单纯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2组,各10只。模型组大鼠离断双肩关节,模拟直立行走,正常组不干预。3个月后,拉颈处死动物.取腰椎L3-4和L4-5,椎间盘,使用电镜观察腰椎间盘细胞微观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关节软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表达,阳性表达为棕黄色,主要存在于细胞浆内,用平均灰度值和平均吸光度对阳性信号进行量化(灰度值越小表达信号越强,平均吸光度则反之);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mRNA的表达强度。 结果:20只大鼠均进入实验结果分析,无脱失。①正常组未见有明显凋亡细胞,而模型组椎间盘出现明显凋亡。②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平均灰度值:134.67&;#177;11.12,178、10&;#177;1.08,P<0.01;平均吸光度:0.282&;#177;0.034,0.155&;#177;0.005,P<0.01)。③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表达: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2.642&;#177;0.365.0.172&;#177;0.028,P<0.01)。 结论:双后肢腰椎退行性变大鼠模型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增高,细胞凋亡增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在退变椎间盘组织标本髓核与纤维环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椎间盘退变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摘除椎间盘标本30例,分离椎间盘标本髓核与纤维环组织,设为实验组.创伤致腰椎椎体骨折经手术摘除椎间盘组织标本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椎间盘组织标本髓核与纤维环细胞中TIMP-2的表达.结果:TIMP-2在椎间盘组织标本髓核与纤维环细胞的表达中,实验组阳性率多于对照组(P<0.01);在髓核细胞中的表达要强于纤维环,而且不同退变程度的表达也不同,TIMP-2在突出型中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增高(P<0.01),TIMP-2在脱出型和游离型组织标本中的的表达较突出型有所增高(P<0.01).结论:实验组椎间盘髓核与纤维环细胞中TIMP-2表达程度与椎间盘退变程度呈正相关;TIMP-2参与了人类腰椎间盘组织的退变过程,TIMP-2可能作为MMPs的一个重要调节因素,与MMPs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18.
背景:腰椎间盘退变和黄韧带增厚都被认为是与老化的变化相关。然而,却很少见用MRI评价黄韧带肥厚自然病程的报道。目的:用MRI评价黄韧带厚度与年龄、椎间隙水平及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关系。方法:MRI测量178例患有腰腿痛的患者的L2/3、L3/4、L4/5、L5S1水平712条黄韧带的厚度。并检验黄韧带厚度与年龄和椎间隙水平及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关系。结果与结论:黄韧带的厚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然而,L4/5、L5S1水平黄韧带厚度的增加要比L2/3、L3/4水平明显。在L4/5水平,在20~29岁年龄段的患者黄韧带厚度已超过3mm。所有的患者如果L2/3水平黄韧带肥厚(>3.0mm),那么其余个水平的黄韧带均肥厚。在老年患者中,黄韧带的厚度和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没有相关性。提示在20~29年龄段的患者黄韧带已经开始变厚,而黄韧带的增厚不是随着椎间盘的退变屈曲凸入椎管内的。L2/3水平黄韧带的厚度可以作为一个多水平腰椎管狭窄的指示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藻酸盐凝胶不仅在体外培养细胞使用,还可应用于体内组织工程修复.实验以藻酸盐凝胶为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修复兔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能力.方法:实验于2006-03/2007-03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①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配制1.2% 藻酸钠水溶液,进行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藻酸盐复合物的制备,观察细胞生长.②18只新西兰大白兔手术建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空白组和治疗组.在手术建立椎间盘退行性变模型结束时,在治疗组椎间隙,注射干细胞复合藻酸盐凝胶支架, 对照组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空白组不予任何干预.③应用核磁共振观察椎间盘手术前后高度和T2信号变化;术后12周取材大体观察组织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Ⅱ型胶原含量,分光光度法测量蛋白多糖的含量,观察椎间盘退行性变修复效果.结果:18只新西兰大白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镜下观察支架陷窝内为干细胞,生长良好;将支架行冰冻切片,观察细胞位于网络内,形态良好.②术后12周治疗组MRI测量椎间隙高度和T2信号与术前相比变化最小,与空白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③术后12周取材大体观察,空白组和对照组的椎间盘,髓核与纤维环不清,中央区域的髓核为纤维组织所替代.而治疗组的椎间盘轻度退行性变,组织结构尚可分清,周围未发现炎症反应,藻酸盐完全降解.④术后12周治疗组蛋白多糖含量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 < 0.05),Ⅱ型胶原含量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 < 0.05).结论:动物实验证实藻酸盐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修复退行性变椎间盘能力,藻酸盐可以做为修复椎间盘退行性变研究的生物学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